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yo 45AII 影 新加坡
48755 998
[36 楼] Cheval [资深泡菜]
11-12-2 09:58
原文由 润普 在2011-11-29 14:20发表
Nikkoenos 兄别客气,这是120的折叠机拍的,标准镜头故变形很小,是今年7月拍的,
你说的咖啡山在哪个方位,俺所知道的坟场是蔡厝港,碧山的坟场被开发为组屋区了,还有好像你曾拍过日本人的坟场,还有一些故事。


您说的可是林厝港坟场?是NTU向上(北)走,那里还没有动,很多年前我骑脚踏车去过几次。

说到香港人逃97“大限”到新加坡,确实人不少,我的邻居老太就是。来了之后可能发现太无趣,又返回香港。女儿嫁了新加坡人,一小家人免费住在老太太留下的房子里。
[35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1-12-2 08:08
原文由 人醉沙场 在2011-12-02 05:34发表
看来LZ是无神论者,有人连拍庙宇都有避忌,俺也是什么都拍。支持!
战争的代价 (摄于阿灵顿国家公墓-阵亡战士公墓)6x12 Ysarex 127/4.7头 GP3


人醉兄,避讳还是有的,※※有个习惯,进入别人的墓地,都会拜一下墓主人,说一些打扰了的话,让他安歇,而且不会在墓地大声喧哗,连走路都轻手轻脚。相信你去拍国家公墓拍照,也是这样的心情,看来醉兄很偏爱这支Ysarex镜头,而且效果确实很清爽。
[34 楼] 人醉沙场 [资深泡菜]
11-12-2 05:34
看来LZ是无神论者,有人连拍庙宇都有避忌,俺也是什么都拍。支持!
战争的代价 (摄于阿灵顿国家公墓-阵亡战士公墓)6x12 Ysarex 127/4.7头 GP3
[33 楼] Nikkornos [泡菜]
11-12-2 02:22
这是咖啡山的地标之一。原本这块地是只有这墓,还被围了起来。但随时间长了,别的也进来了。
墓主人何许人已无从可考,但柱上注明 1942,铁栏都腐朽了。



Toyo 45AII Fujinon 180mm F5.6
Ilford FP4 plus HC110 1:63
[32 楼] Nikkornos [泡菜]
11-12-2 02:12
新加坡19世纪先驱富商王三龙和妻子的大型坟墓。原本埋没在厚厚的丛林里,但近来又被发现,
还从新清理一番。王三龙的后人都不来拜祭了?



Toyo 45AII Schneider 90mm 6.8
Ilford FP4 Plus  HC110 1:63

Nikkor 55 F3.5 D90 翻拍
[31 楼] Nikkornos [泡菜]
11-12-1 01:03
右方灌木林内有一影子,象个人,十分的诡异。。。。
[30 楼] Nikkornos [泡菜]
11-12-1 00:38
阳光照射下的咖啡山一角

Schneider 90mm F6.8 黄镜 遮光罩
柯达 新Tmax
[29 楼] Nikkornos [泡菜]
11-11-30 23:00
王三龙墓的右锡克卫兵
[28 楼] Nikkornos [泡菜]
11-11-30 22:58
咖啡山原本是王氏族群的地方,本为种植咖啡,后来变成王氏族群坟场,又变成本地富豪的坟地。这里蕴藏不少阴宅风水的学问。
几年前有人从乱木草丛中重新发先了新加坡先驱 19世纪富商王三龙和妻子的大型坟墓。

先上两张王三龙墓的左右锡克卫兵。其中一位的枪好象被偷了!!
[27 楼] Nikkornos [泡菜]
11-11-30 22:44
墓碑上写※※二十九年正月初四(即1930年2月2日),英国人还在管星加坡,不能放英国兵。

这张是用专业用 Scanner 扫的,比用尼康 D90/55 3.5 翻拍强多了。
[26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1-11-29 16:55
原文由 Nikkornos 在2011-11-29 15:07发表这张是用 Toyo 45/69 120 后背拍的。


谢 Nikkornos兄的介绍,武吉布郎在中文的翻译就是“棕色的山”,“咖啡(色)山”也是可以的,应该是在汤申路上段的西侧吧,立两个锡克卫兵还有点意思,干嘛不干脆立个英国兵更威风;那一带靠近市区,地价肯定很高,也肯定不会建平民组屋,
看样子哪天到新加坡,还真得请 Nikkornos兄这点迷津呢,要找到这些老地方实在不容易。

[2011-11-29 23:09 补充如下]

是指点迷津,俺看了新加坡地图,罗尼路旁就是加利谷山,以前的新加坡广播局也在那里,小山里边有许多坟地,一直延绵到武吉知马路边。
[25 楼] Nikkornos [泡菜]
11-11-29 15:07


