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7RII/A7II上使用Contax N/645镜头讨论
41201 449
[60 楼] fringer [资深泡菜]
15-9-9 15:20
tririv 发表于 2015-9-9 14:49
这么转接A7RII的五轴防抖还有效吗?

有效,而且效果很好:看这里
[59 楼] cheji [陈年泡菜]
15-9-9 15:20
RX200 发表于 2015-9-9 09:14
一坨X


你猜猜哪边是2470哪边是2485

本帖最后由 cheji 于 2015-9-9 15:28 编辑

[58 楼] olala [资深泡菜]
15-9-9 15:05
fringer 发表于 2015-9-9 10:08
我和你看法相似,N70300太重了,同规格下A口的70300更好用。不过N70-200/3.5-4.5这个头到是很不错,我也很意外,这个原来胶片时代不太受待见的蔡司自动头,在A7RII上竟然相当不错,而且它光圈更大,又小巧轻便,反正我现在是出门必带了


LZ还有N720啊,有这头与机身的合体图么?观摩一下,这头太冷门,但真心是个适合旅行摄影的镜头,现在外变焦的短小精干720已经绝迹了,真希望大法可以出个这样的中长变焦

另外LZ可否对比一下这头和A口730G的远景风光?F8-F11的光圈就行,以前研究过这头,但无奈根本找不到靠谱的样片,只看MTF,应该是中心很好,边缘不差的

[57 楼] tririv [泡菜]
15-9-9 14:49
这么转接A7RII的五轴防抖还有效吗?
[56 楼] olala [资深泡菜]
15-9-9 14:44
cheji 发表于 2015-9-9 00:57
说句实话吧

别拿现在数码优化过的镜头和老胶片牛头比,真心悔三观


老胶片头多是大光圈定焦比较毁三观,这种变态大口径的变焦到还值得瞧瞧
[55 楼] olala [资深泡菜]
15-9-9 14:34
RX200 发表于 2015-9-9 09:14
一坨X


被放出来啦?又犯啥事儿了,被关小黑屋
[54 楼] fringer [资深泡菜]
15-9-9 12:50
cheji 发表于 2015-9-9 10:20
这倒是个好消息

像质难道不比70-300差?

锐度是不差的,但如果要求高的话,焦外还有点不足

A7II + N70-200 @200mm, F4.5全开
100%局部
本帖最后由 fringer 于 2015-9-9 12:52 编辑

[53 楼] fringer [资深泡菜]
15-9-9 12:19
cheji 发表于 2015-9-9 10:20
这倒是个好消息

像质难道不比70-300差?

至少中心锐度不差,就是没有超声波马达,比70300慢一些 本帖最后由 fringer 于 2015-9-9 12:19 编辑

[52 楼] fringer [资深泡菜]
15-9-9 12:18
泡蔡 发表于 2015-9-9 10:52
确实可以眼控但是不能相位,我一直没试成,跑焦跑得没边,以为这功能被阉了。本来以为是相机问题,但是35/2.8又是好的。

准备修镜头去了。

这就扯了,FE镜头没有相位对焦的,要么是老头只支持反差(如E16),要么就是绝对大部分E/FE口的混合对焦。FE28/2这么新的头当然支持混合对焦,这没有任何疑问。
[51 楼] 泡蔡 [泡菜]
15-9-9 10:52
clarrywong 发表于 2015-9-9 10:14
FE28/2 眼控AF?
这 ?
我用过, 没有问题, 但不及FE 55 1.8快.


确实可以眼控但是不能相位,我一直没试成,跑焦跑得没边,以为这功能被阉了。本来以为是相机问题,但是35/2.8又是好的。

准备修镜头去了。
[50 楼] cheji [陈年泡菜]
15-9-9 10:20
fringer 发表于 2015-9-9 10:08
我和你看法相似,N70300太重了,同规格下A口的70300更好用。不过N70-200/3.5-4.5这个头到是很不错,我也很意外,这个原来胶片时代不太受待见的蔡司自动头,在A7RII上竟然相当不错,而且它光圈更大,又小巧轻便,反正我现在是出门必带了


这倒是个好消息

像质难道不比70-300差?
[49 楼] cheji [陈年泡菜]
15-9-9 10:19
RX200 发表于 2015-9-9 09:14
一坨X


你这家伙
[48 楼] clarrywong [泡菜]
15-9-9 10:14
泡蔡 发表于 2015-9-6 11:38
EF镜头群太大了,还有无数副厂头,不像N和C645加起来不到20支,而且接口编码从来没变过。

原厂头也不同时具备速度精度和功能齐备(比如FE 28/2就故意去掉了相位AF和眼控),索尼在这事上还是有私心的。


FE28/2 眼控AF?
这 ?
我用过, 没有问题, 但不及FE 55 1.8快.
[47 楼] fringer [资深泡菜]
15-9-9 10:10
cheji 发表于 2015-9-8 22:47
明天带2470比较比较

不过对焦速度基本超出预期,和Metabones 4代环转接佳能镜头的对焦速度不遑多让!

