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影像故事】骑行,背包,攀岩,喀喇昆仑,拉登,AK,难民营
3035 54
[1 楼] 仰望6740 [泡菜]
11-12-17 23:09
在这里开个帖,纪录两年来在巴基斯坦的故事和遇到的朋友们。

[2011-12-19 04:22 补充如下]

巴基斯坦影像故事:骑行喀喇昆仑公路---写在前面

二十年前的一个晚上,我收到了爸爸送给我的生日礼物:一辆24寸的永久自行车。那段时间,我的人生职业规划从当科学家造出厉害的机器人,打击报复天天欺负我的小朋友,变成了当邮递员,我把这个听上去平淡无奇的工作加上了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能够拿到免费帅气的大28,天天骑着到处闲逛,想去哪里去那里,还能赚钱,多好!” 此后一段时间,我的主要业余时间便花在了骑着这辆车在那个城市的大街小巷漫游,追鸟逗蝴蝶,找同学串门,借机炫耀自己的宝贝。

二十年后的一个深夜,在巴基斯坦北部群山中蜿蜒苍凉喀喇昆仑公路上,出现了一道微弱的灯光,慢慢挪动。那是我的头灯。我一个人骑着辆单车,寂寞地在通向Giglit的山路上前行。天色已晚,出发得太晚的我未能在太阳落山之前赶到Lonely Planet上提示的小村歇息,途中没有任何让我歇脚的地方,只能无奈打开头灯接着往前骑。我记起了白天碰到的司机的话,这段路有些危险,他们这些货车司机走夜路都是结伴而行的。由于语言障碍,具体是什么危险也没能弄得太清楚。夜黑风高,在白天伟岸壮美的高山在此刻像一尊尊蹲在路旁张着大嘴的怪兽;一股股强劲的怪风不知道从哪个角落钻出来,铺天盖地的向我袭来。我的自行车就像汪洋大海中偶遇暴风雨的小舟,随时都会沉没。我甚至暗暗后悔,心中大骂自己吃饱了撑的,倚靠这么傻.B的交通工具来到这么个傻.B的地方。

以上,就是留存在我记忆海洋中两段最早和最晚关于单车旅行的记忆。第一次接触单车旅行是7年前的学生时代,一大群人一起骑车环海南岛,穷学生们骑着总价值不超过3000人民币24辆二手单车,花了大半个月才完成了800多公里的环岛旅程。虽然艰辛,但回忆却是快乐无比。后来陆陆续续骑行了国内一些主要的线路:滇藏,云南中缅公路,神农架。。。甚至于我的婚礼,也是被100多个车友簇拥着骑着单车完成的。我喜欢旅行,更喜欢单车旅行:

下长坡时,你可以一泻千里,体味速度令人出神的快感;

平路时,比步行更快的车速能让你从容得看到每个路人给你打招呼的笑脸,每朵路边花儿摇曳的身姿。

骑车爬山时,呼哧呼哧一步步踩着单车,你能感受到大地细微的起伏与变化,大山的脉动从车轮,踏板一直传达到心脏。

旅途之所以吸引我,是因为在这个充满未知,趣味甚至危险的过程中,我们的每一天都是全新的。在你蹬车精疲力竭的时候,在你淋雨生病孤苦无助的时候,沿途路人任何微小的帮助与善意都会让你相信这个世界的善意,让你相信原来陌生人之间并不总是像你常居的城市哪样,充满了戒备和敌意。

据说,对于人类来说,旅行的梦想也许来自祖先大迁徙的刻骨记忆,于是这种记忆带来的旅行冲动便已经深植与我们的基因中。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随便截住一个人,让他(她)说出自己的几个人生梦想,其中十有※※会有“环游世界”这个理想。沉重的生存压力和日益狭窄的生活空间让“环游世界”成为这个世界上最普罗大众的人生目标,而我就是其中的一员。 为了部分实现这个目标,大学毕业时,我找了一份常驻海外的工作,工作地是巴基斯坦。

