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英伦(一)伦敦
102619 2169
[1877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9-21 15:56
大英博物馆中东—001

      中东馆
从第6展室开始了中东文物的展示。

亚述雕塑


      亚述帝国(Assyria)是兴起于美索不达米亚(即两河流域,今伊拉克境内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一带)的国家。虽然亚述有时强大,有时则衰落或沦为他国的属地,但作为独立的国家和相对独立地区的亚述,是一直存在的。亚述人在两河流域古代※※上频繁活动时间前后约有二千年。
      公元前900年前后,亚述逐步强大,先后征服了小亚细亚东部、叙利亚、腓尼基、巴勒斯坦、巴比伦尼亚和埃及等地。国都定于尼尼微(今伊拉克摩苏尔附近)。
      在两河文明的几千年※※上,亚述可以说是※※延续最完整的国家,※※学家掌握有从大约公元前2000年开始到前605年连续的亚述国王名单。
      公元前626年,巴比伦尼亚宣告独立,由亚述派去驻守该地的迦勒底贵族那波帕拉沙尔自立为王,建立新巴比伦王国,并与伊朗高原西北、同受亚述统治的米底人结成同盟,于公元前612年攻陷亚述首都尼尼微,最终于公元前605年灭亡,国家随之消失。但亚述民族仍然顽强地在其祖居地生活至今,当今的亚述人是信奉东方礼教会的※※徒。
[1876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9-20 21:29

大英博物馆古埃及—123

      这一时期的加工工艺已经很精致了。
[1875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9-20 21:24
大英博物馆古埃及—122

《Ankhwa 雕像(Statue of Ankhwa)》
本帖最后由 hym1941 于 2017-9-20 21:24 编辑

[1874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9-20 21:22
大英博物馆古埃及—122

      王朝时期约自公元前3100年起至前2686年止。这五百年中,埃及没有外患,国王得以专心一意的去建筑他们的巨大坟墓金字塔和特别的纪念碑。

      《Ankhwa 雕像(Statue of Ankhwa)》
      第三王朝时期。
      发掘于开罗以南30公里的萨卡拉(Saqqara)
      Ankhwa是造船和金属工匠,他的雕像是早期埃及工艺技术的缩影他自豪地拥有一把铜扁斧,象征着他的行业和产品这个红色花岗岩雕像是皇家作坊金属加工石头和不断创新的结果。这件最早的一个私人雕像是法老的礼物。
[1873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9-20 21:17
大英博物馆古埃及—121

      《彩绘陶罐(Painted Jar)》
      前王朝晚期(公元前3100年以前)
      出土于下努比亚(Lower Nubia,埃及南部和苏丹北部)
      当时努比亚的国王从与埃及的贸易中获得了财富,但也吞噬了苦果。最后被埃及征服,航行的帆船图案,表现了埃及王室的胜利。
[1872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9-20 13:54
大英博物馆古埃及—120

      64展室展出埃及早期文物。

      埃及的前王朝时期分为前王朝Ⅰ时期和前王朝Ⅱ时期。前王朝Ⅰ时期,约公元前4000-前3500年),埃及出现了私有制和阶级萌芽。前王朝Ⅱ时期,约公元前3500-前3100年),在埃及,私有制逐步确立,阶级逐渐形成。在埃及出现了国家,但这些国家很小,人口也不多。

      《葬礼的罐子(Funerary jar)》
      前王朝中期,公元前3900-3300年。
      发掘于基纳(Qena)省尼罗河西岸的Naqada小镇。
      葬礼的罐子装饰着后来很流行的船的图案。这是为一个年轻女人坟墓的精心设计,显示了葬礼的仪式活动。一个女人举起双手舞蹈,另两个人击打节奏。她可能代表一个女神和女祭司,再给死者重生的祝福。
本帖最后由 hym1941 于 2017-9-20 13:56 编辑

[1871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9-20 13:50
大英博物馆古埃及—119

