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2 楼] shenshenshenshen
[注销用户]
15-1-12 16:22
|
[1331 楼] shenshenshenshen
[注销用户]
15-1-12 15:58
|
[1330 楼] 等待……
[泡菜]
15-1-12 14:41
shen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5-1-12 14:11  不敢说行家,其实跟老谱一样,爱拍人文片。风光建筑片,严格说还没入门哈。 平时发帖子,您总是通俗易懂的那样,其实骨子里还是严谨的区域系统。以前条件有限,冲片子追纸走,其实那是无奈么?那不是您按照区域系统做的影调控制么。哈哈哈哈。 不过无忌有时说话好像还真不能太认真,更多人是真不懂。哈哈哈
|
[1329 楼] 等待……
[泡菜]
15-1-12 14:37
shen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5-1-12 14:05  其实那个 重新处理一下 ,对高密度做一次单独减薄,是能回来的,他们手艺不到家不敢下手,俺就不信当重大作品高级银盐放大参展的 片子。就照了一张底片。没处理好还就只能将就放了,怎么也 的有个备份啊。那不是瞬间已失的野景光线,这辈子碰不到了。那是长期生产用的工业设备,短时间拆不了跑不了的,拍不好可以再重拍。。人家月生那仅存的一张片子还加厚呢。 加厚和减薄,还真没实际操作过,现代胶片直线部那么长,做加厚减薄意义还大不大?一直想不明白。 那个高光过了,还是重新拍,比较靠谱,操作起来也简单,就是冲洗时要控制好,另外用点好底片。都那么大机器,天天拍上海什么的也没啥意思啊。
|
[1328 楼] shenshenshenshen
[注销用户]
15-1-12 14:11
|
[1327 楼] shenshenshenshen
[注销用户]
15-1-12 14:05
|
[1326 楼] shenshenshenshen
[注销用户]
15-1-12 13:49
|
[1325 楼] 等待……
[泡菜]
15-1-12 13:45
shen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5-1-12 13:19  你拿大幅底片去PK135莱卡,120如来,算是欺负人家的。讲细节,这些怎么讲的 过大幅呢。卷片爆光冲配套怎么会有叶片细致呢。细节的密度表现也 没有大幅的 好嘛。不就是为了那些细节和 过渡才追求大底片嘛,大机器带透视调节其实才占第二位的。大玻璃板专用的老木头机器其实就没啥调节量的,还净是大光圈直给的 浅景深片。 四婶是区域系统的行家。亚当斯他们是现实主义摄影的代表,也是最讲究纯粹摄影语言的鼻祖。工艺是基础,是为摄影语言表达服务的。咱们玩到现在,弄不出什么新鲜玩意。踏踏实实按照区域系统玩,就挺好的。 暗房时虽然可以做出各种效果,但咱们拍的时候,就想好要做什么照片了,变化也只能弄的更接近想法,把感受准确的传递出去就完了。 PK他们?不是一个东西啊。虽然我也用,135 120系统,但总也逃不出区域系统。一些控制还是要做的。品质第一嘛。 那个什么剪裁的王老几就算了,摄影讲构图?别逗了。摄影就讲构成,拍大画幅还要谈个稳定。干嘛要剪裁?那还不是基本功没到位,要不就是人懒。底片面积少了,放大时就变散了,数码也一样,生生把一个全副弄成个裁幅,还买那么贵的机器,不是缺心眼么。还谈什么摄影美学?非要把自己伪装成摄影艺术家。这不是让人笑掉大牙!先把活儿玩利索了比什么不强。 老的那种木头机器,还真没玩过。咱走的是区域系统的路子,什么玻璃湿板,干板的,和咱们没关系。和现实主义摄影也不沾边。也想不出那些工艺能给影像带来什么加分的地方。铂金就更算了,现在的改良配方,看那些片子,高光根本不够丰富,也没什么光泽的质感。钯太多,根本就不是那么个意思。不过倒是个让大家接触传统工艺的途径,谈到影像,那就全都不是那么回事了。
|
[1324 楼] shenshenshenshen
[注销用户]
15-1-12 13:27
|
[1323 楼] shenshenshenshen
[注销用户]
15-1-12 13:19
|
[1322 楼] 房前屋后种点菜
[资深泡菜]
15-1-12 13:12
润普 发表于 2015-1-12 10:59  底片记录的细节够丰富,暗房里就可以随心所欲,还有对黑白调子的理解, 昨天和 4shen 、王老二67去798看河北大画幅协会的工业题材影展,有两幅所谓的高调照片就很难受,白到没有了高光部分的细节,这就是在拍摄时的失败,想在后期暗房里找补回来,结果弄巧成拙, 十人里喜欢谁的?
