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印象(7)——记忆中的西藏,记忆中的拉萨
119568 2077
[160 楼] hyyd87 [资深泡菜]
10-12-4 09:10
原文由 syzz 在2010-12-04 09:03发表
煨桑就是用松柏枝焚起的霭蔼烟雾,是藏族祭天地诸神的仪式。在藏族地区,几乎每家每户都备有桑炉(或者院子※※,或者在屋顶依山处),每逢藏历新年,大年初一,人们起的很早,第一件事就是煨桑祭神,素以第一个去煨桑的人为荣。后来的人只是在已经燃起的煨桑堆上加松枝、柏枝、桑面(糍粑)等物,顺便献酒洒浆,跪拜叩首, ......


进来学习!
[159 楼] syzz [陈年泡菜]
10-12-4 09:03
煨桑就是用松柏枝焚起的霭蔼烟雾,是藏族祭天地诸神的仪式。在藏族地区,几乎每家每户都备有桑炉(或者院子※※,或者在屋顶依山处),每逢藏历新年,大年初一,人们起的很早,第一件事就是煨桑祭神,素以第一个去煨桑的人为荣。后来的人只是在已经燃起的煨桑堆上加松枝、柏枝、桑面(糍粑)等物,顺便献酒洒浆,跪拜叩首,添嘛呢箭杆。据说在煨桑的过程中产生的烟雾,不仅使凡人有舒适感,山神也会十分高兴。因而信徒们以此作为祈福的一种形式,希望神会降福于敬奉它的人们。

煨桑之渊源;传说古时藏族男子在出征或狩猎归来时,部族首领、老年人以及妇女儿童聚在寨外郊野,燃上一堆柏枝和香草,并不断向出征者身上洒水,意为用烟和水驱除各种污秽之气。其实这一作法至今仍遗留于藏族社会的民俗民风之中。当家中生育婴儿,远道而来的亲友前来贺喜时,家人要点燃柏树枝,来者必须从火上跨过,目的是让幼儿健康长寿,不受邪气危害。后来就与战争有关,以“桑”祭祀神灵,祈祷平安胜利,成为高原先民同神灵沟通的主要方式。人们认为,桑烟可以直达上天神住的地方,它可将人间的美味传递上去,使诸神欢喜,保佑世间凡人事事如愿,平安幸福。直到公元7世纪佛教传入青藏高原,为了立足,佛教借鉴了本教和当地民族的一些习俗,煨桑就是其中之一种。由此煨桑与藏传佛教结合起来,规模更大,更加盛行了。可以说,煨桑是藏族原始宗教与藏传佛教两层文化形态催化下形成的祈愿礼俗。

桑之含义;“桑”是藏语,其本意为“清洗、消除、驱除”等净化之意。但以其薰燃过程、人们煨桑时的心态以及所用物品来看,则是一个很明显的供奉仪式。所以煨桑有两层含义,一是净化,二是祭祀献供,因为煨桑时除点燃有香味的脱水的柏技和香草外,还有糌粑、炒青稞、茶叶、糖、苹果、清水等众多食品,确有祭祀奉供之意。所以有人将其译为“祭祀烟火”、“焚香祭”、“烟祭”等,看来都是较确切的意译。依本教史料,迎请神灵前首先要焚香净化周围环境,消除不净和秽气,而普通人生活之处随时都有污染,是一种污垢,一种不净。燃桑是净化行为,每个污点、鬼、魔和秽物都会由此而排除,具有净化环境、消除邪气、秽气和净化之功效。

煨桑的程序;在藏区,凡是有人烟的地方就有寺院,有寺院就燃桑烟。所以无论你走到寺院或百姓家,你都会发现煨桑炉,而不管桑炉设在院落※※、房顶还是墙上,都是经过精心选择的最洁净之处。煨桑时,先将柏树枝放置桑炉内点燃,然后再撒上些许糌粑、茶叶、青稞、水果、糖等,最后再用柏枝蘸上清水向燃起的烟火挥洒三次。煨桑者口诵“六字真言”。佛经上说,神灵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只要闻到桑烟之香味便宛如赴宴,藏语称其为“智萨”(即食味)。所以僧俗民众总是到寺院、山顶煨桑祭神,给神灵以美味,给自己以精神解脱。
[158 楼] syzz [陈年泡菜]
10-12-4 08:54
煨桑
[157 楼] syzz [陈年泡菜]
10-12-3 19:37
清晨布达拉宫后山煨桑的浓烟
[156 楼] syzz [陈年泡菜]
10-12-3 18:08
原文由 写真社 在2010-12-03 16:35发表

漂亮的光影!


