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永利街
2234
50
[22 楼] chromosomecuhk
[泡菜]
10-5-7 10:56
谢谢啊,老街保存的很好,没有被开发过
|
[21 楼] Andy
[资深泡菜]
10-5-6 18:44
留往老街點滴,讚!
![]() |
[20 楼] chromosomecuhk
[泡菜]
10-5-6 17:36
旅途结束,路边的杂志,眼光投射下来,很好看
![]() |
[19 楼] chromosomecuhk
[泡菜]
10-5-6 17:36
永利街的猫,眼神挺颓废的
![]() |
[18 楼] chromosomecuhk
[泡菜]
10-5-6 17:35
城隍庙里很有特点的香,是螺旋形的,香火挺旺盛的,来拜的人很多
![]() |
[17 楼] chromosomecuhk
[泡菜]
10-5-6 17:34
迷信供奉用的排位和香炉4
![]() |
[16 楼] chromosomecuhk
[泡菜]
10-5-6 17:34
迷信供奉用的排位和香炉3
![]() |
[15 楼] chromosomecuhk
[泡菜]
10-5-6 17:33
迷信供奉用的排位和香炉2
![]() |
[14 楼] chromosomecuhk
[泡菜]
10-5-6 17:33
迷信供奉用的排位和香炉1
![]() |
[13 楼] chromosomecuhk
[泡菜]
10-5-6 17:31
唐楼的片子12 晾鞋子……
![]() |
[12 楼] chromosomecuhk
[泡菜]
10-5-6 17:31
唐楼的片子11
![]() |
[11 楼] chromosomecuhk
[泡菜]
10-5-6 17:30
唐楼的片子10 晾衣服
![]() |
[10 楼] chromosomecuhk
[泡菜]
10-5-6 17:29
唐楼的片子9 附近最有生机的绿叶
![]() |
[9 楼] chromosomecuhk
[泡菜]
10-5-6 17:29
唐楼的片子8
![]() |
[8 楼] chromosomecuhk
[泡菜]
10-5-6 17:28
唐楼的片子7 唐楼和现代化高层住宅的对比多么明显
![]() |
[7 楼] chromosomecuhk
[泡菜]
10-5-6 17:27
唐楼的片子6,一家人把自己的水管阀门用笼子锁起来了,可能是不想让别人用?
![]() |
[6 楼] chromosomecuhk
[泡菜]
10-5-6 17:26
唐楼的片子5,斑驳的树影
![]() |
[5 楼] chromosomecuhk
[泡菜]
10-5-6 17:26
唐楼的片子4
![]() |
[4 楼] chromosomecuhk
[泡菜]
10-5-6 17:25
唐楼的片子3
![]() |
[3 楼] chromosomecuhk
[泡菜]
10-5-6 17:25
唐楼的片子2
![]() |
[2 楼] chromosomecuhk
[泡菜]
10-5-6 17:25
唐楼的片子1
![]() |
[1 楼] chromosomecuhk
[泡菜]
10-5-6 17:23
相信看过或者听说过电影《岁月神偷》的朋友,大都会记得香港有条永利街。作为香港街道的活化石,永利街再现了六十年代香港的点点滴滴。
永利街很好找,做公交车到楼梯街,往下走几步,拐个弯就到。离永利街还有一百米左右的时候,摄友的密度就开始突然升高,不少拿相机的朋友纷纷捡拾路边的一草一木,永利街的破败感也随周围的景物慢慢袭来。来到永利街上,简直三米之内五部相机在咔嚓咔嚓,可见《岁月神偷》的成功使永利街一夜爆红,这种拍摄显然已经打扰到了居民的生活,不少门前都写着“私人地界,请勿进入,面斥不雅”的歪歪扭扭的繁体字。但是从另一方面讲,这种关注行为显然体现了香港人对自己文化的兴趣,永利街已经被※※永久保留了,相对于内地很多人文遗迹,永利街是幸运的,它得以用它的沧桑破败继续向后人讲述一段※※。 永利街上的唐楼和周围紧邻的现代化高层住宅形成极为鲜明的对比,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上,十米之内,两个时代。唐楼内,极度狭窄的楼道体现了香港住房的拥挤,泾渭分明的电表说明香港人对私人利益的保护意识,随处可见的香炉排位反映出当地人迷信的特点,离永利街不远的城隍庙就是这种迷信意识的区域中心,在香港生活多年的老人多喜欢拜拜神仙,住在唐楼的市民阶层不求大富大贵,但求日子过得平平安安。 说实话,第一次到永利街最大的感受是破败。打量每一扇窗,每一扇门,都是墙皮乱掉,锈迹斑斑。唯有几个印刷作坊还在撑一撑永利街的门面,只可以貌似已经倒闭了。最有生机的地方大概是街背后一片逆光下透明的绿叶和几只懒洋洋的野猫,他们丝毫不躲避镜头,而这里的居民大概不想被太多摄友打扰,要么出去,要么在家紧闭窗户。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下午到达永利街,没能拍到这里市民的生活场景,仅能从永利街的长相来想象这种安逸得带点颓废忧伤的下层生活是什么摸样。 这次到永利街除了拍片子,还见识到了香港摄友的器材水平——高!尼康的经典胶片机,雅西卡的双反,卡片机里的高画质产品Dp1,Dp2,还有兴起不久的所谓单电,都不少见。那些全画幅红圈头更多得很。还有位富贵相的大叔,端着徕卡M9,悠闲拍摄,那个羡慕啊。 闲话不多说,先上一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