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东北那嘎哒(全文完)
22768
326
[28 楼] 雨刮器
[陈年泡菜]
10-1-13 11:38
紧接下来发生的事就不那么理想了。我们三个纯爷们儿住一间很小的房间。{雪乡的住宿都是如此}而且是密不透风。老板是一片好意,把火炕烧得很热唯恐让我们几个南方人受凉。说是热得可以煎饼那是一点儿也不夸张。东北人也是真实诚,被子厚得像门板,枕头硬得像石板。整个房间像烘箱,无奈,只好开着门睡。可问题又来了,紧贴炕的一面烫得可能煎饼,向上的一面像冻鱼。被子盖也不是,不盖也不是。我几乎一夜没有睡,好不容易傲到了天亮。
![]() |
[27 楼] SamSmith
[资深泡菜]
10-1-13 11:38
恭喜雨刮器兄新帖开张!
![]() ![]() |
[26 楼] 雨刮器
[陈年泡菜]
10-1-13 11:37
傍晚,亮灯了。红红的灯笼给童话世界增添许多的东方色彩。
![]() |
[25 楼] 雨刮器
[陈年泡菜]
10-1-13 11:36
原文由 猴子 在2010-01-13 11:33发表 对的 就是那嘎哒! |
[24 楼] 雨刮器
[陈年泡菜]
10-1-13 11:34
我于12月24日黄昏到达雪乡。眼前的一暮的确很美。这是我住的那家人家的后院,前两天刚下了雪,地上还是“处女雪”。让人想起的是白雪公主、七个小矮人、当然还是有毒苹果。不过现实是那些东方元素红灯笼、黄玉米。
![]() |
[23 楼] 猴子
[老坛泡菜]
10-1-13 11:33
你啥时候去的啊?房东是姓沈的吧。
|
[22 楼] 雨刮器
[陈年泡菜]
10-1-13 11:33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我没有伟人的胸怀,但看了伟人所看到的情景。
太阳快要落山了,经过几个小时的“滑冰”我们终于快到雪乡了。 ![]() |
[21 楼] 雨刮器
[陈年泡菜]
10-1-13 11:32
从雾凇岛去雪乡有300多公里,可怕{南方人}的是有很长的是冰雪路面。想到冰雪路我就头痛,那些惊心动魄的车祸很多发生在这样的路面上。就像小沈阳同阳所说:眼睛一闭不睁一生就过去了。“过去了”也就过去吧,“泰山、鸿毛”都不重要,可恨是是自己“过去了”别人造样活着。哦,还有,老婆很可能到别人的马桶上屙尿。要是在万恶的旧社会多好啊,女人奉行“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就是嫁一根扁担都会扛着走。”现在不一样啦,众多的媒体鼓吹夕阳红啊,黄昏恋啊。。。太可怕了。
别人都说狗很有灵气,能看懂人的心事,果然,主人家的狗好像是看懂了我的心事,做了一个请安的动作安慰我。 ![]() |
[20 楼] 雨刮器
[陈年泡菜]
10-1-13 11:31
太阳继续升高,雾凇在很快的消逝。根据这几天的气象预报,过后的几天没有形成雾凇的条件,因此,我决定利用这段时间去一次雪乡。中国雪乡位于黑龙江省的海林县境内,从雾凇岛到雪乡没有方便的车,于是我决定包一辆去一趟,顺便去一下相邻的五常县的东升林场。
![]() |
[19 楼] 雨刮器
[陈年泡菜]
10-1-13 11:29
随着太阳的升高,本来就不太好的雾凇就会很快消逝。我一直关注着那个“绿帽子”。后来问起那位哥们儿为何喜欢被别的男人避讳帽子,他的回答让我大跌眼镜:“绿帽不怕戴,只要换得快。”问:换给谁啊?答:换给天下所有的男人。哈哈,我想下一步就是美国辉瑞公司要为他专门开一条生产线生产伟哥。
![]() |
[18 楼] 雨刮器
[陈年泡菜]
10-1-13 11:28
23日中午,太阳终于出来了。飘渺的雾凇还是只有一点点,但是就这一点点还是迷住了很多人。看,下面那们戴着绿帽子老兄是多么认真哈。远处的建筑就是那个“摄影基地”。
![]() |
[17 楼] 雨刮器
[陈年泡菜]
10-1-13 11:26
这是一条仃泊在松花江边的捞沙船。严冬阻止了人类向大自然的索取。
![]() |
[16 楼] 孤影自赏
[资深泡菜]
10-1-13 11:23
风趣的文字,写实的镜头,好铁.
