SONY高清摄制系统让耗资5亿美元的超级巨片《阿凡达》身历其境!
7076
48
[1 楼] 西区苛刻
[禁言中]
09-12-22 21:43
※※※.卡梅隆的超级3D巨制《阿凡达》在全球刚刚公映,在两天时间就狂收了:2.3亿美元的票房。
这部电影总共制作费用高达近:5亿美元。成为有史以来世界上耗资最昂贵的电影。这也是※※※.卡梅隆继《泰坦尼克号》后,时隔12年的时间,拍摄的真正第二部真人剧情故事片(以制作成本来说,比其制作费2亿美元的《泰坦尼克号》昂贵了一倍有余)。 这部电影全片都使用了 3D摄影系统。此3D摄影系统是 卡梅隆的御用摄影技术开发团队:文斯.佩斯 和 SONY公司联合完成的(整个拍摄用的系统开发与制作并调试其间,耗资达到了1400万美元,当然与电影5亿美元的制作成本相比只能算九牛一毛)。 整部电影大约使用了 8部SONY的 HDC-F950数字电影摄影机, 和 8部 CineAlta F23数字电影摄影机。其中两两组合,共开发了:8套双机的 3D摄制系统。 此3D摄影系统被命名为:Fusion Camera-3D System(此系统的第一版也被用于3D电影《地心游记》的拍摄)。 电影直接用 SONY的 HDCAM-SR 的便携式录影机:SRW-1与HDCAM-SR的座机:SRW-5800配合记录, 进行双路的每路 440Mbps码率的RGB 4:4:4(总共880Mbps)的3D数字母版的录制。 另外还使用了 SONY的 HDC-1500 RGB 4:4:4高速摄像机系统对某些需要高速拍摄的画面进行联合辅助拍摄。 http://52video.net/art_view33131.html [西区苛刻 编辑于 2009-12-22 21:46] ![]() |
[49 楼] 影天翔
[泡菜]
10-3-10 01:18
挖这贴出来看看,哈哈哈,阿凡达啊,阿凡达,卡梅隆啊,卡梅隆,最后还是输给了前妻,哈哈哈。真是意料中的结果。哈哈哈。
|
[48 楼] duoduobear
[Canon论坛版主]
10-2-17 23:03
原文由 冰狗 在2010-01-06 02:34发表 故事真的很相似 很想在大屏幕上看一次这个老片 |
[47 楼] 海航
[资深泡菜]
10-2-14 11:40
原文由 watman 在2010-02-07 23:24发表 |
[46 楼] sunzhboy
[老坛泡菜]
10-2-12 12:19
原文由 张友学 在2010-01-07 14:41发表 富士有一款这样的DC已经商品化了。 |
[45 楼] watman
[泡菜]
10-2-7 23:24
原文由 西区苛刻 在2009-12-23 13:28发表 “在“阿凡达”的制作上、Panasonic作为唯一在音频和视频方面的合作伙伴提供了最新的技术和产品予以协作,加速了全高清3D技术的开发和普及 。 Panasonic与卡梅隆导演共同探求新的3D技术,并将其应用于“阿凡达”的电影制作过程,包括拍摄的各种设备、3D技术及后期制作的支持。” 梅隆导演正在操作Panasonic专业摄像机 卡梅隆导演表示: “3D技术已经逐渐运用于电影、游戏、电脑的体验中,3D不仅仅是视觉感受,更多的是身临其境的现场感觉。2008年我与Panasonic共同组建了一※※伍,将自己对未来娱乐行业的理解进行了全新的演绎。Panasonic作为家电企业,创造了新技术标准,从他们的家用3D影像中可以感受到 Panasonic的卓越技术!我有机会亲身感受了Panasonic全高清3D技术,他们的技术真的很棒!对于我来说,无论在镜头前还是在镜头后,Panasonic都是非常棒的合作伙伴,我相信Panasonic在家庭娱乐的下一阶段成长中将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卡梅隆还把日本消费电子巨头松下电器作为唯一在视频和音频方面的合作伙伴,松下电器在《阿凡达》的3D特效制作上提供了最新的技术和产品。