谢谢写真社兄。
[155 楼] 写真社 [资深泡菜]
10-12-3 16:35
原文由 syzz 在2010-12-03 11:09发表
雨中的※※,雨中的布达拉。

漂亮的光影!
[154 楼] syzz [陈年泡菜]
10-12-3 14:38
黎明时分
[153 楼] syzz [陈年泡菜]
10-12-3 13:37
※※※※;大约公元1世纪前后,※※古代※※开始有了一些模糊的轮廓。这是由先民一代一代口耳相传,然后被吐蕃王朝的史家记载在典籍上面的。
  据说当时高原上出现了大大小小的氏族部落,藏族史书称"十二小邦"或"四十小邦"。"各小邦地方,各有小城寨"。经过多年的和、战,又集结成若干个部落联盟,其中以山南河谷的雅隆部落联盟、阿里地区的象雄王国和雅鲁藏布江以北的苏毗部落联盟最为雄强。这时,※※河的古名"吉曲"已经出现,被称为"吉曲考"(※※河流域)的地方已经为人所知,现在※※所在地,已经被人称为"吉雪沃塘"(吉曲河下游的肥沃坝子)了。
  那时吉曲河流域先后属于苏毗部落联盟中的达甲沃和赤邦松两个王族统治。公元7世纪初,雅隆部落首领朗日松赞率兵北上,渡过雅鲁藏布江,在赤邦松王族下面的娘氏家族等的策应下,占领赤邦松领地,一举成为整个吉曲(※※)河流域的主宰。朗日松赞把营盘设在墨竹工卡的甲玛岗山沟,在这条长长的南北走向的山沟中,建造了几座宫堡,他的儿子、吐蕃王朝缔造者松赞干布,公元617年出生在甲玛沟的强巴明久林宫堡中。
  松赞干布始建※※
  公元633年,一个美好晴和的夏日,年轻的赞普松赞干布,率领他的臣属、侍卫,跨上雄劲剽悍的骏马,从墨竹工卡加玛沟的强巴林行宫出发,像一团团急风吹动的彩云,朝着※※所在的方向,飞驰而去。马蹄敲打着※※河边坚硬的大地,发出山摇地动般的巨响,好比擂起一面面胜利的战鼓。
  那时候,※※河并不叫※※河,而是叫吉曲河,意思是欢乐幸福之波;※※也不叫※※,而是叫吉雪沃塘,意思是吉曲河下游的牛奶坝子。当时吉雪沃塘只是一片人迹罕至、野兽出没的荒原。松赞干布无论行军打仗,还是和议会盟,都特意在吉雪沃塘停留三天两日。有时在原野纵马驰骋,射猎野牛、雪豹和熊鹿;有时跳进吉曲河的清波碧浪,在河水中畅游;有时登上峻峭的红山之巅,久久凝望吉曲河谷流域云飞雾走、雪山起伏的壮美风光。这里南北两侧山峦环抱、水草丰美、气候温和,有适合于人类居住的、方圆几十里地的盆地,更有吉曲河从东到西滚滚流过,提供了无尽的水源。河的北岸有红山、铁山、磨盘山,3座岩蜂拔地而起,像雄鹰展翅,又似狮子跃空,如同3座天然堡垒。而且这里交通方便,地理适中,东邻大唐,西通波斯,南面是印度和尼泊尔。松赞干布早就看上了这方水土,谋划着统一雪域高原后,在这里建立一座永久性的王城。这一天,他率领臣僚部属赶往吉雪,就是要实现他多年的夙愿。
  加玛沟离吉雪沃塘并不太远,快马只有不到一天的路程。当天傍晚,他们赶到目的地,君臣在红山脚下搭帐宿营。第二天清晨,藏王带领几个大臣,亲自到沃塘各处踏看。他发现在今天纳金乡所在的地方,吉曲河分成南北两股河道,在平野上任意奔流漫延,使很多地方变成了沼泽和河滩。他命令大臣征集周围的军民百姓,修筑堤坝,堵塞北面河道。吉曲河的主流顺着南面山坡奔流而去,使北面大部分地方变成干爽平坦的陆地,以后的※※城就建立在这片土地上。他还发现,无论是吉雪沃塘坝子还是南北两侧的山沟,都是土地肥沃、牧场优良,便命令娘氏等几家贵族把自己的部分奴户,迁到这里来开垦田地,放牧牛羊马匹。现在※※北郊的娘热乡,就是当年贵族娘氏移民定居所在,这个名字从松赞干布时代,一直保留到了现在。
