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暗房的小屋:黑白银盐照片的制作,
76006 2501
[1362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5-1-13 00:07
等待…… 发表于 2015-1-12 23:11
这样


这张漂亮,GP3去年夏天已经领教过了,幸亏多带来几张fp4,不然真的就瞎米了。
[1361 楼] 房前屋后种点菜 [资深泡菜]
15-1-13 00:07
等待…… 发表于 2015-1-12 23:36
内容与形式?老生常谈了,好像有点过时了。想着摄影能有什么社会意义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摄影也不是能拯救别人的工具。
他就应该是个人化的玩意,应用什么工具是自己的选择,既然用了这种工具,就要使用好这种工具的表达方法。
四婶指出的问题没错,不够味,没到位,不够用心。


说起内容就往社会意义上扯?这里所说的内容是指影像语言所表现出的作品意图,形式是指技术技巧工艺等配合内容需要的手段,

看不出是不是老生常谈?如果谈的是这些,能常谈还真是不错呢?个人化的玩意儿挂在了墙上也是为了表达,不通过内容形式观者

如何理解你的表达?
[1360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5-1-13 00:03
shen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5-1-12 23:07
靠,还少说了 20张。那两样严格说是商业秘方药。雷电露后来有两个 版本流传出来了,据俺老乡说有至少10个版本的 雷电露。俺知道三个。XTOL也是。即便是柯达D76,也 不见得是纯粹的市面公版。
就说看画皮书,你研究过几种纸药吧?一种恐怕都没有吧。
你发现天元药有略微亮晶晶的 残留了 嘛?


今天还真看到个万能药方,黄皮书第6个纸药配方,不同比例的药液与配比,分别对付高反差,适当反差和低反差底片,纯黑影调显影液,没品牌号码,
[1359 楼] 等待…… [泡菜]
15-1-12 23:57
shen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5-1-12 23:46
据说在6连发里没事,单个 片甲竖拍没事好赖比佛吗反着鼓强,第一次暗袋里摸的 时候当时吓死俺了,赶紧给小哥们打电话。

装满一套25张,那一套也 不敢扔回冰箱了,常温放着,看能不能反鼓回去。要不然不清晰啊。


我还想着等我这几盒柯达用完了,再买什么胶片呢。哥们说福马还不错,还有这情况?adox有划痕啊,要不还能再用用。12f有点阴影。实在不成就还用12f?
[1358 楼] shenshenshenshen [注销用户]
15-1-12 23:46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
[1357 楼] 等待…… [泡菜]
15-1-12 23:36
房前屋后种点菜 发表于 2015-1-12 23:20
十人中俺第一喜欢黄庆云,第二张志明。看影展自然是内容与形式相结合,若非要分开讲,首要的是内容 ,形式两成而已


内容与形式?老生常谈了,好像有点过时了。想着摄影能有什么社会意义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摄影也不是能拯救别人的工具。
他就应该是个人化的玩意,应用什么工具是自己的选择,既然用了这种工具,就要使用好这种工具的表达方法。
四婶指出的问题没错,不够味,没到位,不够用心。
[1356 楼] 等待…… [泡菜]
15-1-12 23:20
shen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5-1-12 23:12
跟雨刮器的 片有一拼哈,那上海是玩压缩的 东西嘛?


玩压缩的时候就不再用上海了,那片子比柯达小一圈,在片盒里老晃悠啊
[1355 楼] 房前屋后种点菜 [资深泡菜]
15-1-12 23:20
shen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5-1-12 13:27
就从内容来讲,俺喜欢那些大型冶炼设备大管子的 正面照。可惜很多是 乐凯810底片拍的。冲洗上没把握的 很好,搞得跟上海的 高光一个德行了。高光溢的 不少,调子不连续。估计是老乐凯810.不是新的 乐凯810人像卤剂。抑或是 重新做的二次底片也没准。俺要是有机会整这个。HP5 810那是必须没商量的。河北石家庄摄影家也太扣门了哈。当是拍着玩呢。。那可是参展作品。。


