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2 楼] 水鸭子
[泡菜]
14-12-7 23:13
 润普 ;再拍片带着老臣呦 本帖最后由 水鸭子 于 2014-12-7 23:15 编辑
|
[791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4-12-7 20:29
淘了个郭氏45相机,虽然还是有些粗糙,但简洁轻巧,就想当做便携机(相对仙娜单轨)使用,可惜皮腔较硬,做各种调校老拧着劲儿,就拆了换成可拆卸的接口,订了老速腾的45广角皮腔,这样用90mm的头都可以自由调校了,这几天带着拍了几次,还成,
|
[790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4-12-7 08:26
|
[789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4-12-7 08:24
看着效果还成,再来一张, 交道口北头条29号的门楼,去年被火烧了,砖雕倒还保留着,
|
[788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4-12-7 08:21
老是被 4shen 上大图,可俺是翻拍的底片,肿么跟人家的扫描仪比涅,试着做一张看看效果, 前海,
|
[787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4-12-7 08:19
拍北京胡同,还得有北京特点,地标性建筑很重要, 小石碑胡同,
|
[786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4-12-6 08:54
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4-12-4 21:48  老头套不上偏振,吃老亏了哈。 没真人俺就 照假人哈 沃伦沙。狗屁3 看来 4shen 喜欢拍女人,没真人可拍就拍假人,  俺都说过可以用橡皮泥粘镜片在镜头前呀,你没偏振镜吧,
|
[785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14-12-5 23:53
|
[784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14-12-4 21:48
老头套不上偏振,吃老亏了哈。  没真人俺就 照假人哈 沃伦沙。狗屁3 本帖最后由 shenshenshen 于 2014-12-4 21:50 编辑
|
[783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14-12-4 21:15
润普 发表于 2014-12-4 20:27  这回看着就舒服多了,再裁就成方片儿了, 有阵子爱照这玩意。45的
|
[782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4-12-4 20:27
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4-12-4 17:42  不敢再黑了。鼠标不好用。暂且这样。 这回看着就舒服多了,再裁就成方片儿了, 没镀膜 发表于 2014-12-4 16:58  哈哈,普爷做笔记了,咋记得这么清楚? 最近的事儿记不住,以前的事儿还忘不掉,这就说明俺已经老了,就会死用功玩儿点儿低技术的事儿,
|
[781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14-12-4 17:42
润普 发表于 2014-12-4 11:34  这张还是有那么回子事儿滴,前边是公交车站吧,可为啥不是横幅涅,调子嘛还可以反差大些,白有了黑不够哈, 不敢再黑了。鼠标不好用。暂且这样。
|
[780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14-12-4 17:38
润普 发表于 2014-12-4 13:24  怎么选取视觉元素是你的事儿,俺只是脚着上下都空了,稍微偏重一些就有视觉引导的趋向,看着就会顺一些滴, 空就裁,反正45的。
|
[779 楼] 没镀膜
[陈年泡菜]
14-12-4 16:58
润普 发表于 2014-12-4 15:42  菜市口的委托行在口西边路北,中药店隔壁, 西单的在石驸马大街口的南边路西,叫中昌, 东单的叫三阳,青艺旁边,师傅姓纽, 王府井的在工艺美术服务部对面儿,小门脸儿, 珠市口的在口北路西,边上是自行车店, 西四的在北边路西,旁边全是电讯器材店, 天桥的在路西,隔壁就是天桥剧场, 地安门的在烟袋斜街对过儿, 平安里的在哪儿来着,好像在新街口哪儿吧, 好像崇文的没怎么去逛过, 最大的就是劝业场,廊坊头条,二层东南角, 说起来都30年前的事儿了, 哈哈,普爷做笔记了,咋记得这么清楚?