  经过吐蕃君臣仔细查看、周密规划、兴建水利、移民垦殖之后,※※城的始建工程便轰轰烈烈地开始了。
  “拉”意为神;“萨”意为地。※※:意为有神佛的地方。这是公元641年,文成公主带去一尊释迦牟尼12岁等身宝像后,才命名的。在此之前,这里叫吉雪沃塘。
  圣城随吐蕃王朝的瓦解而衰落
  建立近200年的吐蕃王朝各种矛盾开始激化,王族与宦族、宦族与僧俗、佛教势力与反佛势力之间的冲突,达到水火不相容的地步。先是反佛势力诬陷杀害了掌政僧侣钵阐布?章迦贝云,接着弑杀藏王赤热巴巾,拥热巴巾之兄朗达玛为藏王,掀起第二次禁佛运动。禁佛从※※开始,大昭寺被查封,释迦佛像被埋藏在地下,僧人被赶出寺庙,强迫他们还俗,命令其杀牛宰羊或上山打猎。朗达玛在位五年后被密咒僧人拉隆?白吉多吉弑杀。
  郎达玛死后,留下维松和云丹两位王子,维松为次妃所生,云丹为长妃所养,朝政落入妃党和贵族集团手中,云丹据※※,称为"大派",维松避居山南,称为"小派",两派互相讨伐,历时二十余年,最后引发整个※※高原的平民大暴动,吐蕃王朝从此解体。作为王朝首邑的※※城,也随着吐蕃的瓦解而衰落。布达拉宫早在赤松德赞时期遭到雷击火焚,这次又遭兵燹,逐渐沦为废墟,雄宫坍塌,殿宇破败,荒草萋萋,乌鸦乱落,一片凄凉景象。
  从分裂时期到萨迦时期的※※
  ※※从公元9世纪中叶开始的分裂割据时代,整整持续了400年,直至公元13世纪中期,以藏传佛教萨迦派为首的※※各教派※※归顺元朝,※※从此由分裂走向统一,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萨迦王朝的首府在后藏萨迦地方,帕木竹巴王朝的首府是山南乃东;藏巴第悉政权时期,首府是日喀则。虽然八百年间※※并未处于※※权力的中心,但是它一直是※※最古老最神圣的城市。
  藏传佛教经过百余年的沉寂之后,在公元10世纪前后相继复兴。戒律从阿里古格和青海丹底先后传入卫藏,佛法之火又在※※及其周围重新燃烧,史称藏传佛教后弘期。此后很长一段时间,蔡巴万户成为※※的主宰。几代蔡巴万户长都被元朝皇室封为司徒,授予管理※※※※河流域的权利。他们对※※城进行了长期有效的管理,组织力量修筑和加固河堤,疏通市区水道,营造民房,整修八廓街,多次修葺大昭寺、小昭寺,保护布达拉宫废墟上遗存的古建筑,管理各个寺院和佛事活动场所,组织讲经布道活动,建立密宗院,编纂※※和宗教著作。后人怀念他们的功绩,将万户长拉杰果瓦奔的塑像供奉在大昭寺神殿诸佛之中。
  当时※※宗教活动仍然十分盛行,修建了许多寺庙,桑浦寺、觉莫隆寺、噶东寺、楚布寺、直贡寺、达隆寺、珠寺等等,都建立在※※周围,※※依然是人们向往的圣地。
  各派势力对※※的争夺
  公元16世纪前后统治※※的帕木竹巴政权已经衰败,仁蚌巴、第悉藏巴势力相继在后藏地区崛起,曾经盛极一时并且支持格鲁派的柳邬宗家族被第悉藏巴消灭,代之而起的吉雪第巴(※※河下游长官)也是格鲁派的强有力的施主。
  吉雪第巴管理着从曲水到墨竹工卡之间的※※河谷,历任第巴为※※城区修桥筑路,加固河堤,建造房屋宫室,做了大量功德。稍早的时候,※※传奇式的苦行僧汤东杰布,还在※※河上修架了铁索桥,大大改善了※※的交通以及与外界的联系。但是,新兴的格鲁派遭到以日喀则为首邑的第悉藏巴(藏巴王)的敌视和压制,从17世纪开始,前后藏不断发生争战,※※是他们反复争夺的地区,已经习惯和平生活的※※居民,又陷于一片惊恐和混乱痛苦之中,饱受战火的蹂躏。
  甘丹颇章的全盛时期