对于大多数的中国人来说,这个国家常常曝光于CCTV国际新闻,仅仅与贫穷落后和※※※的恐怖活动相关。其实,广阔的北部山区(那里矗立着5座8000米以上和20多座7000米的高峰)和那异常热情友好的人民让这个国家成为全世界户外爱好者的天堂。而喀喇昆仑公路则是贯穿整个北部山区的主要干道。公路沿红其拉甫河、洪扎河、吉尔吉特河和印度河蜿蜒而下,并3次跨印度河,其间要穿越喀喇昆仑山脉、兴都库什山脉、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山脉西端。为了修筑这条天路,无数的筑路工人将汗水,鲜血和生命永远留在了这片热土。

下面我要讲的,就是在喀喇昆仑公路上骑车旅行的故事。

喀喇昆仑公路,蜿蜒在昆仑山脉与喜马拉雅山脉之间
※※※堡 Zero Point 为我们送行
却与拉登大宅不期而遇
忘不了沿路那一座座纪念牺牲筑路工人的丰碑
也忘不了在贝沙姆那个惬意的下午
忘不了沿途险峻的风光
更忘不了一路保护我的警察兄弟
在这个偏僻荒凉,部落枪战频发的地区
没有一把56冲锋枪傍身是不行的
但对旅行者威胁最大的却是危险的路况和飞扬的尘土。
颠簸多日,终于到达北部首府吉尔吉特。
但风之谷却一直在远方召唤着我
风之谷,宫崎骏笔下雪山环抱的小镇,绝美的山谷
在这里,没有PSP,没有网游甚至没有电的童年也可以这么快乐
在这里,我与一群同样热爱旅行的朋友不期而遇
在这里,旅行的主题永远是蓝与白
骑行喀喇昆仑公路,一段险峻的回忆
骑行喀喇昆仑公路,一段美丽的回忆
[55 楼] gumpd [陈年泡菜]
14-2-19 15:13
时隔两年才看到这个帖子,厉害哦LZ!PP好文笔也好,顺带也让我们了解了一下巴国的风土人情,谢谢了!
[54 楼] johnny [陈年泡菜]
12-1-5 06:37
真的要有吃饱了撑着的精神才能支持这样的艰苦旅程,支持楼主!
[53 楼] 仰望6740 [泡菜]
12-1-5 01:09
无奈清风 发表于 2011-12-30 08:57
对我来说,这是只能仰望的旅行,敬佩!

PS: 养路工好帅。。。


大家都这么认为啊
[52 楼] 无奈清风 [资深泡菜]
11-12-30 08:57
对我来说,这是只能仰望的旅行,敬佩!

PS: 养路工好帅。。。
[51 楼] 仰望6740 [泡菜]
11-12-30 00:21
巴基斯坦影像故事--骑行喀喇昆仑公路:二十四年的旅行者

在路上的日子不经意的溜走了大半个月,在不远的前方就是巴基斯坦北部山区的首府吉尔吉特。但路况却丝毫没有临近大城市的迹象,喀喇昆仑公路还是一如既往的荒凉着。

在一个没有月光的夜晚,吉尔吉特城毫无征兆出现在我的面前。戴着头灯,我骑车进入了吉尔吉特城区。巴基斯坦※※※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没有夜游的习惯,虽然还是晚上十点,整个城市的街道上却几乎是空无一人。由于缺电,路灯成了摆设,我只能借着自带的微弱灯光慢慢摸索着前行,小心翼翼的躲避着不时出现的开着井盖的水坑和偶尔从黑暗中窜出来朝我狂吠的野狗。这种感觉很奇怪,当你整日与宏伟的高山峡谷作伴,早已习惯大自然的单调与荒凉时,突然一座大城市出现在你面前,里面有出租车,银行,电影院。但当你进入这座城市的时候,却发现这些设施都是空无一人,一种诡异恍惚的感觉从我心底慢慢升起。

停下车,打开Lonely Planet,我开始在“经济实惠旅馆”这一栏寻找今晚落脚的地方,最终号称有韩餐和中餐的“New Tourist Cottage”被我临幸。花了半个小时抹黑找到了这个小旅馆,吃过管家给我煮的韩国汤面后,我选择入住最便宜的六人间,我很有信心:在我入住的几天内,没有其他人入住我这个房间。实际上从2007年贝布托遇刺,巴属※※※频繁制造自杀性袭击等一连串恐怖事件后,巴基斯坦的安全形势急转直下,北部山区从全球背包客的梦想旅行地变成了恐怖袭击的代名词,就连最著名的风之谷一年到头也没有几个游客光顾,更不要说不出名的吉尔吉特了。