|
[778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4-12-4 15:54
去上海玩儿,也不忘去逛调剂商店(名称不同,都是旧货),淮海路的最大,70年代末有一次在南京路的调剂商店前,看到个小青年买了只佳能 100mm/f3.5 的 L39 螺口镜头,100大洋,美得很也很骄傲,那时合小青工三个月的工资,现在去趟菜市儿都不够哇,
|
[777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4-12-4 15:42
没镀膜 发表于 2014-12-4 15:15  俺们那时也爱逛菜市口、东单、平安里等几个委托商店。但俺比你强,俺是有车一族--凤凰28加重。 菜市口的委托行在口西边路北,中药店隔壁, 西单的在石驸马大街口的南边路西,叫中昌, 东单的叫三阳,青艺旁边,师傅姓纽, 王府井的在工艺美术服务部对面儿,小门脸儿, 珠市口的在口北路西,边上是自行车店, 西四的在北边路西,旁边全是电讯器材店, 天桥的在路西,隔壁就是天桥剧场, 地安门的在烟袋斜街对过儿, 平安里的在哪儿来着,好像在新街口哪儿吧, 好像崇文的没怎么去逛过, 最大的就是劝业场,廊坊头条,二层东南角, 说起来都30年前的事儿了,
|
[776 楼] 没镀膜
[陈年泡菜]
14-12-4 15:15
润普 发表于 2014-12-4 13:33  那时候北京也不大,刚工作那会儿,喜欢照相,经常从西单腿儿着去东四(北边路东过街天桥下边)的委托行看照相机,瘾大着呐, 俺们那时也爱逛菜市口、东单、平安里等几个委托商店。但俺比你强,俺是有车一族--凤凰28加重。
|
[775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4-12-4 13:33
suntiger 发表于 2014-12-4 13:21  越说越近乎了,原来嫂子和俺还是炒豆胡同的邻居呢那她当年应该是住在胡同西头,我是住在东头的。 大干部最大的就是75年的※※※了吧,他那时的宅子就在宽街小学的边上。住进来以前装修的紧急避险地道的钢门足有一尺厚,这宅子在《※※转折中的※※※》中是如实反映的。您有机会可以问问,嫂夫人一定知道宽街菜店的老张(女),胡同西口粮店的※※和宽街小学美术教师齐良已(齐白石最小的儿子)和体育荣老师等等。后来听说当年在宽街小学教我们美术的青年美术老师邢少后来都成了知名画家了。 那时候的世界很小,哈哈。 那时候北京也不大,刚工作那会儿,喜欢照相,经常从西单腿儿着去东四(北边路东过街天桥下边)的委托行看照相机,瘾大着呐,
|
[774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4-12-4 13:24
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4-12-4 11:46  为地下的树影。横幅可能人就显得小了。 这还不觉得大呢。没敢逼的很近,怕打扰。胡同元素已经够全乎的了,这又不是拍胡同地理地貌片。 拍大门,拍躺子,拍街角。三种感觉和视角,不能混着来啊。这俺都想裁裁片呢。 怎么选取视觉元素是你的事儿,俺只是脚着上下都空了,稍微偏重一些就有视觉引导的趋向,看着就会顺一些滴,
|
[773 楼] suntiger
[陈年泡菜]
14-12-4 13:21
润普 发表于 2014-12-4 11:45  看样子你是常去宽街副食店买东西的,俺家领导就住南锣的炒豆把角儿,08年俺陪她走了一趟南锣,那会儿她刚开个微博,想看看北京的变化,她对南锣的店铺可是如数家珍,哪个大宅门住着哪个干部、知名人士,门儿清,街面上有几个小饭铺,副食店卖肉的是个姓杨的师傅,现在的锣鼓洞天餐馆以前是卖白水羊头的小铺儿。。。。。俺拍了些数码的照片给她配图,现在变化就更大发了,
俺家院子也是蹲坑和共用水管子,冬天怕冻上,让水滴着,有时候天很冷,滴水还能结出个冰溜子,
蹲坑在※※时修了瓦管子通到胡同里的粪井里,但要用水冲下去,隔几天会有粪车来抽粪,冬天要是大便也是一个够呛, 越说越近乎了,原来嫂子和俺还是炒豆胡同的邻居呢  那她当年应该是住在胡同西头,我是住在东头的。 大干部最大的就是75年的 ※※※了吧,他那时的宅子就在宽街小学的边上。住进来以前装修的紧急避险地道的钢门足有一尺厚,这宅子在《 ※※转折中的 ※※※》中是如实反映的。您有机会可以问问,嫂夫人一定知道宽街菜店的老张(女),胡同西口粮店的 ※※和宽街小学美术教师齐良已(齐白石最小的儿子)和体育荣老师等等。后来听说当年在宽街小学教我们美术的青年美术老师邢少后来都成了知名画家了。 那时候的世界很小,哈哈。 本帖最后由 suntiger 于 2014-12-4 13:25 编辑
|
[772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14-12-4 11:46