十人中俺第一喜欢黄庆云,第二张志明。看影展自然是内容与形式相结合,若非要分开讲,首要的是内容 ,形式两成而已
[1354 楼] shenshenshenshen [注销用户]
15-1-12 23:12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
[1353 楼] 等待…… [泡菜]
15-1-12 23:11
这样
[1352 楼] shenshenshenshen [注销用户]
15-1-12 23:07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
[1351 楼] 等待…… [泡菜]
15-1-12 22:47
润普 发表于 2015-1-12 22:44
真敢玩儿悬的,不过减冲有点过了,反差还可以大一些,


扫描的,反差好说,放出来的比这个好看。下部的反差是需要大点的。扫描稿就懒的调它了。哈哈哈
[1350 楼] 等待…… [泡菜]
15-1-12 22:46
润普 发表于 2015-1-12 22:38
说错了,是1升药冲48张45的底片,黄皮书里说的,1升药可以冲10个胶卷,俺总结经验冲到12卷,合48张45的嘛,最后一卷的药力也很够滴,你们说的110、雷电露肿么在黄皮书里没有哇,


hc110,真是好药啊。用法灵活,就是适应一下暗部,调整下曝光就成了,锐度很不错,颗粒也很好。
[1349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5-1-12 22:44
等待…… 发表于 2015-1-12 22:39
忘贴图了


真敢玩儿悬的,不过减冲有点过了,反差还可以大一些,
[1348 楼] 等待…… [泡菜]
15-1-12 22:43
刚才图好像大了点
这个d25 n-几忘了
[1347 楼] 等待…… [泡菜]
15-1-12 22:39
等待…… 发表于 2015-1-12 22:38
d25 n-2


忘贴图了
[1346 楼] 等待…… [泡菜]
15-1-12 22:38
d25 n-2
[1345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5-1-12 22:38
shen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5-1-12 22:02
一数,两三种镜头5,6种底片。再加几个屡镜,慢慢忙活吧。。
俺说那药不锐,你怎么就不听劝呢?你要是XTOL。或雷电路,选任何一种。俺从此都不跟你你提药的事了。老的瑟D23俺累的慌。你说你 机器镜头底片放大机都没挑了,怎么会死赖在D23上呢?咱不能输在着个地方吧。还有啊,哪天笑人家老随意省药,你更省,感一生28张45。还洋货。。。


说错了,是1升药冲48张45的底片,黄皮书里说的,1升药可以冲10个胶卷,俺总结经验冲到12卷,合48张45的嘛,最后一卷的药力也很够滴,你们说的110、雷电露肿么在黄皮书里没有哇,
[1344 楼] shenshenshenshen [注销用户]
15-1-12 22:02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
[1343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5-1-12 21:53
shen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5-1-12 18:02
D23加碱用,也能提升点密度的 哈。老谱一个 小方盒子冲片,没滚动条件,还老爱背阴,阴天的 整,也没罩子,即便加了滤镜,想在FP4这类底片上就靠纯D23提高密度,就非常之费劲啦。 就是 老钟还给他放了一次,拉出了最后一点反差,想多了 还没有了
D23,25,首先是腻,不锐。拉底高光的时候,中灰部分反差也 相应的 拉低了。要加档补偿回来。把硫钠换硫钾,你们再试验一次吧。再说了,7.5. 不8.5   9.5。10.5甚至更高主药这类配比变方,估计你们也 没尝试过。人家老外流行的D23,都是在这种100克硫氧的 PH环境里加点对苯二酚保护米兔儿的哈。
听课不白听吧,学院里教授不讲这些变化的,还要是黑白野战军叔叔讲课哈


