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金秋格聂神山徒步
1814 77
[19 楼] eboy [泡菜]
10-10-17 20:34
去则通村的简易公路
[18 楼] eboy [泡菜]
10-10-17 20:33
路上云层很厚
[17 楼] eboy [泡菜]
10-10-17 20:32
向则通进发
[16 楼] eboy [泡菜]
10-10-17 20:30
开始下坡
[15 楼] eboy [泡菜]
10-10-17 20:29
稍作休息
[14 楼] eboy [泡菜]
10-10-17 20:28
开门见山
[13 楼] eboy [泡菜]
10-10-17 20:27
清晨出发
[12 楼] eboy [泡菜]
10-10-17 20:26
喝酥油茶
[11 楼] eboy [泡菜]
10-10-17 20:25
等车
[10 楼] eboy [泡菜]
10-10-17 20:24
停车场
[9 楼] eboy [泡菜]
10-10-17 20:24
白玛的家
[8 楼] eboy [泡菜]
10-10-17 20:23
好客的狗儿
[7 楼] eboy [泡菜]
10-10-17 20:21
喇嘛垭乡党委
[6 楼] eboy [泡菜]
10-10-17 20:20
铁匠山垭口
[5 楼] eboy [泡菜]
10-10-17 20:19
打铁的砧石
[4 楼] eboy [泡菜]
10-10-17 20:14
铁匠山
[3 楼] eboy [泡菜]
10-10-17 20:09
新都桥
[2 楼] eboy [泡菜]
10-10-17 17:50
10月1日 D2 新都桥-喇嘛垭乡
早上6点多,就被走廊里赶旅游大巴的人吵醒,这里海拔3700多米,第一次上来的人都睡不踏实。
从新都桥去雅江的318国道被压得满目疮痍,四只车轮像跑在一只大蟒的骨架上,纵向两道深脊,横向不断的肋骨。07年开车去※※时,这条道还是平整如新,只用了三年。
我坐在车的后座,颠簸不堪,双手紧握住门上的把手,雨林中的长臂猿般荡来荡去。周围的登山背包如五线谱上豆芽菜此起彼伏,灰尘在光线中跳着小步舞曲。
好容易捱到理塘,在路边的邛崃餐馆吃午饭,里面两个男女老外正在用筷子拈肉※※吃,攀谈得知他们来自英国,从成都坐大巴一路过来,在理塘待了一周,准备乘大巴前行乡城,香格里拉,丽江,然后去昆明,桂林。
下午两点出发去,顺着318国道出理塘西大约一公里,有条岔路,立一蓝色铁皮标牌,注为章那乡的油路工程。寻问路旁※※司机,正是去章纳乡的公路。
这条路比网上描述的好很多,碾压过砂石路基,只缺柏油的面层。车速可以到40公里。一路开到铁匠山停下照相,海拔已升到4700米,有不少海子,山顶有个形似铁砧的大石头,估计铁匠山以此命名。
两个小时后,开了70公里到了喇嘛垭乡,这里海拔3700米。车停在村口,路边有一个电线杆上,指示着旅游中心。有人下车进去和负责人商谈,价格是统一的,马一天50元,人70元,三匹马要配个马夫。
谈好后一个叫白玛的※※带我们去他家住,地铺20元一个人。村里的道路很泥泞,他说家里的院子能停两部车,结果我们的小车多,五部车都停下了。
白玛全名叫白玛吉美,高大壮实,戴顶藏式毡帽,脸色黑红,嘴唇厚的像两根腊肠,不由得想起他院子里的马,特别是他露出牙齿的时候。
他很爱说话,有时会嫌他罗嗦。进屋后他就给大家发名片,上面印的四川甘孜州理塘县喇嘛垭乡银达村白玛吉美,电话<**隐私保护,信息超过7天的手机号码不予显示**>,邮编627550。他有三个小孩,两个男孩在理塘读中学,还有个女孩在村子里读三年级。
这里的※※都是靠卖虫草和松茸致富,白玛也不例外。
他修的藏房为两层,五个外窗。一层放牛马饲料,二层居住。他把我们安排在二层的大厅中,第一次进藏式的大厅,不禁啧啧连声,四周的墙壁和梁柱都是油彩勾画,不留间隙。靠墙有一排火炉和床铺。地上铺满一掌宽的木板,他妻子抱来一堆垫子,睡袋可以直接铺在上面
隔壁的房间有火炉,烧柴,可以烤火喝酥油茶,还有村村通的电视,赶上了看嫦娥二号发射的实况。