|
[15 楼] 雨刮器
[陈年泡菜]
10-1-13 11:20
“现在的狗都比我们小时候吃得好!”这是我常常听到的一句发自中老年人口中的感叹。还有一次我给我的一个朋友打电话,我问她在做啥,回答是:带儿子在外面在外面美容。我知道她没有儿子啊,总不至于背着家人偷偷的生一个啊,况且这样的大案一旦告破那她的家长将要免除她的党内外一切职务。终于有一天,我看到她的“儿子”了,原来儿子长着四条腿,是一条狗。她还时不时还在众人面前“儿一声、肉一声”叫她的狗狗。狗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但人就不一定是狗最忠实的朋友了。过了一阵当我再问到她的“儿子”时,回答是:送人了。
下面这个“儿子”是我住的那个农家养的,名叫“仔仔”。仔仔使这个画面显得轻松,让这个冰天雪地不那么寒冷。 ![]() |
[14 楼] 雨刮器
[陈年泡菜]
10-1-13 11:19
若干年前,我问我的一个哥们儿:你是做啥滴?答:保密滴!当时我估计这兄可能是雷子,也就没有多问。从一个偶然事件中,我才知道他的真实工作是“爆米”滴!这哥们儿的保密工作其实很简单,只要把手和脸洗干净就行了(包括指甲缝)。公证地说,哥们儿在这方面的确做得不错。
“爆米”这个行业不知起源何时,只是在童年时代很希望看到这种行业的从业者,当然更关心在他们在工作之后留在地上的“泄密”后果。在大城市中消逝了多年行业想不到在雾凇岛还能如鱼得水,当然这个“水”就是岛上盛产的玉米。在童年,我很向往这个行业,原因是我的成分不好,自然不能从事“保密”行业,只能从事“爆米”行业。正是:保密的门紧锁着,爆米的门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让你爆米。 其实“保密”和“爆米”我更喜欢后者。它毕竟是一项“施善于人”事业。我想有一天能从事这个行业也是我的福,也算是实现了童年伟大的理想。再看看这位老者,没有“蓑笠翁”那“独钓寒江雪”的风雅却有“卖炭翁”在“伐薪南山中”给社会带来的温情。 ![]() |
[13 楼] 雨刮器
[陈年泡菜]
10-1-13 11:18
黄昏了,“顿失滔滔”的松花江终于露出了她最美好的一瞬间。我这个生在南方的“大屎”只能看到像鸭蛋黄一样的太阳当然看不“红妆素裹”,更想不到哪个英雄在什么地方折了腰。
![]() |
[12 楼] 雨刮器
[陈年泡菜]
10-1-13 11:17
在鸡的眼中这是一幅相当恐怖的画面——同类的尸体挂在空中被风干。我想几百年前那个朱皇帝处理※※的方法也和这家主人一样,——把尸体挂起来风干。两者不同的是一个想让观众远离而另一个则是想让观众走近。两者都用了尸体,只是尸体取自不同的地方就产生不同的效果。
![]() |
[11 楼] 雨刮器
[陈年泡菜]
10-1-13 11:15
雾凇岛的冬天常常有雾,不过在寒冷的冬天里,虽然没有“淡烟芳草”的情景,但也给这个劳动的场面增加了些神秘的色彩,使这些劳动者更像飘飘而然的神仙。
![]() |
[10 楼] 雨刮器
[陈年泡菜]
10-1-13 11:14
“抱团取暖”这个简单的道理其实猪也懂。但它们正好和人类相反,在经济“滑坡”的时候不“抱团”而是各自到处找脏东西吃。只是在温度“滑坡”的时候,它们自然会“抱团取暖”。它们会对那些热心前来面授密笈者说:“无须授之”!
![]() |
[9 楼] 雨刮器
[陈年泡菜]
10-1-13 11:13
这是一桌很有东北特色的午餐,简洁而清爽。在雾淞岛,最大的农产品就是玉米,家家户户都有一大堆。农民们在玉米成熟后将其采来放在地窑里,冬天也能吃到新鲜的玉米。最让我感兴趣的就是那个冻柿子,将它带着一点冰碴子一起吃,我觉得比那个几十元一只的什么“达思”的冰其淋还要好吃。于是我一口气吃了很多,当然后果是肠胃“打滑”!
