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风光类是哈苏SWC/M 还是MAMIYA 7 + 43MM ?谢谢大家指点
4076
36
[1 楼] LASTHERO
[泡菜]
10-3-16 10:14
我不大拍纯风景,一般是拍建筑和留念照。135全幅中使用21mm比较多和喜欢。
特别是经常用21MM拍留念照。。。 但觉得21MM空间透视和变形太厉害了。夸张表现可以,但如实表现就不理想了。 如果买SWC/M有三个问题 1、机身太大,不知道怎么放和携带?毕竟还得拿135机子拍长焦端。 一个包又放哈苏又放台135,估计放不下吧? 2、脚架得重买,现在的是金钟540,说是承6KG,不知道能支SWC/M吗? 3、听说哈苏成功率很低?效率差,会差到什么承度呢? 如果MA 7 + 43MM 1、价钱便宜了一半,但镜头好象没有哈苏锐,是不是因为用MA 7的兄弟们都不上架子呀? 2、是不是可以放在135的相机包里呢?拆开放? 3、金钟540脚架支的动吧? 4、可以手持?毕竟方便。。。我是比较喜欢手持。。。43MM加上旁轴结构,怎么的30分1秒可以吧?听说80MM都可以30分1秒? 个人是偏向选择MA 7 的,只是担心38MM和43MM镜头素质差距大不大? 综合重量、价钱、方便性又如何取舍呢? 其实我也就是打算用MA 7 代替135的广角端,可行吗?用哈苏可能便利上不可行吧? 请大家给点意见,多谢。 [LASTHERO 编辑于 2010-03-16 10:18] |
[37 楼] 四月山寺
[老坛泡菜]
24-3-20 19:08
shurevan 发表于 2010-03-17 19:40 请问C头和CF头有什么区别???? |
[36 楼] pp0415
[泡菜]
10-4-10 19:42
拍建筑最好还是大幅啊
各种技术动作都没问题 alpa 贵得离谱 飘过 |
[35 楼] aihuastaff
[资深泡菜]
10-4-10 19:33
原文由 摄影大狮 在2010-03-20 00:16发表 这头能和apla 48mm媲美?反差,抗逆光,分辨率差了一大截阿 |
[34 楼] 恶虎
[α|Sony论坛版主]
10-4-10 00:18
原文由 我象风一样自由 在2010-03-18 16:19发表 ![]() |
[33 楼] 恶虎
[α|Sony论坛版主]
10-4-10 00:15
原文由 好色之徒孙 在2010-03-18 22:45发表 |
[32 楼] 好色之徒孙
[资深泡菜]
10-3-21 00:59
原文由 摄影大狮 在2010-03-20 00:16发表 看这架势也不会比alpa轻了。 |
[31 楼] 摄影大狮
[资深泡菜]
10-3-20 00:16
最适合楼主使用的超广角 拍风光建筑 的120机器应该是派宝69W。
47超级安古龙镜头可以和alpa镜头媲美。。又具备移轴功能,拍摄带建筑的大场面是最好的选择。 ![]() |
[30 楼] shurevan
[泡菜]
10-3-18 23:44
原文由 LASTHERO 在2010-03-18 17:57发表 ![]() |
[29 楼] 好色之徒孙
[资深泡菜]
10-3-18 22:46
swc/m c t* 4
![]() |
[28 楼] 好色之徒孙
[资深泡菜]
10-3-18 22:45
swc/m c t* 3
![]() |
[27 楼] shurevan
[泡菜]
10-3-18 22:45
原文由 LASTHERO 在2010-03-18 17:57发表 可以装A16后背拍645,两个办法,1是买一个新款取景器,JS阿楚貌似还做了一个精仿的。2是估构图,反正上下两边减少一点就是了。 |
[26 楼] 好色之徒孙
[资深泡菜]
10-3-18 22:45
swc/m c t* 2
![]() |
[25 楼] 好色之徒孙
[资深泡菜]
10-3-18 22:44
