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0 楼] 霉雨
[泡菜]
14-4-17 21:04
跨越四海 发表于 2014-4-17 17:47  依照朋友讲的 应该是飞版的拍摄了 拍飞版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鸟儿飞翔在天空上 直接用高速连拍 加选择移动物体对焦的模式 还有一种是鸟儿落在固定物体上 突然间的起飞和降落 也是用上述的模式拍摄 拍摄飞版还需要眼疾手快 多拍拍就好了 谢谢老师指点!
|
[759 楼] 跨越四海
[资深泡菜]
14-4-17 17:47
霉雨 发表于 2014-4-17 15:43  请问跨越四海老师:本人刚入此门,对打鸟的对焦怎样设定?才能打清晰飞翔的小鸟?我看到本栏有许多高手,打得飞翔小鸟,清晰而有动感。而我却到现在仍不得要令。诚恳求教。 依照朋友讲的 应该是飞版的拍摄了 拍飞版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鸟儿飞翔在天空上 直接用高速连拍 加选择移动物体对焦的模式 还有一种是鸟儿落在固定物体上 突然间的起飞和降落 也是用上述的模式拍摄 拍摄飞版还需要眼疾手快 多拍拍就好了
|
[758 楼] 霉雨
[泡菜]
14-4-17 15:43
跨越四海 发表于 2014-4-16 22:39  灰眶雀鹛 Grey-cheeked Fulvetta
雀形目 > 莺科 > 雀鹛属 PASSERIFORMES > Sylviidae > Alcippe morrisonia
描述:体型略大(14厘米)的喧闹而好奇的群栖型雀鹛。上体褐色,头灰,下体灰皮黄色。具明显的白色眼圈。深色侧冠纹从显著至几乎缺乏。与褐脸雀鹛的区别在下体偏白,脸颊多灰色且眼圈白色。 虹膜-红色;嘴-灰色;脚-偏粉。 叫声:鸣声为甜美的哨音ji-ju ji-ju,常接有起伏而拖长的尖叫声。受惊扰时发出不安的颤鸣声。以"呸"声易吸引此鸟。 分布范围:中国南方及台湾,缅甸东北部、东部,印度※※北部。 分布状况:常见留鸟于中等海拔区。亚种yunnanensis于※※东南部及云南西北部,fraterculus于云南西南部,schaefferi于云南东南部,rufescentior于海南岛,morrisoniana于台湾,hueti从广东 至安徽,davidi从湖北西部至四川。 习性:常与其他种类混合于"鸟潮"中。大胆围攻小型鸮类及其他猛禽。 请问跨越四海老师:本人刚入此门,对打鸟的对焦怎样设定?才能打清晰飞翔的小鸟?我看到本栏有许多高手,打得飞翔小鸟,清晰而有动感。而我却到现在仍不得要令。诚恳求教。
|
[757 楼] 跨越四海
[资深泡菜]
14-4-16 22:39
灰眶雀鹛 Grey-cheeked Fulvetta 雀形目 > 莺科 > 雀鹛属 PASSERIFORMES > Sylviidae > Alcippe morrisonia 描述:体型略大(14厘米)的喧闹而好奇的群栖型雀鹛。上体褐色,头灰,下体灰皮黄色。具明显的白色眼圈。深色侧冠纹从显著至几乎缺乏。与褐脸雀鹛的区别在下体偏白,脸颊多灰色且眼圈白色。 虹膜-红色;嘴-灰色;脚-偏粉。 叫声:鸣声为甜美的哨音ji-ju ji-ju,常接有起伏而拖长的尖叫声。受惊扰时发出不安的颤鸣声。以"呸"声易吸引此鸟。 分布范围:中国南方及台湾,缅甸东北部、东部,印度 ※※北部。 分布状况:常见留鸟于中等海拔区。亚种yunnanensis于 ※※东南部及云南西北部,fraterculus于云南西南部,schaefferi于云南东南部,rufescentior于海南岛,morrisoniana于台湾,hueti从广东 至安徽,davidi从湖北西部至四川。 习性:常与其他种类混合于"鸟潮"中。大胆围攻小型鸮类及其他猛禽。
