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高清摄制系统让耗资5亿美元的超级巨片《阿凡达》身历其境!
7076 48
[20 楼] wujinkongxu [资深泡菜]
09-12-30 00:15
原文由 西区苛刻 在2009-12-29 23:59发表

2012数码感不感我不知道,因为目前这片子我还没看.但这个更多的是后期制作上的问题.

从《星球大战前传》到《超人归来》,从《启示录》到《本杰明.巴顿奇事》从《天空上尉与明日世界》到《007皇家赌场》等等这些大片都使用了 SONY相关系统拍摄。从画面效果来说,任何一部都是非常优秀的。

尤其是用F23 拍摄的《本杰 ......


《启示》很好看啊
[19 楼] Yamuna [资深泡菜]
09-12-30 00:08
有人去看了2012,说特技画面震撼,值得一看。

到了Avartar,有人甚至说,这部片给未来的电影业指出了一条新路:3D。将来,大家对盗版,网络电影都不感兴趣了。
[18 楼] 西区苛刻 [禁言中]
09-12-29 23:59
原文由 nanzao 在2009-12-29 21:38发表
引用某人对“阿凡达”的观后感,本人没看过全片,只看过预告片,感觉那种过曝明显是摄影机宽容度不足导致的,不是后期原因。http://www.filmaker.cn/bbs/viewthread.php?tid=967

另外再引用某人对“2012”的观感,听说那是老潘+Sony F35拍的,本人看过成片,非常认同他说的“数码感很强”的说法:ttp://www.filmaker.cn/ ......


2012数码感不感我不知道,因为目前这片子我还没看.但这个更多的是后期制作上的问题.

从《星球大战前传》到《超人归来》,从《启示录》到《本杰明.巴顿奇事》从《天空上尉与明日世界》到《007皇家赌场》等等这些大片都使用了 SONY相关系统拍摄。从画面效果来说,任何一部都是非常优秀的。

尤其是用F23 拍摄的《本杰明.巴顿奇事》,上届奥斯卡的最佳:视觉、摄影、化妆等奖项全部被该片夺得!

噢!对了,要体现摄影机本身的效果,我劝你看看:梅尔.吉普森的片子:《启示》。全片是表现玛雅文明的,整个片子全部用 SONY和潘纳的 Genesis(也就是SONY的F35版)拍摄,而且基本没有什么CG特效镜头,基本全片都是实际拍摄镜头的制作成果!镜头场景都非常血腥,而且可以说很多描绘达到了让人不寒而栗的境地。故事情节可能和名字《启示》有所出入,而且《启示》的寓意也不深刻。但这片子的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非常到位。
[西区苛刻 编辑于 2009-12-30 00:06]
[17 楼] nanzao [泡菜]
09-12-29 21:38
引用某人对“阿凡达”的观后感,本人没看过全片,只看过预告片,感觉那种过曝明显是摄影机宽容度不足导致的,不是后期原因。http://www.filmaker.cn/bbs/viewthread.php?tid=967

另外再引用某人对“2012”的观感,听说那是老潘+Sony F35拍的,本人看过成片,非常认同他说的“数码感很强”的说法:ttp://www.filmaker.cn/bbs/viewthread.php?tid=848&extra=page%3D2
[16 楼] 西区苛刻 [禁言中]
09-12-29 18:52
原文由 nanzao 在2009-12-28 22:41发表
再怎么压缩也不会不把高光圧得严重过曝,何况预报片都是还是1080P呢


这片子还没有在中国电影院上映. 但卡梅隆制作的片子中有可见的画质暇疵基本是不可能的.更不要说本身就是以视觉效果和画面品质为主打牌的《阿凡达》了!!!