  从公元17世纪到18世纪,五世※※到八世※※时期,※※政治相对稳定,社会相对安宁,※※城市发展相对较快。在此期间※※发生过两次较大的动乱,一次是公元1717年新疆准噶尔人入侵,一次是公元1727年前后藏发生战争,都由清朝※※派兵平息。特别是公元1727年到1788年间,除1750年郡王珠尔墨特那木扎勒被诛引起短暂的骚乱外,※※人过了整整50年没有社会动荡和战争硝烟的和平日子。在此期间※※修建了大量贵族府邸、活佛家庙、※※衙门,还有商店、作坊、茶楼、酒店、民宅等等。这时,※※市区以大昭寺为中心向四面延伸辐射,不断扩大,东至※※寺,南至三怙主庙,西至琉璃桥,北到小昭寺,基本上形成了今日旧城区的格局。到清代嘉庆(1796-1821)年间,※※居民已有5000余户,人口达3万之多。
  公元1727年(雍正五年),清朝※※※※※※派驻驻藏大臣,衙署最早设在※※冲赛康。公元18世纪末在鲁布柳林西侧新建驻藏大臣衙门,※※市民称"朵森格"(石狮子)。清朝※※还在※※※※队,军营设在※※北郊的扎什地方。
  公元1757年七世※※※※圆寂后,乾隆皇帝在※※实施摄政制度,即在前一辈※※※※圆寂至后一辈※※※※亲政之前,任命一位大活佛代行※※※※的职权,俗称摄政王。德穆活佛、策墨林活佛、热振活佛、功德林活佛,都曾出任过摄政王。他们先后在※※修建了高大雄伟、华美壮观的家庙。与此同时,历辈※※※※的家庭,大小僧俗贵族的府邸,也竞相在※※城区动工兴建。
  ※※商人,内地商人,不丹、尼泊尔、印度诸国商人,纷纷云集※※经商,冲赛康、铁奔康、坚布康、旺堆辛嘎、八廓街成为※※五大市场。※※※教信徒聚居城东河坝林一带,大都以屠宰磨面为职业:汉族居民多住城南,种菜、配酒者居多。这一二百年是※※第四次大规模建设时期,也是甘丹颇章政权的全盛时期。
[152 楼] syzz [陈年泡菜]
10-12-3 13:34
关于※※;史籍上第一次出现“※※”二字,见于公元806年藏王赤德松赞所立《噶琼寺碑》,其中有言:“神圣赞普先祖松赞之世,始行圆觉正法,建※※大昭寺。”由此可见,※※的城名,已经出现了近1200年了。
  大约公元1世纪前后,高原上出现了大大小小的氏族部落。经过多年的和战,又集结成若干个部落联盟,其中以山南河谷的雅隆部落联盟、阿里地区的象雄王国和雅鲁藏布江以北的苏毗部落联盟最为强大。这时,※※河的古名“吉曲”已经出现,现在※※所在地,则被人称为“吉雪沃塘”,意为“吉曲河下游的肥沃坝子”。
  那时吉曲河流域先后属于苏毗部落联盟中的达甲沃和赤邦松两个王族统治。公元7世纪初,雅隆部落首领朗日松赞率兵北上,成为整个吉曲(※※)河流域的主宰。朗日松赞把营盘设在墨竹工卡的甲玛岗山沟,在这条长长的南北走向的山沟中,建造了几座宫堡,他的儿子、吐蕃王朝缔造者松赞干布,公元617年出生在甲玛沟的强巴明久林宫堡中。
  传说这位少年王子征战路过吉雪沃塘时,时值盛夏,风和日丽,只见周围群山四合,秀水中流,地势宽坦,雄伟壮观。同时这里北通青海,南靠山南,西连象雄,东接多康,地处雪域中枢,交通方便,物产丰富。他做出了迁都吉曲沃塘的重大决策。
  松赞干布率大臣、部属从墨竹工卡西下吉曲沃塘,这片亘古以来荒凉沉寂的平野,立刻变得热闹而繁忙。松赞干布经过仔细勘察,决定截断吉曲河的北河道,使河水傍着山南宣泄,红山周围显露出一大片平野。他在这里建宫堡,修寺庙,营造军民住房。据说沃塘平野第一座建筑红山堡寨,就是布达拉宫的前身。这座巨石垒成的宫堡,兀立红山之巅,气势非常雄壮。
  吐蕃王朝从此风生水起,松赞干布制定法律,划分行政区域,分封官职,力主对外交流,赞普属下设五商、六匠。五商指茶商、玉商、刀商、帛商、盐商;六匠指噶龙铁匠、噶如鞍匠、弓匠、剑匠、铠甲匠、神塑匠等。商业和手工业的形成和发展,对促进※※城的兴盛起着明显的作用。
