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共同打造大家心目中理想的黑白影调(4)
44826 2505
[17 楼] yorkjun [泡菜]
10-4-17 18:49
新楼来垫个底。
[16 楼] 泛洋 [泡菜]
10-4-17 18:38
空手来了,只能出个人场,不好意思!
[15 楼] 米思糠 [资深泡菜]
10-4-17 14:41
这样的盖楼法对房价起稳定作用,开瓶酒庆贺下..
[14 楼] 米思糠 [资深泡菜]
10-4-17 14:32
恭贺土著兄新楼开张..
[13 楼] dasuzhou [泡菜]
10-4-17 14:30
再送上烤鸭两只.望土著兄笑纳!
[12 楼] dasuzhou [泡菜]
10-4-17 13:50
热情祝贺!
[11 楼] 有孔 [资深泡菜]
10-4-17 13:43
赶紧的祝贺。
[10 楼] 金属在影 [资深泡菜]
10-4-17 10:04
祝贺新楼!
[9 楼] 彩色池塘 [资深泡菜]
10-4-17 08:59
支持,离大雁塔200米的夜色
[8 楼] shenshenshenshen [注销用户]
10-4-17 08:33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
[7 楼] 花果山 [资深泡菜]
10-4-17 08:07
新楼盖上了,祝贺!
[6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10-4-17 07:31
[5 楼] levinson [陈年泡菜]
10-4-17 07:27
新楼!
[4 楼] ytshan [泡菜]
10-4-17 06:42
祝贺土著兄开楼!
[3 楼] 老土著人 [资深泡菜]
10-4-17 06:41
大家好!
[2 楼] 老土著人 [资深泡菜]
10-4-17 06:37
欢迎光临!    

3.5D  Tessar  SHD100  D76
[1 楼] 老土著人 [资深泡菜]
10-4-17 05:55
玩黑白最终追寻的就是她那迷人的影调!
跟这个看得到但摸不着着的东西相关连的影响因素太多了。
请大家畅所欲言,共同打造你、我、他心中理想的黑白。
---
  这里是一个大圆桌,没主讲。大家有话题、有见解都可讨论、探索.可能没有结论、没有对错。但希望参与的本着求同存异的精神,都有所收获.
谢谢
---
afengbb:
拍这些片前你要的是什么?
这个对拍摄前期很有指导意义,所以拍摄前期采用了不同的手段已经左右了效果。当然如果我们已预想了要得到什么样的效果,是可以通过前期和后期来互相配合得到的。

------------------------打造黑白之硬篇(1)-----------------------
这里主要是在胶片、ISO设置、显影药、显影方式等可控制条件进行探寻。

  最终的影象(无论是扫描或晒片)是由黑到白的深浅不一的黑白组成(地球人都知了),但这深浅不一的黑白中深浅程度不同的部份占整体权重的不同就构成影调。
  比例均衡的,可能最为准确反映被拍物体的实际,但可能是最不好看的(与我们肉眼看的一样,没意思),如将影像中的某部份(黑暗、或白部)展开,延伸,就可得到一种特别的效果(影调)。而这种效果是我们可以自主控制的。这就要我们首先掌握在拍照、显影中各种条件所起的作用。

与影调相关的问题,首先从药说起.弄清楚了基本的东西,后面的才好理解.

  一,几种常用的显影剂:米吐尔、对苯二酚、菲尼酮、维生素C钠,对氨基苯酚盐酸盐(还有其它的,我没用过,没感受,不好说。其它DX了解的请补充)。
  1,米吐尔
显影的影像出现快,但密度增加得慢,受光强弱的地方同时显影,柔和,层次(灰度)好,反差弱,温度影响不大。
  2,对苯二酚
受温度影响大,强光好弱光差,反差大。
  3,菲尼酮
本身是极不完善的显影药,但与其它显影剂合用时,就显出极强的显影能力,但用量不能多,会灰,画面平淡(层次好但反差弱).
  4,维生素C钠
用的不多,感觉对高光的层次表现特好,白得最漂亮!但最易氧化(维生素C钠本身就是一种氧化剂)
  5,对氨基苯酚盐酸盐
显影速度快,但高密度出现缓慢,故显影时间较长(中灰好)。
每一种显影药多是由两种显影剂组成,两种显影剂相加后就会出现一种叫“超加相”的作用,简单的说就是1+1大于2。

