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有这样的设计,这个能申请专利不?
2010 41
[1 楼] arkee [泡菜]
10-8-4 15:10
RT

[2010-08-04 21:43 补充如下]

我画的光路图有问题,但是大概意思差不多。
前面的CMOS可以做的很小而且像素密度也很小,用来实时取景和AF,当AF的时候自动补偿2块CMOS间的距离,实际焦点会落在成像CMOS上,而取景的CMOS实际上成的像是焦外的像,但是用镜头较小光圈来实现大景深,让其成像也足够清晰。前面的CMOS可以像反光镜一样翻转。
这样设计的话可以解决2个问题:1.大面积CMOS实时取景的功耗较大,容易坏。2.缩小单反的体积。3.前面的小CMOS成本不会比五棱镜高。4.对焦速度可能不会很快,但是精度会很高。
瞎掰的东西,只是讨论是否可行。

[2010-08-04 22:06 补充如下]

我的理解是,这样的设计会比传统单反更小并可实现较实用的实时取景,而且完全兼容所有以前的镜头(法兰距不变)。
对比EVIL,减少功耗(肯定比单CMOS又取景又成像省),完全兼容所有以前的镜头,但是体积大点。CMOS更容易购买(买别人专用的EVIL CMOS肯定要被宰一刀)。
[42 楼] onelook [泡菜]
10-8-5 02:52
可以申请,批不批就不一定。
[41 楼] jacsion [泡菜]
10-8-5 01:09
其实有没有五菱镜区别不大,因为那个镜头和机身搭配在一起体积改变不了多少,而且我觉得很丑,再者握持手感也不好。可能唯一的好处是没有反光板不会造成震动。
[40 楼] aardvogel [资深泡菜]
10-8-5 00:34
镜头成像是有距离要求的,中间加个小cmos,怎么收光圈都不会有清晰成像的

简单的考虑一个m42镜头转nikon机器的时候,cmos仅仅是比正常成像位置后了几mm,对焦就只能到10米以内了

你的设计上,如果只是把对焦cmos小幅移动,那么它大小依然不小,且大概只可以从几米到无穷远合焦(损失了很多近拍能力)
对焦cmos大幅往前移动了,会无法成像的,再小光圈也没用
[39 楼] jszsc [资深泡菜]
10-8-5 00:27
还有一个图
[38 楼] jszsc [资深泡菜]
10-8-5 00:24
两块感光原件
[37 楼] jszsc [资深泡菜]
10-8-5 00:23
奥巴E-330,做出来都多少年了
[36 楼] nfdx [泡菜]
10-8-4 22:34
原文由 arkee 在2010-08-04 22:28发表

我开玩笑的呢。。。这个只是一相情愿的想法。。。
要是俺真这么厉害,早转行了。。。虽然现在也做设计,不过是水利。。。。


说实话,这个设计的想法还是挺新颖的,不管做什么设计都是相通的。还是那句话,自己玩的开心就最好啦
[35 楼] arkee [泡菜]
10-8-4 22:28
原文由 nfdx 在2010-08-04 22:23发表
不管技术如何,lz在网上公布了设计细节就不可以再申请专利了,专利要是未经发表的设计

我开玩笑的呢。。。这个只是一相情愿的想法。。。
要是俺真这么厉害,早转行了。。。虽然现在也做设计,不过是水利。。。。
[34 楼] nfdx [泡菜]
10-8-4 22:23
不管技术如何,lz在网上公布了设计细节就不可以再申请专利了,专利要是未经发表的设计
[33 楼] arkee [泡菜]
10-8-4 22:13
原文由 yunxiang987 在2010-08-04 21:31发表
提高物理水平把

物理上都能解释的通,唯一问题是我画的图有问题,想象一下在成像光路中间放个东西就能理解了,等有空了画个详细点的图

[arkee 编辑于 2010-08-04 22:14]
[32 楼] yunxiang987 [泡菜]
10-8-4 21:31
提高物理水平把
[31 楼] sd3788794 [泡菜]
10-8-4 21:28
有这想法是好滴。。。。。
[30 楼] 柯纳 [资深泡菜]
10-8-4 21:09
专利也好发明也罢,总是用来解决问题。

这要解决什么问题呢?
[29 楼] 这是我的马甲嘛 [泡菜]
10-8-4 21:07
关键问题在于谁能造透明的CMOS。
[28 楼] qg2007 [资深泡菜]
10-8-4 18:32
根据需求,双反数码将会诞生
[27 楼] wangyou0720 [泡菜]
10-8-4 18:05
其实楼主的意思是,通过光路的设计,放大画幅,是不是?

  相当于在现有基础上,扩大画幅。我看,在反光镜后加一组透镜算了

  不过大家都能想象得到,这是有损失的放大。
[26 楼] senonoxp [泡菜]
10-8-4 18:04
显然不可能,详见图
[25 楼] 蚂蚁爬天下 [禁言中]
10-8-4 17:53
S的一部分机子类似这样的结构,比LZ想得更周全.
好处就是LV对焦比一般的机子快几拍.

