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 看不够的美景,走不完的路。
15629
308
[10 楼] 渔泊涯
[陈年泡菜]
13-12-1 20:54
玉带桥
位于颐和园昆明湖西北端,与昆明湖东南端的绣漪桥遥相呼应,因造型相似,两桥俗称姊妹桥。 玉带桥单孔净跨11.38米,矢高约7.5米,桥身用汉白玉和青白石砌成。桥栏望柱上雕有云中飞鹤,形象生动。玉带桥拱高而薄,因形若玉带而名。桥上匾额对联均为乾隆皇帝题写,东面为“螺黛—痕平铺明月镜,虹光百尺横映水晶帘”;西面为“地到瀛洲星河天上近,景分蓬岛宫阙水边多”。 ![]() |
[9 楼] 渔泊涯
[陈年泡菜]
13-12-1 20:51
十七孔桥
连接昆明湖东岸与南湖岛的一座长桥,为乾隆与帝后前往南湖岛龙王庙上香祈雨而建,桥头东西均由狻猊(传说中龙之九子之一,形如狮,喜烟好坐,是香炉守护神)镇守。 桥身17孔,长150米,宽8米。桥栏望柱上雕有神态各异的狮子共544个,据说比卢沟桥上的狮子还多59只。 十七孔桥上匾联,均为乾隆皇帝撰写。桥南横联为“修蝀凌波”,形容十七孔桥如同一道彩虹飞架于昆明湖碧波之上;桥北横联为“灵鼍偃月”,将十七孔桥比喻成水中神兽,横卧水中状如半月。桥北对联为“虹卧石梁岸引长风吹不断,波回兰浆影翻明月照还望”。 本帖最后由 渔泊涯 于 2013-12-1 21:03 编辑 ![]() |
[8 楼] 渔泊涯
[陈年泡菜]
13-12-1 20:48
练桥
西堤六桥之一,位于镜桥与柳桥中间。练桥与西堤其他桥亭的重要区别是一孔桥洞,上面为四方形的重檐攒尖桥亭。 练是白色的丝织品,此处用来形容湖水洁净如练。据说桥名出自南朝谢眺诗句:“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其实在古代诗文中,以练比喻水的很多,如宋朝王安石的名句就有“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工部揣摩上意设计,乾隆听取汇报准奏,给桥起个名大概也就是这个程序。 ![]() |
[7 楼] 渔泊涯
[陈年泡菜]
13-12-1 20:44
豳风桥
西堤六桥之一,乾隆清漪园时名为桑苎桥,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1886年重建后,改名为豳风桥(避讳咸丰皇帝名字奕詝)。新旧桥名都与农业生产有关,有皇家关注农桑、期盼丰收之意。桥的西部原有耕织图、机织房、缫丝房、水村居等模仿江南农村的景物建筑,英法联军烧毁后无法复原,现今徒有虚名。豳风桥桥亭作长方形,重檐四坡顶,也属于屋桥。 ![]() |
[6 楼] 渔泊涯
[陈年泡菜]
13-12-1 20:41
镜桥
西堤六桥之一,位于玉带桥与练桥之间,最明显的标志是八角重檐的桥亭。 据说乾隆最早按照避暑山庄康熙36景之“双湖夹镜”建造,桥名语出唐朝诗人李白诗句“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此桥系后来西堤改造重建,已不是当年摸样 ![]() |
[5 楼] 渔泊涯
[陈年泡菜]
13-12-1 20:38
柳 桥
越过绣漪桥右转,就是柳桥了。 柳桥是颐和园西堤上最南端的桥,因西堤多植柳而名。据说语出唐朝诗人杜甫诗句:“柳桥晴有絮”。柳桥是一座屋桥,桥亭为重檐歇山元宝脊。拍摄柳桥有多处机位,为得到柳桥在绿柳环抱中的全貌,在西堤对岸用长焦距镜头拍摄仅是一种选择。 ![]() |
[4 楼] 渔泊涯
[陈年泡菜]
13-12-1 20:35
绣漪桥
绣漪桥位于颐和园南如意门内,是连接东堤与西堤、长河与昆明湖的水陆交通要道。 绣漪桥体态秀美,栏杆制作精雕细刻。正中栏杆上镶嵌乾隆皇帝手书“绣漪桥”石匾,桥拱两面镌刻乾隆所题对联:南面为“螺黛一丸银盆浮碧岫;鳞纹千叠壁月漾金波”。北面为“路入阆风云霞空际涌;地临蓬岛宫阙水边明。 桥名绣漪,语出乾隆皇题诗:“风漪春水文章丽,神绣应成天女孙。” ![]() |
[3 楼] 渔泊涯
[陈年泡菜]
13-12-1 20:26
【万寿山倒影】
![]() |
[2 楼] 渔泊涯
[陈年泡菜]
13-12-1 20:21
【初冬的清石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