是目前我接触过的副厂转接环中最成熟的方案之一(和原厂三代环比也不弱)

多谢肯定!期待对比评测
[46 楼] fringer [资深泡菜]
15-9-9 10:08
cheji 发表于 2015-9-8 22:48
差点没忍住去进了一个70-300,看了看重量,还是放弃了

我和你看法相似,N70300太重了,同规格下A口的70300更好用。不过N70-200/3.5-4.5这个头到是很不错,我也很意外,这个原来胶片时代不太受待见的蔡司自动头,在A7RII上竟然相当不错,而且它光圈更大,又小巧轻便,反正我现在是出门必带了
[45 楼] RX200 [泡菜]
15-9-9 09:14
olala 发表于 2015-9-8 23:38
期待.............看看这不招人待见的FE2470/4和这个牛B了15年的Contax N2485会有多大差距

一坨X
[44 楼] cheji [陈年泡菜]
15-9-9 00:57
olala 发表于 2015-09-08 15:38
期待.............看看这不招人待见的FE2470/4和这个牛B了15年的Contax N2485会有多大差距...


说句实话吧

别拿现在数码优化过的镜头和老胶片牛头比,真心悔三观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43 楼] olala [资深泡菜]
15-9-8 23:38
cheji 发表于 2015-9-8 22:47
明天带2470比较比较


期待.............看看这不招人待见的FE2470/4和这个牛B了15年的Contax N2485会有多大差距
[42 楼] cheji [陈年泡菜]
15-9-8 22:48
fringer 发表于 2015-9-8 22:06
N2485现在爽了吧
期待兄弟的客观体验和详细分享


差点没忍住去进了一个70-300,看了看重量,还是放弃了
[41 楼] cheji [陈年泡菜]
15-9-8 22:47
fringer 发表于 2015-9-8 22:06
N2485现在爽了吧
期待兄弟的客观体验和详细分享


明天带2470比较比较

不过对焦速度基本超出预期,和Metabones 4代环转接佳能镜头的对焦速度不遑多让!

是目前我接触过的副厂转接环中最成熟的方案之一(和原厂三代环比也不弱)
[40 楼] fringer [资深泡菜]
15-9-8 22:06
cheji 发表于 2015-9-8 16:35

N2485现在爽了吧
期待兄弟的客观体验和详细分享
[39 楼] cheji [陈年泡菜]
15-9-8 16:35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38 楼] cheji [陈年泡菜]
15-9-8 16:29
中心 100%

性能不错
[37 楼] fringer [资深泡菜]
15-9-7 20:36
ff 发表于 2015-9-6 20:40
太好了,Fringer兄,因我无知,导致这近2年一直被这个问题困扰,让我在外出拍摄时难以抉择到底是带哪套系统:既想要24-85的变焦便利,又想要YC纯手动操控。如果解决这个问题,那么N24-85的携带率必将大增。
另外,目前正考虑是否升级A7R2,如果决定换机,还要烦请兄升级转接环固件呢。

多些

不必客气
[36 楼] ff [泡菜]
15-9-6 20:40
fringer 发表于 2015-9-6 19:49
ff兄看来对手动头有难以割舍的喜爱,确实,如果忠爱于蔡头的色彩、层次等,手动模式可以提供直观的体验,这是佳能的现代电子镜头所不具备的特点,老兄乐在其中也很好!这也是为什么fringer接环会提供一个全手动模式给象ff兄这样的手动蔡头爱好者,至于你所说的开机不操作会转为自动的问题,可以将机身的自动关机时间设为较长的时间(如30分钟),一般情况下就不会发生了。


太好了,Fringer兄,因我无知,导致这近2年一直被这个问题困扰,让我在外出拍摄时难以抉择到底是带哪套系统:既想要24-85的变焦便利,又想要YC纯手动操控。如果解决这个问题,那么N24-85的携带率必将大增。
另外,目前正考虑是否升级A7R2,如果决定换机,还要烦请兄升级转接环固件呢。

