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淀 重庆这座城】
23580
510
[92 楼] 衣尽还乡
[泡菜]
10-7-15 14:20
仁和门是储奇门以东150米的一道门。其间小巷纵横,民风淳厚。九道门、双巷子、普安巷、邮政局巷……皆是安居乐业之所在。
随着城市改造加快,往昔景象不复存在。 ![]() |
[91 楼] 衣尽还乡
[泡菜]
10-7-15 11:24
原文由 清风斜影 在2010-07-15 01:51发表 感谢清风兄的批评和指正。 摄影的意义和价值,千百年来争论也未停止,这涉及到摄影人的价值观念问题。关于摄影“写意”与“写实”孰轻孰重,我想也许不该单纯的排斥美感。沙龙摄影有这么大的市场,也许正因为它传承了光影、技法、构图、色彩等传统的摄影美学。亚当斯的作品算不算得沙龙摄影呢? 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的提炼是文艺的精髓,纪实摄影与沙龙摄影或许本就不该对立起来,《史记》与《唐诗三百首》同样是文化瑰宝,文化的包容性才是正道,您说呢? 之于※※和现实的承载确实有限,我也在不断的总结和反思,怎样才能达到与艺术美的平衡结合,谢谢清风兄的批评。 呵呵,这一贴所上的照片并不都是纪实,有很多是小品类,与题目显得就不太贴切,也算是小泡菜没经验的遗憾吧。作为一个业余爱好者,从没希望我的摄影能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唯带有善意的记录,如果我的照片能给自己老去时带来些许甜美的回忆,将是最好的结果。 [2010-07-15 13:46 补充如下] ---- 摄影的意义和价值,百年来争论也未停止。 千百年为口误,特此更正。 |
[90 楼] 衣尽还乡
[泡菜]
10-7-15 10:51
原文由 唐氏太宗 在2010-07-15 01:18发表 谢谢唐氏太宗,城市建设容易,文化建设难。重庆有成为西部高地的雄心,文化这一关是必须得过的。 |
[89 楼] 清风斜影
[资深泡菜]
10-7-15 01:51
作为重庆人,这个帖子是必须顶的。
LZ的纪实照片有一股很浓的沙龙味,初眼一看,很唯美,但其之于※※和现实的承载却相对有限。当然,LZ关于十八梯的那几张黑白作品还是很不错,只是在重庆,关于十八梯,关于老街旧巷的照片实在太多了,我不得不说我已经产生了视觉疲劳。重庆是一座很有“味道”的城市,LZ的摄影功力还算深厚,但摄影真正的魅力其实还是在摄影之外的。先多用心再体会一下这座城市吧。 |
[88 楼] 唐氏太宗
[资深泡菜]
10-7-15 01:18
LZ身在重庆,却有一双超然于重庆的眼睛,难能可贵。
我1997年第一次到重庆,那天雾大,在菜园坝火车站一出出站口,迎面看见面前黑乎乎的一座山,山上还乱七八糟堆了好多东西,当时就想——重庆人还真怪,垃圾山对在火车站广场上。 后来大学毕业,阴差阳错在重庆工作了3年,最后还是离开了。其间关于狭隘的地域观念、脏乱的市政规划就不多说了,最让我受不了的就是重庆的码头文化和袍哥文化——凡事不讲道理,只讲义气;公司里拉帮结派,排挤外地员工;缺乏诚信,利用公司资源接私活......凡此种种,最后公司不得不从重庆撤离了。 看了楼主的片子,希望,如今的重庆能够克服自己的种种不足之处吧。 |
[87 楼] 衣尽还乡
[泡菜]
10-7-15 00:55
问茶 3
空留余味,回荡。。。 叹一声,清茶一杯,前世因果终是了。 ------------- ![]() |
[86 楼] 衣尽还乡
[泡菜]
10-7-15 00:54
问茶 2
------------ ![]() |
[85 楼] 衣尽还乡
[泡菜]
10-7-15 00:51
问茶
清心之饮,或解骄躁。 ----------- ![]() |
[84 楼] 衣尽还乡
[泡菜]
10-7-15 00:48
原文由 欣董 在2010-07-14 11:05发表 这可算得是城市高速发展初期,重商轻文带来的阵痛吧。 谢谢欣董兄和所有朋友的支持。 |
[83 楼] 衣尽还乡
[泡菜]
10-7-15 00:45
原文由 benjarmin 在2010-07-13 23:57发表 可能我所处的圈子比较小吧,认识拍人文的少。又或者拍人文纪实的大可不必群体行动。呵呵 |
[82 楼] 衣尽还乡
[泡菜]
10-7-15 00:43
原文由 十年…… 在2010-07-13 13:11发表 谢谢十年兄的欣赏。 |
[81 楼] 欣董
[泡菜]
10-7-14 11:05
原文由 衣尽还乡 在2010-07-12 17:26发表 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重庆崽儿,感觉LZ说得很客观,我们生在这个城市中,却反而不能看得如此清楚,愿意陪LZ走完至少2500贴 |
[80 楼] 快乐的风
[泡菜]
