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无疆,思者无域——走进明清皇家陵寝
11951 192
[104 楼] 伽兰妙叹 [老坛泡菜]
11-2-21 23:50
我第一次去紫禁城的时候,还不太懂得※※。只觉得皇帝的家真大啊,转一转都需要一整天,而又有多少人室如蜗居。后来去多了,印象也就慢慢变成了许多许多道的门,许多许多重的墙,方体会“门禁森严”。皇帝是天子,在凡人面前是神,说的话是圣旨,一切的一切都应该不同凡响。可是,其生理机能又确确实实是个凡人。这就产生了一个悖难,明明是人,偏要装神,太难受了。

    乡间扮神弄鬼的巫婆神汉,只需一阵子,过后喝酒吃饭拿钱走路,恢复人态人性。可皇帝一走上神坛,就下不来了,那是终生的职业。渐渐在我的眼中,皇帝坐的金銮宝殿有点像供奉牺牲的长案,而紫禁城内外的重重门禁,也就跟关押犯人的道道铁栏差不了多少。今天的人们爱称监狱为“大墙之内”,可那墙能跟紫禁城的城墙相比吗?
  
    我坐在皇帝的寝宫养心殿的门前,心想这是一个“五星级”牢房的“※※套间”。

  清代的皇帝还是聪明的,为了有更大更好的空间,修建了著名的圆明园。咸丰帝奕詝便出生在那儿,登位后也常住在那儿。与紫禁城的神圣相比,那儿多了一点平常味。可这座富丽壮观的园林,却恰恰就在咸丰帝当位的时候,被英国人烧掉了,其理由是,给他一个永久的警告。

  除此之外,咸丰帝还能去哪儿呢?祖上的巡幸江南他可不敢效法,承德的避暑山庄也不得空去。他太忙了,因为天下太乱。就是不忙,也得装出忙的样子。天子圣君就应当宵衣旰食。

  衣锦食肥,美妾如云,皇帝享有人世间的一切荣华富贵,可他并不能享有其中的许多乐趣。他的身上负有着重大的责任——行为应当成为人世间的楷模,言论必须成为战无不胜的法宝。一个人要坚持一天两天,一月两月,都不困难。索性做一个昏君,谁也奈何他不得。可要想长年累月地做一个好皇帝,倒是一个苦差使。若在一个平常年代,一切还能过得去。可咸丰帝奕詝又特别命苦。他遇到了清朝立国以来从未有过的灾难。

定陵石像生文官石像!
[103 楼] minifox001 [泡菜]
11-2-21 23:21
犹如走过清史,更加佩服加兰大师博学及文采
[102 楼] 伽兰妙叹 [老坛泡菜]
11-2-21 22:12
原文由 无影宗 在2011-02-17 09:31发表
搭车游览~~
顶~


谢谢 一起游览 呵呵
[101 楼] 托米 [资深泡菜]
11-2-21 21:55
群主说,这个贴一定要顶起来!
[100 楼] CL咖啡 [泡菜]
11-2-21 21:50
还以为伽兰妙叹大师只拍美女呢,原来文学 ※※ 摄影全方位攻略,崇拜~~~
[99 楼] cctvb [资深泡菜]
11-2-21 21:39
好贴,顶!
[98 楼] 伽兰妙叹 [老坛泡菜]
11-2-21 12:39
原文由 毓秀钟灵 在2011-02-16 22:11发表
活儿越来越细致了,色彩独出一帜!


多谢斑竹指点!

哈哈
[97 楼] 黄赛 [陈年泡菜]
11-2-21 09:08
四十年前,我曾经到过清东陵。
只不过有一架蔡司相机,4*6画幅,拍了两张纪念照,匆匆而回。
再也没有到过。
[96 楼] 红豆柳叶飞 [资深泡菜]
11-2-21 08:47
講解得很細,PP很有歷史感。
[95 楼] 孤單惿一種情調 [泡菜]
11-2-21 02:20
兰姐姐的文字很渊博啊
构图也一绝
[94 楼] 老网虫 [泡菜]
11-2-21 01:55
好文笔,好片子,支持!
[93 楼] 顛覆傳統 [资深泡菜]
11-2-21 01:53
伽兰兄拍的很不错,支持一下
[92 楼] 伽兰妙叹 [老坛泡菜]
11-2-21 00:37
咸丰皇帝如何问鼎帝位,您可以参照“藏拙示任”、“藏拙示孝”两个典故。

※※不能假设,要是那个文武兼备,意气风发,有棱角的弟弟奕?即位,也许可以重写※※了。

可命运就偏偏眷顾了这个无远见、无胆识、无才能、无作为的“四无”新人!在位的十一年,内忧外患,风雨飘摇!