其实,松下与卡梅隆的合作甚早,从《侏罗纪公园》、《魔鬼终结者》到《阿凡达》,几乎都指定使用松下的影像设备。据悉,松下斥资近一亿美元投资《阿凡达》,还借《阿凡达》助推产品宣传。” “松下电器(Panasonic)近日也宣布将和影片《阿凡达》(Avatar)达成战略合作伙伴,联手推广不戴眼镜就可观看3D影像的立体电视机。” 卡梅隆用SONY的设备组合成3D摄像机,仅说明看好其2D画质,用来摄取基本影像资料,充其量只能说是初级阶段,对于阿凡达这样大量动画场景巨片,后期才是技术关键所在,卡梅隆对当时的3D特效很不满意,后来才找Panasonic合作的,这就很说明问题了。 用了SONY几台摄像机,骚妮人也用不着沾沾自喜,肆意贬低别人,3D影像技术不仅仅几个摄影头,但愿SONY不会鼠目寸光,自以为是,还是很期待SONY继续开发出有激情的产品的。 [2010-02-07 23:42 补充如下] “早在十四年前,柯麥隆就花了兩年寫好《阿凡達》劇本,完美主義的他卻因為3D技術不夠成熟,劇本一放就是近十年,直到他與日本松下等業者合作開發3D影像處理技術,花了四年時間才完成《阿凡達》的拍攝。” 让阿凡达成功的关键是3D影像處理技術。 |
[44 楼] 空壳
[泡菜]
10-1-13 15:37
据说3D摄像机是卡梅隆发明的?真的假的啊
|
[43 楼] 张友学
[禁言中]
10-1-7 15:35
原文由 nanzao 在2010-01-07 15:16发表 你这是摆明了有点抬杠。首先偶不是SONY-Fan,我只是照实就事论事!其次:这电影的效果如何姑且不说(我也没有发表这电影到底画面品质如何的主观评论吧,你给我乱扣什么帽子)! 另外请你说说看,以往的IMAX上映的电影有几部是IMAX摄影机拍的??? 要看IMAX拍的只有那种IMAX出的纪录片才是。 绝大多数好莱巫商业电影压根很少用IMAX摄影系统的。具我所知,《蝙蝠侠前传2》的差不多1/20的镜头采用了IMAX摄影机。《变形金刚2》中有4处镜头采用了IMAX(占全片拍摄的比例不到1/30)。 除了这两部电影之外,好莱坞商业电影中凡是在IMAX影院上映的电影,基本都是采用35mm胶片摄影机或数字电影摄影机拍摄的,然后制作完DI(数字中间片)后,通过数字胶片扫描仪,将数字DPX文件扫描到 70mm的大尺孔胶片上,制作成IMAX版再发行。 按照你的意思,你过往在IMAX影院中看到的大片莫非都是IMAX摄影机拍摄的???(无语中......),那是不是这些电影好莱坞用35mm或数字电影机拍摄完后,你自己又用IMAX胶片机又重新翻拍过一遍啊!!!(那我估计你比:乔治.卢卡斯 或 ※※※.卡梅隆更NB!!!挖靠......) [张友学 编辑于 2010-01-07 15:39] |
[42 楼] nanzao
[泡菜]
10-1-7 15:16
我们都看过成片了,明明效果不如以往的IMAX,还非要说多好多好,真服了SONY的枪手
|
[41 楼] 张友学
[禁言中]
10-1-7 14:41
所以千万不要认为, 《阿凡达》的拍摄就是将SONY的 HDC-F950 或 F23两两组合后,组成 3D立体数字摄影系统就可以了,这其中要攻克的技术难点多了去了(LZ转载的报道说得过于简单了,实际上《阿凡达》拍摄虽然使用的原始摄影机是 HDC-F950和F23,但它完全不是一般的3D组合那样,通过外部附件将两部摄影机组成一个简单的3D双摄影机的模式,而是将两台F950或F23完全改装成一部拥有双镜头的独立机身的能进行非常精确3D画面调控的全新3D数字摄影系统)。
它的理念有点像 2009年NAB上,松下展出的单机身双镜头的 3D概念机的模型,就是这个样子:(但松下这个是2009年才展出的概念机,而卡梅隆和文斯.佩斯和SONY展开的类似技术的合作从10年前就开始了)。 ![]() ![]() |