10-7-14 00:49
有味道,顶一顶。
|
[79 楼] benjarmin
[资深泡菜]
10-7-13 23:57
原文由 衣尽还乡 在2010-07-12 17:26发表 对于重庆这座城市我是又爱又恨,身为土生土长的重庆人的我,有时候也看不清这座城的这些人那些事儿。有人说重庆是一座很江湖的城市,可我觉得重庆的江湖越来越失去它自有的味道,不知道是该歌颂还是应该反对...... 对了LZ,在重庆拍人文的人多得不得了,从数码到8*10的都有...... |
[78 楼] Kohan
[泡菜]
10-7-13 21:12
很通透的片子 支持一下~
|
[77 楼] 十年……
[资深泡菜]
10-7-13 13:11
留个脚印,慢慢学习,不急不燥,很欣赏LZ的处世哲学
|
[76 楼] 衣尽还乡
[泡菜]
10-7-13 13:10
【无处安放的童年】2
------------- ![]() |
[75 楼] 衣尽还乡
[泡菜]
10-7-13 13:07
【无处安放的童年】
这一代的童年,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 ------------- ![]() |
[74 楼] lyqq198555
[资深泡菜]
10-7-12 17:49
重庆是值得品味的城市,浮躁的外表下有太多让人回忆回味的东西。
|
[73 楼] 衣尽还乡
[泡菜]
10-7-12 17:34
原文由 青藤书屋 在2010-07-05 16:37发表 忽略你话里嘲讽的部分,我承认。 作为三峡库区建设※※使命所增设的年轻直辖市,重庆从直辖的那天起就承担了“大城市”和“大农村”建设的两个难题。重庆面对的是农村地区广、农业人口比重大的现实,三农问题负担很重。 如果在大城市和大农村里选择,我会更关注她“农村”的一面。浮华背后总是过眼云烟。 |
[72 楼] 衣尽还乡
[泡菜]
10-7-12 17:26
原文由 benjarmin 在2010-07-12 16:50发表 非常感谢benjarmin兄的鼓励。 从99年来重庆安家落户,到今天已经11个年头了。作为半个重庆人见证了从直辖以来的巨大变化。十三年直辖,城市建设速度很快,但规划杂乱无章。城市管理水平相对落后,城市营销推广不力,至今有人搞不清重庆和四川在行政上的独立。无论是从※※还是从民间,重庆向来宣传的就是“美食、美景和美女”,外地一提重庆的印象只有火锅和美女。城市名片给人的第一印象太过单一和肤浅。 重庆主城密集的高楼建筑和狭窄的道路,导致越来越拥挤的交通出行,越来越热的气候,心浮气躁的城市文化氛围等等。我身边有很多爱好摄影的朋友,不过绝大部分都在拍美女,像我这样坚守人文纪实的感到异常孤独。 希望我这段话不会引起口水之争,呵呵,这座城市在高速发展的今天,更迫切需要开明和包容的气质。尽管她有这样那样的不完美,我依然深爱这座城市,忠实记录着她变化的点点滴滴。 [衣尽还乡 编辑于 2010-07-12 17:28] |
[71 楼] benjarmin
[资深泡菜]
10-7-12 16:50
灰常不错的片子,灰常不错的后期编辑。
希望LZ坚持走完这2500贴,不要半途而废啊。 |
[70 楼] 衣尽还乡
[泡菜]
10-7-12 15:34
火热的城市,正在经历一场大变局。
--------- [2010-07-12 17:11 补充如下] 古老的城市,年轻的直辖市,新旧冲突溢于言表。 ------ ![]() |
[69 楼] 衣尽还乡
[泡菜]
10-7-11 19:01
拍于储奇门
老街 --------- ![]() |
[68 楼] 衣尽还乡
[泡菜]
10-7-11 14:09
楚河汉界话人生。
----------- ![]() |
[67 楼] 衣尽还乡
[泡菜]
10-7-11 00:31
储奇门
--------------- ![]() |
[66 楼] 衣尽还乡
[泡菜]
10-7-9 19:42
吟到梅花句亦香.
----------------- "书成蕉叶文犹绿,吟到梅花句亦香".来自《时古对类》,作者不详。红楼梦第十七回中也有这样引用: 宝玉道:“如此说,匾上则莫若‘蘅芷清芬’四字。对联则是:吟成豆蔻才犹艳,睡足酴醿梦也香。”贾政笑道:“这是套的‘书成蕉叶文犹绿’,不足为奇。”众客道:“李太白‘凤凰台’之作,全套‘黄鹤楼’,只是套的妙。” 今日重庆暴雨,闲来无事,家中泡茶,随拍。 ![]() |
[65 楼] 衣尽还乡
[泡菜]
10-7-8 12:04
《晚春的独白》 p8
------------- ![]() |
[64 楼] 衣尽还乡
[泡菜]
10-7-8 12:03
《晚春的独白》 p7
----------------- ![]() |
[63 楼] 衣尽还乡
[泡菜]
10-7-8 12:02
还是继续《晚春的独白》 p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