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自己动手清洗镜头上的霉斑?
36051 87
[59 楼] okj [版主]
14-11-14 17:38
再来一张。
[58 楼] okj [版主]
14-11-14 17:36
主要是看看效果。
[57 楼] okj [版主]
14-11-14 17:35
当年买EF100-300MMF5.6,是因为感觉此头比较轻便。
昨晚清理以后,今天拍了几张。整体感觉还可以。仅仅是擦拭前组霉菌,不会涉及光轴。
[56 楼] okj [版主]
14-11-14 16:26
这是清理过的AF24-120MM所拍。
[55 楼] okj [版主]
14-11-14 16:25
NIKON AF35-70MMF2.8后组中间部位有霉斑,拍出来的照片起雾,清晰度严重下降。
[54 楼] okj [版主]
14-11-14 16:11
然后逆向装回去,清理干净的镜头。
[53 楼] okj [版主]
14-11-14 16:09
用鹿皮擦霉斑,看看擦干净没有。
[52 楼] okj [版主]
14-11-14 16:07
旋出前组片。
[51 楼] okj [版主]
14-11-14 16:06
旋出镜头前边的阻塞圈就能看见4个带铜垫片的仪表螺丝。
[50 楼] okj [版主]
14-11-14 16:04
CONTAX的MF头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清理,拆卸比较简单。
这是霉斑没有清理前。
[49 楼] okj [版主]
14-11-14 09:06
用前几日找出来的NIKON古董闪光灯SB28,在D3上虽然没有TTL闪光功能,但也可以用。
试验AF24-120MM。
[48 楼] okj [版主]
14-11-14 08:18
这是刚刚用清理过的CANON EF100-300MMF5.6拍的。
[47 楼] okj [版主]
14-11-14 08:09
120MM端
[46 楼] okj [版主]
14-11-14 08:08
这是我用清理过的NIKON AF24-120MM试拍的照片。
24MM端
[45 楼] swmp [资深泡菜]
14-11-13 22:23
有的胶合镜片中间发霉才头疼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44 楼] 温柔爱护萝莉控 [禁言中]
14-11-13 22:11
记号先。
[43 楼] okj [版主]
14-11-13 20:47
继续发几张。
[42 楼] okj [版主]
14-11-13 20:46
这些图片都是用手机拍,发在我的微博上的。
用牙膏轻磨。
[41 楼] xiemomo [资深泡菜]
14-11-13 20:46
记号先。
[40 楼] okj [版主]
14-11-13 20:37
今晚上找到合适的拆卸工具,把几只头都给清洗干净了,明天开始试拍和介绍工具。
从拆开的几支头看,霉斑都是长在前组和后组之间,比较好清洗也不必要动后部。后部风险太大,万一需要设备调试就苦逼了。
首先搞定的是NIKON AF24-120MM,10多年前买的。接下来是AF80-200MMF2.8D。AF35-70MMF2.8。
CANON的比较难拆,首帖中的也彻底清洗干净。
相对来说,自己清洗霉菌是可行的。
[39 楼] KELL [中画幅相机版主]
14-6-8 22:11
okj 发表于 2014-6-8 20:34
2年后的回答,没有想到这帖翻出来了.

我有几款头比较严重,懒得动了.
回头试验继续.

o版、没有大碍就不用管他~~心理因素最重要!
[38 楼] okj [版主]
14-6-8 20:34
KELL 发表于 2012-8-25 18:21
O版、、不用着急、、其实这些霉斑、有气生菌丝、也有厌氧菌(胶合层),不是十分严重的大面积的话、不是在苛刻的光线和检测条件下、一般肉眼非常难以观察出因霉菌而引起的明显片子问题。我有只尼康1000mmf11的折返、铝膜上10mm以上的菌斑有4个之多、一直也没清洗、使用起来也没有发现啥问题。等那天翻出图片传上来。。
也就是说、镜头上有些小的划痕、脱膜、等小毛病等,不碍事儿。。。虽然理论上讲有损失、、但我们的眼睛能否分辨出来就是另回事了。。


2年后的回答,没有想到这帖翻出来了.

我有几款头比较严重,懒得动了.
回头试验继续.

[37 楼] okj [版主]
14-6-8 20:32
ultron 发表于 2014-6-8 17:17
我有个35/1.4前组有点霉丝,正想要清洗一下,可是大家又说这个头有浮动镜片,最好不要拆,好矛盾阿


要有过硬的动手能力,否则还是不拆.
我已经拆毁过.

如果影响不大将就用.
[36 楼] ultron [泡菜]
14-6-8 17:17
我有个35/1.4前组有点霉丝,正想要清洗一下,可是大家又说这个头有浮动镜片,最好不要拆,好矛盾阿
[35 楼] interlude [泡菜]
12-8-25 18:41
前組鏡片長霉很易拆洗乾淨. 要盡快清洗, 否則霉菌會生長.
[34 楼] oldcorn [资深泡菜]
12-8-25 18:22
好像有什么资料上说,镜片污物对成像的影响与其在镜片上所占的面积成比例关系。还有就是前组的影响小于后组。 本帖最后由 oldcorn 于 2012-8-25 18:27 编辑

[33 楼] KELL [中画幅相机版主]
12-8-25 18:21
O版、、不用着急、、其实这些霉斑、有气生菌丝、也有厌氧菌(胶合层),不是十分严重的大面积的话、不是在苛刻的光线和检测条件下、一般肉眼非常难以观察出因霉菌而引起的明显片子问题。我有只尼康1000mmf11的折返、铝膜上10mm以上的菌斑有4个之多、一直也没清洗、使用起来也没有发现啥问题。等那天翻出图片传上来。。
也就是说、镜头上有些小的划痕、脱膜、等小毛病等,不碍事儿。。。虽然理论上讲有损失、、但我们的眼睛能否分辨出来就是另回事了。。
[32 楼] interlude [泡菜]
12-8-25 18:10
漂在东瀛 发表于 2012-8-25 17:59
买得起1ds,买不起防潮箱?
其实如果家里面镜头比较多,放个风扇,日日夜夜的吹,也不太容易生霉。


不成的, 會將霉菌吹進鏡頭內, 而且整個鏡頭內都是灰塵.
[31 楼] interlude [泡菜]
12-8-25 18:08
長霉嚴重的鏡頭, 就是半透明, 像奶油般化開, 根本無法對焦.

一個變焦鏡頭有十多塊鏡片, 只要後組那幾塊都長霉, 已經不能使用.
[30 楼] interlude [泡菜]
12-8-25 18:04
進清潔CMOS/CCD菜單, 選手動, 快門和反光鏡會一直打開著. 不是用B門的. 用B門必死無疑. 不看說明書. 又不看別人清洗
CCD/CMOS教程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