![]() |
[8 楼] 雨刮器
[陈年泡菜]
10-1-13 11:12
中午回到了温暖炕上吃了一顿是有趣的午餐,味道好不好,那是萝卜和白菜关系。只是炕上的感觉让人感到新鲜。没有“老婆孩子”,但有“热炕头”。我想除了“炕上那些事儿”而外,还有一个更大的乐趣,那就是“唠嗑儿”。在东北漫长的冬天里,人们在户外的时间少,而是在室内的时间多,这就是“猫冬”。我想猫冬的乐趣就只能“唠嗑儿”了。世世代代就这么“唠”下去也就产生了幽默东北的语言。我想中国笑星多半产自北方,大概他们都是猫冬的功劳,更进一步说是“热炕头”的产物。那个精明的赵大叔巧妙地利用了幽默的东北语言赚了个盆满钵满
![]() |
[7 楼] 雨刮器
[陈年泡菜]
10-1-13 11:11
一只刚生了蛋的鸡,很低调的走出了鸡窝,它没有让人策划也它没有大喊大叫,可能它也在网络和电视中学到了人类最时髦的词语:“蛋定,蛋定!”它的话一点儿也不假,要是它没有“蛋”就不可能搞“定”主人,后果自然是和蘑菇炖在一起了。
![]() |
[6 楼] 雨刮器
[陈年泡菜]
10-1-13 11:10
第一天出来运气不算好也不算差。那个飘渺的雾凇好像真要给我等“大屎”过意不去。象征性的来了那么一点点,好像真要引蛇出洞,让人心中痒痒的。就像刚到股市一样,熊市和牛市之间是最让人着迷的。
![]() |
[5 楼] 雨刮器
[陈年泡菜]
10-1-13 11:08
看她们拿着长枪短炮那个认真劲啊,不知是在打鸟还是在摄影。
更笑人的是那个小小的雾淞岛上还有一个不小的“摄影基地”。摄影还真像革命了,还需要“基地”?还变成正事儿啦?其实那个飘渺的雾凇现象在一年中大约只有十天。它要满足很多的自然条件才能生成。就像峨嵋山的日出现象一样的稀有,能不能拍到全看你的运气,和有没有“基地”无关。就算老兄运气好拍到了雾凇,用我们四川土话讲还是“当球腾”! ![]() |
[4 楼] 雨刮器
[陈年泡菜]
10-1-13 11:07
在众多的摄影大师中,有两位大妈级高手显得特别认真。顺便说说,现在的照相大※※新增了很多中老年妇女,她们遍布各大风景区。有一个大姐大的人物告诉我,摄影让她轻松地度过了更年期,还说经常用眼在取景器中看风景不易患白内瘴。。。。。。哈哈,太玄啦!
![]() |
[3 楼] 雨刮器
[陈年泡菜]
10-1-13 11:06
21日一早去看雾凇,到了松花江边才发现拍雾凇的人比雾凇多,那么多的人拿着好像不要钱的相机围着一颗树一阵狂拍,在此产生了无数张相同的“杰作”。更雷人的事儿还有呢:一个“全付武装”神情严肃的大师带着一大帮※※顶着寒风中站在江边,口中喊道“光圈***、速度***”神啦,照相也成了当年的上山修水库。
![]() |
[2 楼] 雨刮器
[陈年泡菜]
10-1-13 11:05
由于多年没有坐过火车了,我想在火车上找回侃大山的豪爽和舒心,于是在经过50个小时的旅途后,我于12月20夜到了吉林省吉林市郊区的雾淞岛,住进了一个温馨的农家小院儿。
![]() |
[1 楼] 雨刮器
[陈年泡菜]
10-1-13 11:03
冬天无事可做,我那不安份的心总想出去晃悠,想来想去我选择了到东北那嘎达去体会一下做“纯爷们儿”的感受。生在四川,不知何为“热炕头”,更没听到过“原生态”的“妈那个巴子”之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顺便再考察一下近年红遍大江南北的“忽悠,接着忽悠”有何等的滋润、幽默。
![]() ![]() ![]() ![]() /showthread.php?threadid=665883《成都人的汽车梦——用我的眼光看车展》 /showthread.php?threadid=945706《我眼中的普通人》 /thread-534573-1-1-1.html 《天人合一许家湾》 /thread-573090-1-1-1.html 《我愿面向高原,听荒野的呼唤》 /thread-537437-1-1-1.html 《四川黑白点点滴滴》 本帖最后由 雨刮器 于 2018-2-19 10:57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