一药对万卷也是有很多套路招法滴,不说加减时间的显影,
就说大反差场景可以用老头(软性),和3x、fp-4、hp5一类的宽影调底片,这样结合,也可以取得理想的底片,
遇到低反差场景,可以用现代镜头(硬朗),和ADox、T-Max、德尔塔一类的大反差窄影调的底片,只要灵活运用,都可以得到合适的影像,
就是GP3也可以玩儿花样儿,而且最近拍胡同,遇到顺光、逆光的情况,用大狗和西玛镜头分别处理,一锅冲也很理想,
[1342 楼] shenshenshenshen [注销用户]
15-1-12 19:53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
[1341 楼] 等待…… [泡菜]
15-1-12 19:08
润普 发表于 2015-1-12 17:52
发觉俺一出去拍片,你们就高谈阔论,把俺闪在一边哈,
与王老交流有一个感觉,大陆与港台的审美观念不同,或者老先生还生活在沙龙时代,所以看各种手工艺制作展览,就没觉出好来,看工业题材摄影,也是要打一束轮廓光,再就是烧四边,摄影作品还是要讲拍摄内容及画面结构(关于构图概念也是解释了半天)的,但强调暗房做出来就是要看黑白灰的层次过渡,
那张135放大到30吋的照片,内容很不错,但要看层次过渡就算了,也别对颗粒寄啥期望,纪实片的观赏理念与大画幅真的是风牛马不相及的,而120真的就是在画面摄取与画质矛盾的一种妥协,
谈到那2张所谓的高调,不是减薄就可以处理的事儿,在拍摄时就没个想法,黑白灰的比例没控制对,而旁边2幅的铁轨处理成低调,但黑位也是没有层次过渡,就是一片死黑,这4幅照片倒是给俺一个明确的意识,拍摄时就思考未来画面的处理效果,别以为暗房后期功能是无限可控的,这不是数码的RAW格式,


数码的raw也不是万能的,虽说数码对暗部的记录要强于胶片,到说到品质,还是要严格些。
预想很重要,拍摄时能做什么样的照片,就都想好了,只有这样才能确定后期工艺。
[1340 楼] 等待…… [泡菜]
15-1-12 18:58
shen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5-1-12 18:02
D23加碱用,也能提升点密度的 哈。雷电露严格说就是变种的 类D23强碱模式。无忌俺是第一个 提出这类观点的 哈。
但是主要有点区别,是 盐酸盐和硫酸盐之分。可能碱水解性硫酸盐差些。也没那么多亚硫酸钠弱融银剂成分。所以锐度相当不错的。能伺候TMAX的。D23可是足量硫氧。你还用他的 酸板D25.那是为了 完全顾高光的 玩法,锐度差的 很大很大啦。腻糊极了。
D23其实还有不后期单独碱浴,而在其冲洗过程中半截加碱的 路数,也能提高光密度的。当然是 滚动着玩。老谱一个 小方盒子冲片,没滚动条件,还老爱背阴,阴天的 整,也没罩子,即便加了滤镜,想在FP4这类底片上就靠纯D23提高密度,就非常之费劲啦。呀 就是 老钟还给他放了一次,拉出了最后一点反差,想多了 还没有了
D23,25,首先是腻,不锐。拉底高光的时候,中灰部分反差也 相应的 拉低了。要加档补偿回来。把硫钠换硫钾,你们再试验一次吧。再说了,7.5. 不8.5   9.5。10.5甚至更高主药这类配比变方,估计你们也 没尝试过。人家老外流行的D23,都是在这种100克硫氧的 PH环境里加点对苯二酚保护米兔儿的哈。
听课不白听吧,学院里教授不讲这些变化的,还要是黑白野战军叔叔讲课哈


