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发现好文 / 北京交通堵塞的真正原因
7694
105
[47 楼] 大先生
[泡菜]
10-4-11 05:35
其实主要是人的问题.一个SB能造成一条路的缓慢,两个SB干脆堵死一条路.如果路口有序的话,绿灯快速通过,一个信号能多通过一倍的车.
别提国外的路了,说北京路不够宽的大概没出过国. |
[46 楼] dingzi
[资深泡菜]
10-4-11 00:27
原文由 听香 在2010-04-10 21:06发表 都在承受着拥堵,讨论不针对发帖人,您客气了。 又看了一下那段,按您的意思不会是作者想把长安街变成单行道吧?否则就是他举的例子太不恰当了。当然,还有就是可能依然没能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 另外一切按交规来,长安街上没注意过有可以掉头的路口。 北京的交通,当前似乎不是仅凭※※规划可以解决的,或者可以说是无解的。牵扯的方面太多了,各方都有自己的利益,现在只能要求做好自己。 |
[45 楼] 随心随影
[资深泡菜]
10-4-10 23:39
北四环西路中关村路段,交警经常查货车,然后深槽那段时常赌,交警不让被查的大货靠辅路停边上,非停到主路边上,刚好哪里有个出口和入口,真搞不懂。
|
[44 楼] 天上蝎
[泡菜]
10-4-10 22:21
必须从源头上控制总量,片面强调人人有拥有车辆的权利,到头来只能是人人有车,人人无法开车。
|
[43 楼] 西汉
[资深泡菜]
10-4-10 22:08
原文由 听香 在2010-04-09 14:54发表 如果都是你这样认为插队不会影响大家行车速度的司机去驾驶,无论是东京还是纽约,肯定得被堵死。 |
[42 楼] 梅耶
[泡菜]
10-4-10 21:54
帝都堵车,
主要是些大臣王爷们太多, 不时要封路, ※※和贵人们的包衣苏拉也多, 不守交规, 第三大原因才轮到交通规划和技术细节的事 |
[41 楼] cathay
[资深泡菜]
10-4-10 21:41
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主要思路就是增加道路的密度,形成稠密的路网。有人分析,国外交通发达城市的市区道路,每100米左右,就会有一条疏散的路口。而北京城区的主干道上,平均700多米才有一个路口,在部分环线上,路口甚至超过一公里。形成这样的道路设计,除了上述干线思路作祟外,对于城市尺度的认识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我记得以前看到上海“砖家”的文章,说上海堵是因为平均180米就有一个路口,太密了。 看来南北的“砖家”要好好合计一下了 |
[40 楼] 听香
[泡菜]
10-4-10 21:06
原文由 dingzi 在2010-04-10 20:08发表 朋友,您在好好读读作者的文章,他说的是:“而目前的宽大双向行驶街道减少了一侧的可到达性”。他特指的是减少了一侧的可达到性,而不是左转弯能到。按您的逻辑,左转弯不行,还可以掉头嘛。其实,我们今天的堵塞也因为一侧到达性差才导致的。得罪了! 其实,我没别的意思,我只是觉得北京的交通堵塞是因为※※的规划不利所致。如果能改进,我们大家都收益。 您说是吧?何必与自己较劲呢?! |
[39 楼] dingzi
[资深泡菜]
10-4-10 20:08
写这文字的人没到过北京,闭门造车。要么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一大忽悠。
长安街东向西在大会堂东侧路口有2-3条道的24小时左转线,他怎么就到不了大会堂? |
[38 楼] 听香
[泡菜]
10-4-10 19:24
原文由 去年明月 在2010-04-09 23:46发表 看来你不关心北京的拥堵。就像五,六年前,广州人也不关心他们的道路将会拥堵一样,他们那时很高兴看到越来越多的高架桥,并认为他们的交通会越来越顺畅。但是,现在的广州交通却不比北京好多少。更可怕的是,还很少人意识到,他们的拥堵是因为微循环不畅所致。 如果大家和领导能多仔细研究下这“狗屁”文章,今天的北京交通和明天兄弟城市的交通就会因此改善很多的。 北京的交通太堵了,完全没有了节奏。如果在路上赶上闹肚子,急性病,,,那可是真要命啊! |
[37 楼] 去年明月
[泡菜]
10-4-9 23:46
什么烂文章,狗屁观点!