|
[1321 楼] shenshenshenshen
[注销用户]
15-1-12 12:43
|
[1320 楼] 等待……
[泡菜]
15-1-12 11:22
润普 发表于 2015-1-12 10:59  底片记录的细节够丰富,暗房里就可以随心所欲,还有对黑白调子的理解, 昨天和 4shen 、王老二67去798看河北大画幅协会的工业题材影展,有两幅所谓的高调照片就很难受,白到没有了高光部分的细节,这就是在拍摄时的失败,想在后期暗房里找补回来,结果弄巧成拙, 高调我拍的少,在棚里拍人的时候才拍过。为了后期好做,曝光和冲洗都要特殊做。稍微麻烦点。平时能遇到高调场景实在太少了。 调子这东西,琢磨起来太需要精力和慢慢的磨练,一天两天出不来。先把底片弄好了吧。高级点,暗房就看心情了。呵呵
|
[1319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5-1-12 10:59
等待…… 发表于 2015-1-12 10:38  月升那张,上面后来做了减薄,下面做了加厚。当时又没找到表,曝光只能靠月亮做参考,不过他速度是够快的,环境变化速度太快,拍了两张,有一个废了。不是曝光问题,是整个环境气氛都变了。下面那层被照亮的十字架和民居,和那种天气,也许是他想象中带有宗教色彩的气氛吧。
大调子可以做的很低,但是低要有高来在做对比。关键还是在细节上,要做到丰富的细节,曝光是关键。有密度的烧黑和没密度的烧黑,本身就完全不是一回事,直接影响品质。 俗图一枚 底片记录的细节够丰富,暗房里就可以随心所欲,还有对黑白调子的理解, 昨天和 4shen 、王老二67去798看河北大画幅协会的工业题材影展,有两幅所谓的高调照片就很难受,白到没有了高光部分的细节,这就是在拍摄时的失败,想在后期暗房里找补回来,结果弄巧成拙,
|
[1318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5-1-12 10:48
suntiger 发表于 2015-1-12 10:37  周末与润普兄把酒言欢,十分惬意快活,有图有真相证 《润普兄的风采》,summicron50/2@f2,kodak5222 不错,很有立体,收藏了,感谢, 刚看时还以为是哪个帅哥呐, 房前屋后种点菜 发表于 2015-1-12 10:40  以后只能来你这儿起腻啦 欢迎,好茶水伺候着,还望赐片哈,胶片银盐滴,
|
[1317 楼] 房前屋后种点菜
[资深泡菜]
15-1-12 10:40
|
[1316 楼] 等待……
[泡菜]
15-1-12 10:38
润普 发表于 2015-1-12 09:45  所以俺的年龄段还处在亚当斯的徒弟这个阶段,你看了塞克斯顿的片子,就没有玩儿到那么黑的程度, 你也是,关键时候就拉稀,昨天说好你陪67兄去唐山,现在让人家孤身前往,幸亏事前僵尸兄都跟各位交代了一番, 月升那张,上面后来做了减薄,下面做了加厚。当时又没找到表,曝光只能靠月亮做参考,不过他速度是够快的,环境变化速度太快,拍了两张,有一个废了。不是曝光问题,是整个环境气氛都变了。下面那层被照亮的十字架和民居,和那种天气,也许是他想象中带有宗教色彩的气氛吧。 大调子可以做的很低,但是低要有高来在做对比。关键还是在细节上,要做到丰富的细节,曝光是关键。有密度的烧黑和没密度的烧黑,本身就完全不是一回事,直接影响品质。 俗图一枚
|
[1315 楼] suntiger
[陈年泡菜]
15-1-12 10:37
周末与润普兄把酒言欢,十分惬意快活,有图有真相,100%酷帅哥  《润普兄的风采》,summicron50/2@f2,kodak5222 本帖最后由 suntiger 于 2015-1-12 10:50 编辑
|
[1314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5-1-12 09:47
没镀膜 发表于 2015-1-12 08:52  纸上看黑,屏幕看灰,各有不同的特定表现方式。总结的精辟! 屏幕只是交流的手段,最终还是要看纸上的功夫,人家收藏没听说收藏数码信息的,这不是搞啥子非物质遗产,