这张是用 Toyo 45/69 120 后背拍的。
[24 楼] Nikkornos [泡菜]
11-11-29 15:01
蔡厝港的坟场早就被挖了,在西部成了组屋区。蔡厝港,碧山的坟场都是平民的坟场,开发后都成了地产宝地。虽然“咖啡山”是有钱有名望的先贤葬处,还有老李的爷爷也在此(如果他家人要拜祭整个区会被警察严加封禁的)。但看在几百亿的地产利润,李氏家族肯定会勒令迁坟的。

日本人坟场是有拍过。很多人都不知道日本当年的南方军,也就是先在中国大陆屠杀不少中国人杀掉了不少国军,后来又入侵马来亚占领星加坡山下奉问的‘精锐※※’,很多都被英军报复处决而葬在新加坡;单骨灰就有十万。日本人不会扔下自己人不管的,每年都会低调的严肃拜祭。我的日籍同事也有和我说,这些战犯在东京那个地方还有灵位。

刚上的照,是咖啡山最具特色,被视为“地标”性的一座墓。原来,墓的设计者在“镇墓兽”的位置上,别出心裁的雕塑了两名持枪锡克守卫,脚下还雕了小狗,设计完全“本土化”。墓主人是名叫周玉龙的中医师,安溪人,死于※※二十九年正月初四(即1930年2月2日)。
[23 楼] Nikkornos [泡菜]
11-11-29 14:41
咖啡山是新加坡的俗称,正名为Bukit Brown. 位置就在旧星加坡大学校址 (星大)和罗尼路间。
罗尼路旁,就是新加坡岛峪俱乐部的高尔夫球场,也在麦理芝水池附近。
咖啡山的入口处不好找,我找了几回还得要人带。2011年新加坡很多老※※都要消失了。

[22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1-11-29 14:20
原文由 Nikkornos 在2011-11-29 10:06发表
润普兄,小弟给您请安。

这照看来有不少移轴?没有变形。从行人服饰看来,该是一段时间前照的吧?

灯不再了应该是维修费太贵了吧。
新加坡一般没有节能减排的观念,碳排放人均是亚洲之冠。


Nikkoenos 兄别客气,这是120的折叠机拍的,标准镜头故变形很小,是今年7月拍的,
你说的咖啡山在哪个方位,俺所知道的坟场是蔡厝港,碧山的坟场被开发为组屋区了,还有好像你曾拍过日本人的坟场,还有一些故事。
[21 楼] Nikkornos [泡菜]
11-11-29 10:31
新加坡有很多有钱有名望的先贤葬在“咖啡山”,近来部分地方要※※做公路引起大家关注。
咖啡山坟场受影响,估计需挖掘5000个坟墓,占10万个坟墓的约5%。该局将在这个月招标,以确认会被道路建造工程影响的坟墓。

坟场墓碑从光绪年间,※※,日治期,到近年不等。 古人的墓碑、墓志铭、长生禄位(神主牌)含大量资讯,是珍贵原始材料。墓主人虽逝世数十年或上百年,依然能通过碑文隔空“对话”。

在新加坡,这给很多摄影者争取时间,到咖啡山开始大量的记录摄影。

荒废古坟的石狮
[20 楼] Nikkornos [泡菜]
11-11-29 10:06
润普兄,小弟给您请安。

这照看来有不少移轴?没有变形。从行人服饰看来,该是一段时间前照的吧?

灯不再了应该是维修费太贵了吧。
新加坡一般没有节能减排的观念,碳排放人均是亚洲之冠。
[19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1-11-28 17:36
原文由 nikkornos 在2011-11-22 01:22发表
百年老桥-夜景

装片入Jobo 2509架犯严重错误,把片拉出又推进,刮花边了。以后插入后就别乱捣动了。
Toyo 45A II Fujinon 180mm F5.6
Ilford FP4+ HC110


跟一张白天拍的120片,这个桥夜间各个圆环会有灯亮的,不知现在是否节能减排放所致。
[18 楼] Nikkornos [泡菜]
11-11-22 01:22
百年老桥-夜景

装片入Jobo 2509架犯严重错误,把片拉出又推进,刮花边了。以后插入后就别乱捣动了。
Toyo 45A II Fujinon 180mm F5.6
Ilford FP4+ HC110
[17 楼] Nikkornos [泡菜]
11-11-20 23:14
新加坡 富乐登酒店

Toyo 45A II
Fujinon 180mm 5.6
Ilford FP4+
HC110 1:63 14 minutes 20C
Copy shot taken by Nikon D90+55mm 3.5 micro
[16 楼] Nikkornos [泡菜]
11-11-20 23:13
新加坡金沙赌场

Toyo 45A II
Fujinon 180mm 5.6
Ilford FP4+
HC110 1:63 14 minutes 20C
翻拍 Nikon D90+55mm 3.5 micro
[15 楼] Nikkornos [泡菜]
11-11-15 18:24
原文由 润普 在2011-11-15 17:37发表
数码冲击,玩儿胶片的很少,就是那些学艺术的学生时有拍摄黑白的,以后争取带4x5机去新加坡。 ......