D3 喇嘛垭乡-虎皮坝
一早白玛的女儿就跑进房间看热闹,看到我们从皱巴巴的睡袋里直起半个身子,兴奋的雀跃起来,估计样子像她老爹挖的虫草,只是个头肥硕许多。
白玛出去张罗马匹,昨晚通过电话,早上来各家来的还是稀稀拉拉,九点多钟才到齐,15匹马,女士和行李上马,男士大半徒步。
出村子过了一个小河,便开始翻越拉在垭口,坡度很陡,4060米的高度,给徒步者一个下马威。下了垭口路途较为平坦,顺着砂石公路,从喇嘛垭到则通村有7公里距离。按照攻略上所述,雪峰一直在我们的右边,可云层较厚,只能看得见山脚。
则通村只有十多户人家,不远的半山腰有一个在建的喇嘛庙,三个红衣喇嘛在门口望着我们经过。
过了则通村,往上爬到乃干勒通,勒通就是坝子,海拔3900米。这里应该是沿途最美的地方,八座雪峰在一旁矗立,只是天色不佳,都笼罩在灰蒙蒙的云层中,在这里午餐,吃了些干粮和水,花了半个小时便下山到乃干多村,乃干多村海拔3734米。
村边的园木堆上坐着不少游客,有的等人,有的发呆,村里的小孩绕着圈戏耍着。抬头向东溯溪而上,可以望见金黄色的山谷间克麦隆巍峨的雪峰。
问白玛到虎皮坝有多远,他说一个多钟头吧。
其实这段路还有10多公里。喝了罐红牛,继续上路。
半路看到有越野车从虎皮坝下来,拦住询问。得知虎皮坝平时车子可以上去,过节的时候不行,只能把行李运上去,然后停在乃干多乡。
一路反省自己,长久以来对于距离的感觉只是里程表中的刻度,轮到用腿部的肌肉机械运动来丈量才发现痛苦不堪,只能通过加快呼吸频率来榨取空气中稀少的氧气,没有取巧的机会,只有徒步硬撑到终点。
虎皮坝海拔3900米,宿营地靠近山脚的白塔,这么风势不大,又近水源。我累得跟头拉磨的驴一样,背包也不想解开,和ZX挤一个帐篷。
草草吃完泡面,黄昏靠着树小溺,色泽浑浊,白中带黄,如果在富士康被郭董瞧见,定会夸奖工作努力认真。
钻进睡袋不久,雨滴便打在帐篷上,和催眠曲一般,很快就迷糊过去,可没多久又醒了过来。
当天步行6小时46分,时速4.4公里/小时。

10月3日 D4 虎皮坝-冷古寺-虎皮坝
捱到6点起来,没洗漱便在帐篷外架起相机,看着云霞从树顶慢慢向格聂山顶移动,光线渐渐变亮,像水盆中的墨滴慢慢晕染扩散开来。格聂神山是沙鲁里山的最高峰,海拔6204米。在藏传佛教24座神山中的第十三女神,也是和喜马拉雅山并称的胜乐金刚胜地。一直拍到九点多,天空成了蛋白色,才收起相机。
LW和老曹、老陈几个猛人要去肖扎湖,吃完饭就登上坝子东侧的山坡,顺着河谷往上爬。
我们把茶喝好,吃了点干粮,晃悠悠的招呼着去冷古寺。虎皮坝到冷古寺有7公里,顺着河谷走坡度不大。一路溜达着约一个半小时就到了冷古寺。寺庙有700年的※※,宋朝时就有了。寺外有一些修行人居住的木屋,四周堆满了冬季取暖的劈柴。
寺庙侧门有喇嘛收钱,进寺二十元,便可随便照。厅内阴暗,没有电灯,油灯也不多。柱子上挂着班禅等的画像,镇庙三宝摆在屋角的桌子上,有母鹿角,反转海螺和格聂之心,还有一个格萨尔时期的头盔。
白玛也跟着进来,自作主张允许我们拿着宝物照相。出门时天气转阴,开始下冰雹。又热情邀请到旁边的寺庙厨房里歇息,主厨的喇嘛给我们介绍有几百年※※的烧饭大锅,还打酥油茶招待我们。看到灶台旁上放了一瓶红玫瑰洗洁精,我才放心的端起碗喝了起来。
下午四点多,我们回到营地不久,去肖扎湖的队伍也回来了。只看到肖扎湖的瀑布,如果上去天黑前就赶不回来。
傍晚又有不少人上到坝子扎营,一团团的篝火炊烟冉冉升起,一派祥和景象。白玛和其他几个※※用锅子把带去的午餐肉和萝卜煮了一锅,吃完大家围在火旁跳锅庄,虽然曲调各异,步伐基本是按照4拍,踩着节奏蹬腿就行。没跳一会,倾盆大雨又如期而至。
闪电从各个角度划亮夜空,大雨像刷锅水一样倾倒在帐篷顶。我们在帐篷里开始纠结没挖防雨沟,半夜帐篷会不会漂起来。还好半个小时后就小了下来。
这天走了2小时41分,时速5.8公里

