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金属的+全手动的+精密仪器
104723 1925
[1027 楼] 卡卡猪 [泡菜]
14-8-2 22:19
EDD 发表于 2014-8-2 12:17
当云台,找正用:

淘宝搜二手 滑台 很多的,价格也不高。
[1026 楼] 卡卡猪 [泡菜]
14-8-2 22:15
EDD 发表于 2014-8-2 12:17
当云台,找正用:

当云台用当然是可以的,可以承重大型相机以及摄像机。
[1025 楼] 卡卡猪 [泡菜]
14-8-2 22:14
EDD 发表于 2014-8-2 12:15
6维、微米级,利害。
搞了个3维角度的:

不错
[1024 楼] EDD [老坛泡菜]
14-8-2 12:17
Kievuser 发表于 2014-7-29 13:40
肯定是精密仪器了。 干神马用的?第一次见。

当云台,找正用:
[1023 楼] EDD [老坛泡菜]
14-8-2 12:15
卡卡猪 发表于 2014-7-27 23:33
上几张超小型6维调整台图片,微米级精细调整,应该算精密仪器了吧

6维、微米级,利害。
搞了个3维角度的:
[1022 楼] 卡卡猪 [泡菜]
14-8-1 16:17
Kievuser 发表于 2014-7-29 13:40
肯定是精密仪器了。 干神马用的?第一次见。

用于光学研究和开发的手动调整平台。
[1021 楼] Kievuser [陈年泡菜]
14-7-29 13:40
卡卡猪 发表于 2014-7-27 23:33
上几张超小型6维调整台图片,微米级精细调整,应该算精密仪器了吧


肯定是精密仪器了。 干神马用的?第一次见。
[1020 楼] 卡卡猪 [泡菜]
14-7-27 23:39
继续
[1019 楼] 卡卡猪 [泡菜]
14-7-27 23:34
继续
[1018 楼] 卡卡猪 [泡菜]
14-7-27 23:33
上几张超小型6维调整台图片,微米级精细调整,应该算精密仪器了吧
[1017 楼] 卡卡猪 [泡菜]
14-7-27 23:31
Kievuser 发表于 2014-7-27 16:58
谢谢卡卡兄的资料。 不知道你是否 有关于这只头的更详细的资料?

这头真还没有相关资料
[1016 楼] Kievuser [陈年泡菜]
14-7-27 16:58
卡卡猪 发表于 2014-7-26 21:19
Kievuser 发表于 2014-7-24 06:57
根据手头资料,前排左二的焦距50毫米的国产光刻镜头的数值孔径是0.28,大约等于500线/毫米。应该是产于1979年的早期产品。


谢谢卡卡兄的资料。 不知道你是否 有关于这只头的更详细的资料?
[1015 楼] 卡卡猪 [泡菜]
14-7-26 21:19
Kievuser 发表于 2014-7-24 06:57
根据手头资料,前排左二的焦距50毫米的国产光刻镜头的数值孔径是0.28,大约等于500线/毫米。应该是产于1979年的早期产品。
[/quote东风50mm/f2原厂资料
[1014 楼] 卡卡猪 [泡菜]
14-7-26 21:17
Kievuser 发表于 2014-7-24 06:57
根据手头资料,前排左二的焦距50毫米的国产光刻镜头的数值孔径是0.28,大约等于500线/毫米。应该是产于1979年的早期产品。

图中前排左二的焦距50毫米的国产光东风刻镜头,我也收藏有一枚全新库存备件货,原厂前后金属盖,前镜头盖有东风蚀刻标志,正接放大倍率是1:5,倒接最佳是5:1,注意前圈刻有e代表是e线程(546um微米)
[1013 楼] Kievuser [陈年泡菜]
14-7-25 07:06
Kievuser 发表于 2014-7-24 07:30
蔡司极紫外光刻物镜局部图。