至于专利,相信SONY一早已经申请..

[蚂蚁爬天下 编辑于 2010-08-04 17:53]
[24 楼] 啊色丁 [泡菜]
10-8-4 17:19
原文由 arkee 在2010-08-04 15:10发表
RT


用一块CMOS代替反光镜很英明吗?有什么好处?

SONY的某些机型在取景器中装了块小的CMOS,是个很好的主意,不过还是影响到的光学取景器,高端机上就没有这样做。
[23 楼] 渔人甲 [泡菜]
10-8-4 17:17
这样单反还有什么优势?

普通的DC说,俺们从一开始就是单CCD/CMOS到底。
4/3系统说,俺们也是一样一样的。
[22 楼] bintao [资深泡菜]
10-8-4 16:13
原文由 arkee 在2010-08-04 16:08发表

CCD包揽取景和获像的确是最理想的,但是这个CCD肯定很容易坏....(就算不容易坏,成本就高了)


这个问题应该没有疑问吧:一块比两块成本会更低。
[21 楼] arkee [泡菜]
10-8-4 16:08
原文由 bintao 在2010-08-04 16:00发表

这又何苦呢?按现有的一块CCD包揽取景和获像不更好么?另外,当时也有人设计半透明的反光板,以代替成像时反光板的收起以缩短快门延时,但是,这种方法不比直接反起好,所以,没有成为主流。

CCD包揽取景和获像的确是最理想的,但是这个CCD肯定很容易坏....(就算不容易坏,成本就高了)
[20 楼] bintao [资深泡菜]
10-8-4 16:08
为了减少CCD因兼负取景和获像所造成的快门延时,要简单和最实用的方法就是加装光学取景器。可惜的是,现在新出的便携DC基本都没有光学取景器,这类相机主要是针对一般要求用户。如高级用户则可用单镜DC,以及佳能的G系列DC。
[19 楼] arkee [泡菜]
10-8-4 16:05
原文由 SleepingIII 在2010-08-04 16:01发表

最小光圈,CMOS获取光线不足,需要提高感光度,噪点增加,加上小面积低像素,没什么意义了。还不如用成像CMOS取景。

其实,不需要最小光圈,这个计算过应该可以有合理的光圈,我只是打比方。
前面的CMOS可以套用低像素DC的(比如200W)。。。这些滞销品应该很多
[18 楼] SleepingIII [泡菜]
10-8-4 16:01
原文由 arkee 在2010-08-04 15:57发表

矛盾是两面性的,为什么非要通过补偿让前面的取景CMOS完全清晰呢?
最小光圈取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取景CMOS可以用较小,像素低的便宜货

最小光圈,CMOS获取光线不足,需要提高感光度,噪点增加,加上小面积低像素,没什么意义了。还不如用成像CMOS取景。
[17 楼] bintao [资深泡菜]
10-8-4 16:00
原文由 arkee 在2010-08-04 15:52发表

恩...理论上的确是这样...
1.前面的CMOS经过AF完全对准以后,后面的肯定是糊了.
2.如果前面的CMOS经过AF以后再补偿后面CMOS的距离,那么实时取景很有可能是糊的
但如果用镜头的最小光圈取景而不是现在的最大光圈取景,那么实时取景虽然不在焦点上,但也可以在景深范围内了,看清楚没问题.


这又何苦呢?按现有的一块CCD包揽取景和获像不更好么?另外,当时也有人设计半透明的反光板,以代替成像时反光板的收起以缩短快门延时,但是,这种方法不比直接反起好,所以,没有成为主流。
[16 楼] arkee [泡菜]
10-8-4 15:57
原文由 SleepingIII 在2010-08-04 15:49发表

是LZ不懂光学?还是认为通过补偿可以使散景变成清晰?

矛盾是两面性的,为什么非要通过补偿让前面的取景CMOS完全清晰呢?
最小光圈取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取景CMOS可以用较小,像素低的便宜货
[15 楼] arkee [泡菜]
10-8-4 15:52
原文由 cdsonata 在2010-08-04 15:37发表

对焦抬起后你拍下的是美丽的散景...

恩...理论上的确是这样...
1.前面的CMOS经过AF完全对准以后,后面的肯定是糊了.
2.如果前面的CMOS经过AF以后再补偿后面CMOS的距离,那么实时取景很有可能是糊的
但如果用镜头的最小光圈取景而不是现在的最大光圈取景,那么实时取景虽然不在焦点上,但也可以在景深范围内了,看清楚没问题.
[14 楼] bintao [资深泡菜]
10-8-4 15:51
原文由 cdsonata 在2010-08-04 15:37发表

对焦抬起后你拍下的是美丽的散景...


答得对!所以,现有的单镜反光系统的光路到底片(包括CCD、CMOS)的距离与到对焦屏的距离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