[40 楼] tianzhiya
[泡菜]
10-1-7 14:37
原文由 海航 在2010-01-05 15:12发表 说实话,在这个领域,扒了骚妮裤能扒下骚妮的外裤就已经很难了,至于扒了内裤帮骚妮松下......难!难!!难!!! |
[39 楼] 张友学
[禁言中]
10-1-7 14:22
原文由 nanzao 在2010-01-07 11:04发表 就以目前公开披露的《阿凡达》所使用的 3D数字拍摄系统,其成本大约为:1400万美金。就我所了解到的来说,这应该是迄今为止电影拍摄※※上所使用过的最昂贵的拍摄器材! 并且这器材的很大部分的投入将通过《阿凡达》效应来充分调起让其它更多的想拍摄类似 3D电影的制作公司的胃口,从而在日后的推广中回收此次《阿凡达》拍摄器材研制所耗费的成本。并且将其作为一种长期的获利模式。 所以千万不要认为, 《阿凡达》的拍摄就是将SONY的 HDC-F950 或 F23两两组合后,组成 3D立体数字摄影系统就可以了,这其中要攻克的技术难点多了去了。 http://www.g-film.com/news/hqnewshow.asp?id=15262 同时,卡梅隆和他的合作伙伴文斯·佩斯还为《阿凡达》的拍摄研发了一套全新数码摄影系统,光这部分器材花费就高达1400万美元。佩斯透露,提供这套摄影系统的器材公司将借助《阿凡达》的影响力通过向其他电影制作者提供该器材收回这笔投入。将每一笔投入都尽可能化为未来长期的产出,成为《阿凡达》盈利模式的核心理念。 [张友学 编辑于 2010-01-07 14:28] |
[38 楼] 张友学
[禁言中]
10-1-7 14:01
原文由 nanzao 在2010-01-07 11:04发表 错了,正因为胶片摄影机根本满足不了※※※.卡梅隆的技术要求,所以才必须研制3D的数字系统: Fusion 3-D system。 这个数字系统 卡梅隆和文斯.佩斯从10年前开始就和SONY展开了合作。 《阿凡达》采用的 Fusion 3D system拍摄组(不光是一套摄像机)价值 1400万美元(这种成本弄 10台 3D-IMAX系统都够了)。 卡梅隆和文斯.佩斯的理念是,真人3D实拍场景和电脑CG的3D虚拟场景一定是完全建立在全数字采、编基础上的,才能实现真正的无缝接合! 如果真要用 3D-IMAX系统去拍摄的话,卡梅隆根本也无须再和文斯佩斯花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及成本去研制全新的 3D数字系统了,因为 IMAX-3D摄制系统现成就是,拿来用就行了。但毫无疑问,这不是卡梅隆这个电影技术狂人想要的! http://www.china.com.cn/info/movies/2009-12/30/content_19157640.htm 潜入水底检验新系统 然而即便是在十年前,3-D技术也远未成熟,观众们带上红绿镜片观看立体影像,时间一长便会感到头晕。卡梅隆明白这是他要为《阿凡达》攻克的第一道技术难关。于是。两个月后,和他合作过《泰坦尼克号》的水下摄影师文斯.佩斯(Vince Pace)收到了一张从洛杉矶飞往东京的头等舱机票。在东京的索尼高清摄像机研发部,文斯见到了卡梅隆。在接下来的3个月里,他们和索尼的工程师们一起,着手改进一种新型的、轻便的3-D立体摄像系统。他们做到了,当时卡梅隆的第一个念头是将它先运用于拍摄一部关于火星的影片,甚至打算坐航天飞机来完成这项拍摄。不过在这之前,为了检验这套系统,他尝试将用于非常有考验性的水下摄影,结果便是有了之后两部IMAX 3-D的深海纪录片《深渊幽灵》和《深海异形》。 也就是这时候,彼得.杰克逊的维塔工作室在《指环王2》中创造了一个栩栩如生的角色“咕噜姆”,罗伯特.泽米基斯在《极地特快》中运用的“表情捕捉”技术也启迪了卡梅隆——通过捕捉真人的表演已经可以让计算机生成的CGI角色达到高度的拟真。他的思绪一下子从火星直接飞到了更遥远的潘多拉星上。这个技术狂人敏锐地判断出他可以改进这些成型的技术,再将他的3-D摄像系统与之结合发挥魔力,创造出《阿凡达》的世界。 [张友学 编辑于 2010-01-07 14:07] |