第二天白天我印证了这个猜测,整个旅馆除了老板,就只有我和另外一位韩国客人入住。

“就算到了7,8月份的旺季,旅馆里也只有寥寥几个客人,到了冬天更是连续几个月没人光顾啊。。。”

老板是日本人,他说他开这个旅馆不是为了赚钱,纯粹是觉得吉尔吉特是个好地方,开旅馆似乎成为他长待于此的一个借口。

New Tourist Cottage的大厅很有特色,几件挂在墙上鲜艳的民族服装吸引了我的注意,设计大胆鲜艳,绝对不属于※※※,下面的书桌上摆着一本影集《Kalasha》.

“哦,这些都是秋子带过来,前一阵子她来吉尔吉特采购东西,一直住我这里,昨天刚走。”后来才知道,老板说的秋子就是这本影集的作者。

和田秋子(Akiko Wada)在日本曾是一位杂志设计师和摄影师。1987年 4月,秋子离开了日本,开始了她的长途背包旅行。本来她是打算途径丝绸之路最终到达欧洲大陆,但当在穿越巴基斯坦北部时,秋子来到那个生命中最重要的地方--卡娜沙(Kalasha)山谷。卡娜沙人是巴基斯坦的少数民族,面貌与普通巴基斯坦人有着明显的差异,据说他们是当年亚历山大军团东征巴基斯坦留下的后裔,是希腊人的远亲。在※※※的海洋里,卡娜沙人还顽强的保持了他们自己的宗教传统--拜自然的原始宗教。这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山谷,在十年前货币在这里甚至不被使用,人们以物换物作为交易。

很快和田秋子就被这里与世无争,外桃源般的生活所吸引。秋子寄居在一位卡娜沙人的家里,几年后她嫁给了当地的一个卡娜沙人。2003年,她把自己所看所拍集成了一本影集--<Kalasha-Their life and tradition>,用照片向世人介绍,抢救这渐渐消失的卡娜沙文化。

直到现在,除了隔几年偶尔回日本看望家人朋友,秋子在山谷里已经待了24个年头。

常年漂泊在外旅行者的故事我经常听说,但他们几乎都是一直在行走,很少有像秋子呆在一个地方这么多年的。我很后悔没能早几天来到New Tourist Cottage,见一见这个在路上漂泊了24年的旅行者。我很想知道,是什么力量让她在偏僻的异国他乡谈定自若的生活这么多年。大多数人旅行都是为了获得新鲜的感官刺激:不一样的文化,不一样的打扮,不一样的风景--“每一天都是全新的”,但这种旅行哲学却丝毫不适用于和田秋子。

我决定在我离开巴基斯坦之前,一定要去一趟奇特拉(Kalasha人就聚居在奇特拉附近的山谷),见一见这位传奇的旅行者。

后来,我在吉尔吉特待了三天。我没有去太多的地方,白天就在院子里发呆;要不就骑车上街买个大西瓜,然后蹲在街边一个人边啃西瓜边望着路人发呆;或者是步行到旅馆旁边吉尔吉特河边的大桥上,伏在栏杆上望着河水发呆。发呆突然成了我在吉尔吉特旅行的主题。我突然厌倦了那种到了一个新的城市,便打开Lonely Planet找寻当地景点美食,做好功课,然后一刻不停冲向这些地方,疯狂体验这些新鲜的旅行生活。

在吉尔吉特发呆的几天里,我似乎渐渐能够体会那种让秋子在这片群山中停留24年的力量了。

本节完

进入吉尔吉特之前的一段路,沙尘极大,有时候为了躲避沙尘,我会把车停在一边,然后整个人钻进路边半人高的排水沟里休息。
喀喇昆仑的召唤
进入吉尔吉特那晚,进城前在路边小店休息,突然这个画面触动了我:单车,巴基斯坦大篷车,雪山,喀喇昆仑公路
对面就是通往K2大本营的路
New tourist Cottage的院子
和田秋子从奇特拉带来的卡娜沙服饰
秋子的那本《Kalasha》
旅馆大厅有个图书馆,有很多漫画,可惜都是日文和韩文的。
吉尔吉特街头
街边买馕的小摊
吉尔吉特河大桥
吉尔吉特河
雪山的倒影
[50 楼] 仰望6740 [泡菜]
11-12-30 00:20
巴基斯坦影像故事---骑行喀喇昆仑公路:原来骑车旅游的都是有钱人