给大家留个念想,发几张图。
swc/m c t* 1 ![]() |
[24 楼] 好色之徒孙
[资深泡菜]
10-3-18 21:03
原文由 LASTHERO 在2010-03-18 18:01发表 也就是蜂鸟上最近淘的,成色不算特别理想,90而已,玻璃不错,不过价格才18000而已。 |
[23 楼] LASTHERO
[泡菜]
10-3-18 18:01
原文由 好色之徒孙 在2010-03-18 15:45发表 兄哪买比较保险呢? |
[22 楼] LASTHERO
[泡菜]
10-3-18 17:57
1980年那个最佳版本的第四代 我就不考虑了。。。
我还是考虑搞下第三代的算了,不过又听说不能拍645,没取景线? 又怕快门要调过,早几年就听说有师傅能调门。 MA7的好处就是这点钱可以一机二头,不过又听说MA7换头很慢。。。 还有请教大家 有拍 120负彩的吗?我喜欢直接印相出来。 是不是已经胶卷都没得买了? |
[21 楼] shurevan
[泡菜]
10-3-18 17:35
原文由 好色之徒孙 在2010-03-18 15:45发表 我估计色彩也许会有噱头,但是炒作的成分也比较大。 |
[20 楼] 我象风一样自由
[泡菜]
10-3-18 16:19
做梦都在想swc/m
|
[19 楼] 好色之徒孙
[资深泡菜]
10-3-18 15:45
原文由 shurevan 在2010-03-17 19:40发表 呵呵,我收了台swc/m的c头版,白机身非改装版,正宗RV开头序列号,81年产品,镜头号是6开头,已非常接近cf头号段了。只知其名气,但不知道究竟好在哪里?难道只是传说和炒作而已? |
[18 楼] czl2004
[资深泡菜]
10-3-18 11:29
这个6X10机器也是可选的。
![]() |
[17 楼] mygun
[陈年泡菜]
10-3-18 10:00
原文由 LASTHERO 在2010-03-17 18:08发表 蔡司色彩厚重,色阶、层次过渡好,暗部层次优异 M头色彩艳,但较“生”;层次过渡也偏生硬,暗部相比蔡头缺失明显 |
[16 楼] shurevan
[泡菜]
10-3-17 19:40
原文由 LASTHERO 在2010-03-17 18:01发表 SWC/M分C头和CF头,C头的只生产了两年,据说是极品,价格很高。CF头的和903没什么区别,但是价格便宜1W,成色好的大概也要2W5、6。 另外实际把玩过SWC新老两款取景器,老的是铜的,会露铜,但是没有新款的舒服,虽然新款取景器的质量比Leica,蔡司的取景器差距还是很大。另外老款取景器没有针对645画幅标示的线框,新款的有。 645的A16后背不错,省卷,而且纵向视角没有那么宽,更好控制。我就是两个A12+一个A16,可惜今天发现其中一个老款A12漏光,准备自己动手换个海绵维护一下。 其实120 6*6的38mm单论横向宽度达不到135的21mm水准,两者的关系是对角线角度均为92度左右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120 6*6的38mm的横向宽度大致和135的28mm差不多,在72度左右。对于喜欢广角的色友,相对还是好控制的。 [shurevan 编辑于 2010-03-17 19:43] |
[15 楼] LASTHERO
[泡菜]
10-3-17 18:08
原文由 mygun 在2010-03-17 13:29发表 嗯对的 MA7 的老楼打不开了 但看了新楼,我出觉得是不是二者的差异主要是在 色彩上的 菜的比较清淡。MA的比较出彩。。。 一个是30年前的电子机子 一个是10年前的机械机子 这事? |
[14 楼] LASTHERO
[泡菜]
10-3-17 18:01
比较晕