[37 楼] 捞一把
[禁言中]
10-1-7 14:00
原文由 nanzao 在2010-01-07 11:04发表 同遗憾一下. 原文由 禄来党 在2010-01-05 18:29发表 哦也 ![]() ![]() |
[36 楼] nanzao
[泡菜]
10-1-7 11:04
阿凡达这种电影的最大遗憾是没有使用原生IMAX格式胶片拍摄,而是使用规格很一般的摄像机
|
[35 楼] 冰狗
[禁言中]
10-1-6 02:34
阿凡达的观后感:原来不止中国人喜欢山寨!
画面素质一流:高科技重金打造的视觉盛宴! 故事情节老套:几乎就是20年前凯文科斯特纳的《与狼共舞》的未来外星※※版,无论从故事情节还是人性的刻画无不透露出模仿的痕迹,外星人种和北美印第安人尤其惊人的相似,孤狼和飞龙,美国早期西部侵略※※和地球侵略军,号称文明和高科技与贪婪的并重和少数人的正义,无不体现着凯文科斯特纳那开创性的影响和※※※.卡梅隆笨拙的模仿! |
[34 楼] 影天翔
[泡菜]
10-1-6 01:55
哈哈哈哈,楼主厉害。把松下的人也带动起来了,看看论坛里的松下P2帖,人气跟的很近哦。有趣啊!索尼,松下,对了现在好像差个草谷和池上以及日立哦。楼主加油啊!!把其他厂家的都引来谈谈他们的技术啊!!
|
[33 楼] 禄来党
[禁言中]
10-1-5 18:29
看枪手大战
奥运会赞助商 VS 世界杯赞助商~ |
[32 楼] 海航
[资深泡菜]
10-1-5 15:45
影视工业网:松下公司在日后的产品推广在电影领域会有哪些新的方式和方向? 瓜阪裕一:今年制作方面最新的产品是AJ-HPX3700MC高端高清摄录一体机。 影视工业网:这款摄录机和以往产品相比它有哪些特点及优势? 瓜阪裕一:这台摄录机的最大特点是它可以通过双通道SDI输出的RGB4:4:4无压缩的信号,然后直接无压缩记录在我们的合作伙伴的硬盘上,拍摄完之后可以立即将硬盘抽出送到显像所进行电影胶片的冲洗。 影视工业网:独立电影制片队伍越来越越强大,贵公司有关注到这块领域吗?是否有做相关的推广工作? 瓜阪裕一:未来在中国确实会有越来越多的独立制作人参与高清电影的制作,由于是个人用户,所以低成本的解决方案非常的重要。但是实际上呢,作为电影的拍摄,它和电视节目的拍摄方法和拍摄设备是完全不同的,需要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拍摄技巧。Panasonic在今年开始开办了高清影视技术学院,是由Panasonic技术支援部门开办的,这个技术学院我们讲的不是设备单纯的特点和菜单,而是告诉用户如何用这样的设备拍摄出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既可以拍摄出一般的那种电视栏目的效果或者是用我们的设备拍出电影风格的那种画面。 另外,对于个人制片方面Panasonic的小型的高清摄像机也是非常适合的。虽然是低成本的手持式摄像机,拍摄出的效果也是非常好的,这款摄像机已经被张元导演用于高清数字电影的拍摄了 影视工业网:由于P2HD系列被独立制片队伍广泛的使用,我想请你给我们简单介绍下它的一些情况? 瓜阪裕一:应用P2HD在电影领域的初期考虑不是将它直接拿过去就拍,而是从一开始的工作流程就进行了考虑,如何将P2HD的内容和电影使用的数字DI的技术进行文件化的结合,这是我们一开始就考虑到的问题。 还有一个思路是我们用了这个P2HD之后可以让用户省去了昂贵的高清录像机的成本,即使使用普通的笔记本电脑就可以编辑出一个非常好的电影作品来。 |