D5 虎皮坝-乃干多乡
昨天去肖扎湖的猛人今天去冷古寺,上午的半天对于我们变得十分奢侈。天气时雨时晴,ZX把帐篷拆开晾晒,我闲着无事,便和YB一道攀爬东侧的山坡。这里可以照下虎皮坝的全景。中午时分,去冷古寺的人回来了,大家一道下山,住在乃干多乡。
我到了乃干多村后继续上行,花了40分钟爬上了乃干勒通。不巧又是阴云密布,辽阔的草甸上只有两个藏族女孩看护的零星的牦牛,和她们打过招呼后不久开始下冰雹,风越加紧,被汗水浸湿的内衣像块冰贴在后背。无处可躲,只能背着风向蹲着,二十分钟后,太阳终于又从云缝间探出头来。
这时几匹马从山下上来,原来是各车的司机和白玛一道骑马去喇嘛垭开车,次日一早就可以直接坐车回去了。他们运气不错,上来就云开雾散。
雨后初晴的草甸上,阳光灿烂,照在身上温暖如春。从左边天际线望去有格聂、肖扎、中扎、克麦隆等七八座雪峰,刀削斧砍的身躯,高大魁梧,像寺庙中佛祖两旁的※※使者。仰头看着他们,心里一个个叫着他们的名字,跟他们打着招呼,心里充满着平静和喜乐。
晃悠了一个小时后,便下山觅食。
快下到路边时,看见ZX一人独坐在半山腰的孤石上,悬在村头上方大约有二十多米。此处应该是牦牛或岩羊矗立,或者是个失恋的少女比较应景,换成一个满脸胡茬的爷们颇为不妥。吃饭时问他,说在等光线。
队伍住在村里曲老师家里,他是村里唯一的民办教师,教小学一二年级的藏文、汉文和算术,一年级有10个学生,二年级有17个,再大的就到乡里读书了。但他的汉文没有白玛流利。
他在理塘高中的大儿子放假也回来帮忙,轮流给我们敬酥油茶。
晚上曲师娘用斧头砍了半个小时的冻牛肉和萝卜一起下高压锅,炖了一个多小时,等到喇嘛垭的车回来后,开始晚餐。
(其实把车直接开到乃干多乡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既可以上乃干勒通看雪山环绕,也可以进到虎皮坝和冷古寺扎营,体力和时间节省很多。)
天色有些晚了,大家食欲变得旺盛且早有预谋,等我掏出碗时,只剩锅底几块萝卜。
上高原已经四天了,主食靠酥油茶和士力架,方便食品吃多了没有胃口。
晚上照例睡到半夜就醒了,腹中无物,更觉长夜漫漫。满脑子都是菜谱里的佳肴。凌晨雨滴打在檐口的铁皮上,听上去也像干辣椒炝锅的声音。
当天走了5小时2分,时速4.6公里。

D6 乃干多-泸定
熬到六点半就都起来了,看到天上还有月亮,便不约而同的带着脚架往乃干勒通上冲。天公作美,蓝天上只有几末白云,像哈达一样缠绕在半山腰,大家又是一阵狂拍。下山时都快九点了。
回程先开到章纳乡,路上比较难走,景色比较雷同。过喇嘛垭乡时,大※※被白玛热情的邀请去他家做客,据说用最丰盛的猪肉和他们最爱喝的百事可乐和康师傅冰红茶招待了大家。我们要赶时间,就开车先走了,
只想中午在理塘吃到川菜,当青椒土豆丝、甜椒肉丝和番茄蛋汤还有一小盘洗澡泡菜上桌时,幸福的快要分裂了。
下午经过剪子弯时开始下雪,到了折多山雪势更大,远光灯的照射下,雪线像一捆捆碎挂面从天上投将过来。康定的住宿的人很多,索性直接开到泸定。
泸定的酒店都统一的价格,平时几十元的鸡毛小店都涨到400元。不过在河对岸的泸定桥酒店找到了物有所值的房间。

D7-泸定-成都
这一觉睡踏实了,饭店里吃完早餐出发。前些天折多山大堵车,吸取教训后沿途增加了不少警力,一路畅通,中午就到了成都。终于又可以享受到成都柔软的阳光,又可以闻到楼前若隐若现的桂花香。
[1 楼] eboy [泡菜]
10-10-17 17:46
9月30日 D1 成都-新都桥
为避开国庆长假的人流,提早一天从成都出发。我和YB坐在ZX的华泰吉田上,作为开路先锋,车刚换了四根减震,一路开的风生水起。剩下还有12人,分乘4辆车要中午才动身。老的有老曹、老宋、老陈夫妇、年纪相仿的有LW,小的有小罗夫妇、小张夫妇、小刘夫妇,都是朋友和朋友的朋友。
在天全半山腰的王老四饭店吃午饭,点了几个蒸菜,蒸猪肘的调料中放了少许米醋,肉皮松糯,齿颊留香。穿过二郎山隧道,上了折多山。折多山的路终于修好了,平滑宽敞的道路让车速一直保持在60公里上下。到新都桥刚过四点。不知谁说的要住在新都桥的干警招待所,又便宜又卫生。
开到新都桥看守所门口探问,干警满脸疑惑,从来没有招待所,领导来了就住在前面的※※※。于是往前走了两百米找到了※※※旅店,定下房间。
时间还早,又向丹巴方向开了十多公里,路边的河水清澈,杨树还没有黄透,阳光下树叶依然翡翠般透绿。
大队人马晚上9点多才纷至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