      荷鲁斯的四个儿子多姆泰夫、凯布山纳夫、哈碧与艾姆谢特在阴间成为了保护死者内脏器官的神明。
      多姆泰夫(Duamutef),狼首神,代表东方,坛内贮藏了死者的胃;
凯布山纳夫(Qebshenuf),隼头神,代表西方,坛内贮藏的是肠;
哈碧(Hapi),狒狒首神,代表北方,坛内贮藏的是肺;
艾姆谢特(Imset),人首,代表南方,坛内贮藏的是肝脏。

[1870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9-20 13:46

大英博物馆古埃及—118

      装木乃伊内脏的罐叫做彩陶卡诺匹斯罐(Canopic jar)
      由左至右
      《雅赫摩斯一世法老时期皇家幼儿彩陶卡诺匹斯罐(Painted pottery Canopic jar of the Royal Nursery Ahmose)》
      18王朝,约公元前1500年。
      发掘于上埃及。
      《彩陶卡诺匹斯罐(Painted pottery Canopic jar without inscription)》
      18王朝,约公元前1450年。无铭文。
      《写有草书体象形文字的彩陶卡诺匹斯罐(Painted pottery Canopic jar with cursive hieroglyphic text)》
      18王朝,约公元前1500年。
[1869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9-20 13:42
大英博物馆古埃及—117

      此图缺说明。
本帖最后由 hym1941 于 2017-9-20 13:43 编辑

[1868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9-20 13:37
大英博物馆古埃及—116

      此图展示了木乃伊的三层棺。

本帖最后由 hym1941 于 2017-9-20 13:40 编辑

[1867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9-19 21:30
大英博物馆古埃及—115

      敷在木乃伊上的面具有各种材质。
      《彩绘石膏女人木乃伊匣面具(Painted plaster chartonnage mask of a woman)》
      罗马时期,公元100-120年。
      这个面具使用模具分段制作,然后再把头部和躯干连接在一起。这女人穿着黄色的束腰上衣,乳房暴露,衣领装饰张开翅膀的圣甲虫,头戴玫瑰花环,手拿象征春天的桃金娘树叶。耳环、手镯和手指戒指的样式表明这是公元二世纪。
[1866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9-19 21:26
大英博物馆古埃及—114

      《彩绘Horsanakht木棺(Painted wooden coffin of Horsanakht)》
      托勒密时期,公元前305 - 330年。
      发掘于哈里杰绿洲(Kharga Oasis),位于开罗南550公里。
      这个棺材的绘制比例:庞大的假发,高耸的肩膀和宽阔的基座,是托勒密时期的特征。胸部装饰着鹰隼的头部,下面是长翅膀的女神努特。棺材上还有导引亡灵之神阿努比斯和一系列的保护神。
[1865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9-19 21:22
大英博物馆古埃及—113

      《彩绘木制男性内棺(Painted wooden inner coffin of an unnamed man)》
      21王朝后期,公元前980-945年。
      发掘于(Bab el-Gasus)
      盖子上装饰着许多神的形象、重复的图案和有关复活的护身符。其中包括圣甲虫、布满星星的天空、哈索尔(Hather)女神和冥神奥西里斯(Osiris)……。
[1864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9-19 21:19

大英博物馆古埃及—112

      《Denytenamun的彩绘木棺(Painted wooden coffin of Denytenamun)》
      22王朝早期,约公元前945-850年。
      Denytenamun是阿蒙神庙的敬香祭司(incense-bearer)。
      盖子上装饰着太阳神(sun-god)使其再生的许多典故:头顶和项圈下面装饰有翼的太阳盘,双手之上绘画一只太阳船;再往下左右各绘画了不同的情景这可是不同寻常的。
[1863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9-19 21:16