[31 楼] 海航
[资深泡菜]
10-1-5 15:32
国庆阅兵转播时P2HD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22台AJ-HPX3000MC参与了拍摄。 Panasonic作为奥运会全球合作伙伴,将赞助2010年2月在加拿大温哥华举办的第21届奥林匹克冬季运动会。所提供设备规模将达到历届冬奥会之最。Panasonic将配合国际奥委会(IOC)、温哥华奥运会组委会(VANOC)及温哥华奥林匹克广播服务公司(OBSV),提供Panasonic全阵容高清设备,为冬奥会首次实现“高清奥运”做出贡献。 继北京奥运会之后,温哥华冬奥会将由国际广播电视中心(IBC)向各国广播电视台发送采用高清标准制作的国际视频信号。开幕式、闭幕式以及赛场内的大型视频播放设备也将采用高清信号,从而首次实现所有视频均为高清的“高清奥运”。特别是在温哥华市卑诗体育馆举行的开幕式上,将安装冬奥会开幕式※※上最大的3面243m2(都灵开幕式的约1.4倍)LED大型视频显示设备,为观众奉上逼真的高清视频,与等离子电视一同演绎开幕式盛况。 Panasonic DVCPRO HD已被定为温哥华冬奥会视频记录标准格式,这是Panasonic广播电视设备继1992年巴塞罗那纳奥运会之后第九次入选。Panasonic将向国际广播中心提供半导体存储卡采访制作系统“P2 HD”系列等多种广播电视设备。 为保证赛场、奥运区域以及周边街区、道路的安全,Panasonic还将提供高画质、高灵敏度的安全监控摄像系统。为实现放心、安全奥运做出贡献。 此外,Panasonic还将与VANOC以及电信领域全球合作伙伴加拿大贝尔公司协作,提供首次连接两个举办地(温哥华-威士拿)的高清视频交流系统。这一系统与明年将在加拿大发售的高清视频交流组件(KX-VC500)和全线高清等离子电视、全线高清摄像机组合在一起,通过H.264高精细视频和高音质无间断音响,创造出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一系统将不仅用于会议,还将用于远程连接两个奥运村的入村仪式。这样,不仅可以节省各国代表团的移动时间和成本,也可以减少交通造成的CO2排放,Panasonic为真正的绿色奥运做出贡献。 ※ “TOP”:“The Olympic Partner”的简称。指最高级别的奥运赞助商。日本企业中只有Panasonic享有此荣誉。 <预定向赛场提供的广播电视设备> 【关于全球合作伙伴】 国际奥委会在1988年卡尔加里冬奥会上启动“奥林匹克全球合作伙伴计划”以来的20多年间,Panasonic作为其音像领域的全球合作伙伴,始终贯彻以促进世界和平为目标的奥林匹克运动宗旨,并积极支持奥林匹克运动。今后,Panasonic仍将以“Sharing the Passion~激情共享”为口号,通过技术为贡奥林匹克做贡献,与世人分享奥运带给我们的感动。 Panasonic现已签署直至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的长期合作协议。 ![]() |
[30 楼] 海航
[资深泡菜]
10-1-5 15:25
国庆阅兵转播时P2HD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22台AJ-HPX3000MC参与了拍摄。
|
[29 楼] 海航
[资深泡菜]
10-1-5 15:12
原文由 AzureZH 在2010-01-05 14:56发表 骂一句松下B养的 楼主敢骂SONY的XX吗 这就是本质区别 恐怕连 扒了骚妮裤 都不敢说 [海航 编辑于 2010-01-05 15:14] |