|
[756 楼] 跨越四海
[资深泡菜]
14-4-16 07:58
czlaowang 发表于 2014-4-15 13:13  图文并茂,拍得精彩,更涨姿势 感谢朋友的关注和鼓励
|
[755 楼] 跨越四海
[资深泡菜]
14-4-16 07:56
XIAO鸡嘴 发表于 2014-4-15 13:00  赞 谢兄弟鼓励  棕颈钩嘴鹛雀形目 > 莺科 > 钩嘴鹛属 PASSERIFORMES > Sylviidae > Pomatorhinus ruficollis 描述:体型略小(19厘米)的褐色钩嘴鹛。具栗色的颈圈,白色的长眉纹,眼先黑色,喉白,胸具纵纹。诸亚种细节有别,见下表。 亚种 胸 腹部 上背 godwini 白而具灰褐色纵纹 灰褐 褐 eidos 白而具橄榄褐色纵纹 橄榄褐而具白色纵纹 褐而沾栗色 similis 白而具褐色纵纹 橄榄褐而沾棕 褐 albipectus 几为白色 橄榄褐 褐 reconditus 白而具褐色纵纹 橄榄褐 褐 styani 棕褐而具白色纵纹 橄榄褐 褐而沾栗色 hunanensis 褐而具白色纵纹 橄榄褐 褐 stridulus 栗褐而具白色纵纹 浓褐 栗褐 musicus 白而具深栗色 ※※点斑 浓栗褐 深褐 nigrostellatus 深栗色而具白色纵纹 浓栗褐 深褐 虹膜-褐色;嘴-上嘴黑,下嘴黄(亚种reconditus下嘴粉红);脚-铅褐色。 叫声:鸣声为2~3声的唿声,重音在第一音节,最末音较低。雌鸟有时以尖叫回应。 分布范围:喜马拉雅山脉、印度 ※※北部、缅甸北部及西部、中国华中至华南、台湾及海南岛。 分布状况:甚常见于海拔80~3400米混交林、常绿林或有竹林的矮小次生林。有多个地理亚种--musicus于台湾;nigrostellatus于海南岛;stridulus于东南部武夷山;hunanensis于华中及华南山区;styani于甘肃南部至浙江、四川南部至北部及贵州北部;eidos为四川峨眉山地区之特有;similis于四川西南部及云南西北部及西部;albipectus在云南南部澜沧江及红河之间;godwini于 ※※东南部。有些亚种间有中间色型出现。 习性:本属的典型特性。 注:Deignan(1964)将灰头钩嘴鹛P. Schisticeps与本种分立,其余著家均不同意此法 Streak-breasted Scimitar Babbler
|
[754 楼] czlaowang
[资深泡菜]
14-4-15 13:13
图文并茂,拍得精彩,更涨姿势
|
[753 楼] XIAO鸡嘴
[泡菜]
14-4-15 13:00
赞
|
[752 楼] 跨越四海
[资深泡菜]
14-4-15 09:36
小活寶 发表于 2014-4-15 01:34  太赞了! 多谢兄弟捧场
|
[751 楼] 跨越四海
[资深泡菜]
14-4-15 09:34
