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回归线以南》——佤邦记续
8723
204
[1 楼] 名利爱好者
[资深泡菜]
13-10-17 12:30
只是爲了記錄以前、現在、或是將來的,有過的、正在的或是將要有的經歷...爲了便於觀看,請勿貼與本主題無關的圖。
---“佤邦”,對大多數人來說,仍是一個神秘的所在,外稱“緬甸撣邦第二特區”,地屬緬甸上撣邦,曾因割據武裝和種植鴉片聞名於世,成為廣義金三角的一部分。這裡我試着用鏡頭去展示所看到的和經歷過的那些“故事”。 ---記錄的內容多已過去十年,仍仿佛發生在昨天。也許很粗礪,但卻真實。 ---來這裡不是旅遊,也不是獵奇,只是選擇了一種生活的方式。 ---有些觀念可能不一定會被接受,可它就在那裡,不管願不願意,總在不知不覺中表露,這和意願無關,是經歷的烙印。 ---剛開始的時候,只是想做個“博客”式的回憶錄,沒想到發到“佤邦”這塊的時候,一發不可收拾,使之成了專題,有些“移情”,或是“入戲”了......畢竟這段經歷是我不短的人生裡面最精彩的篇章。 攝影不是我的本職,當時拍的時候,也只是用作記錄。而很多照片裡的事情,雖然參與了卻只能在“事後”補拍。另有一些圖片因為協議暫不能發,還有一些圖片因生活、工作的變動而遺失...所以能說的只是一小部分,剩下的就只能留給自己迴憶中品味。 發圖前,我翻閱了一些資料,Google了下背景,盡量確保記憶和事實的一致性。在文字上,也盡量選擇用中立、客觀的用詞,查看資料時,關注了其他人對這裡的報道,但關於這塊土地的記載確實不多,而遺憾的是,大多報道只聚焦於武裝獨立與毒品這兩方面,展示在面前的就仿佛如現代人闖進食人部落。如果說他們在記錄風格上偏重於“爲吸引眼球而只講述某段歷史”的話,那麽我的描述應該更接近“現狀”吧,希望我的記錄能給後人瞭解這塊土地帶來些便利。 每一張照片都有很多的故事,有的時間跨度很大,發圖的時候,我也盡量站在觀者的角度來考慮。在那段時間裡,有對工作及人生的思考,加上人物、背景與我的息息相關,主觀性是免不了。 在“故事”的續貫性上,沒嚴格按時間的順序,因為記錄的“故事”裡,有時風景偏多,有時記事偏多,爲避免審美疲勞、消化不良,就做了些調整。 回顧開始拍照到現在已十年余,攝影改變我很多,這裡的經歷也改變攝影很多,但更多是對我人生的影響。記得來前讀過一本“緬共”寫的書“...我到這裡來,把血撒在土地上......” 且以此獻給那些來到這裡幫助人們改變貧窮、疾病的同行。 ---圖片選自抓拍(橫照)、均RAW格式直接出圖,無裁剪、拼接。 ---後文選擇繁體字只是覺得繁體字很美,適合配圖,別無他意。如能一起學點正體字,也算是看貼的小福利。 ![]() ---前面的小圖一直想改成1280X的大圖,因所堅信的是“大就是硬道理” ![]() ![]() ---文字說明方面,已反復斟酌過,像225樓的“泡”字是否用“皰”呢,還有230樓的“力”字是否該換“利”字?既希望這些改動不影響文字圖片的嚴謹又不會太乏味,有時還擔心某些細節糾結引導對圖片的誤讀...,另外看來要擺脫“國家地理式”的影響以及既往的風格還需要更多的學習,好的圖片應該是靠近人的,近期的改動就算一次新的探索吧 ![]() ------再次真心感謝各位來“聽”我的故事!就不另一一回複了 ![]() ![]() |
[240 楼] 名利爱好者
[资深泡菜]
16-5-19 14:29
---這樣"打疫苗"的場面已很習慣了,醫務人員認為這是好的,父母也認為是為孩子好,可孩子呢?