|
[1313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5-1-12 09:45
shen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5-1-12 09:08  人家都是岁数越大越玩黑---把黑白搞得视觉强化简练醒目。 您老还年轻,眼光还在追求细节的 阶段。没修炼到那个份上 所以俺的年龄段还处在亚当斯的徒弟这个阶段,你看了塞克斯顿的片子,就没有玩儿到那么黑的程度, 你也是,关键时候就拉稀,昨天说好你陪67兄去唐山,现在让人家孤身前往,幸亏事前僵尸兄都跟各位交代了一番,
|
[1312 楼] shenshenshenshen
[注销用户]
15-1-12 09:12
|
[1311 楼] shenshenshenshen
[注销用户]
15-1-12 09:08
|
[1310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5-1-12 08:59
又一位热爱暗房的大侠关帖了,长白山要归隐小黑屋, 这样看来俺开这个楼的意义还是蛮重大滴,肿么着也要给各位喜欢作银盐影友一块儿活动的地方,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俺这人又喜欢热闹,
|
[1309 楼] 没镀膜
[陈年泡菜]
15-1-12 08:52
shen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5-1-11 22:19  今天见着真人了吧。。不是冤家不聚头。。72了,还大汗脚,看样子82也没问题哈。 俺不是为大反差。俺是用狗屁3不会冲小反差的场景哈,没反差的 场景俺对不上焦的哈。也不会放灰底片。今天看那个工业10人展。那个不是都有光的 场景啊。 片子有亮白和黝黑,说明把纸的特性发挥到极致,是 好事嘛。你135的 调子怎么看怎么比45的 调子好。。。 文明不文明,自己说了不算。。 纸上看黑,屏幕看灰,各有不同的特定表现方式。不能什么都要啊。 纸上看黑,屏幕看灰,各有不同的特定表现方式。总结的精辟!
|
[1308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5-1-12 07:44
shen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5-1-11 23:33  嘿嘿,肉眼看底片,如果暗部有要求的话,是基本上满底片的密度都高于尺孔哪个边沿密度的。今天和润谱看了看老哈苏哪个810的玻璃干板,很老厚的最高密度也放出来了哈。高亮很漂亮的。 那个干板底片的反差是高些,但你看的是反射光下的感觉,如果用透射光看,高密度区应还能有细节滴, 等待…… 发表于 2015-1-11 23:01  底片上要是有和灰雾密度一样的区域,没法放大哦。再放的大点更没法看了。 底片上有合适的密度,即使做成纯黑,那质感是完全不一样的。 成品照片做成什么样子是自己的事情,底片还是品质高点吧。细节可以不要,但底片不能没有。 关于细节的探讨,俺觉得很有益,就说一个例子, 《月升》是老亚的名作,一生做了多少张很难统计了,早期做的还保留了天空的很多细节,没有那么的深暗,到后期就把月亮以上的天空都烧黑了,这也是一个对作品影调的认识的过程,审美感受改变的过程,
|
[1307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5-1-12 07:32