当时的中国,就没有人知道正确之途吗?也不是。有一个名叫魏源的名士,写下了一部名为《海国图志》的著作,初为五十卷,后扩至六十卷,定稿为一百卷。在这本书的叙说中,他提出了一个惊世的命题,“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魏源的思想也是极其有限的。他准备所“师”的西方长技为三个方面:造船、造炮、养兵练兵之法。?

从今天的角度看来,仅仅“师”这些长技仍是制不了“夷”的。“夷”也不是那么好制的。但是,魏源指明了一个方向,朝这个方向走下去,中国就能上轨道。
  咸丰帝肯定见到过《海国图志》一书。据档案记载,1853年武英殿修书处奉旨将此书修缮贴锦进呈。至于咸丰帝有没有细读,读后又有什么感受,今人皆无从得知。但是,可以说,到了此时即便他想振作,也已经来不及了。天下已经大乱。太平天国鼓吹的上帝运动浩浩荡荡的到来了!

在蒙昧的社会里,迷信比科学更有力量。

这里,我多给出一些他的文字,决非出于对他的景仰,因为他太平庸了,毫无文华武英之姿;也并非是对他的同情,因为他没有大业未竟或遭人暗算等值得让后人掉眼泪的情事。

我只是可怜他。一个好端端的青年,就像绝大多数人那样平常,只因为登上了绝大多数人都梦求的皇位,结果送掉了性命。

死的时候,只有三十岁,正是古人所谓“而立”之年,他却一头倒了下去,命归黄泉。

下图为远望定陵!

[伽兰妙叹 编辑于 2011-02-21 00:39]
[91 楼] 伽兰妙叹 [老坛泡菜]
11-2-20 22:48
原文由 chrisme小白 在2011-02-16 17:37发表
值得细味的好贴!哈。。。


谢谢

多指教 也欢迎常来
[90 楼] TUYAR [泡菜]
11-2-20 17:50
在现有为青年的才华,非大师级所能及,学习!
[89 楼] 想要云游四方 [资深泡菜]
11-2-20 15:30
一直很喜欢明清※※题材,这个帖子要持续关注了。估计lz还会开出“宫苑系列”。
[88 楼] zol给未来的自己 [泡菜]
11-2-20 15:22
不错不错
[87 楼] 伽兰妙叹 [老坛泡菜]
11-2-20 14:49
清东陵之旅第四站——定陵(咸丰皇帝——爱新觉罗&奕詝)

第二天的清晨起来,阳光明媚,蓝天木有白云。开始今天的第一站——定陵!

这里埋葬的皇帝叫爱新觉罗&奕詝,大清朝的第九位皇帝,也被叫做“苦命天子”。

咸丰执政期间,适逢大清朝的多事之秋,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战争,圆明园被焚,北京条约的签定都给咸丰以沉重的打击,他所患的肺病愈来愈重,热河行宫(承德避暑山庄)不断传出他病危的消息,咳嗽带血益发严重,于咸丰十一年七月十七日,久患虚劳的咸丰终于死在避暑山庄内的“烟波致爽”殿寝宫,终年31岁(苦命和短命)。

下图为远望定陵冲天牌楼门!

[伽兰妙叹 编辑于 2011-02-20 14:52]
[86 楼] 伽兰妙叹 [老坛泡菜]
11-2-20 14:23
原文由 greatpig 在2011-02-16 16:45发表
后期痕迹太重

蓝蓝已入魔道


多谢大师批评

慢慢改进 呵呵
[85 楼] 伽兰妙叹 [老坛泡菜]
11-2-20 09:50
原文由 生命的音调 在2011-02-16 16:36发表
有内容的好贴!


谢谢

还请多指教新手!
[84 楼] 老男瓜 [陈年泡菜]
11-2-19 20:04
※※凝固在镜头里!

赞!!
[83 楼] 伽兰妙叹 [老坛泡菜]
11-2-19 09:12
原文由 panda8897 在2011-02-16 23:51发表

顶妙JJ一次~~~


多谢

呵呵
[82 楼] 伽兰妙叹 [老坛泡菜]
11-2-18 21:23
原文由 孙医生 在2011-02-16 23:44发表
只知道珈蓝妙叹图片拍的好,才知道文字、※※水平也高!好帖留名