d23确实和雷电露很近似,为了保证稀释后的ph肯定会是加强了碱的成分。
d25现在也早就不用了,锐度确实是有损失,不过要是用在高反差场景,效果还是很不错的,影调有时会比锐度更重要,总是要有点取舍,就是别直接用这种药做小片子,66以下就没法看了。
不管用什么药,做影调压缩的时候,曝光是要做一些改变的,对于拉开低密度的影调,保护中间调是很有利的。
还是个配合的事,单独说一方面,有时确实会产生偏差
[1339 楼] shenshenshenshen [注销用户]
15-1-12 18:38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
[1338 楼] shenshenshenshen [注销用户]
15-1-12 18:16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
[1337 楼] shenshenshenshen [注销用户]
15-1-12 18:09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
[1336 楼] shenshenshenshen [注销用户]
15-1-12 18:02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
[1335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5-1-12 17:52
发觉俺一出去拍片,你们就高谈阔论,把俺闪在一边哈,
与王老交流有一个感觉,大陆与港台的审美观念不同,或者老先生还生活在沙龙时代,所以看各种手工艺制作展览,就没觉出好来,看工业题材摄影,也是要打一束轮廓光,再就是烧四边,摄影作品还是要讲拍摄内容及画面结构(关于构图概念也是解释了半天)的,但强调暗房做出来就是要看黑白灰的层次过渡,
那张135放大到30吋的照片,内容很不错,但要看层次过渡就算了,也别对颗粒寄啥期望,纪实片的观赏理念与大画幅真的是风牛马不相及的,而120真的就是在画面摄取与画质矛盾的一种妥协,
谈到那2张所谓的高调,不是减薄就可以处理的事儿,在拍摄时就没个想法,黑白灰的比例没控制对,而旁边2幅的铁轨处理成低调,但黑位也是没有层次过渡,就是一片死黑,这4幅照片倒是给俺一个明确的意识,拍摄时就思考未来画面的处理效果,别以为暗房后期功能是无限可控的,这不是数码的RAW格式,
[1334 楼] 等待…… [泡菜]
15-1-12 17:27
shen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5-1-12 16:22
一般的都是减薄,要是加厚就先暗部局部涂抹加红了 ,减薄还不至于影响很大的 清晰度,不增加大的 颗粒,加厚可是是不然。
现代胶片。指的是TMAX那种T颗粒薄卤剂的 玩意吧。那直线你能用到多长?太直的线的 玩意一加减冲洗,整体斜率全变!!!
亚当斯理论,是在接近肩膀头的 弯线附近搞密度变化。而且还不大影响脚趾部分的 密度变化的搞法。这个 适应于传统卤剂。俺这样说是否妥当?咱们科班和 业余的 也探讨探讨。提高老谱这个 帖子的哦含金量。也省得不是说相声干仗,吹拉弹唱就是忆苦思甜。老头们都被人家瞧不起了哈。
都成了肚里没货,倚老卖老了 还成呀


加厚减薄,我还是先不做了,也不会做数转胶再直放的路子,用好可变反差纸,我觉得暂时都不是问题。
最近定了两盒东方海鸥纸,过一段就能拿到了。
之前一直用凯瑞的f b,我怎么感觉比百合好用呢?黑的不那么腻。
[1333 楼] 等待…… [泡菜]
15-1-12 17:17
shen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5-1-12 15:58
在那个听外国电台都不中的 年代。谁知道亚当斯那一套啊。跟着国产定号纸走吧。都没办法的事啊。那都不算严格区域控制。
在现代科学年代。没 密度仪辅助,啥区区的都是估摸着来,嘴上侃侃而已不严谨的。下次谁跟你侃区区的,你让他亮密度仪,没有的话,一脚给他踹出去。别搭理他。。有人跟你侃暗房,你就让他亮21阶密度纸试条。放不全的也别搭理他。
7种卷8种药9种纸的混玩,老光棍逛窑子似的,今天你,明天她的 弄。那才不叫遵守区域呢。科班教育出来的 人不许乱逛黑白窑子的 ,旱路水路混着一起来----野路子的 业余玩家才没禁忌呢。
网上张口闭口亚当斯的太多了。这两样是 标准通行证,没有的,没摸过的不得吹NB。都要先夹尾巴的 。
啥纸上看,都是胡说,那是没有标准的 胡侃,忽悠。灰度条打出来是真格。那个 说明纸控制能力。等于说是纸的区区法则了。
说老谱万卷一 药的D23说了 很多次,知道俺为啥说嘛。D23具体哪里不大好?
俺从小就是 把道理通俗化的 理解,要不俺自己都不明白哈。


d23,单一米兔儿主药显影液,对暗部会有很好的充分显影,到对高密度反应过于缓慢。这种药暗房里盆显做下双液效果非常好,可以更多的降低高光密度。我记得月升就是用的双液,要不天空密度实在是太高,在没有可变反差纸的时代,这真是太难处理的问题。
d23这种药,对于大反差场景做影调压缩是有好处的。效率也还好,不过更多时候罐显,我爱用d25。会有一些区别。
但是,这种药对低反差场景做影调扩张,简直是妄想,影调根本拉不开。这时候不如用d76
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