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康手动变焦 AIS 50-135
29694 200
[22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0-4-30 14:50
50mm,全开拍“味多美”的logo,背景虚化自然。
[21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0-4-30 14:43
135mm,1.3米,全开。
[20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0-4-30 14:41
看一下全开光圈时的表现,50mm0.6米的微距。
[19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0-4-30 14:39
更神奇的装饰,在镜筒6点钟靠接口位置,有一凹槽,贴了块常用于机身的饰皮,在尼康的镜头中是罕见的。
[18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0-4-30 14:34
银圈显得很高雅,兔耳朵很有神。
[17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0-4-30 14:32
镜片的特写,绿膜表现不出来。
[16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0-4-30 14:30
都说无图无真相,先上张此头的全景,Ai Zoom Nikkor 50--135mm/F3.5S,光学结构16片13组,滤镜口径62mm,重700克,希望零售价85000日元。
[15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0-4-30 09:02
尼康在70年代出品一批Series E系列的镜头,用了一些塑料,光学设计简单,重量轻价格低的没有兔耳朵的镜头,还不被称作“NIKKOR”,共有8个焦段型号,75--150mm是其中一只;
25--50mm/F4重600克,50--135mm/F3.5重700克,在今天来看不算是重了,一只小钢炮可是它俩的重量,28--70mm、24--70mm的都900克,当然是2.8口径。
尼康出了D700真是铁粉的幸福,许多老镜头可以玩味,可是没有原厂的裂像对焦屏,用广角头还是困难。
[14 楼] 还要吃 [陈年泡菜]
10-4-30 04:31
楼主提到的好几个镜头我都有。75-150应该不能算是工艺质量特别好的镜头,也不是nikon原产的。50-135的焦距其实特别适合登山和其他风景区旅游。我去黄石公园带了24/2.8,35/1.4,50-135,350/5.6(tamron)和nikon28Ti.一般都是50-135挂机,28Ti补充。但是这个头比较重,而且几乎没有微距,前组不动是个亮点,这个专利好象是Vivitar的。25-50也是这个问题。80-200/f4几乎没有什么毛病,只是这个规格现在太普通了。50-300我买了这么多年一次拿出去用的勇气都没有,体积太大,光圈太小,距离太远,唯一的设想是下次看鲸鱼可以带着,三个问题都不存在。50-135我是在ebay上偶然买下的,卖主离我一百公里,是个穷学生。我在进城买菜的路上取的货,又省了邮费。还带着包装盒,说明书,但是泡沫塑料没有了,学生用一块旧毛巾包了一下。最好笑的是到最后他还问我是不是可以不要毛巾,我也在考虑出门要赶快扔掉。我记得说明书上有光路图,回去看有空找一下。
[13 楼] jcxjtz [泡菜]
10-4-29 20:42
我用过不少尼康手动头,比较起来,此头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对焦更方便,比其他的定焦手动更容易对焦。
[12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0-4-29 09:29
这一款的镜头都有一个问题,变焦滑动阻尼差,但锐度很好,拍人像焦段最适合,只是在现代机器里对焦比较难。
[11 楼] 零碎 [泡菜]
10-4-28 11:09
当年的高端变焦配置25-50、50-135、50-300,价格高数量少,都是面向专业摄影师的东西。普通的消费镜头很少有这样的焦段。
[10 楼] 暮鼓辰钟 [资深泡菜]
10-4-28 11:03
原文由 是菜丝不是蔡司 在2010-04-28 10:59发表
尼康的老头真不错啊。可惜到了数码时代,同样素质的镜头要花费比当年更多的价格才能买到。


兄台所言极是!尼康的老镜头做工、手感一流,当时还没树脂镜片,全是光学玻璃。尼康老D型头也非常不错,28-85,28-70,24-50这些镜头也都是真材实料。看看现在的套头,真无语!