另外从技术上来说,《阿凡达》使用的主摄影系统:Fusion 3D-Camera System依然是基于 SONY早在 2003年推出的老式的 HDC-F950数字电影摄影机。这机器的设计的动态依然只能达到:10 Stops(也就是:600%宽容度),相比 F23的 11.5 Stops(超过700%)和 F35的 12.5 Stops(超过800%。可以允许高光过曝超过3档。已经基本在宽容度上和胶片完全同步)在性能上要落伍不少。

这主要是:文斯.佩斯的Fusion 3D-Camera System最成熟化的 3D系统依然是建立在两台 HDC-F950基础上的。所以虽然《阿凡达》的很多高速的特写镜头中用到了 F23(但毕竟只是作为特殊镜头的辅助拍摄。主要镜头还是利用双 HDC-F950改装的Fusion 3D-Camera System完成)。 以 HDC-F950的 10级动态来说,相比胶片在高光细节的还原方面的确存在不足。但我相信 卡梅隆是会在技术上给予弥补的。绝对不会在以画质和光影效果为宣传核心的《阿凡达》中出现画质的暇疵。这片子的画面的制作品质基本上是好莱坞商业电影中的最高峰。

你所谓的高光过曝还是等电影在中国的大银幕上上映后再发表意见吧!!!

用 HDC-F950改装的 3D版的Fusion 3D-Camera System拍摄的3D电影已经有好几部了《地心游记》、《死神来了4》、卡梅隆自己的《深海异形》等等。别说《阿凡达》这种堪称影史上超级画质王的巨片了!  即便是我看过的《地心游记》和《死神来了4》[这个看的还是网上下载的高清版,码率只有 18Mbps,压缩比可谓巨大,但即便如此都没有出现什么过曝]都不曾出现过任何所谓的过曝情况!

这个就是以两部 HDC-F950改装的 3D版的数字摄影机:Fusion 3D-Camera System
[西区苛刻 编辑于 2009-12-29 18:58]
[15 楼] nanzao [泡菜]
09-12-28 22:41
再怎么压缩也不会不把高光圧得严重过曝,何况预报片都是还是1080P呢
[14 楼] guoyueyuan [泡菜]
09-12-28 19:41
原文由 hoohoog 在2009-12-28 14:48发表
预告片画质不好可能是压缩得太厉害了,还是很期待IMAX的表现

就是就是,用索尼还能指望拍出什么好东东来,家用还凑和,杂货厂就是与众不同,除了标几个高价嚎头,啥都不是
[13 楼] fasciae [资深泡菜]
09-12-28 18:02
这5亿,有1亿给了sony硬件把。
[12 楼] hoohoog [泡菜]
09-12-28 14:48
预告片画质不好可能是压缩得太厉害了,还是很期待IMAX的表现
[11 楼] nanzao [泡菜]
09-12-26 00:32
难怪这部电影数码味很浓,很多高光的地方都严重过曝了,尤其是浅色的衣服,高光的的地方通通过曝,看预告的时候就在想这肯定是用数码摄像机拍的,原来还是大名鼎鼎的SONY的摄像系统呢。

ed2k://|file|%5B%E9%98%BF%E5%87%A1%E8%BE%BE%EF%BC%9A%E7%AC%AC%E4%B8%80%E6%AC%A1%E8%BF%9B%E5%85%A5%E9%98%BF%E5%87%A1%E8%BE%BE%5D.Avatar.2009.1080P.mov|73864879|95170ab4bc0ecd00210755e0b0756b29|h=axyb52mdpzbo2jbn5bvbev4nd5nz5joh|/
[10 楼] PowerPC [禁言中]
09-12-24 12:29
SONY EX1R 的素材是不是在Mac上只能用Final Cut Pro编辑,Express 4.0.1 是不行的?
[9 楼] 撒法 [资深泡菜]
09-12-23 20:53
才知道蓝光出了3D标准了,这样《阿凡达》也可以收回家自己多看几遍了,呵呵。
http://tech.sina.com.cn/e/2009-12-18/<**隐私保护,信息超过7天的手机号码不予显示**>.shtml
[8 楼] 西区苛刻 [禁言中]
09-12-23 13:28
原文由 PowerPC 在2009-12-23 08:05发表
不是说这部片子后期都是基于松下的系统?


松下还敢做电影吗???