润普 发表于 2014-12-4 11:34  这张还是有那么回子事儿滴,前边是公交车站吧,可为啥不是横幅涅,调子嘛还可以反差大些,白有了黑不够哈, 为地下的树影。横幅可能人就显得小了。 这还不觉得大呢。没敢逼的很近,怕打扰。胡同元素已经够全乎的了,这又不是拍胡同地理地貌片。 拍大门,拍躺子,拍街角。三种感觉和视角,不能混着来啊。这俺都想裁裁片呢。 本帖最后由 shenshenshen 于 2014-12-4 11:54 编辑
|
[771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4-12-4 11:45
suntiger 发表于 2014-12-4 10:31  不用闭上眼睛,上小学中学那会儿,那锣鼓巷没有啥玩意,地上更没什么地砖,都是柏油路,自北向南是一个大下坡。锣鼓巷以前没设么商铺,就是一些四合院的门或外墙,破破烂烂的。就一个沙井副食店还是比较有规模的,是当时附近居民的主要生活用品采购地点,我家一般在宽街副食买东西,偶尔也到过这里。沙井副食店店11年孩子上学时还在,后来给拆了。再有名的建筑就是中戏和圆恩寺影剧院了,小时候经常到圆恩寺影剧院看电影,那可是甲级影剧院,是带舞台可以演话剧的。我们住的安宁里13号是中戏宿舍,76年地震大家都到中戏的操场上搭抗震棚睡通铺呢。
那时候可玩不起相机,有钱还得买点干粮糊口呢。
这胡同的老四合院保存完好的并不多。以前院内是有厕所的,只不过不是如今的带化粪池的冲水厕所,而是味道比较浓厚的“蹲坑”,所以也才会有大名鼎鼎的掏粪工时传祥这样的劳模。上下水确实不方便,都是公用的,冬天龙头会被冻上,要烧开会来浇开。76年地震后,大杂院兴起了盖小厨房的热潮,每家自己的房子外一般都自建一个1-2平米大小的小厨房,再配上液化气钢瓶,当时觉得做饭比以前的蜂窝煤炉子爽了不少。
所以说呢,如今的“老北京南锣鼓巷”文化是一个纯粹的经过商业化包装的、并且事实证明 ... 看样子你是常去宽街副食店买东西的,俺家领导就住南锣的炒豆把角儿,08年俺陪她走了一趟南锣,那会儿她刚开个微博,想看看北京的变化,她对南锣的店铺可是如数家珍,哪个大宅门住着哪个干部、知名人士,门儿清,街面上有几个小饭铺,副食店卖肉的是个姓杨的师傅,现在的锣鼓洞天餐馆以前是卖白水羊头的小铺儿。。。。。俺拍了些数码的照片给她配图,现在变化就更大发了, 以下内容由 润普 于 2014-12-4 11:54 补充 俺家院子也是蹲坑和共用水管子,冬天怕冻上,让水滴着,有时候天很冷,滴水还能结出个冰溜子, 蹲坑在 ※※时修了瓦管子通到胡同里的粪井里,但要用水冲下去,隔几天会有粪车来抽粪,冬天要是大便也是一个够呛,
|
[770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4-12-4 11:34
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4-12-4 10:31  45 gp3 林3.师奶150双焦 这张还是有那么回子事儿滴  ,前边是公交车站吧,可为啥不是横幅涅,调子嘛还可以反差大些,白有了黑不够哈,
|
[769 楼] suntiger
[陈年泡菜]
14-12-4 10:31
润普 发表于 2014-12-4 09:45  片儿是有,想着多攒点儿一起翻拍做出来,今年有一段时间没拍片子,伤病加事儿多,这天儿一下子就那么凉了,出去缩手缩脚的,
你先闭上眼睛,把以前南锣鼓巷街两边儿的店铺回忆一下,画张图,05年俺去南锣拍135的胡同生活片子,那时还没有如今那么喧嚣呐,既然是老街坊,就该有点子图像存货,小时候在家门口、院儿里、街门口、胡同口就没照过照片吗,
俺在安宁里口上向北拍那个拱门,右手儿第一家走出个洋小伙,人家就能真的住在胡同里,体验北京的文化,大凉天的看俺用大画幅拍片很辛苦,还端出杯热茶给俺喝,太温馨啦,这就是胡同文化,讲究个人情味儿,老礼儿, 其实住胡同有啥好的,没厕所没浴室没厨房的,生活不是很方便,可有个人文环境,住楼里,俺都不知道隔壁家姓啥,汗颜呐, 不用闭上眼睛,上小学中学那会儿,那锣鼓巷没有啥玩意,地上更没什么地砖,都是柏油路,自北向南是一个大下坡。锣鼓巷以前没设么商铺,就是一些四合院的门或外墙,破破烂烂的。就一个沙井副食店还是比较有规模的,是当时附近居民的主要生活用品采购地点,我家一般在宽街副食买东西,偶尔也到过这里。沙井副食店店11年孩子上学时还在,后来给拆了。再有名的建筑就是中戏和圆恩寺影剧院了,小时候经常到圆恩寺影剧院看电影,那可是甲级影剧院,是带舞台可以演话剧的。我们住的安宁里13号是中戏宿舍,76年地震大家都到中戏的操场上搭抗震棚睡通铺呢。 那时候可玩不起相机,有钱还得买点干粮糊口呢。 这胡同的老四合院保存完好的并不多。以前院内是有厕所的,只不过不是如今的带化粪池的冲水厕所,而是味道比较浓厚的“蹲坑”,所以也才会有大名鼎鼎的掏粪工时传祥这样的劳模。上下水确实不方便,都是公用的,冬天龙头会被冻上,要烧开会来浇开。76年地震后,大杂院兴起了盖小厨房的热潮,每家自己的房子外一般都自建一个1-2平米大小的小厨房,再配上液化气钢瓶,当时觉得做饭比以前的蜂窝煤炉子爽了不少。 所以说呢,如今的“老北京南锣鼓巷”文化是一个纯粹的经过商业化包装的、并且事实证明获得“成功”的商业街,与北京的老胡同文化没啥子关系滴。 本帖最后由 suntiger 于 2014-12-4 11:02 编辑