金色林鸲 Golden Bush-Robin 雀形目 > 鹟科 > 鸲属 PASSERIFORMES > Muscicapidae > Tarsiger chrysaeus 描述:体小(14厘米)而优雅的林鸲。雄鸟:头顶及上背橄榄褐色;眉纹黄,宽黑色带由眼先过眼至脸颊;肩、背侧及腰艳丽橘黄,翼橄榄褐色;尾橘黄, ※※尾羽及其余尾羽的羽端黑色;下体全橘黄。雌鸟:上体橄榄色,近黄色的眉纹模糊,眼圈皮黄,下体赭黄。 虹膜-褐色;嘴-深褐,下颚黄色;脚-浅肉色。 叫声:告警时作trrr叫;也发似责骂声的chirik chirik。有纤弱的高音鸣声 tse, tse, tse, tse, tse, chur-r-r或tze-du-tee-tse chur-r-r。 分布范围:喜马拉雅山脉、印度东北部、缅甸及中国西南,越冬至缅甸东北部、泰国北部及越南北部。 分布状况:罕见。指名亚种繁殖于 ※※南部及东部、四川西部、青海南部、甘肃南部、陕西南部、云南西北部。3月份于云南南部西双版纳有记录。夏季见于海拔3000~4000米近林线的针叶林及杜鹃灌丛;冬季下至低地灌丛。 习性:作垂直迁移的候鸟,冬季多藏匿。
|
[750 楼] 小活寶
[泡菜]
14-4-15 01:34
跨越四海 发表于 2014-4-9 15:09  中华秋沙鸭 Scaly-sided Merganser 雁形目 > 鸭科 > 秋沙鸭属 ANSERIFORMES > Anatidae > Mergus squamatus
描述:雄鸟:体大(58厘米)的绿黑色及白色鸭。长而窄近红色的嘴,其尖端具钩。黑色的头部具厚实的羽冠。两胁羽片白色而羽缘及羽轴黑色形成特征性鳞状纹。脚红色。胸白而别于红胸秋沙鸭,体侧具鳞状纹有异于普通秋沙鸭。雌鸟色暗而多灰色,与红胸秋沙鸭的区别在于体侧具同轴而灰色宽黑色窄的带状图案。 虹膜-褐色;嘴-橘黄色;脚-橘黄色。 叫声:似红胸秋沙鸭。 分布范围:繁殖在西伯利亚、朝鲜北部及中国东北;越冬于中国的华南及华中,日本及朝鲜;偶见于东南亚。 分布状况:全球性易危(Collar et al., 1994)。在中国数量稀少且仍在下降。繁殖在中国东北;迁徙经于东北的沿海,偶在华中、西南、华东、华南和台湾越冬。 习性:出没于湍急河流,有时在开阔湖泊。成对或以家庭为群。潜水捕食鱼类 太赞了!
|
[749 楼] 跨越四海
[资深泡菜]
14-4-14 20:57
灰胁噪鹛 Grey-sided Laughingthrush 雀形目 > 莺科 > 噪鹛属 PASSERIFORMES > Sylviidae > Garrulax caerulatus 描述:中等体型(24厘米)的棕褐色噪鹛。下体白;耳羽灰白,头顶棕褐,眼先及眼后细纹黑色,眼周裸露皮肤偏蓝色;两胁灰色。 虹膜-棕色;嘴-深角质色;脚-灰色。 叫声:唧唧喳喳,多变的甜美叫声及不连贯告警叫;响亮的oh dear dear声。 分布范围:喜马拉雅山脉东段至中国西南及 ※※东南部、缅甸北部。 分布状况:偶见于 ※※东南部(caerulatus),罕见于云南怒江-澜沧江分水岭(latifrons)海拔1500~2700米。 习性:性活泼,栖于林下竹丛及山地灌丛。 注:有著者将棕噪鹛归入此种之下。 本帖最后由 跨越四海 于 2014-4-14 20:57 编辑
|
[748 楼] 跨越四海
[资深泡菜]
14-4-12 09:04
