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印象(7)——记忆中的西藏,记忆中的拉萨
119568 2077
[641 楼] 当代林语堂 [资深泡菜]
11-1-5 15:11
原文由 syzz 在2011-01-05 22:38发表
大约在距今200万年以前,地壳发生了一次强烈的运动,青藏高原大幅度隆起,岩层受到挤压,有的褶皱隆起,成为高山,有凹陷下落,成了谷地或山间盆地。纳木错就是在地壳构造运动陷落的基础上,又加上冰川活动的影响造成的。早期的纳木错湖面进非常辽阔,湖面海拔比现在低得多。那时气候相当温暖湿润,湖水盈盈,碧波万顷,就如 ......


面对ZZ兄的宽幅大片,俺是没有抵抗力的。
看到您的介绍,朽人之前写的古文言文里,内容其实都几乎一样。这些资料基本都是在李四光创立的新中国冰川学说里衍生出的。
希望看到更多的杰作!
[640 楼] syzz [陈年泡菜]
11-1-5 14:45
 纳木错有罗萨、打尔古藏布、查哈苏太河等水注入。湖的周围是广阔无垠的湖滨平原,生长着蒿草、台藓、火绒草等草本植物,是水草丰美的天然牧场,全年均可放牧。藏北的牧民每年在冬季到来之前,就把牛羊赶到这里,度过风雪寒冬。夏天的纳木错最为欢腾喧闹,野牦牛、岩羊、野兔等野生动物在广阔的草滩上吃草;无数候鸟从南方飞来,在岛上和湖滨产卵、孵化、哺育后代;湖中的鱼群时而跃出水面,阳光下银鳞闪烁;牧人扬鞭跃马,牛羊涌动如天上飘落的云彩,高亢、悠扬的歌声在山谷间回响。幽静安谧的纳木错生机勃勃,意趣盎然。难怪藏族人民要把纳木错看作是美好、幸福的象征了。纳木错确实是大自然的一份厚赐。
[639 楼] syzz [陈年泡菜]
11-1-5 14:41
 纳木错的资源相当丰富,蕴藏着丰富的矿产,例如食盐、碱、芒硝、硼等,藏量均很大。湖中盛产鱼类,细鳞鱼和无鳞鱼成群结队在湖里游弋,主要是鲤料的裂腹鱼和鳅科的条鳅。这些鱼和平原地区的同类鱼不一样,是200万年以来,由这里原有的鱼类,随着地壳地隆起,适应高原的特殊环境,逐步变异演化而来的。有些鱼还保留着头大尾短的原始特征。裂腹鱼一般可长到一二公斤,大的可长到七八公斤甚至几十公斤。过去由于藏族没有吃鱼的习惯,湖鱼自生自灭,从不怕人,人近湖边,鱼儿纷纷游来。每当夏季,湖中的鱼群从湖泊深处游到湖边滩地、河口产卵时,往往随手即可抓获。
[638 楼] syzz [陈年泡菜]
11-1-5 14:38
大约在距今200万年以前,地壳发生了一次强烈的运动,青藏高原大幅度隆起,岩层受到挤压,有的褶皱隆起,成为高山,有凹陷下落,成了谷地或山间盆地。纳木错就是在地壳构造运动陷落的基础上,又加上冰川活动的影响造成的。早期的纳木错湖面进非常辽阔,湖面海拔比现在低得多。那时气候相当温暖湿润,湖水盈盈,碧波万顷,就如同一个大海。后来由于地壳不断隆起,纳木错也跟着不断上升,加上在距今1万年以来,高原气候变是干燥,湖水来源减少,湖面就大大缩小了,湖泊则被抬升到现在的高度。现在湖面海拔4718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超过1000平方公里的大湖。青藏高原的窝尔巴错,湖面海拔虽达5465米,但窝尔巴错面积很小。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虽有著名的高山湖——的的喀喀湖,面积达8330平方公里,但的的喀喀湖的海拔仅3812米,比纳木错低将近1000米。
[637 楼] syzz [陈年泡菜]
11-1-5 14:34
纳木错的湖水来源主要是天然降水和念青唐古拉山融冰化雪补给,湖水不能外流,是※※第一大内陆湖。湖区降水衡少,日照强烈、水分蒸发较大。湖水苦咸,不能饮用,是※※仅次于青海湖的第二大咸水湖。纳木错,又称腾格里海、腾格里湖。蒙语腾格里,意为“天”,这是因为湖水湛蓝明净如无云的蓝天,所以名之。湖周雪峰好像凝固的银涛,倒映于湖中,肃穆、庄严,极自然之致。湖中有3个岛屿,东南面是由石灰岩构成的半岛,发育成岩溶地形,有石柱、天生桥、溶洞等,景色美丽多姿。
纳木错最深处约33米以上。沿湖还有不少大小溪流注入,湖水清澈透明,湖面呈天蓝色,水天相融,浑然一体,闲游湖畔,似有身临仙境之感。                  
[636 楼] syzz [陈年泡菜]
11-1-5 14:20
原文由 当代林语堂 在2011-01-05 13:38发表