大英博物馆古埃及—111

      《彩绘女子木乃伊木制护板(Painted wooden mummy-board of an unidentified woman)》
      21王朝晚期—22王朝早期,公元前950—900年。
      发掘于底比斯。
      巨大的花项圈之下是带翼的太阳光盘,再下面是努特(Nut)女神。努特除是天空之神以外,在埃及神话中还代表着丧葬,棺椁和陵墓刻有努特雕像,以示处于努特的庇护之下,传说,努特还可以向亡灵提供空气、水和食物,供其冥府生存之用。因此,努特又被誉为“万物之主宰”。
      努特两侧是巴-鸟(ba-birds)和许多小神的形象。
[1862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9-19 21:11
大英博物馆古埃及—110

      《彩绘人型木乃伊匣(Painted anthropoid mummy case of a man)》
      这木乃伊匣用泥和稻草或糠混合制成,外敷纺织品,内用石膏涂层。传统的埃及风格的装饰,用珠子镶嵌的项圈,接着是有翼的太阳圆盘,木乃伊匣装饰着埃及诸神的形象。
      脚穿凉鞋,脸上画着胡子,眼睛是镶嵌着玻璃。
[1861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9-19 12:54
大英博物馆古埃及—109

      《阿特米多鲁斯的灰泥彩绘木乃伊匣(Mommy of Artemidorus in painted stucco case)》
      罗马统治时期,公元100-120年。发掘于法尤姆(Fayoum ,开罗东北88公里,Hawara)的哈瓦拉(Hawara)遗址。
      身体都被封闭在一个涂了红色灰泥的匣中,头部绘有死者的面容,其下是鹰形项圈(falcon-collar)。再下面用金箔描绘了古埃及“死亡之书”的葬礼场面和一系列的传统习俗:死者在守护神伊西斯(Isis)和奈芙蒂斯(Nephthys)两女神的守护下,由亡灵接引神阿努比斯(Anubis)引导进行亡灵的审判;冥神奥西里斯(Osiris)在他的圣地阿比多斯(Abydos),他的儿子荷鲁斯(Horus)智慧和写作之神透特(Thoth)在其两侧。
      木乃伊胸部一拼写错误的希腊铭文,上面写:“再见,阿特米多鲁斯。”
[1860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9-19 12:50
大英博物馆古埃及—108

      《霍尼杰提(Hornedjitef)大祭司彩绘外棺盖((Lid of the painted wooden outer coffin of Hornedjitef)》
      托勒密Ⅲ世时期(公元前246 - 222年),发掘于底比斯(Thebes)的Asasif。
[1859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9-19 12:47
大英博物馆古埃及—107

      《霍尼杰提(Hornedjitef)大祭司彩绘、镀金木制内棺盖((Lid of the painted and gilded wooden inner coffin of Hornedjitef)》
      托勒密Ⅲ世时期(公元前246 - 222年),发掘于底比斯(Thebes)的Asasif。
      霍尼杰提(Hornedjitef)在公元前250年是卡尔纳克(Karnak)神庙的祭司。和所有埃及人一样,他相信如果他的尸体能够被完美的保存,他将会永生,不过在到达死后的世界以前,他将会经历一段危险的旅程,为此他必须做最详尽的准备。所以他带上了他的符咒,护身符和所有的咒语。在他棺材的盖子上面,他甚至还画了一幅指引他达到天堂的地图。这个复杂的棺材将会使他穿越时间和空间,所有这些一丝不苟的准备使得我们能够穿越时空,回到他所在的世界。
[1858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9-19 12:43
大英博物馆古埃及—106

      《彩绘镀金女人木乃伊匣(Painted and gilded mummy-case of an unnamed women)》,公元前1世纪-公元1世纪。
      发掘于上埃及的(Akhmin),这是个匣盖,彩绘的女人穿着条纹束腰外衣和斗篷,乳房盖着镀金的圆盘,假发用粉色、金色和蓝色的花装饰。
[1857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9-19 12:40
大英博物馆古埃及—105