  二,显影药
  显影药是由一种或两种显影剂(三种也有,不过很少,因为三种显影剂会出现抢电子的情况,1+1+1反而小于3),加上报护剂(无水亚硫酸氢钠,硫酸羟胺、盐酸羟胺),防氧化是它的主要功效,无水亚硫酸氢钠还有溶解银盐作用,过去的药一般用得较多,现在的银盐颗粒小了,用量也相对减少,它在减颗粒的同时也会减层次。还有就是加上促进剂(硼砂、碳酸钾,科达克儿,有的还加硼酸),加强显影剂的显影能力,并维持药的酸碱度,让显影剂的活力稳定。
  这三样组成显影药的主体。在加上防灰雾的抑制剂(KBR、三氮唑等);软水剂(EDTA二钠)。
--
  现今的显影药林林种种,除了一些公开的通用药外,每个胶片厂商都几种显影药,特定的专用药也不少。就我(以发烧友的身份)分析,可能就在放灰雾、维持药的酸碱度和充分显影这三方面下工夫。
  特别是在充分显影这面,1,可能应用了彩显的显影剂(TSS、CD-1、CD-2、CD-4菲尼酮的衍生物等,这些难找,我们就不去理它了),2,充分显影这三方面;乙二醇、苯甲醇(会致癌)、些帮助显影药渗透,加速显影的偶合反应,以能让感光的银盐充分反应。
了解这些后,你就可以加以灵活运用.
产 显影药的种类之多,相信没几个能将所有的显影药都用一遍.厂家每一种胶卷都有官方指定的显药,能用上最好,但用不到并不代表冲不好这卷.
  每一种药,都是设计到从黑到白都能均衡地显影的一个平衡.但这个平衡是在一定条件状态下才能实现(一定的胶卷、温度、使用方法等).而且这个平衡是相对的。
  显影药的总体特性主要是由其中的显影剂决定的,而用两种显影剂的,呈现的是两者的复合特征,这种复合特征就由两者的比例定调了.
  而我们说什么药冲什么卷出什么味,这就是这一平衡被打破了的效果(理想下应都是一个味的),就是感光不同的银盐得到不是均一的显影反应。
  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努力达到这种平衡,或努力偏离这种平衡,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三,影响显影效果的四大因素
  1,药液情况:种类/浓度/损耗/
  2,温度:决定了显影剂的活性程度.
  3,时间:控制底片密度的最直接方法.
  4,搅动:这小世界里有大乾坤.哈哈.

  第一点;药液的种类繁多,各人喜好有不同,就不多说了,但开药用水却要十分注意,除非你可用到实验室级的蒸漏水,否则加EDTA二钠这类的净水剂,有益无害.用后你会发觉暗部的乱七八糟的东西会改善不少.

  第二点;温度的恒定对影调可谓至关重要,特别是有对苯二酚的药,温的的影响直接导致高低光的显影比.前人总结出的20度,应是最恰当的平衡点(也是该药最好的性能).

  第三点,这个时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要根据你设定的感光值、要求底片密度、药液的稀释度等而定,特别是用成品药的,玩就玩个时间。

  第四点;这个就各人手法各异,个人强力推荐上下翻转。尤其是用塑料芯的,当用稀释度高的药时,如用旋转方式搅动的,很易出现胶卷显影两边过了而中间不够的现象。关键是在药量、手法、颗粒度,显影均衡度等相关方面找到一个平衡点。
真正的罐是不漏的。
  另一个问题,就是用药量的多少。一般我冲一卷120/135都是用450毫升药(钢罐),不主张用小于这个数。
  大灌用800毫升。相对花了不少精力拍的胶卷,这药是个小数目。

  四,影调的最重要决定因素:反差

  之前说的三点,是建立一个自己的稳定的冲洗系统的基础,系统稳定后,就可进行一些有目的的个性控制.也就是根据需要控制反差!
影响底片反差的诸因素(不包括拍照因素):
反差大---------------------------------------反差小
底ISO----------------------------------------高ISO
显影时间长-----------------------------------显影时间短
药浓度高-------------------------------------药浓度低
温度高---------------------------------------温度低
药中促进剂多---------------------------------促进剂少
药中抑制剂多---------------------------------抑制剂少
对苯二酚比例大-------------------------------比例小
搅动多---------------------------------------搅动少
强力显影液-----------------------------------弱性显影液