大仙鹟 Large Niltava 雀形目 > 鹟科 > 仙鹟属 PASSERIFORMES > Muscicapidae > Niltava grandis 描述:雄鸟:体大(21厘米)的深色鹟。上体蓝色,头顶、颈侧条纹、肩块及腰部辉蓝,下体黑色。雌鸟:橄榄褐色,头顶蓝灰,颈侧具闪辉浅蓝色块,喉具皮黄色三角形块斑。与棕腹大仙鹟及棕腹仙鹟雌鸟的区别在体型不一,且无白色项纹。亚成鸟:褐色,头具白色细点,背多锈色点斑,下体具黑色鳞状斑。 虹膜-深褐;嘴-黑色;脚-角质色。 叫声:由优雅的k'tu-tu-ti声引出三个清晰的上升哨音;也发出似责骂的嘟声及鼻音dju-ee。 分布范围:尼泊尔至中国西南、东南亚及苏门答腊。 分布状况:指名亚种繁殖于 ※※东南部海拔2000米以上;griseiventris繁殖于云南东南部。越冬鸟下至低地。一般并不常见。 习性:性孤僻,栖于半山区及山区森林的中层。偶尔抽动两翼及尾。 雄鸟 雌鸟 不合规外链图片,不直接显示,谨慎点击
|
[747 楼] 跨越四海
[资深泡菜]
14-4-11 20:44
黑头奇鹛 Rufous Sibia 雀形目 > 莺科 > 奇鹛属 PASSERIFORMES > Sylviidae > Heterophasia melanoleuca 描述:具长尾(24厘米)的灰色奇鹛。头、尾及两翼黑色,上背沾褐,顶冠有光泽。 ※※尾羽端灰而外侧尾羽端白。喉及下体 ※※部位白,两胁烟灰。 虹膜-褐色;嘴-黑色;脚-灰色。 叫声:五音节的鸣声,前三音节音调相同,后两音节调低。 分布范围:缅甸、中国西部及中部、泰国北部和印度 ※※。 分布状况:亚种desgodinsi常见于中国中南部及南部海拔1200米以上的山区森林。 习性:似松鼠,在苔藓和真菌覆盖的树枝上悄然移动,性甚隐秘且动作笨拙。
|
[746 楼] 跨越四海
[资深泡菜]
14-4-11 20:41
乐佛 发表于 2014-4-10 23:38  太精彩了!属于得瑟
|
[745 楼] 乐佛
[资深泡菜]
14-4-10 23:38
跨越四海 发表于 2014-4-9 15:09  中华秋沙鸭 Scaly-sided Merganser 雁形目 > 鸭科 > 秋沙鸭属 ANSERIFORMES > Anatidae > Mergus squamatus
描述:雄鸟:体大(58厘米)的绿黑色及白色鸭。长而窄近红色的嘴,其尖端具钩。黑色的头部具厚实的羽冠。两胁羽片白色而羽缘及羽轴黑色形成特征性鳞状纹。脚红色。胸白而别于红胸秋沙鸭,体侧具鳞状纹有异于普通秋沙鸭。雌鸟色暗而多灰色,与红胸秋沙鸭的区别在于体侧具同轴而灰色宽黑色窄的带状图案。 虹膜-褐色;嘴-橘黄色;脚-橘黄色。 叫声:似红胸秋沙鸭。 分布范围:繁殖在西伯利亚、朝鲜北部及中国东北;越冬于中国的华南及华中,日本及朝鲜;偶见于东南亚。 分布状况:全球性易危(Collar et al., 1994)。在中国数量稀少且仍在下降。繁殖在中国东北;迁徙经于东北的沿海,偶在华中、西南、华东、华南和台湾越冬。 习性:出没于湍急河流,有时在开阔湖泊。成对或以家庭为群。潜水捕食鱼类 太精彩了!属于得瑟
|
[744 楼] 跨越四海
[资深泡菜]
14-4-10 22:36
神奇老猫 发表于 2014-4-10 20:24  LZ用的都是神器啊,拍的也好,同时很羡慕LZ能各处跑。想请教下LZ,如果是入门的话,建议先用什么镜头为好?上海周边能推荐个打鸟地点吗?谢谢! 这就看个人想法和条件了 有的人拍几天不拍了 用啥都是浪费 有的一直拍下去的 入门买的入门机 还要淘汰 反而是一种浪费 供参考
|
[743 楼] 神奇老猫
[泡菜]
14-4-10 20:24
LZ用的都是神器啊,拍的也好,同时很羡慕LZ能各处跑。想请教下LZ,如果是入门的话,建议先用什么镜头为好?上海周边能推荐个打鸟地点吗?谢谢!