  松赞干布先后迎娶了尼泊尔尺尊公主、唐文成公主,为两位公主修建了大、小昭寺,分别供奉了释迦牟尼八岁和十二岁等身佛像。大昭寺建成后,为纪念山羊驮土建寺的殊胜之举,寺庙取名山羊幻化庙,城市也改名为“惹萨”,意为“羊土城”。
  公元8世纪,赤德祖赞迎娶了大唐金城公主。金城公主将文成公主带来的释迦牟尼佛像,迎请到大昭寺主殿,制定了一整套供养祭祀仪轨,在红山和药王山之间修造了称为“巴嘎噶林”的三座大白塔,形成进入※※的大门。
  自从金城公主将小昭寺的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移供大昭寺主神殿,这尊佛像成为整个雪域※※信仰的中心,朝拜供奉者络绎不绝。缘于这尊至神至圣的佛像,“惹萨”又改名为“※※”,意为“神佛之地”。
  位于※※北郊5公里河谷边缘的曲贡新石器遗址距今约为4000—5000年,海拔3690米,该遗址出土了1万多件文化遗物和大量兽骨,说明在新石器时代※※河谷已有人类活动。曲贡遗址下层中还出土了一枚铜镞,铜镞呈扁平形,经鉴定原料为冶炼所得,表明当时青藏高原的先民已经开始跨入青铜时代。
  ※※城始建于公元7世纪,之前这里叫卧马塘,是苏毗部落管辖的放牧场。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统一全藏,将政治中心从山南转移到※※,建立了强大的吐蕃奴隶制王朝,并修筑了大昭寺、小昭寺和最初的布达拉宫等寺庙宫殿。传说松赞干布驱使山羊背土填塘修建大昭寺,人们便以“惹(山羊)萨(沙土)”作为这一城市的名称,在汉文古籍中称“逻些”。随着佛教的传入和兴盛,前来朝佛的人日益增加,于是围绕大昭寺逐步建立旅馆、商店、民宅、官府,形成了一条环形的八廓街。因为佛教的兴盛,藏族人民把这个城市视为“圣城”,于是“※※”(意为圣地或佛地)之名便取代了原有的名称。
  公元9世纪吐蕃王朝崩溃,伴随公元11世纪※※佛教后弘期的兴起,※※成为很多高僧大德弘教之地。13世纪,元朝※※※※※※纳入统一版图,元、明※※※※先后在※※地方扶持萨迦王朝和帕木竹巴王朝,※※的政治中心一度转移至日喀则的萨迦和山南地区。13世纪中叶,前藏十三万户长之一的蔡巴,在※※东面修建蔡巴寺、贡唐寺,此后历代蔡巴户长组织力量疏通※※河道和加固河堤。14世纪中叶,帕木竹巴地方政权取代萨迦地方政权后,支持宗喀巴及其※※,在※※修建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强化了※※的宗教“圣城”地位。17世纪中叶,五世※※※※罗桑嘉措受清朝皇帝册封,建立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政权,以※※为政权的中心,※※城市有了新的发展。著名寺院在这一时期都有较大规模的修葺和扩建,其中大昭寺改造、扩建,对※※的城市布局产生了影响。布达拉宫的重建及其以后的增修改建,使之形成了今日的规模。七世※※※※时期,在布达拉宫以西约2公里处建起了罗布林卡,以后迭经扩建,成为占地36万平方米的大园林。由此形成以布达拉宫为中心,辐射八廓街、罗布林卡周围约3平方公里的※※古城。
  1951年5月中国人民※※※和平接管※※,1960年正式设立※※市。
[151 楼] syzz [陈年泡菜]
10-12-3 13:27
原文由 河川依旧 在2010-12-03 10:34发表