你自己去看看新闻:《阿凡达》的确是和松下合作了,那是松下的 3D-PDP电视有所谓的“最佳观赏《阿凡达》3D演示效果的画面”!

Panasonic的产品线里哪里来的“电影级设备”啊! 除了主要应用于“电视电影”的AJ-HPX3700之外,再无像样的能和“电影”挂钩的东东了!

但AJ-HPX3700 迄今为止和它的前任:HDC27F 一样,没有拍摄过任何主流的好莱坞商业电影(这个 AJ-HPX3700依然和HDC27F一样,只能被国家地理用来拍拍纪录片,好莱坞商业大片和它根本不沾边)。

《阿凡达》整片都是基于 SONY的 HDCAM-SR 的 3D技术拍摄与制作的(怎么会和松下有关系呢,莫非SONY把 HDCAM-SR 技术也授权给了Panasonic吗???)

顺带提一下,《阿凡达》之前本年度投资规模第二大的超级灾难巨片《2012》(投资:2.65亿美元)同样是基于 SONY与Panavision联合开发的Genesis数字电影摄影机拍摄(实际上就是SONY家的F35版本)


[西区苛刻 编辑于 2009-12-23 13:32]
[7 楼] 外娇里嫩 [老坛泡菜]
09-12-23 12:42
原文由 鸳鸳相爆何时了 在2009-12-23 11:25发表

楼主的帖子里敢提松下,不知道楼主是SONY的枪手吗?拉出去TJJTDS

神仙还怕什么枪手?
[6 楼] 鸳鸳相爆何时了 [泡菜]
09-12-23 11:25
原文由 PowerPC 在2009-12-23 08:05发表
不是说这部片子后期都是基于松下的系统?


楼主的帖子里敢提松下,不知道楼主是SONY的枪手吗?拉出去TJJTDS
[5 楼] AMG [老坛泡菜]
09-12-23 11:01
看见ABC电视台播《阿凡达》的短片的确很震撼!现在几乎每天都看到它的宣传。
[4 楼] 偷情公子 [资深泡菜]
09-12-23 10:37
顶!
[3 楼] PowerPC [禁言中]
09-12-23 08:05
不是说这部片子后期都是基于松下的系统?
[2 楼] 荷里时光 [泡菜]
09-12-23 06:58
神片,期待,我预计会去看三遍以上。
[1 楼] 西区苛刻 [禁言中]
09-12-22 21:43
※※※.卡梅隆的超级3D巨制《阿凡达》在全球刚刚公映,在两天时间就狂收了:2.3亿美元的票房。

这部电影总共制作费用高达近:5亿美元。成为有史以来世界上耗资最昂贵的电影。这也是※※※.卡梅隆继《泰坦尼克号》后,时隔12年的时间,拍摄的真正第二部真人剧情故事片(以制作成本来说,比其制作费2亿美元的《泰坦尼克号》昂贵了一倍有余)。

这部电影全片都使用了 3D摄影系统。此3D摄影系统是 卡梅隆的御用摄影技术开发团队:文斯.佩斯 和 SONY公司联合完成的(整个拍摄用的系统开发与制作并调试其间,耗资达到了1400万美元,当然与电影5亿美元的制作成本相比只能算九牛一毛)。

整部电影大约使用了 8部SONY的 HDC-F950数字电影摄影机, 和 8部 CineAlta F23数字电影摄影机。其中两两组合,共开发了:8套双机的 3D摄制系统。 此3D摄影系统被命名为:Fusion Camera-3D System(此系统的第一版也被用于3D电影《地心游记》的拍摄)。

电影直接用 SONY的 HDCAM-SR 的便携式录影机:SRW-1与HDCAM-SR的座机:SRW-5800配合记录, 进行双路的每路 440Mbps码率的RGB 4:4:4(总共880Mbps)的3D数字母版的录制。

另外还使用了 SONY的 HDC-1500 RGB 4:4:4高速摄像机系统对某些需要高速拍摄的画面进行联合辅助拍摄。

http://52video.net/art_view33131.html

[西区苛刻 编辑于 2009-12-22 2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