|
[768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14-12-4 10:31
45 gp3 林3.师奶150双焦 本帖最后由 shenshenshen 于 2014-12-4 10:33 编辑
|
[767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4-12-4 09:45
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4-12-4 09:03  有聊天的机会肯定有片。别藏着掖着 片儿是有,想着多攒点儿一起翻拍做出来,今年有一段时间没拍片子,伤病加事儿多,这天儿一下子就那么凉了,出去缩手缩脚的, suntiger 发表于 2014-12-4 09:15  咋不跟俺聊聊胡同文化呢?俺在锣鼓巷炒豆胡同安宁里住了30年呢 你先闭上眼睛,把以前南锣鼓巷街两边儿的店铺回忆一下,画张图,05年俺去南锣拍135的胡同生活片子,那时还没有如今那么喧嚣呐,既然是老街坊,就该有点子图像存货,小时候在家门口、院儿里、街门口、胡同口就没照过照片吗, 以下内容由 润普 于 2014-12-4 09:52 补充 俺在安宁里口上向北拍那个拱门,右手儿第一家走出个洋小伙,人家就能真的住在胡同里,体验北京的文化,大凉天的看俺用大画幅拍片很辛苦,还端出杯热茶给俺喝,太温馨啦,这就是胡同文化,讲究个人情味儿,老礼儿, 其实住胡同有啥好的,没厕所没浴室没厨房的,生活不是很方便,可有个人文环境,住楼里,俺都不知道隔壁家姓啥,汗颜呐,
|
[766 楼] suntiger
[陈年泡菜]
14-12-4 09:15
润普 发表于 2014-12-4 08:22  这条胡同真的是变味儿了,所谓的胡同文化在这儿全走畸了,也就是个798的胡同翻版,要说商业街那还得说是大栅栏,而且基本都是本土商品,南锣里没几家是北京特色的商品,那些旅游的也就看个热闹,没几个能往那东西8条胡同里走上50米的,
倒是那几条横胡同有许多可以看的,排列的很规整,俺在那儿找到不少拍摄的元素,其实要了解胡同文化,你得住在里边几天,俺在银闸胡同拍片时几个老街坊跟俺聊天,50年的老住户了,有的聊还愿意聊,尽是老话儿, 咋不跟俺聊聊胡同文化呢?俺在锣鼓巷炒豆胡同安宁里住了30年呢
|
[765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14-12-4 09:03
润普 发表于 2014-12-4 08:22  这条胡同真的是变味儿了,所谓的胡同文化在这儿全走畸了,也就是个798的胡同翻版,要说商业街那还得说是大栅栏,而且基本都是本土商品,南锣里没几家是北京特色的商品,那些旅游的也就看个热闹,没几个能往那东西8条胡同里走上50米的,
倒是那几条横胡同有许多可以看的,排列的很规整,俺在那儿找到不少拍摄的元素,其实要了解胡同文化,你得住在里边几天,俺在银闸胡同拍片时几个老街坊跟俺聊天,50年的老住户了,有的聊还愿意聊,尽是老话儿, 有聊天的机会肯定有片。别藏着掖着
|
[764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4-12-4 08:22
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4-12-3 20:34  顺你的 毛驴,哄你个 老头子玩玩。。还来劲了 你。 胡同的 商业色彩 这条胡同真的是变味儿了,所谓的胡同文化在这儿全走畸了,也就是个798的胡同翻版,要说商业街那还得说是大栅栏,而且基本都是本土商品,南锣里没几家是北京特色的商品,那些旅游的也就看个热闹,没几个能往那东西8条胡同里走上50米的, 倒是那几条横胡同有许多可以看的,排列的很规整,俺在那儿找到不少拍摄的元素,其实要了解胡同文化,你得住在里边几天,俺在银闸胡同拍片时几个老街坊跟俺聊天,50年的老住户了,有的聊还愿意聊,尽是老话儿,
|
[763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14-12-3 20:34
润普 发表于 2014-12-2 19:03  4shen 属顺毛驴的,你夸他几句,你今年底片的冲洗他都包了,哈,
你要是挑他的毛病,他就气哼哼的,逮着机会就抄你的拐子了,他哪里知道你是为他好哇,哎, 顺你的 毛驴,哄你个 老头子玩玩。。还来劲了 你。 胡同的 商业色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