此片为俺看过纳木错片子里的最出色之一的照片。
不过那些玛尼堆上刻的文字,说实在的,不管用感性或理性的方式去理解,都不能感悟到其中的奥妙。


谢语堂兄的鼓励,玛尼石上绝大多数刻得是六字真言,片状石上一般刻得是藏文佛经。主要体现了藏族僧众对佛教特别是藏传佛教的无上崇敬。
[635 楼] 当代林语堂 [资深泡菜]
11-1-5 13:38
原文由 syzz 在2011-01-05 20:58发表
纳木错,藏语意为“天湖”,是※※三大圣湖之一,湖面海拔4718米,东西长70公里,南北宽30公里,面积1920平方公里,是※※自治区最大的湖泊,中国第二大咸水湖,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湖。位于当雄县城西北方约60公里的山区,在西※※的心目中具有非常神圣的地位,每逢藏历羊年,朝圣者不远千里来参加纳木错盛大的转湖节。


此片为俺看过纳木错片子里的最出色之一的照片。
不过那些玛尼堆上刻的文字,说实在的,不管用感性或理性的方式去理解,都不能感悟到其中的奥妙。
[634 楼] syzz [陈年泡菜]
11-1-5 12:58
纳木错,藏语意为“天湖”,是※※三大圣湖之一,湖面海拔4718米,东西长70公里,南北宽30公里,面积1920平方公里,是※※自治区最大的湖泊,中国第二大咸水湖,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湖。位于当雄县城西北方约60公里的山区,在西※※的心目中具有非常神圣的地位,每逢藏历羊年,朝圣者不远千里来参加纳木错盛大的转湖节。
[633 楼] syzz [陈年泡菜]
11-1-5 12:54
原文由 菠萝行天下 在2011-01-04 18:14发表

好片


谢菠萝行天下兄。
[632 楼] syzz [陈年泡菜]
11-1-5 12:53
原文由 sajia 在2011-01-04 15:48发表

看多了※※的风光片,Syzz兄的人文更有冲击力!


谢洒家兄。
[631 楼] syzz [陈年泡菜]
11-1-5 12:52
去纳木错需要翻过的那根拉山口,在念青唐古拉山脉,海拔5190米。
[630 楼] syzz [陈年泡菜]
11-1-5 11:47
原文由 传媒一丁 在2011-01-04 15:24发表
 
超赞。


谢一丁兄。
[629 楼] 菠萝行天下 [资深泡菜]
11-1-4 18:14
原文由 syzz 在2011-01-04 10:45发表
※※的黎明。


好片
[628 楼] syzz [陈年泡菜]
11-1-4 17:49
布达拉宫法器上的浮雕2
[627 楼] syzz [陈年泡菜]
11-1-4 17:49
布达拉宫法器上的浮雕1
[626 楼] sajia [资深泡菜]
11-1-4 15:48
原文由 syzz 在2011-01-02 14:56发表
用身体丈量拜佛的路

看多了※※的风光片,Syzz兄的人文更有冲击力!
[625 楼] 传媒一丁 [资深泡菜]
11-1-4 15:24
原文由 syzz 在2011-01-04 10:51发表
。。
 