|
[36 楼] crammy
[资深泡菜]
10-4-9 20:08
原文由 听香 在2010-04-09 18:53发表 很多人买车没考虑停车 |
[35 楼] 听香
[泡菜]
10-4-9 18:53
原文由 ffxqxbj 在2010-04-09 18:05发表 有些地方停车难是因为没停车场,但大多数的乱停车是因为有些人不想花钱停车。这不难治理,因为能给国家创收问题,不是问题,罚呗!不是咱没有同情心,但今后买车一定要考虑是否养得起! 占路经营,在北京不是太大的问题,因为现在看来大部分地区治理的还不错。 |
[34 楼] 阿南
[陈年泡菜]
10-4-9 18:15
非常认同文章中的观点。
上海虽然也很拥堵,但主要在几条高架路上,市区的地面道路比起北京来还是通畅多了。关键是上海市区的道路无论多窄基本上都可以通车,而北京的绝大部分胡同都不适合车辆行驶,只要一出门就必须上主干道,要是说一天在外面跑路没上二环,三环,那几乎是不可能的。尽管北京托奥运福新建或改建了不少的道路,但比起私车增长的速度那还是差的远呢。现在北京的限号措施又延长了两年,两年后会取消?简直是笑话,不全面实行单双号就阿弥陀佛了。。。 |
[33 楼] ffxqxbj
[资深泡菜]
10-4-9 18:05
不解决停车难的问题,微循环也被堵死。
还有占路经营等问题。 |
[32 楼] 听香
[泡菜]
10-4-9 17:57
原文由 一九七八 在2010-04-09 16:57发表 您别和我较劲啊!文章不是我写的,是转载的。道路规划不是我弄的,是专家们搞的。交通堵塞是事实吧?您同意此篇文章也好,不同意也好,犯不着找我要论证。但我觉得这篇文章写得很专业,也触及到了问题的关键。今天交通堵塞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道路微循环不畅。不信?那您可以到香港去看看(当然,其它的发达国家也行)。 |
[31 楼] 一九七八
[资深泡菜]
10-4-9 16:57
原文由 听香 在2010-04-09 14:54发表 楼主有意思啊~~ 同意您的意见,交通就不拥堵了,不同意,就是和专家想法一样,就拥堵了~~ 您好歹给个论证啊~ |
[30 楼] 听香
[泡菜]
10-4-9 16:46
原文由 fan-fan 在2010-04-09 16:31发表 您说得道理是有的,我没研究过,但就我多年开车的经验,就您所说的情况一般是发生在在头车的车速不足20公里/小时的时候。其实20公里/小时的行驶速度,严格来讲就应该算是堵车了,毕竟咱们多数的道路不是按照20公里/小时设计。 |
[29 楼] 没白烧
[资深泡菜]
10-4-9 16:39
原文由 fan-fan 在2010-04-09 16:31发表 这个是正解,更具体来说,是纵波。 车多情况下,高速公路上,前车突然刹车,有可能造成后车群2个小时的拥堵,这是蝴蝶效应。 |
[28 楼] gadgeteer
[资深泡菜]
10-4-9 16:35
原文由 mpls 在2010-04-09 16:05发表 可供车子跑的路确实很少,一次绿灯只能过几辆车,排队越长效率越低。 |
[27 楼] 没车
[泡菜]
10-4-9 16:33
官车太多了
|
[26 楼] fan-fan
[老坛泡菜]
10-4-9 16:31
原文由 听香 在2010-04-09 15:57发表 插队会造成后车放慢速度,然后后车的后车也必须放慢速度,这个放慢就像波一样传播出去 再加上人的反应时间,结果就是这个波会逐级放大,最终变成完全停止 也就是顶楼文章所说的“湍流” |
[25 楼] etiwanda
[泡菜]
10-4-9 16:16
原文由 听香 在2010-04-09 15:57发表 去年十月刚去的首尔,记不住第几次了,从COEX到乐天酒店应该不到十公里的路吧,几乎每次上下班高峰都要走40多分钟。。。。洛杉矶,应该比纽约交通好吧,上下班你去看看那著名的101和405,405号称世界最长的停车场。。。还用我说下去吗? 首先声明,我开车时几乎不插队,除非是前车坏了。但插队几乎不是交通堵塞的原因。试想,如果不拥堵,插队又怎样?车流会因为插队而停止么(当然如果不出交通事故的话)?换句话说,插队会带来快一点儿的结果么?如 ...... |
[24 楼] fasciae
[资深泡菜]
10-4-9 16:14
