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要北京一张床,不要外地一套房————初探北京唐家岭
2397 64
[6 楼] 新之助 [陈年泡菜]
10-3-28 23:08
在哪附近工作过三年。班车天天路过唐家岭村里,感受颇深啊。那公交车,没见过那么挤的。那村子,一年四季都在盖房,路越来越窄,人越来越多。其实当初还是个挺干净的村子。就在周围发展起来后这里竟然成了如此热门的地带。估计改造以后可以盖楼卖房了,又一个望京新区。
[5 楼] potterdy [泡菜]
10-3-28 23:06
到唐家岭吃的第一顿饭,感到比城里便宜多了,这样的物价使我仿佛又回到了学校。
[4 楼] potterdy [泡菜]
10-3-28 23:05
一人5元※※,从西二旗到唐家岭略感不便,可能我还是不太熟悉
[3 楼] tianshanzh [泡菜]
10-3-28 23:04
居然是沙发 深夜沙发
[2 楼] potterdy [泡菜]
10-3-28 23:03
北京城铁13号线-西二旗
[1 楼] potterdy [泡菜]
10-3-28 23:02
2010-3-14 小雪

  唐家岭最近被炒得沸沸扬扬,从人民日报到中国青年报,再到两会。蚁族、房价、大学生就业,一个天天在台面上讨论来讨论去的话题。

  新生代农民工出自国务院发布的2010年※※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首次使用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提法,?并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让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来源:北京青年报)

  "新生代民工”,主要是指80后、90后.他们出生以后就上学,上完学以后就进城打工,相对来讲,对农业、农村、土地、农民等不是那么熟悉。另一方面,他们渴望进入、融入城市社会,而我们在很多方面还没有完全做好接纳他们的准备。新生代民工年龄18岁到25岁,以“三高一低”为特征:受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值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工作耐受力低。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王春光用更为“学术”的语言对他们进行了描述:新生代民工有76%未婚;基本上没有务农的经历,很多是从学校毕业后就直接外出的,甚至连基本的农业常识都缺乏;从动机上看,他们基本上不是基于“生存理性”外出,而是更多地将流动视为改变生活方式和寻求更好发展的契机。

  房价不是我们开发商决定的,是有市场觉得的。现在说房价高,但是没有让你们去深圳买,你们可以回老家买啊,为什么还要跑到广州、深圳买?
  ----陈华伟(※※※※代表、广东省化州市第二建筑公司保安分公司经理)

  我只能说理论上自己比农民工好点,起码是算是个城里人,可以去掉一个在中国最不看好的“农”字。但是,恰恰这个是最杯具的事情,他们农民工实在拼不下去能回乡下,起码自己家里还有地,还有个一砖半瓦,温饱勉强能解决。但是我,在这个所谓的大城市里面慢慢变成蚁族、房奴、孩奴、节奴。3月14日。天空飘起了一层雪,为这次拍摄带来了难度,同时也为唐家岭增添了一份忧郁。抑郁得我草草地拍完了这组照片,或许不够深入不够仔细,但是我了解到了唐家岭,这个所谓的唐家岭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