![]() |
[239 楼] 名利爱好者
[资深泡菜]
16-5-19 14:16
---可能是看到什麼有趣的事吧,男孩露出略帶滑稽的笑容,而重要的是,背景留下了穿著"正裝"的趙老闆,那天表情嚴肅的他給我們帶來一整天的快活氛圍
![]() ![]() |
[238 楼] 名利爱好者
[资深泡菜]
16-5-19 14:05
---南鄧區的一個村中,正在嬉戲的孩童.
![]() |
[237 楼] 名利爱好者
[资深泡菜]
16-5-19 13:59
---區※※辦公室屋簷下懸掛著的牛頭骨.
![]() |
[236 楼] 名利爱好者
[资深泡菜]
16-5-19 13:55
---從龍潭區出來,附近的村民正搶修這段因雨季被沖塌的"彈石路".
![]() |
[235 楼] 行走田地间
[资深泡菜]
16-5-11 08:56
超有意义的记录!
![]() 只是片子太暗,反差太大了些 |
[234 楼] 上石少
[泡菜]
16-5-8 16:07
更新了 真好
|
[233 楼] 名利爱好者
[资深泡菜]
16-4-20 15:39
---每年我都抽點時間回到以前居住的城市,去看看年老的父母及親朋好友,那是前幾天在都市的一家coffee店,一位剛認識的朋友正在耐心的介紹某個P2P項目,有些嘈熱的氛圍中,我抬頭發現了這個場景...,在經歷了很多磕磕碰碰後,曾經熟悉的東西看起來變得比以前多了很多"內涵",我是說--似乎,迫使我更著迷於關注人的表情和一些小細節.
![]() |
[232 楼] 名利爱好者
[资深泡菜]
16-4-17 22:12
---衛生健康的招貼畫很受歡迎,而我用從英語拼寫角度理解來說的“佤話”,當地老百姓居然也能聽懂並鼓掌,太有成就感啦!
![]() ![]() 本帖最后由 名利爱好者 于 2016-4-17 22:16 编辑 ![]() |
[231 楼] 名利爱好者
[资深泡菜]
16-4-17 21:51
---雨季從邦康經公明山,南鄧去果敢是件苦差事,山路幾乎都是用推土機剛開出來,車輪下泥濘打滑的路面,能讓刹車鎖定的車子可以被徒手推動。出來有幾天了,靠咖啡和功能飲料支撐開車的岩亮也有些打熬不住,而對我來說,前幾天在辦公室發生的權力爭執,讓來這工作時的神聖與成就感沖淡了不少,加上可能是在上個村子遺失的相機電池也讓我有些煩悶,禁不住開始思考今後的打算。煩悶一直持續了很長時間,甚至持續到了幾年後我去國內一家較大的市級醫院工作,某個知名呼吸科“老專家”蠻橫無禮的嘲笑我所做的這一切時,以及多年後同學圈裏提及當年而遭遇冷漠時...,我僅僅只是想做一點不為錢,並可以讓人“誇耀”的事而已,但現狀真就這麼擺着。
![]() |
[230 楼] 色心无痕
[陈年泡菜]
16-4-17 21:13
|
[229 楼] 名利爱好者
[资深泡菜]
16-4-17 20:54
---無題
![]() |
[228 楼] 名利爱好者
[资深泡菜]
16-4-17 20:49
---聯和項目組另一小組在龍潭區的一個村子開展健康教育,小李在悶頭寫記錄,大多數人都背對着,倒是漢子岩翁落下個酷斃了的英姿。
![]() |
[227 楼] 名利爱好者
[资深泡菜]
16-4-15 22:52
---工作場景抓拍
![]() |
[226 楼] 名利爱好者
[资深泡菜]
16-4-15 22:49
---衛校辦公樓右側平房是我们的宿舍,不下鄉的大部分時間便住在這裡,剛來的時候,天氣還不太適應,每走一步都“汗如雨下”,真正的汗如雨下,不過比起房屋周圍遊蕩的小精靈——按蚊,這天氣實在算不上威脅,即使在白天若不注意就會被叮出一溜的丘疹,或并伴有“美妙的水泡”,當然若是瘧疾,那就運氣太差了...