      《戴有护身符的男性木乃伊(Mummy of a man with amulets on a frame)》,罗马统治时期,公元前30年以后。
      这个身份不明的男人被包裹在一个彩绘的裹尸布里,上面有一木质镀金小护身符。
[1856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9-18 22:03
大英博物馆古埃及—104

      (网络图) 本帖最后由 hym1941 于 2017-9-18 22:08 编辑

[1855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9-18 22:01
大英博物馆古埃及—103
[1854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9-18 21:59
大英博物馆古埃及—102

     以上是博物馆一楼古埃及展品。

     来到楼上古埃及的生、死和来世(Egyptian life, death and afterlife)的展室
      古代埃及人相信人具有超自然的精神或灵魂,可以部分地继续存在于个人生命终结之后。如果说太阳夕没于西的经验观察,激发或强化了冥世生活的宗教幻想,那末,太阳每天朝出于东的事实,则使古代埃及人产生了死后可以复苏的宗教观念。他们甚至认为“人生只不过是一个短暂的居留,而死后才是永久的享受”。因而,埃及人把冥世看做是尘世生活的延续。受这种“来世观念”的影响,他们活着的时候,就诚心备至、充满信心地为死后做准备。于是,古代埃及人便想尽办法来保存尸体的不朽,并为其尸体建造陵墓。
       传说中奥西里斯神无辜受害的悲惨遭遇,却激发了埃及人对恶人的憎恶和对好人的同情,强化了人死后要接受神灵对其道德行为进行审判的宗教观念。奥西里斯因此而被推尊为冥世之王和亡灵的审判者,他的复活则进一步加强了关于来世生活的遐想。埃及人相信每个人死后,其亡灵都要到冥间审判台前接受冥王奥西里斯和由42州地域保护神组成的陪审团的审讯。亡灵则应向诸神报告自己生前的善功与恶行。神为检验亡灵供词的真假,便将此人之心放在天秤的一端,另一端则放上公正之神麦特的一片羽毛,由荷鲁斯和阿努比斯神(Anubis,神话说他为亡灵通往冥间引路,在对死者的审判中主管称量心脏)根据两端之轻重以验证其所供的真伪。如证明所言是虚,当判其有罪,遂将其心抛至门外,被等候在那里的狗形怪魔吞吃。
这些展室描述了古埃及人的生死观,和木乃伊的制作。
      关于这方面,伟大的古希腊※※学家希罗多德(Herodotus,约公元前484—425年),详尽的资料:
      第一,用融化的松脂涂在面部,保护面部形象,防止它干燥得太快。
      第二,对脑浆进行处理。工匠将凿子从左边鼻孔塞进去,将筛骨捣碎,再用工具在颅脑中转动破坏脑髓,用一根很细小的长柄勺从鼻孔里伸进大脑将脑浆舀出来,最后把一些药物和香料塞进空空的头骨中去。脑浆一般不保存。
      第三,取出内脏。胃、肠、肝、肺是在肚皮左侧切口取出的。后有棕油作清洗液,洗净胸腔腹腔。以上器官被整齐地包在松脂团里分装在有盖小罐里,小罐从古王国到新王国越来越复杂。
开始是些简单的罐盖,中王国时出现有人头形的罐盖。第十八王朝早期,罐盖由神像“荷拉斯的儿子”们守卫着神圣的内脏四器官。但古埃及有忌讳取出心,他们把心看成是智慧的象征,想方设法将其留存在体内。新王国时期的《亡灵书》中就有三个值班人轮流值守心的记载。
      第四,脱水。这是很重要的干燥程序。工匠们先填进用布包的泡碱和其他临时填充物,然后把它置于干燥的泡碱粉里约40天,待吸干了水分后,取出里面的填充物,改放用碾碎的没药、桂皮、泡碱、锯末等填充的布包,最后细心地缝上切口,贴上一块画有荷拉斯眼睛的皮,因为古埃及人相信这种皮有强大的愈合力和保护力。
      第五,化妆整形,木乃伊的皮肤为了保持其柔软性,于是选择性地涂上牛奶、葡萄酒、香料、蜂蜡、松脂和柏油混合物,给皮肤美容。木乃伊的眼睛则用亚麻和石头填上,非常生动、形象。干尸上最后涂一层松脂防潮,化妆师还在木乃伊的面颊上扑上一层胭脂红,头上戴好编辫的假发套,穿好衣服,配上最好的珠宝。
      第六,包裹。埃及人认为包扎尸体是充满险恶的,于是就以祷告伴随整个包裹过程(一般为15天)。包扎尸体的手每动一下,就伴有一次庄严的祈祷或神奇的符咒,同时把护身条符放在亚麻绷带间。他们很重视将其放在心脏位置处,而护身符一般都用绿色石头做成圣甲虫或人心的形状,上面刻着“保持死者的心,使它不产生危害主人的东西”之类的词句。其他的护身符则紧贴放在木乃伊身体上,或裹进亚麻布里,并使死者的两手交叉在胸前。
      第七、木乃伊迎接他的卡。时间一般为70天。之后,阿努比斯神灵就秘密地把木乃伊送还他的家人,等待下葬。
[1853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9-18 21:47
大英博物馆古埃及—101