玩儿胶片的人近来多了,听冲晒店老板的回馈,底片的消耗量第一次回升。
4乘5底片,新加坡 Fotohub 能代冲。老板也重启一部E6自动冲片机。
人的要求高了,近来反而觉得数码索然无味。
数码除非是很专业的器材效果很好,消费级的很多都把人当羊牯来宰。

欢迎您带4x5机再到新加坡 ,如果我没呆在上海的话,一定给您带路。
新加坡的乌敏岛等,还有不少可发掘的题材。
[14 楼] Nikkornos [泡菜]
11-11-15 18:13
原文由 润普 在2011-11-15 17:37发表
Nikkornos 兄所说乃真知灼见,其实北韩如果把老美当干爹般地伺候,还是可以维持金氏体系的。
以前在 City  Hall 还有许多的二手相机店,现在就没什么可逛的了;森林大厦有如北京的中关村,基本没中古器材;
而且可拍摄的题材也有限制,风光、建筑有限,旧街道都拆没了,老式甘榜也没了,组屋基本上千篇一律,人文还有点看 ......


润普兄,新加坡一到长周末人口会大量的锐减,有车的会北上马来西亚做平时根本不能做的事,有钱的就上赌船赌场博杀,留下来的人都躲在监狱一样的组屋里睡觉。

马来西亚的拍摄题材就多了,如马六甲等地。

其实新加坡的旧街道,老式甘榜还有,要有人带。近来风行到咖啡山旧坟场拍光绪年间留下的古坟,可怜没东西拍得拍墓碑。国内应该有新闻报道,新加坡※※为开发房地产发财,胆敢连先辈,老李的上辈的坟都要刨了。
[13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1-11-15 17:37
Nikkornos 兄所说乃真知灼见,其实北韩如果把老美当干爹般地伺候,还是可以维持金氏体系的。
以前在 City  Hall 还有许多的二手相机店,现在就没什么可逛的了;森林大厦有如北京的中关村,基本没中古器材;
而且可拍摄的题材也有限制,风光、建筑有限,旧街道都拆没了,老式甘榜也没了,组屋基本上千篇一律,人文还有点看头,※※的各种祭神活动,印度人的节日,尤其是每年春季的大宝森节;
数码冲击,玩儿胶片的很少,就是那些学艺术的学生时有拍摄黑白的,以后争取带4x5机去新加坡。
[12 楼] Nikkornos [泡菜]
11-11-15 13:28
润普兄,感谢捧场! 小弟也是从这里学了不少功夫,十分感激。

“89年许多香港人移居新加坡,排队办手续的有一公里长,生怕97大限;
新加坡已无4x5的胶片可买,冲洗更是困难,原本商业用4x5的就不多,玩儿4x5的就更少,现在都玩儿数码了。”

的确,但近期香港人回流到祖国的也不少。新加坡弹丸小地,发展极度的局限,再加这近年来东盟的不少中下层人涌入,真是甚么样的人都有,十分的拥挤。97大限是个严重的误判,很多不少往国内发展的人都成了富豪。新加坡短期逗留还可,长期扎根如同自掘坟墓。单看表面风光很容易被误导,别忘了新加坡仍由李氏家族独裁,只是公关比北朝鲜高明多了。

在新加坡有很多国内的‘个体户’代购4x5上海胶片,如森林大厦的东方摄影便是上海朋友经营的。要4x5富士胶片,有新加坡本土化了的日本人叫亲戚代购。美国的货源也好。

冲洗困难,便要求变。黑白基本上人人都可自己冲,还冲得不错。彩色方面,正片e6 就主打,近期不少聚会都搞 4x5 E6 冲片, JOBO 2080 八十毫升可冲两片 4x5,效果不错。有空会把全部过程报告。
[11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1-11-15 13:07
原文由 nikkornos 在2011-11-13 23:17发表
Michael兄, 多谢!

星加坡人其实很多系香港移民,只系点心早茶绝对无香港地好食,玩摄影亦无香港地平靓正。


89年许多香港人移居新加坡,排队办手续的有一公里长,生怕97大限;
新加坡已无4x5的胶片可买,冲洗更是困难,原本商业用4x5的就不多,玩儿4x5的就更少,现在都玩儿数码了。
上张120的,为楼主捧个人场儿,
[10 楼] 东北以北 [泡菜]
11-11-14 04:32
星座机也是名机.
[9 楼] Nikkornos [泡菜]
11-11-14 00:35
上只大海龟
[8 楼] Nikkornos [泡菜]
11-11-13 23:17
Michael兄, 多谢!

星加坡人其实很多系香港移民,只系点心早茶绝对无香港地好食,玩摄影亦无香港地平靓正。
[7 楼] michael1015 [泡菜]
11-11-12 20:20
未到過星加坡,風景很優美,有機會也要去一趟 ^^

多謝你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