几只蔡司和尼康早期光刻镜头。
[1012 楼] Kievuser [陈年泡菜]
14-7-24 07:30
蔡司极紫外光刻物镜局部图。
[1011 楼] Kievuser [陈年泡菜]
14-7-24 06:57
Kievuser 发表于 2014-7-14 18:15
一些很少见的国产镜头。 其中的35毫米电影摄影变焦头可能是独一无二的。


根据手头资料,前排左二的焦距50毫米的国产光刻镜头的数值孔径是0.28,大约等于500线/毫米。应该是产于1979年的早期产品。
[1010 楼] Kievuser [陈年泡菜]
14-7-24 06:44
另一篇关于光刻物镜的文章:

http://www.docin.com/p-577578886.html
[1009 楼] Kievuser [陈年泡菜]
14-7-23 14:10
Kievuser 发表于 2014-7-23 14:08
这才是天价镜头!


[1008 楼] Kievuser [陈年泡菜]
14-7-23 14:08
Kievuser 发表于 2014-2-9 17:57
Last year, in 2011, Carl Zeiss also made a major step forward i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by developing Extreme Ultra Violet (EUV) lithography to enable the next generation of microchip production. This will help to make computers,  mobile phones, and many other electronic devices, more powerful and energy efficient.

In 2012 the Academy Award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 fo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was awarded to two Carl Zeiss engineers. Carl Zeiss design engineer Uwe Weber and his late colleague Dr Jürgen Noffke, who passed away in 2011, were honoured for the mechanical and optical design of the Master Prime cine lenses.

极紫外光刻头。


这才是天价镜头!
[1007 楼] Kievuser [陈年泡菜]
14-7-23 08:37
Kievuser 发表于 2014-7-23 08:29
关于光刻镜头的资料:

http://www.docin.com/p-455717316.html


如果一台光刻机的价格是一亿欧元,一只光刻头的价格也要几亿元人民币?
[1006 楼] Kievuser [陈年泡菜]
14-7-23 08:29

关于光刻镜头的资料:

http://www.docin.com/p-455717316.html
[1005 楼] 卡卡猪 [泡菜]
14-7-15 22:51
Kievuser 发表于 2014-7-15 06:35

口水一地
[1004 楼] Kievuser [陈年泡菜]
14-7-15 06:35


[1003 楼] Kievuser [陈年泡菜]
14-7-14 20:13
Kievuser 发表于 2014-7-14 18:09
这个网站有很多关于UMN的资料。我还没有仔细看。


忘了帖链接了。

http://www.mir.com.my/rb/photography/companies/nikon/nikkoresources/RF-Nikkor/Micro_RF/index2.htm
[1002 楼] 卡卡猪 [泡菜]
14-7-14 19:32
sunlingdwy 发表于 2014-7-11 22:12
听说老尼在做这Ultra Micro Nikkor 头时用了天然莹石镜片!

恩~受制于当年光学材料的限制,不得不使用珍贵的天然莹石,产量也是极其稀少,所以当年价格也是天价。即使是现在的二手价格也非常非常高。
[1001 楼] 卡卡猪 [泡菜]
14-7-14 19:28
Kievuser 发表于 2014-7-14 18:15
一些很少见的国产镜头。 其中的35毫米电影摄影变焦头可能是独一无二的。

[1000 楼] Kievuser [陈年泡菜]
14-7-14 18:15
一些很少见的国产镜头。 其中的35毫米电影摄影变焦头可能是独一无二的。
[999 楼] Kievuser [陈年泡菜]
14-7-14 18:09
卡卡猪 发表于 2014-7-9 02:35
这资料是第二版的Ultra Micro Nikkor 28mm/f1.8h,这头有很多个版本。


这个网站有很多关于UMN的资料。我还没有仔细看。
[998 楼] sunlingdwy [泡菜]
14-7-11 22:12
听说老尼在做这Ultra Micro Nikkor 头时用了天然莹石镜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