不知道用120中幅,来代替135的20MM这个思路对不对? 因为长期喜欢印相,极少使用正片,好象120彩色负片是没什么人拍的? 似乎连120负片胶卷都没得买了,拍135长期喜欢200度的柯达。 似乎不习惯6*6这种正方,更喜欢645的比例,买SWC可以配645的机背吧。。汗呀 进120的门,还是要。。。解决不少问题 潜水看了下大家的资料,是不是买 第三代的 SWC/M C T* 最合适? 价钱是2万元?(这种就 没有和MA7差一倍了) 不过这种30年前的机子还是可靠的吧? 。。。。 [LASTHERO 编辑于 2010-03-17 18:02] |
[13 楼] mygun
[陈年泡菜]
10-3-17 13:29
做个假设:
如果M7的43是蔡司头,再或者就是蔡司的38做成M7接口 怎么选? 如果有上述假设存在,那就是我的选择 之所以这样假设就是因为很多人都逃不过德头情节,在不差钱的情况下,自然:Made in 欧洲 M7的43要说锐,绝对不在蔡司38(老款SWC的)之下 关于这两支头的比较,论坛老早就有人做过,我记得西服DX有帖子说过,但现在无忌个人专集没有归档主题可以查询了,所以找不到了。大概记得是说,锐度、解析力几乎无法分辨,色彩有差别,就是蔡司头更有“文化内涵”这么个意思 我用43曾经和“山河好大”兄的SWC简单比较过,拍的是黑白,都用伊尔福的PAN F,我先拍,然后SWC上同一个架子,按照M7对焦标尺,曝光数据同拍。同一罐冲出,LPL7700放大机升到顶(80放大头67画幅接近30寸),取12寸局部,结果是伯仲之间,M7的感觉还稍结实些,当然这样的对比比较片面,只针对黑白有意义 |
[12 楼] shurevan
[泡菜]
10-3-17 11:25
如果买SWC/M有三个问题
1、机身太大,不知道怎么放和携带?毕竟还得拿135机子拍长焦端。 一个包又放哈苏又放台135,估计放不下吧? 2、脚架得重买,现在的是金钟540,说是承6KG,不知道能支SWC/M吗? 3、听说哈苏成功率很低?效率差,会差到什么承度呢? 我原也是广角控,上礼拜买了台903,感觉相当好用,人文风光两相宜。 1、机身其实不是很重,1.4KG左右,和DSLR一机一镜差不太多。 2、我一直都是手持,白天100度卷,晚上400度卷没问题,旁轴超广的优势,1/15手持可用。 3、出门一天可以拍5、6个卷,效率很高,估焦比想象的简单多了,不过最好配双后背,甚至三后背,一个后背100度,一个后背400度,根据需要切换拍摄。哈苏后背野外换卷比禄莱双反麻烦得多。。 |
[11 楼] 瞬间的震撼
[资深泡菜]
10-3-17 11:20
还是SWC吧 数码胶片兼顾了 建筑和留念也兼顾了
|
[10 楼] 单于
[资深泡菜]
10-3-17 11:13
SWC/M的携带性和拍摄便利性都很好,很小的架子就可以支撑,能支撑135旁轴的架子就可以支撑这个相机,镜间快门,震动很小。
SWC/M的镜头非常好,是120广角里边出类拔萃的镜头,反差和质感表现都上佳。SWC/M镜头比较有特点的就是颜色,拍出来的颜色非常美,颜色干净并带有一种透明的感觉,暗部清澈,亮部不溢出;在众多片子里边很容易辨别出来。 要是单说拍摄建筑的话,哈苏的Arcbody可能更适合,机身小巧,可以做仰俯等技术控制。做工精美。 |
[9 楼] 胥克谦
[资深泡菜]
10-3-17 10:28
原文由 LASTHERO 在2010-03-17 10:23发表 数码背都不用考虑,除非数码感光元件的技术有重大突破,否则现在的感光元件技术,都无法解决biogon结构镜头在数码上的边缘严重失光、衍射等问题。 反倒mamiya 7,将来或许可以用更换后盖的方法,在它的标头到中焦段用用数码背。不过,数码背比较厚,也会让你的眼睛不方便取景。 所以这件事还是别考虑了。 方便性,自然是mamiya 7ii,自带测光和光圈优先自动曝光。如果习惯纯手动加独立测光表,那两者的方便性就一样了。 [胥克谦 编辑于 2010-03-17 1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