  1反差,这是个大课题,图案就是由反差构成的,具体可分为大反差与微反差,最暗与最光构成大反差,在这之间的光暗过渡的变化就构成微反差,微反差过渡的变化剧烈就成为线.所谓的明朗(或)暗淡)就是大反差的比不同,过渡洗腻(或粗犷)就是微反差现出的过渡变化的差异(层次).
  2,厚度,可以理解为显影了的银盐总和的多少.太厚或太薄都会令大反差减少.
  3,ISO,这可分两个内容:1),不同卷之间的差别(我在上面说的是这个),2)同一种卷用不同的ISO来暴光,这就是你分析说的.
  4,配合改变ISO暴光用药的问提,这首先涉及胶片感光曲线,1),这线不是直线,而是在上下两端弯曲的,我门就是要尽可能延伸这个弯曲,使到高光(或暗部)得到有级差的压缩;2)改变曲线的斜率,感光曲线不是固定斜率的,不同的要、不同的稀晰比,时间的长短,温度等都可将其改变,斜度大,反差就大,反之就小.就看你的需要。
  迫冲并没有将胶片实际上的感光度提高,只不过是加厚已感光的银盐,相对应就是加大反差,稀晰就是减缓反差,另一个作用就是延长时间,让已感光的银盐充分与药反应.
  无论那种药,用于迫冲都是使用高稀晰比的,除非你要特殊效果.
  至于"迫冲都是使用高稀晰比".形象点来说,就是在中低区提升而在高光区压抑,相对弯曲肩部曲线以延伸高光的范围.也就是拓展中灰(迫冲是压缩中灰的).这就是"减缓反差"的含义

五,应用
  以上说的显影机理性的东西,有点闷了,来点个人实际操作的,不一定合理,但希望能给大家一点参考.
一般来讲,都不想搞得太复杂的,最好是根据手头现有的条件去实现控制目标,
  一),降感和增感来使用胶卷.
  如何去确定是降感使用还是增感使用,以前多是说是为了多保留细节(降感);为了使用方便(增感),都没错,但这只是从使用的角度来考虑,没更多的为营造影调的角度去想。

1,降感(降低ISO用):反差大的大的,高低光跨度大,但图片是想表现过渡性的,就用降感,同时用稀药,这样暗部得到延伸,高光压抑,(首贴的两个图就是这个对比)

2,增感(提高ISO用),要强调对比、线条,增加物体质感的,或将特性平滑的胶片变粗,就用增感。(由其是在室外漫射的强光)。
3,要注意的是,增减一定要在显影时间上加以配合
  二),控制反差另一个方便的做法就是用不同浓度的药(RODINAL这方面最好,1+25\1+50\1+100可随意地运用在影调控制上,1+300时间太长,同时不注意就出灰).用不同的药也可,但一般人没那末多药,而且每种药药性摸清不易(花时花精力,药的保存也是个问题).
  搅拌控制也可,但不同的搅拌会引发其它问题.最好用固定的搅拌方法,出了问题也好找原因.

六,确定影像调子
要图像有看点,首先得有一个明显的调子.调可以说是在从黑到白之间有一个最能展示变化层次的位置,这个位置可以处在暗位,也可在明位,也可在中间位.但一定要避免在全方位!
还有的是:无论是什么调,一定要有黑位,黑白无黑,整个影调就会显得不扎实。

SHANGHAI45.  N-1
  

     --------------------------打造黑白之软篇----------------------------

abo:
RGB转黑白,我了解的:
常规方法:
1、去色彩饱和度;
2、直接转灰度;
效果都很平淡

比较讲究的方法:
1、LAB法;
2、最佳通道法;
3、通道混合器法;
4、计算法
等,辅以局部修整,可以得到较好的黑白效果

但是,这些方法对每一张照片都要做针对性的调整,不好以action做批量处理
即使经过仔细处理,片子还是缺少灵动的感觉,相比而言RGB模式就生动很多,一眼就能看出来
--------------------------------------------------------------------------------
----
以上内容是我以前的一点体会,谢谢楼主置顶供大家参考。PS的CS3和CS4现在已经有专门的转黑白功能,效果很不错,基本跟通道混合器法类似,但操作更加简单,建议大家尝试。

我目前的黑白底片都采用16位的RGB模式扫描,这能最大程度保留层次和细节,然后用CS4里转黑白图层,简单调整再存为8位灰色jpg图,留档备查

Leica M7 5014A
Acros
---abo兄于2010年4月30日---

黑白的用光尤其重要,在拍黑白中用光比营造画面,是冲洗之外的又一项难题,两者的有机配合,才是出好片的基础.
.

1890年左右西方摄影师(FREDERIC DILLAYE)拍摄的玻璃干片----由<米思糠>提供
antiques
lmy
legendzhu
有孔
金属在影
夏罗多吉
与龙达共舞
丹土地
nikon555
米思糠    《自制干版》5X7
墨影
李少
南方兄
鹰之羽
醒目
文史楼扫地工
曼哈顿老农
听涛洋山
儿马alfred
shenshenshenshen
别想老土著人  欢迎光临3.5D Tessar SHD100 D76
让我们共同打造大家心目中理想的黑白影调(1)
/showthread.php?threadid=509757

让我们共同打造大家心目中理想的黑白影调(2)
/showthread.php?threadid=645112

让我们共同打造大家心目中理想的黑白影调(3)
/showthread.php?threadid=691261

[老土著人 编辑于 2010-11-12 1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