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刻拍案惊奇】—— 京晋冀长城游走札记
5823
155
[139 楼] 渔泊涯
[陈年泡菜]
10-8-10 23:50
【白羊峪长城】4
石匾刻有“神威楼”三个大字,右面刻有小字“游击将军张世忠题”,左面刻有小字“万历丙申仲夏吉立”。 第一次见到石匾上的“游击”二字觉得有些可笑,因为很容易联想起现代的“游击队”“游击战”之类的名词。百度才知道,古代的“游击”原来是武官职务名称,始于汉,延至清,一直沿用为武官的官阶: 《汉书·苏建传》:“后以卫尉为游击将军,从大将军出朔方 。” 明 陆垹《篑斋杂著·九边图论》:“建昌营去燕河 、太平不远,添设游击为赘员。” 清 昭连《啸亭杂录·国初官制》:“国初甫定辽渖,官职悉沿明制。其总摄国政者,有五大臣、十大臣之分,其馀设总兵、副将、游击、备御之分,而皆阶以等级” 。 因为连日阴雨,第一天无法上山。第二天早饭前拍摄了水关西侧的神威长城,早饭后穿越了水关东侧的大理石长城。 ![]() |
[137 楼] 渔泊涯
[陈年泡菜]
10-8-10 20:44
【白羊峪长城】3
这就是白羊峪水关西侧的长城,中间那座外挂式的敌楼,就是“神威楼”。 ![]() |
[136 楼] 渔泊涯
[陈年泡菜]
10-8-10 20:33
【白羊峪长城】2
这就是白羊峪长城的大理石墙基段,大理石基石因常年风吹雨打已经风化褪色,如果剖面磨光当色泽依旧,肯定比现在建筑装潢材料市场上那些人造大理石要强百倍 ![]() ![]() |
[135 楼] 渔泊涯
[陈年泡菜]
10-8-10 20:24
【白羊峪长城】
应朋友邀请,我与老骆驼、笨牛牛于2010年7月10、11日,游走了位于河北省迁安市大崔庄镇的白羊峪长城。 白羊峪长城建在白羊城关两侧山上,城关建在两山中间的白羊河上,因此又叫白羊水关。据说水关为战国时期燕国所建,明时修复加固。白羊水关为双道水城,第一道为战关,第二道为守关。至今白羊河东岸的临水城楼基石尚在,为万里长城关隘所独有;在水关西侧长城中部有一座神威楼,它不像别的敌楼骑在城墙上,而是挂在城墙外侧,在众多敌楼中显得十分奇特;水关东侧长城中,有二千一百米用棕红色大理石为基石,堪称万里长城中的一绝。 白羊峪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清兵入关,奉军入关,日寇入关,白羊关皆为必经之路。据迁西县志记载,日寇侵华期间曾八次火烧白羊峪,关城、督察院等被焚毁,十七座庙宇荡然无存。 改革开放后,白羊峪开发为旅游风景区。如今的白羊峪,山上有大理石长城穿越,山下有白羊河河水长流,河岸山头庙宇高耸,一派蓟北江南景象。 |
[133 楼] 家住河边
[泡菜]
10-8-10 10:57
片子和文字一一看过,学习ing.
向渔大侠和老骆驼致敬! |
[129 楼] 渔泊涯
[陈年泡菜]
10-8-10 08:43
【固关与旧关】
从太原回北京,出了太旧高速公路,就是京石高速井陉入口了。在两段高速公路的过渡转换公路右侧,就是固关关城。 固关位于山西平定县娘子关镇旧关村,固关关城初修于明正统二年(1437),当时叫“故关”。嘉靖二十二年(1543),“虏寇太原密迩故关,其关虽地当冲要,而旧城险不足”,于是西迁十里筑新城,取“固若金汤”之意,改“故”为“固”,并于其后修复了关城两侧的长城。固关长城北起娘子关嘉峪沟,南至白灰村村口,全长20公里,是国内保留较完整的石砌内长城。固关长城地势险要,古驿道深邃,形同北京八达岭长城,因此又有“小八达岭”之称。固关关城门额上嵌有“固关”大字石匾,因在娘子关镇旧关村之故,习惯上叫旧关。太旧高速公路,自然是太原至——旧关了。 娘子关距离固关虽然很近,但因真迹已不存在没有去,旧关自然成为本次晋冀长城游走的最后一个目标,。按照时间节点,固关长城也没有时间攀爬了,下高速后只拍摄了固关城门、瓮城和古驿道。 晋冀长城一周探访至此结束,我们在7月4日晚顺利回到北京。 固关2010-7-4 17:40拍摄 ![]() |