超赞。
[624 楼] syzz [陈年泡菜]
11-1-4 12:13
原文由 当代林语堂 在2011-01-04 11:14发表

ZZ兄这张太赞了~~
是D3剪裁还是617拍摄?好像暗处有些噪点。


这张是617胶片曝光不足有噪点。
[623 楼] 当代林语堂 [资深泡菜]
11-1-4 11:14
原文由 syzz 在2011-01-04 18:45发表
※※的黎明。


ZZ兄这张太赞了~~
是D3剪裁还是617拍摄?好像暗处有些噪点。
[622 楼] syzz [陈年泡菜]
11-1-4 10:51
。。
[621 楼] syzz [陈年泡菜]
11-1-4 10:48
从梦中醒来,※※你早!
[620 楼] syzz [陈年泡菜]
11-1-4 10:45
※※的黎明。
[619 楼] syzz [陈年泡菜]
11-1-4 10:31
布达拉宫中规模最大耗用黄金珠宝最多的五世※※※※的灵塔。灵塔为高14.84米,宽7.65米的方座圆身菩提塔样式。共分塔座、塔瓶、塔顶三部分,木质塔身结构,外裹11.9万两金皮,镶有珍珠、玛瑙、绿松石、金刚钻、蓝宝石、绿宝石、红宝石、帝青宝、珊瑚、水晶、彩色镜、宝石帽、右旋海螺、金噶乌、金耳饰等18000颗。其中一颗比成人大拇指还大的珍珠,据说是在大象脑内生成的,堪称无价。

阿旺罗桑嘉措、第五世※※※※。1617年(明万历四十五 )出生于前藏山南琼结地方,属琼结巴家族,父名都杜绕登,母名贡噶拉则。其家系山商地区的一个封建主,也是帕竹地方政权属下的贵族,日喀则就是帕竹地方政权封给其家族的领地,他家世袭日喀则宗宗本职务。

  1616年四世※※※※云丹嘉措去世之后,藏巴汗禁止寻找转世“灵童”,经过四世班禅罗桑却吉坚赞多方斡旋,最后才得以在他的主持下认定五世※※。1622年,经过班禅罗桑却吉坚赞的认定和主持下,六岁的阿旺罗桑嘉措才被迎入哲蚌寺供养。1625年,拜四世班禅罗桑却吉坚赞为师,受了沙弥戒。1637年又请四世班禅给他受了比丘戒。没有多久,他就担任哲蚌寺的第十五任赤巴,兼色拉寺第十七任赤巴。自五世※※以后,历代※※即为哲蚌、色拉两寺的当然赤巴,别人不得充任,故后来两者的寺主,均由※※兼任,※※另派堪布一人代表他去管理寺政。

  当时※※为噶玛地方政权统治时代,由第巴管理政事,噶玛噶举和藏巴汗对黄教采取压迫摧残的政策。大约在1630年左右,第悉藏巴·丹迥旺布利用土默特部的拉尊和珲台吉发生内讧的机会,发动了一次反黄教的高潮,致使五世※※不得不避往山南。但是,黄教当时在※※地区和青康一带,甚至蒙古各地也很普遍,经过了自宗喀巴以来近180年的发展,取得了广大藏族群众的拥护,黄教受噶玛噶举的极力压迫,也不得不采取对抗办法。1641年,五世※※和四世班禅商议,派人赴青海密招固始汗率兵进藏,推翻噶玛地方政权的统治,遂拥立五世※※※※建立“噶丹颇章”政权。然而实际上,※※地方完全受固始汗的控制。固始汗之后为其子孙达颜汗(1654—1668年在位)、※※汗(1688—1701年在位)、拉藏汗(1701—1717年在位)所控制。只是在经济和宗教方面给黄教寺院集团及其※※(噶丹颇章)以实惠而己。