“哦?这么大的雨,骑车走夜路过来的啊?你是今年这条路上的第一个。”

这是一个坐落在南迦帕尔巴特峰山脚下Talechi村的小旅馆,浑身湿透的我靠着头灯,刚刚结束了三个小时梦魇般的夜路,又冷又饿。一进门,旅馆老板阿明(Amin)就把我迎到了厨房里那个巨大的,烤馕饼用的地炉上。这个东西有点像北方常见的炕床,但又大得多。阿明操弄着大火钳,熟练的摆弄着我俩屁股下面这个暖烘烘的家伙,为我准备着晚餐。屋子外面狂风呼呼的刮着,吹得破烂的窗户嘎嘎作响;豆大的雨点不留情面,争先恐后地朝着这个深山里孤独的小屋子狠狠砸去。

阿明是说Shina语的本地人,但由于经常接待来南迦峰探险的欧美山友,英语说得还不错。阿明告诉我,明天一早,出旅馆我就能见到神一般的南迦帕尔巴特峰。为了这座山,好几批住过他旅馆的欧美登山者都搭上了性命,而且后来过来料理后事的家属也是住在他的旅馆,边说他还用手做了一个擦眼泪的手势。

阿明是八零后,比我还小几岁,但此君脸上的大胡子和皱纹却让他看上去却足足有四十多岁。在这片荒凉的山区,屋子里照例没有电,门口的钠气灯“嘶嘶”的叹息,有气无力的向着整个房间播撒着光和热。昏黄的灯光下,阿明那张老脸更显沧桑。听说我是从中国来的,老脸上的皱纹一下子欢乐的跳动了起来:

“中国?我去过,喀什我最喜欢。别看我的旅馆小,总有一天我会把连锁店开到喀什去的。”

“我的未婚妻在吉尔吉特上学,有中国血统!”

“中国虽然有那么多高楼大厦,但论起公园,还是巴基斯坦的好。你知道吗,在※※※堡的F9公园是全世界最大的公园,另外在拉合尔的那个是亚洲最大的。”

那晚我们俩聊得很晚,说起巴基斯坦和中国,阿明总是神采飞扬。只是有个问题到现在我都还没弄明白,亚洲最大的公园和世界最大的公园如何共存在一个国家。。。

半夜五点,阿明兴冲冲跑到我的房间里,想推醒我让我出门看清晨壮丽的南迦峰,无奈睡神上身的我只是象征性的睁开了眼,一翻身又睡着了。想不到这一翻身后,一直都无缘与南迦相见。

第二天早上,阿明给我介绍了他的中国朋友--在附近做路桥工程监理的老杨,这也算是我一路上遇到的第一个中国人。老杨是河南人,在巴基斯坦已经呆了八年,能够流利地讲Urdu语。熟练的爬上地炉后,老杨操着Urdu语、英语、汉语和我们聊了一阵。其他的内容到现在我不大记得了,只记得他一直推荐我一直下次出来玩至少骑个摩托。“你这么有钱,为什么不买个摩托,这条烂路,你看你多遭罪!”

原来骑车旅游的都是有钱人。。。

吃过早饭,给阿明在旗云遮盖,未露真颜的南迦面前拍了张照片后,我就告别了这个南迦山脚下的小旅馆,慢慢的向着契纳斯的方向骑去。在这里,喀喇昆仑公路已经告别了科希斯坦地区那狭长的河谷;在这里,神一般耀眼的雪山和冰川随处可见;在这里,广阔的河床和因冰川运动隆起的苔原拥抱着奔腾的吉尔吉特河;在这里,呼呼作响的山风永远与沧桑的昆仑山脉一起和孤独的旅行者作伴。