[128 楼] 渔泊涯
[陈年泡菜]
10-8-9 19:43
【广武城堡】3
新广武长城的另一端尽头,就是新广武村。看明白了吧! ![]() |
[127 楼] 渔泊涯
[陈年泡菜]
10-8-9 19:38
原文由 老骆驼 在2010-08-09 18:57发表 对了,后天上午或下午,我想请你陪我去买GPS。如果有空,就不必回复了!谢谢! |
[126 楼] 渔泊涯
[陈年泡菜]
10-8-9 19:34
【广武城堡】2
从新广武长城上俯瞰旧广武城堡 ![]() |
[125 楼] 渔泊涯
[陈年泡菜]
10-8-9 19:28
原文由 老骆驼 在2010-08-09 19:03发表 我见过雁门关长城的图片,与新广武长城并不相连(山西境内的长城多数不相连,都是依关而建;只有夯土长城,他们叫边墙,相连较长)。 |
[124 楼] 渔泊涯
[陈年泡菜]
10-8-9 19:20
【广武城堡】
初到新广武村我问当地老乡,是不是还有个旧广武村?老乡说,当然有啊,就是猴儿岭山那边的广武城 。我们去白草口探路经过时进去转了一圈,发现里面很大,比此前拍过的西洋河堡和镇边堡还大,十字街通向东西南三个城门,里面住满了人家。 回来百度资料才知道,广武城在※※上很有名: 广武城有新、旧两处,新城紧傍长城而筑(今已毁弃),旧城在新城西,居长城之外,与雁门关并驾齐驱。初建于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重建于“明万历三年(公元1575年),四周长三里有奇(数)”。该城依山傍险,汉时※※抵御匈奴,明时防御蒙古铁骑。《两镇三关制》书载:“广武当朔州、马邑大川之冲,忻代崞峙诸郡县之要,凡敌由大同左右卫入,势当首犯”,广武长城在当时是大同长城防线之后拱卫中原的第二道防线。 广武城最有名的是旁边的汉墓群,墓冢形同墩台,大小298座,埋葬着东汉时期守边将士的尸骨。唐代诗人王维(山西籍)有诗写道:“广武城边逢暮春,夕阳归客泪沾巾。落花寂寂啼山鸟,杨柳青青渡水人”。 这就是广武旧城的城墙 ![]() |
[123 楼] 老骆驼
[陈年泡菜]
10-8-9 19:03
白草口长城就在白草口村旁边的山上,抬头就可看到。但新广武长城在新广武村却看不到,开车上山要10分钟才能到达。所以地图村子上的位置,不等于长城的位置。实际上雁门关要远很多。
|
[122 楼] 渔泊涯
[陈年泡菜]
10-8-9 18:57
原文由 banlv 在2010-08-08 20:44发表 我地理学得不好,看不懂等高线地图,老骆驼批评过我。 但通过以上图片和文字,我觉得可以明白了。 |
[121 楼] 老骆驼
[陈年泡菜]
10-8-9 18:57
各位秋天去不错!
![]() |
[120 楼] 渔泊涯
[陈年泡菜]
10-8-9 18:52
【雁门关与新广武长城】3
登上新广武长城后,看到的山下白草口村情景(我们的捷达车就放在城楼下的真武庙前)。 ![]() |
[119 楼] 渔泊涯
[陈年泡菜]
10-8-9 18:45
原文由 海不扬波 在2010-08-09 18:27发表 ![]() |
[118 楼] 渔泊涯
[陈年泡菜]
10-8-9 18:38
【雁门关与新广武长城】2
从代县雁门关乡白草口村头,看大运高速路高架桥那边的新广武长城尽头。 ![]() |
[117 楼] 渔泊涯
[陈年泡菜]
10-8-9 18:28
原文由 一箪食客 在2010-08-09 08:25发表 ![]() 食客先生好,多谢关注! 最近天气闷热阴晦,蜗居斗室整理片子。 晋冀长城下一步将成为我的游走拍摄题材,《初刻拍案惊奇》之后,还会有《再刻》。 ![]() |
[116 楼] 海不扬波
[资深泡菜]
10-8-9 18:27
听骆驼说过,特来学习!真不错!
|
[115 楼] 渔泊涯
[陈年泡菜]
10-8-9 18:12
链接老骆驼拍摄的一张新广武长城残楼落日
![]() |
[113 楼] 一箪食客
[资深泡菜]
10-8-9 08:25
渔泊涯弟兄好!‘食客’通读贵帖,图片好详尽的文字介绍和史料更好!