北京就是大公司太集中在3环内了。最简单的就是将各大部委、各大央企总部全部强制分散到四环以外。
但问题是,你千万P民每天慢性自杀2小时又如何?我万人不到的核心群需要的是推窗可互见,迈步可相聚啊。。。。。。结果就是,核心群只好和P民一起享受这被大量四方赶来的汽车的尾气聚集在一起的大城市气息了。。。。 [fasciae 编辑于 2010-04-09 16:20] |
[23 楼] mpls
[泡菜]
10-4-9 16:05
沿街建筑物
------------------------------------------- 绿化带 ----------------------------------------------- <- 人行道 ------------------------------------------------ 绿化带/隔离带 --------------------------------------------- <- 自行车道 ---------------------------------------------- 绿化带/隔离带 -------------------------------------------------- <- 机动车在此排队 =================================================== 机动车在此排队 -> -------------------------------------------------- 绿化带/隔离带 ------------------------------------------- 自行车道 -> ------------------------------------------- 绿化带/隔离带 -------------------------------------------- 人行道 -> -------------------------------------------- 绿化带 -------------------------------------------- 沿街建筑物 |
[22 楼] 听香
[泡菜]
10-4-9 15:57
原文由 etiwanda 在2010-04-09 15:21发表 不知道您都去过世界上的那些大城市,您在哪个国家的城市见过类似北京样的拥堵?(除了落后国家)。 首先声明,我开车时几乎不插队,除非是前车坏了。但插队几乎不是交通堵塞的原因。试想,如果不拥堵,插队又怎样?车流会因为插队而停止么(当然如果不出交通事故的话)?换句话说,插队会带来快一点儿的结果么?如果不会的话,那交通堵塞是因为什么呢?所以我支持楼主。 |
[21 楼] ∞
[资深泡菜]
10-4-9 15:46
尾号限行导致很多家庭购买第2辆车,北京以后只能越来越堵,最后直到大家觉得开车已经没有意义的时候,自发不开了,拥堵才会解决。
另:北京机动车数量无法正确统计:1、外地车每天到底多少在京?;2、有很多外地人在北京买车上的北京牌照,但车不在北京跑。 |
[20 楼] ragtime
[资深泡菜]
10-4-9 15:40
原文由 大摄天下 在2010-04-09 15:12发表 唉,不是来不及了,而是将错就错铸成的现状 ![]() |
[19 楼] 听香
[泡菜]
10-4-9 15:23
原文由 xiablo 在2010-04-09 14:30发表 上海的问题和北京是一样的,也是因为微循环不畅的原因。但更可悲的是,上海的汽车总量好像还没到100万(2009年中的统计)。 |
[18 楼] etiwanda
[泡菜]
10-4-9 15:21
原文由 yifanker 在2010-04-09 15:01发表 是啊,经常看到那些所谓“聪明”的司机,看到右侧车道稍微快一点,马上就窜过去,结果已一过去那条道就慢下了,结果又窜回来,自己都不觉得自己傻X。 世界上任何一个大城市都解决不了交通拥堵问题,北京也不会例外,交通拥堵就是常态,开车的心态应该是不怕堵,但要有秩序。谁也别占谁便宜,要公平。 交通是个综合的东西,一个国家的交通反映了这个国家的文明及法治程度。这就样吧,慢慢来吧。 [etiwanda 编辑于 2010-04-09 15: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