非常喜欢这张


谢谢河川兄。
[150 楼] syzz [陈年泡菜]
10-12-3 11:09
雨中的※※,雨中的布达拉。
[149 楼] 河川依旧 [资深泡菜]
10-12-3 10:34
原文由 syzz 在2010-12-02 08:08发表
玛吉阿米2


非常喜欢这张
[148 楼] syzz [陈年泡菜]
10-12-3 09:54
玛吉阿米
[147 楼] syzz [陈年泡菜]
10-12-3 09:51
酒吧
[146 楼] syzz [陈年泡菜]
10-12-3 09:46
餐桌与酥油茶
[145 楼] syzz [陈年泡菜]
10-12-3 09:42
玛吉阿米的吧台
[144 楼] syzz [陈年泡菜]
10-12-3 09:41
玛吉阿米的酒吧台
[143 楼] syzz [陈年泡菜]
10-12-3 09:38
原文由 linkme 在2010-12-03 08:18发表
早上好,syzz
小品拍的很精致


谢linkme兄的关注、鼓励。
[142 楼] linkme [资深泡菜]
10-12-3 08:18
早上好,syzz
小品拍的很精致
[141 楼] syzz [陈年泡菜]
10-12-3 08:15
玛吉阿米内的墙饰画。
[140 楼] syzz [陈年泡菜]
10-12-2 18:51
原文由 魏特曼 在2010-12-02 16:12发表

相当个性的地方,值得去坐坐。。。


确实值得一坐。
[138 楼] 魏特曼 [资深泡菜]
10-12-2 16:12
原文由 syzz 在2010-12-02 12:52发表
玛吉阿米墙上的饰物

相当个性的地方,值得去坐坐。。。
[137 楼] syzz [陈年泡菜]
10-12-2 15:47
原文由 多吉普楚 在2010-12-02 13:38发表

这首 仓央嘉措 的那一天是我的最爱!!!

玛吉阿米还是很小资的一个地方


同感,同感。
[136 楼] syzz [陈年泡菜]
10-12-2 15:46
原文由 SamSmith 在2010-12-02 13:11发表
偶只在外面转了转,这回跟ZZ逛里面""""""


谢山姆兄。
[135 楼] syzz [陈年泡菜]
10-12-2 15:46
原文由 一事无成506 在2010-12-02 13:05发表

喜欢这张


谢谢关注。
[134 楼] 多吉普楚 [资深泡菜]
10-12-2 13:38
原文由 syzz 在2010-12-01 16:27发表
坐落在※※※※市八廓街的东南角的玛吉阿米(makye ame),是以尼泊尔、印度、※※风味为主的餐厅,经改良趋于西化。
  餐厅带有浓郁的藏式风格,二楼有藏族歌手在吧台旁献演节目,客人以外国游客为多,价格较贵。
  茶几上有很多留言本,写满世界各地旅游者的感受,有些游客甚至在留言薄用完后,将向情人的告白写在餐巾 ......


这首 仓央嘉措 的那一天是我的最爱!!!

玛吉阿米还是很小资的一个地方
[133 楼] syzz [陈年泡菜]
10-12-2 13:22
※※和平解放纪念碑于2001年5月22日建成,座落在布达拉宫广场。碑名由时任总※※※※※于2001年10月1日亲笔题写,时任※※※※※常委、国家副主席※※※同志于2001年7月18日亲自参加了奠基仪式。  
※※和平解放纪念碑,该纪念碑坐落在世界海拔最高的城市广场布达拉宫广场的南端,南以远山绿树为背景,北与巍峨壮丽的布达拉宫相距三百五十米,整个碑体只在入口门洞上方和基座处饰以富有※※地方风格的装饰造型,风格简洁。其造型是抽象化的珠穆朗玛峰,希望借此表现出纪念碑高耸入云的气势和与天地同在的永恒性。
[132 楼] SamSmith [资深泡菜]
10-12-2 13:11
偶只在外面转了转,这回跟ZZ逛里面""""""
原文由 syzz 在2010-12-01 16:27发表
坐落在※※※※市八廓街的东南角的玛吉阿米(makye ame),是以尼泊尔、印度、※※风味为主的餐厅,经改良趋于西化。
  餐厅带有浓郁的藏式风格,二楼有藏族歌手在吧台旁献演节目,客人以外国游客为多,价格较贵。
  茶几上有很多留言本,写满世界各地旅游者的感受,有些游客甚至在留言薄用完后,将向情人的告白写在餐巾 ......
[131 楼] 一事无成506 [泡菜]
10-12-2 13:05
原文由 syzz 在2010-12-02 12:49发表
玛吉阿米7


喜欢这张
[130 楼] syzz [陈年泡菜]
10-12-2 12:59
原文由 老房新客 在2010-12-02 11:55发表


谢老房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