  五世※※※※在固始汗支持下,“噶丹颇章”政权建立之时,正是明朝末年,内地兵荒马乱,明王朝即将崩溃,以五世※※和四世班禅为首的黄教寺庙集团,为了巩固其已取得统治地位,争取※※王朝的支持,加强和※※王朝的联系。于是,五世※※、四世班掸和固始汗经过协商,决定和在东北盛京建立的清朝※※建立联系,遂于1642年,派遣伊拉古克三呼图克图为代表,前往沈阳。次年到达盛京(沈阳),清太宗亲皇太极立即率领亲王、贝勒、大臣等出城迎接。皇太极还亲自对天行三跪九叩之礼,这意味着西※※的到来是出自天意的安排,是上天护佑清朝的表现,因此要感谢上天。入城以后,皇太极又亲自到伊拉古克三等的住处去看望。伊拉古克三等朝见皇太极,呈上※※※※※※各方面的信件时,皇太极又站起来亲自接受。伊拉古克三等在盛京停留了八个月,受到盛情款待。伊拉古克三于1644年返回※※时,清太宗给※※、班禅和固始汗等都写了回信,并称赞※※※※“拯济众生”,“扶兴佛法”,还赠了厚礼。

  1644年,清军入关,顺治帝即位,即派人入藏邀请※※※※进京。但是,五世※※接到清朝的邀请后,只是向顺治帝※※、问安,没有作出应邀动身的反应。此后,清朝又在1648、1650、1651年接连派遣专人三次进藏,敦促五世※※前来内地。1648年,五世※※曾向进藏邀请他的清朝官员推托说:“我今不往,然我必欲往,当于卯年(1661)送马匹,辰年(1652)前来。”

  1652年正月,五世※※在清朝官员的陪同下率随行人众三千人,自※※启程,前往内地。1653年阳历元月十五日(顺治九年腊月十六日),五世※※到达北京。顺治帝以“田猎”为名,与五世※※(“不期然”而相会于南苑猎场。顺治帝在南苑会见五世※※时,赐坐、赐茶、赐宴,待以殊礼,当天由户部拔供养银九万两。

  五世※※居留北京期间,一直住在安定门外清朝专门为他建造的西黄寺中。

  五世※※在北京停留了两个月后,便以“此地水土不宜,多病,而从人亦病”为由,向顺治帝提出返藏的请求,顺治帝当即允许他返藏。1653乍2月20日,五世※※※※离开北京时,顺治帝除赐贵重厚礼外,还命和硕亲王济尔哈朗、礼部尚书觉罗朗丘等人在南苑德寿寺为※※饯行。当年5月,五世达※※到代噶时,顺治帝派出以礼部尚书觉罗郎丘和理藩院侍朗席达礼为首的官员,携带满、蒙、藏、汉四体文字的金册、金印赶到代噶,正式册封五世※※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喇※※※※”。

  五世※※返回※※以后,次年(1654年)亲赴扎什伦布寺,看望四世班禅(时年八十三岁)。四世班禅和五世※※为师徒关系,情感甚洽。因此,五世※※执政后,对四世班禅非常尊重,曾两次亲往扎什伦布看望(第一次在1642年)。

  此后,五世※※以内地带来之金银,在前后藏各地新建了十三座黄教寺院,称为黄教十三“林”。同时,又给全藏所有黄教寺庙规定了常年居住的僧数、制订了黄教大小寺院的严格们制,如寺庙内部的组织机构,僧官的任免制度,喇嘛的学经程序,寺内纪律仪式等等。

  五世※※到了晚年,不大过问政事,一切由1679年委任的第巴桑结嘉措(1653—1705)主持治理。他专心著作经典。其著作共有三十余卷,其中主要的有《相性新释》、《※※王臣记》、《菩提道次第论讲议》等最为出名,传播甚广。1682年,在布达拉宫病故,享年六十六岁。
[618 楼] 河川依旧 [资深泡菜]
11-1-4 10:27
原文由 syzz 在2011-01-04 09:53发表
※※市区1


新年伊始,欣赏zz的※※美景
[617 楼] syzz [陈年泡菜]
11-1-4 10:01
药王山远眺
[616 楼] syzz [陈年泡菜]
11-1-4 09:57
※※市区2
[615 楼] syzz [陈年泡菜]
11-1-4 09:53
※※市区1
[614 楼] syzz [陈年泡菜]
11-1-4 09:49
高原的花
[613 楼] syzz [陈年泡菜]
11-1-4 09:46
布达拉宫的后山甬道
[612 楼] syzz [陈年泡菜]
11-1-4 09:45
甬道旁的石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