|
[742 楼] 跨越四海
[资深泡菜]
14-4-10 13:48
道神 发表于 2014-4-9 19:52  好贴子 感谢关注 丽色奇鹛 Beautiful Sibia 雀形目 > 莺科 > 奇鹛属 PASSERIFORMES > Sylviidae > Heterophasia pulchella 描述:中等体型(23.5厘米)的蓝灰色奇鹛。具黑色的宽眼纹。上体及下体蓝灰而与三级飞羽和 ※※尾羽基部2/3的褐色成对比。尾具黑色次端带。与灰奇鹛的区别在下体及头顶蓝灰色。 虹膜-红或褐色;嘴-黑色;脚-褐色。 叫声:通常无声但有时甚喧闹且叫声变化多端。其中一种听似一串钥匙的丁当响。鸣声为ti-ti-titi-tu-ti,近结尾时下降。比灰奇鹛的鸣声较尖而快。约六个音节,每两声及第一声后的音调均下降。告警时作沙哑的churr声。 分布范围:印度阿萨姆至中国西南及缅甸东北部。 分布状况:不常见留鸟于 ※※东南部及云南西北部。 习性:栖于海拔1650~2745米的多苔藓森林,冬季下至海拔1050米
|
[741 楼] 道神
[资深泡菜]
14-4-9 19:52
好贴子 本帖由 V2.5.0 iPad 客户端发布
|
[740 楼] 跨越四海
[资深泡菜]
14-4-9 15:09
中华秋沙鸭 Scaly-sided Merganser 雁形目 > 鸭科 > 秋沙鸭属 ANSERIFORMES > Anatidae > Mergus squamatus 描述:雄鸟:体大(58厘米)的绿黑色及白色鸭。长而窄近红色的嘴,其尖端具钩。黑色的头部具厚实的羽冠。两胁羽片白色而羽缘及羽轴黑色形成特征性鳞状纹。脚红色。胸白而别于红胸秋沙鸭,体侧具鳞状纹有异于普通秋沙鸭。雌鸟色暗而多灰色,与红胸秋沙鸭的区别在于体侧具同轴而灰色宽黑色窄的带状图案。 虹膜-褐色;嘴-橘黄色;脚-橘黄色。 叫声:似红胸秋沙鸭。 分布范围:繁殖在西伯利亚、朝鲜北部及中国东北;越冬于中国的华南及华中,日本及朝鲜;偶见于东南亚。 分布状况:全球性易危(Collar et al., 1994)。在中国数量稀少且仍在下降。繁殖在中国东北;迁徙经于东北的沿海,偶在华中、西南、华东、华南和台湾越冬。 习性:出没于湍急河流,有时在开阔湖泊。成对或以家庭为群。潜水捕食鱼类
|
[739 楼] 跨越四海
[资深泡菜]
14-4-9 10:20
灰林鵖 Grey Bushchat 雄鸟 雀形目 > 鹟科 > 石鵖属 PASSERIFORMES > Muscicapidae > Saxicola ferrea 描述:中等体型(15厘米)的偏灰色(JI)。雄鸟:特征为上体灰色斑驳,醒目的白色眉纹及黑色脸罩与白色的颏及喉成对比;下体近白,烟灰色胸带及至两胁;翼及尾黑色;飞羽及外侧尾羽羽缘灰色,内覆羽白色(飞行时可见);停息时背羽有褐色缘饰;旧羽灰色重。雌鸟似雄鸟,但褐色取代灰色,腰栗褐。幼鸟似雌鸟,但下体褐色具鳞状斑纹。 虹膜-深褐;嘴-灰色;脚-黑色。 叫声:上扬的prrei声;告警叫为轻声的churr 接哀怨的管笛音hew。鸣声为短促细弱的颤音,以洪亮哨音收尾。 分布范围:喜马拉雅山脉、中国南部及印度 ※※北部;冬季至亚热带低地。 分布状况:甚常见。亚种ferrea于 ※※东南部及云南西部;有争议的亚种 haringtoni于中国北纬34°以南的其余地区,越冬在台湾。 习性:喜开阔灌丛及耕地,在同一地点长时间停栖。尾摆动。在地面或于飞行中捕捉昆虫。
|
[738 楼] 跨越四海
[资深泡菜]
14-4-8 10:00