在骑经一个巨大宽阔的峡谷的时候,在对面干涸的河床上出现了四个白点,仔细一看原来是四个白帐篷,几个当地小孩在帐篷外面悠闲地玩耍。孩子们一下子发现了在对面的公路上,在视线的最远处出现了一个骑单车的人,他们挥着手,光着脚丫奔跑在干燥的河床上,追逐着那辆单车。风把他们兴奋的呼喊送到了骑行者的耳边。骑行者骑远了,消失在了公路与山交接的尽头,但他们却还是锲而不舍的往前追,直到滔滔河水阻断了前路。

在这条路上,每天见到我兴奋地打招呼,吹口哨甚至扒车的小孩无计其数,但上面这个场景,却一直在我脑海不停的重放,每每想起,都有种温暖的感觉。也许对于孩子们来说,这辆花花绿绿的单车就是外面那个纷繁复杂世界的象征,单车的出现能让他们兴奋一整天。

我一直无法想象,在如此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帐篷里的人,帐篷的里的孩子们是靠什么东西生存下来的。

由于无钱休整,从贝沙姆开始,我几乎在喀喇昆仑公路的路面上看不到大片平整的水泥/沥青路面,大大小小的坑洞星罗棋布在整条路上。本人每天最常玩的游戏就是屁股离座,迅捷的操控车头进行“单车躲坑”游戏。结果往往是以我的失败而告终,几天下来我已经随遇而安了,习惯于配合着路面的凹凸而上下颠簸,但是单车的适应能力却没那么强。那天正午,货架终于在碾过一个大坑后断成两截。

往远处瞅瞅,发现右前方有一个小型的筑路工地,一面五星红旗在搅拌车顶上迎风飘扬,我一下子看到了希望。喀喇昆仑公路是中国和巴基斯坦合修的公路,沿路常会看到中国工人的身影。我兴冲冲的推着车走进了工地,马上遇到几个中国人的围观。

“有钱人,骑单车旅游,啧啧。。。”

“我看是吃饱了撑的,来这个破地方旅游,嗨!”

“啥时候俺回老家了,也整个这车,带上这帽子,试个稀罕,哈。。。”

。。。。。。

但当我.操着大半个月没用过的汉语指着我的货架向他们求援的时候,他们却默不作声或者声称自己没有工具云云,人群慢慢散开了。

这个时候,从旁边的白帐篷里钻出来几个巴基斯坦工人和警察,好奇的观摩完我的自行车后,一声不响的拿着铁丝和老虎钳开始帮我修车。老巴们效率很高,不到半个小时,他们就用铁丝和木条解决了我的烦恼。他们的英语不大灵光,但有几个单词我听懂了“China”“Pakistan ”“Brother”!(巴基斯坦,中国,兄弟)。 互相握手拥抱,万分感激的给他们拍了照后,我离开了这个让我感动又疑惑的地方:老巴是中国人的兄弟,那自己的同胞呢?

也许,“骑单车旅游的有钱人”不是兄弟。

本节完

※※察总署地球分部
契纳斯小镇的修车铺
吉尔吉特河上的吊桥
昆仑山脉是我忠实的旅伴
宽阔的峡谷
KKH地质条件恶劣,由尘土和卵石组成的路基经常坍塌
巴基斯坦大篷车
阿敏旅馆的清晨
被旗云遮盖的南迦帕尔巴特峰
说Shina语的阿明,八零后的阿明,想把旅馆开到喀什去的阿明
雪山与大篷车
右前方是中国工人驻地
沿途的小孩
囍 ,中国援建的路桥总有中国风格
帮我修车的巴基斯坦兄弟
[49 楼] 仰望6740 [泡菜]
11-12-30 00:18
云横秦岭家何在 发表于 2011-12-28 01:10
楼主照片很犀利啊  是C家的机子吗


呵呵 Nikon D80
[48 楼] 云横秦岭家何在 [泡菜]
11-12-28 01:10
楼主照片很犀利啊  是C家的机子吗
[47 楼] 云横秦岭家何在 [泡菜]
11-12-28 01:06
这样的强帖怎能不留爪印啊
[46 楼] 仰望6740 [泡菜]
11-12-28 00:33
原文由 Polarlight 在2011-12-26 10:16发表

都是些洋节日,有得玩儿就玩儿

来几张中巴公路上的朋友们


拍的很有英国绅士范,第一张。呵呵
[45 楼] Polarlight [资深泡菜]
11-12-26 10:16
原文由 仰望6740 在2011-12-26 02:38发表

谢谢极光的祝福以及惊悚的图片~~ 万圣节快乐!