![]() ![]() |
[112 楼] 渔泊涯
[陈年泡菜]
10-8-9 06:54
【雁门关与新广武长城】
新广武长城建在山阴与代县交界的猴儿岭山上,归山阴县管辖;而毗邻的雁门关长城归代县管辖,山阴县与代县中间是大运高速公路的白草口高架桥。 附图片: 过了高架桥,左上方就是新广武长城(白草口端),我们就是从高架桥下爬上去的。高架桥右面山头上的烽火台下不远(公里数不详),就是代县雁门关长城。 由于※※上交通不便和通俗小说的影响,新广武长城很少有人知道,而雁门关及残长城则人所皆知。就连我们住宿的新广武村姚二平农家院名片上,也写着“雁门关长城驿站”。农家院的女主人魏有梅对我说,“说新广武没人知道,说雁门关都来了。雁门关附近没有人家不好住宿,开车也就十几里路”。 顺便说一句,我们住的农家院是新广武村第一家,距离残楼最近。夫妇俩人很好,门口就可以停车,吃得很实惠。门口上写着: 雁门关长城驿站 姚二平 魏有梅 电话 0349-7092150 手机<**隐私保护,信息超过7天的手机号码不予显示**> ![]() |
[111 楼] zhusir
[资深泡菜]
10-8-8 22:24
原文由 渔泊涯 在2010-08-06 13:04发表 非常精彩!非常难得! |
[110 楼] 渔泊涯
[陈年泡菜]
10-8-8 22:16
原文由 banlv 在2010-08-08 20:43发表 ![]() |
[109 楼] 渔泊涯
[陈年泡菜]
10-8-8 22:08
【雁门关】
雁门关位于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的雁门山中,“外壮大同之藩卫,内固太原之锁钥,根抵三关,咽喉全晋 ”,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 雁门关是现存最著名的关隘之一、名副其实的兵家必争之地——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李牧大破匈奴至国共合作※※※与阎锡山协商抗日,发生在这里的战事有140多起。特别是“杨延昭把守三关口”的杨家将故事,三晋大地代代流传。 雁门关长城在靖边楼后雁门山上,须登边靖楼才能拍摄到。因为雁门关正在修缮,我们无缘得见。 新广武长城距离雁门关很近,也就十几公里。但穿越新广武长城后已是精疲力尽,捷达开到雁门关附近下车时,两股战战,腿已不听使唤了。从临时停车场(道路施工,前方禁行)到雁门关下至少还有一公里,我观察到老骆驼与笨牛牛也开始拉拉胯了。 这是7月3日下午17时05分拍摄的雁门关图片 ![]() |
[108 楼] 漫步高原
[老坛泡菜]
10-8-8 20:48
好贴,赞!
收藏先。 |
[107 楼] banlv
[泡菜]
10-8-8 20:44
因为要去所以自制了20米等高线地图准备穿越。
发一张地图说明一下: [banlv 编辑于 2010-08-08 20:47] ![]() |
[106 楼] banlv
[泡菜]
10-8-8 20:43
5D的质感比7D强.
看地图百草口到新广武和雁门关距离相当,不知沿长城可以走到雁门关吗?(没去过,提问可能幼稚!) 有人走过雁门关到新广武。 |
[104 楼] 渔泊涯
[陈年泡菜]
10-8-8 13:22
【新广武长城】拍摄体会
7月3日这一天是一周拍摄中最艰苦、紧张的一天。我们凌晨4点起身上山拍朝霞,6点下山回农家院吃早饭,7点从新广武村开车去白草口村,9点开始从白草口村上山穿越,下午4点穿越到终点新广武村;然后雇用村中摩托车拉笨牛牛去白草口村开车(捷达寄存在白草口村村民门口)回到新广武村,三人迅速奔往雁门关,拍完雁门关马不停蹄直抵太原,晚间与太原影友见面吃饭。 这是一次有益地实践,启示是多方面的: 一、提前考察,心中有数。7约2日下午,我们在与姚二平农家院手机联系妥住宿后,先去找白草口。在去白草口路上,我们拍摄了旧广武城堡,到白草口村后,详细察看了上山路况,向村民询问了以前驴友穿越情况。 二、器材合适,水不可少。我和老骆驼都把中画幅相机请出摄影包,大量带水。考虑到三人中我体力较弱且缺少户外经历,花钱雇佣一个背包的为我背包(同时集中全部饮用水在包里)和三脚架,我脖子上挎着两架机器(7D+爱死小白兔5D+2470)走完了全程。回想起来,户外器材上有一点教训,那就是缺少个广角口袋机。笨牛牛有一台发挥了大作用,这是我打算进LX5的原因。 三、严格节点,提高效率。7约2日上午拍完偏关老牛湾,下午赶到新广武考察,傍晚先上山拍完晚霞再吃晚饭,睡觉时已是11点了。7月3日凌晨4时起床拍朝霞,稍晚一步就可能与美景无缘。穿越新广武长城后已是下午4时,再晚一点,雁门关就可能耽误,200公里外的太原影友可能会着急了。老骆驼此前批评过我和笨牛牛一次,不按时间节点拍片那是撞大运,不讲求效率拍不到片子。这话至少应该成为我和笨牛牛的座右铭。 |
[103 楼] 渔泊涯
[陈年泡菜]
10-8-8 07:59
【新广武长城】7
下午4时许,我们三人先后到达了新广武长城的另一端尽头。 这是15点10分拍摄的新广武长城终点一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