多些
[35 楼] fringer [资深泡菜]
15-9-6 19:49
ff 发表于 2015-9-6 18:07
转什么镜头,不能仅仅考虑什么MTF值,还应该关注镜头的成像风格色彩等。原以为数码时代这些因素被淡化,可以忽略,但对比发现依然存在。佳能镜头无论如何后期调节也无法展现出蔡司镜头的色彩和层次(味道就不说了,有人不理解,认为是虚无扯淡的东西);
      纯手动镜头让我难以割舍的另一个好处就是,真正的所见即所得,光圈收缩与调节同步进行,电子取景器可以实时看到景深曝光等效果,自动镜头好像不行吧,除非你按下景深预览键,光圈才能收缩到设定的档位。所以我用FRINGER转接环转康泰时N系镜头时,习惯将其设定为纯手动模式,可以实现上述功能,佳能的自动镜头不行吧?但是N头还是有点麻烦,就是如果开机而不操作的情况下,它会自动转换成自动对焦状态,从而光圈适时收缩功能便无法实现。

ff兄看来对手动头有难以割舍的喜爱,确实,如果忠爱于蔡头的色彩、层次等,手动模式可以提供直观的体验,这是佳能的现代电子镜头所不具备的特点,老兄乐在其中也很好!这也是为什么fringer接环会提供一个全手动模式给象ff兄这样的手动蔡头爱好者,至于你所说的开机不操作会转为自动的问题,可以将机身的自动关机时间设为较长的时间(如30分钟),一般情况下就不会发生了。
[34 楼] ff [泡菜]
15-9-6 18:07
      转什么镜头,不能仅仅考虑什么MTF值,还应该关注镜头的成像风格色彩等。原以为数码时代这些因素被淡化,可以忽略,但对比发现依然存在。佳能镜头无论如何后期调节也无法展现出蔡司镜头的色彩和层次(味道就不说了,有人不理解,认为是虚无扯淡的东西);
      纯手动镜头让我难以割舍的另一个好处就是,真正的所见即所得,光圈收缩与调节同步进行,电子取景器可以实时看到景深曝光等效果,自动镜头好像不行吧,除非你按下景深预览键,光圈才能收缩到设定的档位。所以我用FRINGER转接环转康泰时N系镜头时,习惯将其设定为纯手动模式,可以实现上述功能,佳能的自动镜头不行吧?但是N头还是有点麻烦,就是如果开机而不操作的情况下,它会自动转换成自动对焦状态,从而光圈适时收缩功能便无法实现。
[33 楼] fringer [资深泡菜]
15-9-6 13:32
泡蔡 发表于 2015-9-6 11:38
EF镜头群太大了,还有无数副厂头,不像N和C645加起来不到20支,而且接口编码从来没变过。

原厂头也不同时具备速度精度和功能齐备(比如FE 28/2就故意去掉了相位AF和眼控),索尼在这事上还是有私心的。

是的,所以我前面说过EF口镜头又多又杂,一时不能全部兼容可以理解。
至于FE28/2没有相位AF和眼控?不可能吧,回头我试试去
[32 楼] 泡蔡 [泡菜]
15-9-6 11:38
fringer 发表于 2015-9-6 11:15
看你怎么看这个“实用”,要说真正实用(速度、精度、功能齐备),那只有原厂头;如果愿意放弃一部分功能,但要求速度,那转接自动头也可,但目前看来转接佳能不见得是好选择,似乎还有很多EF口镜头转接后AF有问题,但如果已经是佳能用户想体验S家的最新科技机身,转接是不二选择;同样的,如果希望玩蔡司自动头(非指SONY蔡司),同时又对速度有要求,那转接N口、C645镜头应该就是正确选择了。


EF镜头群太大了,还有无数副厂头,不像N和C645加起来不到20支,而且接口编码从来没变过。

原厂头也不同时具备速度精度和功能齐备(比如FE 28/2就故意去掉了相位AF和眼控),索尼在这事上还是有私心的。
[31 楼] fringer [资深泡菜]
15-9-6 11:15
泡蔡 发表于 2015-9-6 11:04
现在转接比较实用的还是佳能的EF头,老兄这个环我觉得让N口的自动头也很实用了。

手动头怀怀旧,拍拍小物件小景就好,哪怕拍视频也是新的手动头远远强过CY的老头了。

看你怎么看这个“实用”,要说真正实用(速度、精度、功能齐备),那只有原厂头;如果愿意放弃一部分功能,但要求速度,那转接自动头也可,但目前看来转接佳能不见得是好选择,似乎还有很多EF口镜头转接后AF有问题,但如果已经是佳能用户想体验S家的最新科技机身,转接是不二选择;同样的,如果希望玩蔡司自动头(非指SONY蔡司),同时又对速度有要求,那转接N口、C645镜头应该就是正确选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