[9 楼] 是菜丝不是蔡司 [禁言中]
10-4-28 10:59
尼康的老头真不错啊。可惜到了数码时代,同样素质的镜头要花费比当年更多的价格才能买到。
[8 楼] jcxjtz [泡菜]
10-4-28 10:34
第一次用AIS 50-135 去拍油菜花节,刚好遇到严重的沙尘暴,看看此头在不良天气下的表现
[7 楼] jcxjtz [泡菜]
10-4-28 10:23
油菜花
[6 楼] jcxjtz [泡菜]
10-4-28 10:22
油菜花—稻草人
[5 楼] jcxjtz [泡菜]
10-4-28 10:21
稻草人
[4 楼] jcxjtz [泡菜]
10-4-28 10:19
油菜花节
[3 楼] jcxjtz [泡菜]
10-4-28 10:18
AIS 50-135
[2 楼] jcxjtz [泡菜]
10-4-28 10:16
初试AIS 50-135
[1 楼] jcxjtz [泡菜]
10-4-27 15:26
最近进了一支NikkorAIS50-135/3.5手动变焦头,用后感觉非常不错,但坛子里好像使用此头的人不多,对此头的评价交流甚少。现搜集无忌上有关此头的一些评价,以期色友们发图交流和讨论:
  Liuhoe的评论 :1982年,尼康公司开始生产50-135mm f/3.5变焦镜头,主要是为了给新闻摄影记提供一款高速(F3.5属于手动聚焦型尼柯尔强光变焦镜头)、小巧、包括标准50毫米焦距和经典135毫米中焦距的高性能变焦镜头。与稍早投产的25-50mm,f/4配合使用,就可以涵着从25毫米至135毫米最常用的焦距段。从设计和制造角度看,变焦比为2.7,即没有广角又不包括长焦距,所以相对容易。而在实际使用中,视角变化达28度,与35-70mm,f/3.5相当,比80-200mm,f/4还多出10度,与后来的20-35mm,f/2.8DAF的差2度,调整画面构图的能力相当强,使用方便,题材适应力强。从成像质量看,尼康设计师精心安排的13组16片的光学结构使之可以与同焦距段上的任何一支定焦镜头相媲美。从我个人的使用经验看,不论是最大光圈还是最小光圈,也不管变焦到何处,聚焦距离有多远,成像极锐,与我所喜爱的55mm,f/2.8微距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反差极高,色彩表现也相当完美。当代美国著名自然摄影师约翰•肖一向以注重画面质量著称,他最爱用105毫米微距以求最高画质,而他所仅信赖的两支尼柯尔镜头一是著名的80-200mm,f/4(有时也用80-200mm,f/4.5),二就是这支不太知名的50-135mm,f/3.5。而它F32的最小范围,对于增大风光摄影中的景深也相其有到。它的62毫米口径的滤心镜螺口与主镜筒是分开的,因而在聚焦时不会随之转动,极大地方便了偏振镜的使用,而这个精心设计的特征在尼柯尔变焦镜头中可谓凤毛鳞角。传统的单环变焦制作精度很高,一般变焦聚焦环不会滑动,而且变焦时镜身长度也不会变化。转到F32最小光圈时,定位声音有些清脆、异常以提醒用户。然而,也许是重量大了一些,也许是最近拍摄距离只有1.3米(50毫米微距档上最近聚焦距离为0.6米,放大倍率仅为1/9.3X,与一般镜头无异,形同虚设,不过由于主镜头像质超群,配用5T或6T后光学表现仍然十分出色),因而生产了很短的时间就停产了,谌称最短命的尼柯尔镜头。但是它优异的光学质量却在它停产以后迅速在尼康迷中传开,更增加了这枚产量本来就很小的变焦镜头的传奇色彩。1982年12月上市时的起始序列号为811111.
   alfred的评论:Nikkor 50-135/3.5是尼康在七、八十年代的日本相机※※※的时候生产的,不计成本,用的都是最好的材料,镀膜是大名鼎鼎的绿膜,现在的AF镜头几乎已经看不见这种镀膜了,这一代的镜头有名的像AI75-150,AI50/2,AI135/3.5,AI200/4微距、AI25-50/4等等,主要是为新闻记者提供,并非针对民用市场,所以用料考究做工极好,镜头的素质远远超过现在一般的AIS和AF镜头。据N家的手动DX透露,此头的各个焦段的成像都极为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