![]() |
[225 楼] 名利爱好者
[资深泡菜]
16-4-15 22:25
---“王冷”區這名字確實沒叫錯,是佤邦眾多區中最冷的一個,即使最熱的夏天,還是得套件扎實的外套才好過些。衛生所長岩社的小女兒騎摩托從村上回來,她的穿著顯示了對時尚與實用性的均衡,感謝老天,抓拍及時,沒讓她擺出習慣的“剪刀手”
![]() ![]() |
[224 楼] 名利爱好者
[资深泡菜]
16-4-15 22:08
十年前的八月,熱帶山區的空氣中總彌漫有奇異的青霧,越到午後,越加明顯,龍潭區一位帶孩子來打疫苗的母親在我拍攝她的時候,同時注意也到了我,她沒躲避鏡頭,只略好奇的看了我一眼就繼續她的行程。
![]() |
[223 楼] 愈挫弥坚
[禁言中]
15-11-22 16:40
看完了,建议版主把此帖加精华。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
[222 楼] 愈挫弥坚
[禁言中]
15-11-22 16:38
名利爱好者 发表于 2014-01-03 09:29 ![]()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
[221 楼] 愈挫弥坚
[禁言中]
15-11-22 16:25
名利爱好者 发表于 2013-11-29 05:32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
[220 楼] 愈挫弥坚
[禁言中]
15-11-22 16:16
名利爱好者 发表于 2013-11-11 07:56 ![]()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
[219 楼] 愈挫弥坚
[禁言中]
15-11-22 16:08
名利爱好者 发表于 2013-10-17 04:30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
[218 楼] 愈挫弥坚
[禁言中]
15-11-22 16:06
名利爱好者 发表于 2015-07-03 06:43 ![]()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
[217 楼] wind3f
[泡菜]
15-11-15 16:41
十分震撼,特别是一位母亲在给小孩喂奶,旁边站着一群的小朋友的那张,那个眼神让我不能忘怀。
|
[216 楼] 名利爱好者
[资深泡菜]
15-7-3 14:53
---前來領取蚊帳的拉祜族男孩。拉祜族算是這裏的少數民族,長期和其他民族一起生活,除服飾外,生活習俗已和當地其他民族沒太大區別。
![]() |
[215 楼] 名利爱好者
[资深泡菜]
15-7-3 14:43
---在瘧疾高發的山區,使用蚊帳是最好的保護措施。除相關醫療工作以外,我們還做一些分發蚊帳,滅蚊的事,如把蚊帳用“殺飛克”(氯氟氰菊酯)浸泡、晾乾、封裝、再運到各個寨子分發給村民...,是的,藥物理論上是安全的,但長時間过多接觸滅蚊藥物帶來了些副作用,一段时间內頭暈,畏光,视物模糊,肢端和暴露部位痒痛纠缠着组员,热带的阳光照射下或汗水浸渍后刺痛愈加明显,而我也未能倖免。
![]() |
[214 楼] 名利爱好者
[资深泡菜]
15-7-3 13:55
---簡單實用的民居,樓下不再養着牲畜,卻保留着通風防濕的作用,甚至一面木牆上還刷上了色彩鮮艷的牆漆,見慣了村裏外形固定單一的佤族木屋,再看這屋更眼前一亮。
![]() |
[213 楼] 名利爱好者
[资深泡菜]
15-7-3 13:38
---和這邊很多普通的寨子一樣,有點商業社會的影子,甚至還有一個小小的農貿集市,但也只是滿足下本地居民的生活所需,平時冷冷清清,寨子人不多,日子過得和白開水一樣,年輕人都去老街,甚至更遠的臘戌,瓦城那邊工作,留守家裡的越發少了...
![]() |
[212 楼] 云飞豹
[泡菜]
15-6-23 14: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