医生说这话 不用打麻药了啊

哈哈
[81 楼] 弦5663 [泡菜]
11-2-18 19:42
伽兰大师拍的精彩!
[80 楼] 伏波堂 [泡菜]
11-2-18 19:04
极尽奢华
[79 楼] 伽兰妙叹 [老坛泡菜]
11-2-18 18:36
定东陵的参观结束了,今日的行程也告一段落。 慈禧为什么这么招人忌恨?走入她的地宫时,我在不停地问自己。
    慈禧一生中发动了两次政变,但结果往往是只改变了具体的人事安排,而没有彻底改变有利于国情的政策,不知这一点人们充分地注意到了没有:第一次政变,她杀了桀傲不驯的肃顺等人,但实行的是一条没有肃顺的肃顺路线--大胆重用汉臣,使曾国藩、左宗堂、李鸿章等汉官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栋梁之才,“故卒能削平大乱,开一代中兴之局。”《清鉴》上的这句话算是佐证吧。
    第二次政变她保留了维新运动的一个成果--京师大学堂亦即现在的北京大学,数年后推行新政,裁汰冗衙,设立新机构,推出一系列改革的措施,比光绪的“百日维新”走得还远,以至令瞠目的封疆大臣们迟迟不敢表态。甚至她还赦免了几乎所有的维新党人,当然,她深恶痛绝的三个在野党※※不在此列:“特赦戊戌党籍,除康有为、梁启超、孙文(孙中山)外。”这些史实,古人遗墨皆在,可惜人们总要带上自己的感情去对这个女统治者先定罪,后举证。

    其实政治家和阴谋家的区别在于阴谋家整天想着整人,而政治家不只是整人,还整国家!
    

    慈禧太后充其量是个阴谋家,这一点我们无法进一步可求当时高高在上的她!

    翻案不得人心,我无意为遗臭万年的慈禧※※,她为了一己私欲(权力欲),对内不惜杀功臣贬显宦囚皇帝戮党人,对外先傲后倨,先和人家宣战等打不过了时再不惜“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这样的极端利己主义者和权力狂,的确给中国带来了更深的灾难。但若把※※的沉疴统统加在某一个人的头上,是不是也太苛求统治者了。举国上下都痛恨这个中国※※上当政最长的女人,我们心理上的共鸣点究竟在哪里?我从一本“戏说”的《清宫十三朝演义》中,似乎看出了点答案。书上引用了当时无名氏的一
首诗,诗云:
    满清至斯国运剥,
    牝鸡伺晨家之索。
    曩昔武后是前车,
    妇人当国亡此祚……
    原来如此,是嫌母鸡打鸣啊,而且,还搬出了唐代的武则天为前车之辙,说明“家之索”的原因。这在个男人为主宰的社会,无论一个女人怎样能折腾,终不得好。我们
男人啊,就这么点儿肚量呀!

下图的画面中间着一条小河,隔开了慈禧和慈安两个女人!两座陵墓形式一致,里面的陪

葬品却天地之差!

走人,明日继续!

去看那个苦命天子——咸丰皇帝的定陵!

[伽兰妙叹 编辑于 2011-02-18 18:41]
[78 楼] 伽兰妙叹 [老坛泡菜]
11-2-18 18:22
慈禧定东陵的建造逾制不仅在丹陛石雕刻上,包括陵墓石路两旁增添了和皇帝一样级别的下马碑!

这得是多大势力!呵呵
[77 楼] 伽兰妙叹 [老坛泡菜]
11-2-18 18:19
走向定东陵碑楼的石路!
[76 楼] 伽兰妙叹 [老坛泡菜]
11-2-18 18:14
走向定东陵的石桥!
[75 楼] 伽兰妙叹 [老坛泡菜]
11-2-18 18:11
慈禧无疑是中国※※上最为传奇的女人,在一向重男轻女的中国,这个满族下级官吏(其父是吏部二等笔帖式)家庭出身的兰儿姑娘,没有任何背景,也没有多少文化,竟然在深宫中完全凭自己的能力改变了大清朝的祖制,进而也改变了中国的近半个世纪的※※,这不是天大的奇迹吗?由于她的长时间的专政,由于她专政期间几千年的封建沉疴转为并发症一下子爆发了出来,使曾很强盛的中国很快沦为了半殖民地。所以,除了满清的皇亲国戚之外,绝大多数中国人都很恨她,都理所当然地把国运衰败的责任归咎于她。

章太炎在慈禧七十“万寿”时拟的一副对联,就显示出当时的这种公愤:

    今日到南苑,明日到北海,何日再到古长安?叹黎民膏血全枯,只为一人歌庆有;

    五十割琉球,六十割台湾,七十又割东三省,痛赤县邦圻益蹙,每逢万寿祝疆无。

[伽兰妙叹 编辑于 2011-02-18 1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