[28 楼] AzureZH
[泡菜]
10-1-5 14:56
楼主始终对这套系统只有1080P的分辨率避而不谈
|
[27 楼] evocc
[泡菜]
10-1-4 16:52
原文由 鸳鸳相爆何时了 在2009-12-23 11:25发表 哈哈哈哈哈哈 |
[26 楼] 陶瓷虾
[资深泡菜]
10-1-2 03:33
看了差不多10分钟后,人民群众发现根本不是3D,导致透过眼镜一只眼睛亮,一只眼睛暗,纷纷起哄。结果排除故障后重新播放,这才情绪稳定,看后纷纷表示之前的折腾影响不大,也顺便比较了一下2D和3D的区别。
|
[25 楼] fasciae
[资深泡菜]
09-12-30 13:59
原文由 Yamuna 在2009-12-30 00:08发表 照样盗版。眼睛屏幕对3D的支持,天生比电影院要好很多。 |
[24 楼] tt2470
[泡菜]
09-12-30 13:45
原文由 wujinkongxu 在2009-12-30 00:16发表 南宁的IMAX还在起住,11年才得,新民族影城那里 |
[23 楼] 空壳
[泡菜]
09-12-30 13:02
买了26张票。。。不过还要等到元旦后才能看。。。广电太扯蛋了
|
[22 楼] 西区苛刻
[禁言中]
09-12-30 12:39
原文由 wujinkongxu 在2009-12-30 00:16发表 IMAX目前也已经有了数字版的Digital-IMAX-3D影院系统。只不过国内的 IMAX影院还主要是建立在大尺孔的 70mm胶片的传统IMAX放映系统上的。 但美国和欧洲,采用两部 2K(2048 x 1080)的DLP的数字放映机建立的IMAX数字3D系统已经被广泛应用了。唯一不足是由于分辩率相对低,放映银幕还无法达到:16 x 22m。 目前IMAX系统也在建立基于 SONY的 4K(4,096 x 2,160)SXRD芯片放映技术的 3D-4K IMAX影院。采用SONY的两台18,000流明放映亮度的Cine4K-SXRD放映机,组成3D系统。总放映亮度能达到:36,000流明,同时保证了:4,096 x 2,160的超高分辨率。这种数字的3D-IMAX系统的放映尺寸比70mm大尺孔的胶片版更大,3D-4K-IMAX放映银幕大约是:30m x 22m!!! 当然除了 IMAX-3D系统外,目前SONY的 4K-SXRD技术也推出了单机版的 3D-SXRD放映技术。这个主要是通过 SONY的 4K-SXRD芯片的高分辨率,在放映机内部建立两条完全独立的光路,然后在放映机上加装双镜头(通常是两支2.39:1的变形宽银幕镜头)。而这种单机3D-SXRD放映系统在工作时,内部将对4K-SXRD芯片的信号分别扫描成两路2K的:2,578 x 1,080的 2.39:1的变形宽银幕3D-2K画面。这种单机版的 3D系统与双机版相比,投入成本要少很多,同时画面没有不同步性与画面不平滑自然的缺点。但投射亮度和放映分辨率没有双机系统那么高。 下面图中的那个大型的SONY 4K-3D系统是Cine4K放映机Cine4K for 3D版。右面的是SONY最新上市的 2D版的 21,000流明放映亮度的4K-SXRD放映系统:SRX-T420。下面的是T420的 3D数字放映版:SRX-R320 for 3D。 http://www.tech-ex.com/exhibition/birtv2009/company/00454612.html [西区苛刻 编辑于 2009-12-30 12:41] ![]() |
[21 楼] wujinkongxu
[资深泡菜]
09-12-30 00:16
个人觉得《阿凡达》不去看IMAX那就浪费了。
可惜南宁没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