黄颊山雀 Yellow-cheeked Tit 雀形目 > 山雀科 > 山雀属 PASSERIFORMES > Paridae > Parus spilonotus 描述:体大(14厘米)的山雀。冠羽显著,头部具黑色及黄色斑纹。体羽余部于亚种rex为黑、灰及白色,指名亚种上背及下体沾黄。雌鸟:多绿黄色,具两道黄色的翼纹。亚成鸟下体黑色较少。 虹膜-褐色;嘴-深灰或黑色;脚-蓝灰。 叫声:似大山雀。沙哑的颤鸣;尖叫声si-si-si;tee cher;tsee tsee-chi chi chi;咬舌音witch-a-witch-a-witch-a。鸣声为重复的清脆三音节主调chee-chee-piu。 分布范围:喜马拉雅山脉东段至中国南方及印度 ※※。 分布状况:常见于中国 ※※南部及云南极西部(spilinotus)和南方省份(rex)的开阔林,高可至海拔2400米。 习性:似大山雀。 注:郑作新(1987)把此种归为(黑准山雀)Black-lored Tit P. xanthogenys下的亚种
|
[737 楼] 跨越四海
[资深泡菜]
14-4-5 10:23
纯色噪鹛 Scaly Laughingthrush 雀形目 > 莺科 > 噪鹛属 PASSERIFORMES > Sylviidae > Garrulax subunicolor 描述:中等体型(24厘米)的暗褐色噪鹛。顶冠灰色,体羽羽缘黑色而成鳞状斑纹。似蓝翅噪鹛但眼略红,无黑色眉纹,内覆羽暗褐,初级飞羽羽缘多橄榄黄色而非蓝灰,羽端白色。 虹膜-近红;嘴-黑色;脚-褐色。 叫声:清晰的四声哨音,示警时发出高叫,也有叽喳尖叫。 分布范围:喜马拉雅山脉东部、缅甸东北部、中国西南部、 ※※南部及北部湾西北部。 分布状况:常见留鸟于 ※※南部(subunicolor),偶见于云南西部(griseatus),罕见于云南南部(fooksi)。季候鸟,于海拔1830~3400米;一般栖于较蓝翅噪鹛为高的海拔区。 习性:结小群栖于山区森林及开阔灌丛的近地面处
|
[736 楼] 跨越四海
[资深泡菜]
14-4-4 08:29
小斑[姬]鹟 Little Pied Flycatcher 雀形目 > 鹟科 > 姬鹟属 PASSERIFORMES > Muscicapidae > Ficedula westermanni 描述:体小(12厘米)的黑白两色或褐色及白色的鹟。雄鸟:上体黑色,白色的眉纹宽而长,翼斑及尾基部羽缘白色,下体白。雌鸟:上体灰褐,翼斑皮黄,下体近白。与锈胸蓝[姬]鹟的区别为胸腹部 ※※部位较白而成一浅色中带。亚成鸟褐色并具黄褐色杂斑。 虹膜-褐色;嘴及脚-黑色。 叫声:通常发出尖细的下降音swit, swit, swit接以低哝声churr-r-r-r。鸣叫声为圆润的tweet及低声的churr。 分布范围:印度至中国南方、菲律宾、东南亚及印度尼西亚。 分布状况:地区性常见于 ※※东南部、贵州南部及广西,于海拔900~2600米的山区森林。最近在香港有记录,可能为逃逸之鸟或分布范围有延伸。 习性:在林中各层位取食,有时加入混合鸟群。
|
[735 楼] 跨越四海
[资深泡菜]
14-4-3 14:11
黑胸太阳鸟 Black-throated Sunbird 雀形目 > 太阳鸟科 > 太阳鸟属 PASSERIFORMES > Nectariniidae > Aethopyga saturata 描述:雄鸟:体型略大(14厘米)的深色太阳鸟,尾有延长,光线不足时看似近黑色且腰及胸色浅;光线好时头顶及尾均为金属蓝色,上背暗淡紫色,喉黑,胸灰橄榄色而具细小的深暗色纵纹。亚种saturata黄色腰带有限;petersi下体的黄色较多;assamensis胸部的黑色扩展。雌鸟甚小,腰白黄色。 虹膜-褐色;嘴-黑色;脚-深褐。 叫声:快速的ti-ti-ti-ti-ti-ti-ti…叫声。 分布范围:喜马拉雅山脉及印度阿萨姆至中国西南及华南、缅甸和东南亚。 分布状况:亚种saturata见于喜马拉雅山脉及 ※※东南部;assamensis于墨脱东部至云南西部;petersi于云南南部西双版纳及广西。一般不常见于海拔300~1800米的丘陵和较低山林。 习性:常至溪流边的开花矮树丛。
|
[734 楼] 跨越四海
[资深泡菜]
14-4-2 10:06