shen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5-1-11 22:19  今天见着真人了吧。。不是冤家不聚头。。72了,还大汗脚,看样子82也没问题哈。 俺不是为大反差。俺是用狗屁3不会冲小反差的场景哈,没反差的 场景俺对不上焦的哈。也不会放灰底片。今天看那个工业10人展。那个不是都有光的 场景啊。 片子有亮白和黝黑,说明把纸的特性发挥到极致,是 好事嘛。你135的 调子怎么看怎么比45的 调子好。。。 文明不文明,自己说了不算。。 纸上看黑,屏幕看灰,各有不同的特定表现方式。不能什么都要啊。 你这话说得让人摸不着头脑,应该是见到网名“王老二67”的影友,才是后边那些话,确实在网上与67兄有许多的语言冲撞,可惜的是不死和尚昨天不在,不然更热闹哈, 67兄做了多年黑白暗房,主要以教摄影为业,对纸上的黑白有很深的见地,没有看到他做的纸片是个遗憾, 等待…… 发表于 2015-1-12 00:06  我可不敢叫润普兄,60多岁,该叫叔叔。 见了几次,人很随和,可不敢称兄道弟的,我妈要知道我没大没小的,抽我了该。 等待....兄,学艺虽有先后,以兄相称还是方便和相互尊重些,不然论资排辈就有些纠缠不清了,特别是年轻人有自己独特的见地更要讲出来,以启发墨守成规的老头子们,哈哈,
|
[1306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5-1-12 07:19
george747 发表于 2015-1-11 21:43  四婶,这个头早期评价都不错,我感觉拍黑白层次表现很好,转接在数码上,好似也有来卡咪,而且这个头现在便宜哬 这个头在徕卡标头里是最软(灰和肉)的一个,结构是延续施耐德给做的那个标头,当年出M3配的俩头,50mm/f1.5和50mm/f2, 不过 4shen 说用放大头拍用它来放片子,是说反了吧,毕竟照相头用来放大,比放大头做自己的专业还是差了些, 等待…… 发表于 2015-1-11 22:05  喜欢什么也是老变的。一会喜欢高反差,一会喜欢全影调。不过底片拍的还是要细节多一些。 这个不是曝光不足,只能做成这样的效果吧? 喜欢哪种影调,确实与器材本身和环境及阅历有关,以前(7、80年代)用国货,整个调子软,就觉着尼康的调子明朗,再看了大画幅全影调(83年亚当斯影展),感觉响亮,还可以出来那么多的细节,没有大画幅也幻想着在135上做出来,但还是条件差, 现在玩儿起来了,追求灰阶要绵长,可那种响亮的感觉还没有找到, 各人的经历不同,会影响欣赏品味,这里没啥对错,只是看目前流行什么,也许不合潮流,也许独树一帜,没有一个一统江湖的标准, george747 发表于 2015-1-11 23:38  不用客气,隨自己吧. 不过在这里,应随润普兄. 747兄,大家讨论要各抒己见才好,俺就是负责和泥的,楼还要靠各位齐心合力盖起来,坚持自己的审美观点没有错,只要没有人身攻击,就可以继续探讨,随大家, 其实这样交流很好,自古艺无定论,只有手艺高低,北京俗话:有喜欢孙猴子的,就有喜欢猪八戒的,当然更多人喜欢御弟哥哥,
|
[1305 楼] 等待……
[泡菜]
15-1-12 00:06
george747 发表于 2015-1-11 23:38  不用客气,隨自己吧. 不过在这里,应随润普兄. 我可不敢叫润普兄,60多岁,该叫叔叔。 见了几次,人很随和,可不敢称兄道弟的,我妈要知道我没大没小的,抽我了该。
|
[1304 楼] 等待……
[泡菜]
15-1-12 00:03
shen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5-1-11 23:33  嘿嘿,肉眼看底片,如果暗部有要求的话,是基本上满底片的密度都高于尺孔哪个边沿密度的。今天和润谱看了看老哈苏哪个810的玻璃干板,很老厚的最高密度也放出来了哈。高亮很漂亮的。 宽容度内,整体高当然不怕了。影调控制在可放大区域内,减少放大时过多的干扰就成了。 就怕整体低的,暗部没层次,高光上不来,看了能噎死。 影调还是玩的高级点。看起来也舒服点。
|
[1303 楼] george747
[泡菜]
15-1-11 23:38
等待…… 发表于 2015-1-11 23:22  随你。 不用客气,隨自己吧. 不过在这里,应随润普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