都是些洋节日,有得玩儿就玩儿

来几张中巴公路上的朋友们
[44 楼] 仰望6740 [泡菜]
11-12-26 02:38
原文由 Polarlight 在2011-12-26 00:23发表

祝仰望兄圣诞快乐


谢谢极光的祝福以及惊悚的图片~~ 万圣节快乐!
[43 楼] Polarlight [资深泡菜]
11-12-26 00:23
原文由 仰望6740 在2011-12-25 23:31发表
把这个帖子从池子底捞起来。


祝仰望兄圣诞快乐
[42 楼] 仰望6740 [泡菜]
11-12-25 23:31
把这个帖子从池子底捞起来。
[41 楼] 仰望6740 [泡菜]
11-12-23 04:38
原文由 constellation 在2011-12-22 04:57发表
这么精彩的帖子,仰望一把才行


感谢支持
[40 楼] constellation [泡菜]
11-12-22 04:57
这么精彩的帖子,仰望一把才行
[39 楼] 仰望6740 [泡菜]
11-12-22 04:14
原文由 123faxie 在2011-12-21 22:05发表
顶楼主,没搞错的话,在天涯见过楼主的帖子,当时就崇拜的不行。


谢谢支持!请关注明年2月刊的《山野》杂志,里面关于“户外爱情”的专题有我的“周敏,嫁给杨泉的”稿件。
[38 楼] 123faxie [泡菜]
11-12-21 22:05
顶楼主,没搞错的话,在天涯见过楼主的帖子,当时就崇拜的不行。
[37 楼] 速度8 [资深泡菜]
11-12-21 21:58
这张另存了,并转发多群。哈哈
[36 楼] 速度8 [资深泡菜]
11-12-21 19:15
此贴必火!站位支持!
严重欣赏中
[35 楼] 速度8 [资深泡菜]
11-12-21 19:15
此贴必火!站位支持!
严重欣赏中
[34 楼] 仰望6740 [泡菜]
11-12-21 18:25
原文由 luisyeung 在2011-12-18 00:24发表
必需顶


自己悄悄地顶,打枪的不要……
[33 楼] 仰望6740 [泡菜]
11-12-21 02:49
原文由 blueflying 在2011-12-20 15:28发表
呵呵  有梦想 有希望  

在路上的行动力   是最重要的  AK 在身上的照片挺有意思 在国内是不可能了

求婚简报不错  哥们给你顶了


仿AK,国产五六式。 这边有很多打野枪的机会,也没有防护,打一枪耳朵聋半天。
[32 楼] 仰望6740 [泡菜]
11-12-21 01:59
原文由 qasim 在2011-12-20 14:29发表
楼主你太好玩了

我曾经在这个国家生活了8年,其中北部地区近三年。

里面一个叫哈桑的警察我还认识

这里的百姓普遍都很友善,那种纯朴是在国内无法体会的。看到你的图文,又勾起了我的思绪。祝你一路平安!!!


嗯,相信很多长待巴基斯坦的中国人回国后都会把这里当做自己的第二故乡。
[31 楼] 仰望6740 [泡菜]
11-12-21 01:43
原文由 Polarlight 在2011-12-20 23:46发表
握手!5年前骑的中巴公路
美MM
三山合一


握手握手  第一张是吉尔吉特附近拍的吧。欢迎接着贴老照片。
[30 楼] Polarlight [资深泡菜]
11-12-20 23:46
握手!5年前骑的中巴公路
美MM
三山合一
[29 楼] blueflying [泡菜]
11-12-20 15:28
呵呵  有梦想 有希望  

在路上的行动力   是最重要的  AK 在身上的照片挺有意思 在国内是不可能了

求婚简报不错  哥们给你顶了
[28 楼] qasim [泡菜]
11-12-20 14:29
楼主你太好玩了

我曾经在这个国家生活了8年,其中北部地区近三年。

里面一个叫哈桑的警察我还认识

这里的百姓普遍都很友善,那种纯朴是在国内无法体会的。看到你的图文,又勾起了我的思绪。祝你一路平安!!!
[27 楼] k62 [资深泡菜]
11-12-20 14:12
行者无疆,勇跨国门,支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