《荷鲁斯鹰雕像(Statue of a Horus-falcon)》
高91.5cm。
      (网络图)
本帖最后由 hym1941 于 2017-9-18 21:49 编辑

[1852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9-18 21:01
大英博物馆古埃及—100

《罗塞塔石碑(The Rosetta Stone)》

[1851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9-18 20:58
大英博物馆古埃及—099

      《罗塞塔石碑(The Rosetta Stone)》,花岗闪长岩,托勒密五世(196 BC)。
      发掘于尼罗河三角洲拉西德(El-Rashid)港口城镇郊外的圣朱利安要塞(Fort St Julien),拉西德原称罗塞塔(Rosetta)。
      残存石碑长112.3cm,宽75.7cm,厚28.4cm,上有象形文字14行,埃及世俗体文字32行,希腊文54行。刻写着托勒密五世登基的诏书。
      公元四世纪结束后不久,象形文字不再使用,如何读和写它们的知识就消失了, 1400年之后,一些学者根据这块石碑的希腊铭文成为破译古埃及象形文字的关键。
      发现过程前面已有叙述。
[1850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9-18 13:40

大英博物馆古埃及—098

      《内克塔内布一世(NectaneboⅠ)》,绿沙泥岩,第30王朝。
      这可能是内克塔内布一世(NectaneboⅠ380-362 BC),第30王朝的第一位法老。雕像高47cm,宽30cm,厚31cm,做工非常细腻,典型的古埃及后期王朝高质量的雕刻工艺。
      (博物馆资料图)
[1849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9-18 13:19
大英博物馆古埃及—097

      ※※官Pas-shuper雕像(Scribal statue of Pas-shuper)》,红色石英岩,第25王朝沙巴卡法老(Shabaqo约716-702 BC)或沙巴塔卡法老(Shabitqo约702-690 BC)时期。
      ※※官在古埃及是高级官员,纸莎草文卷放在※※官的大腿上。有关他葬礼的内容,都刻在他短裙的八竖行象形文字上。
      这位※※官的名字,展馆标牌是:Pas-shuper,而博物馆网站写为:Pesshuper。
[1848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9-18 13:10
大英博物馆古埃及—096

      《塔沃里特女神雕像(Statue of Taweret)》,红色角砾岩,600 BC。
      雕像高108cm,宽28cm,厚44.5cm。
      塔沃里特女神(Taweret)自古王国时期起就是家族繁衍、孕妇和产妇的保护神,并广受尊崇。塔沃里特女神以手撑像形符号Ω、呈站立分娩姿态的河马首、鳄鱼尾、狮子后腿的神秘怪兽形象出现。
      (博物馆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