方尾鹟 Grey-headed Canary-Flycat 雀形目 > 鹟科 > 方尾鹟属 PASSERIFORMES > Muscicapidae > Culicicapa ceylonensis 描述:体小(13厘米)而独具特色的鹟。头偏灰,略具冠羽,上体橄榄色,下体黄色。 虹膜-褐色;嘴-上嘴黑色,下嘴角质色;脚-黄褐。 叫声:鸣声为清晰甜美的哨音chic… chiree-chilee,重音在两音节的第一音,最后音上升;也发churrru的嘟叫声及轻柔的pit pit声。 分布范围:印度至中国南方、东南亚、马来半岛及巽他群岛。 分布状况:亚种calochrysea 繁殖于中国中南、西南及 ※※东南部。一般常见于森林,最常见于海拔1000~1600米的山麓林,但在喜马拉雅山脉从低地至海拔2000米均有记录。迷鸟见于河北的北戴河。 习性:喧闹活跃,在树枝间跳跃,不停捕食及追逐过往昆虫。常将尾扇开。多栖于森林的底层或中层。常与其他鸟混群。
|
[733 楼] 跨越四海
[资深泡菜]
14-4-1 16:18
灰翅鸫 Grey-winged Blackbird 雀形目 > 鹟科 > 鸫属 PASSERIFORMES > Muscicapidae > Turdus boulboul 描述:体型略大(28厘米)的鸫。雄鸟:似乌鸫,但宽阔的灰色翼纹与其余体羽成对比。腹部黑色具灰色鳞状纹,嘴比乌鸫的橘黄色多,眼圈黄色。雌鸟全橄榄褐色,翼上具浅红褐色斑。 虹膜-褐色;嘴-橘黄;脚-黯褐。 叫声:受惊时的叫声为chook, chook, chook的咯咯声似乌鸫,于巢区发出愤怒的churr声。叫声通常为一个优雅的单音接以清晰的四声下降音。圆润饱满似笛音,又似乌鸫。 分布范围:喜马拉雅山脉、中国南方、印度 ※※北部及缅甸。 分布状况:种群数量稀少。指名亚种有记录于云南南部、四川南部及贵州越冬,特有亚种yaoschanensis繁殖在广西瑶山。栖于海拔640~3000米的干燥灌丛或常绿山地森林,冬季下移。 习性:部分的候鸟性。
|
[732 楼] 跨越四海
[资深泡菜]
14-3-31 09:13
黄颈凤鹛 Whiskered Yuhina 雀形目 > 莺科 > 凤鹛属 PASSERIFORMES > Sylviidae > Yuhina flavicollis 描述:中等体型(13厘米)而具浓密冠羽的凤鹛。眼圈白,领环皮黄褐色。黑色的髭纹将灰色的头后与白色的喉隔开。上体全褐,胸侧及两胁淡黄褐,脸侧具特征性的白色纵纹。 虹膜-褐色;嘴-上嘴深褐,下嘴浅褐;脚-黄褐。 叫声:尖细的swii swii-swii声及金属般清脆的铃声。群鸟不停地唧啾作叫。鸣声似twe-tyurwi-tyawi-tyawa。 分布范围:喜马拉雅山脉至中国西南,缅甸西部、北部、东部,印度 ※※北部。 分布状况:不常见的山区留鸟。指名亚种见于 ※※南部及东南部;rouxi于云南西南部、南部及东南部。 习性:栖于海拔1500~2285米的常绿林。吵嚷成群。
|
[731 楼] 跨越四海
[资深泡菜]
14-3-30 13:55
蓝翅噪鹛 Blue-winged Laughingthrush 雀形目 > 莺科 > 噪鹛属 PASSERIFORMES > Sylviidae > Garrulax squamatus 描述:中等体型(26厘米)的深褐色噪鹛。眉纹及内覆羽黑色,初级飞羽羽缘浅蓝灰色,头顶、颈背、胸及两胁的羽缘黑色而成扇贝形纹。有两种色型:一些鸟上体棕橄榄褐色,尾铜色尾端栗色;另一些鸟头灰而尾近黑。与纯色噪鹛的区别在眉纹黑且眼色浅。 虹膜-白或蓝色;嘴-黑色;脚-褐色。 叫声:大叫,轻声鸣叫为重复的kri taboo或轻柔单音。 分布范围:喜马拉雅山脉、缅甸北部、中国西南及印度 ※※北部。 分布状况:罕见于云南西部及南部海拔1000~2500米湿润山地。 习性:栖于近溪流的潮湿森林。甚惧生而隐秘。不如其他噪鹛吵嚷 本帖最后由 跨越四海 于 2014-3-30 13:55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