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暗房的小屋:黑白银盐照片的制作,(续)
58735
2500
[1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6-6-17 23:26
大师的话
使用黑白两色和所有灰阶色调时,我可以全神贯注在人物的影像密度、态度和眼神,完全不受色彩干扰。不过,这是理想状态,与现实还是有所差距。观看黑白影像时虽不会被色彩左右,影像却会穿透内心;当在心中消化影像传递的讯息后,不知不觉间就会赋予影像色彩;即便它是黑白的。黑白影像内蕴的色彩感被观者吸收,而为观者所拥有。我发觉这种力量真的很惊人、这也是为什么我毫不犹豫就想用黑白色调向大自然致敬、以这种方式拍摄大自然,对我来说是呈现其格调、衬托其尊贵最好的方法、 《重回大地》----塞巴斯蒂安。萨尔加多 买第一台相机到现在42年了,开始是玩儿黑白照相,最近回过头再看还是玩儿黑白照相,可见没有多大出息,而且还就是喜欢通过自己的暗房工艺制作照片,那就没出息得大发了, 唐山于兄原本有个帖子是谈论相关主题的,可惜他不愿涉身江湖,闭关潜心修炼,那俺就只好开个场子,与各位喜爱制作黑白银盐照片的同好交流、切磋,吵架(但不准涉及人身攻击和污言秽语)也欢迎, 这是个技术性的帖子,与此无关的器材炫耀还是免了,具体照片的制作流程都可以探讨,从最初的胶片拍摄、冲洗到印相、放大,均在交流之列,最好有照片图像, 只要初始文件是底片的图片都可以交流,也没有画幅大小区分,135、120、大画幅都欢迎,可以选择翻拍或扫描做成数码文件, 如果是花絮或器材介绍,可以是数码相机拍摄,但请数据不要大于256k,谢谢, 先上拙作,抛砖引玉, 本帖最后由 润普 于 2015-5-8 08:52 编辑 ![]() |
[2504 楼] 值班管理员
[版主]
16-12-22 21:04
|
[2503 楼] 虎朋狗友
[资深泡菜]
16-12-22 21:04
咋回事?本楼看是2500,可黑白论坛说2498。
|
[2502 楼] george747
[泡菜]
16-12-22 21:03
润普 发表于 2016-12-22 20:40 ![]() |
[2501 楼] 虎朋狗友
[资深泡菜]
16-12-22 20:59
3期收关帖,抢到啦! 本帖最后由 虎朋狗友 于 2016-12-22 21:00 编辑
|
[2500 楼] 虎朋狗友
[资深泡菜]
16-12-22 20:58
润普 发表于 2016-12-22 20:50 |
[2499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6-12-22 20:50
虎朋狗友 发表于 2016-12-22 18:40 eBay 里放大机都不多,还贼老重,运输也是个事儿呀,看见好东西,不能到手,心急呀, |
[2498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6-12-22 20:40
george747 发表于 2016-12-22 20:20 新加坡这边,俺看到富士的数码相机拍摄,打印出激光胶片,经过冲洗得到8x10中间负片,再用福马相纸印照片,调子可以通过印相光源做各种调整,这回是拿在手上的纸片,喷墨的中间负片和照片还没见到, |
[2497 楼] george747
[泡菜]
16-12-22 20:20
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6-12-22 17:24 在这传统楼中倒真沒见过一张能用于传统印相,放大的喷墨中间片.沒人愿溜溜吧. 世界也无奇不有,文盲想为大众扫盲,这免费到是唯一亮点. |
[2496 楼] 虎朋狗友
[资深泡菜]
16-12-22 19:52
照文三 发表于 2016-12-22 19:39 |
[2495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16-12-22 19:45
润普 发表于 2016-12-22 17:21 您还别说,电脑里观片,或在平板/手机上观片,也是一个形式。不见得非要落在纸上。 印相箱怎么也比放大机占地方小吧,光源的话,有个灯泡还不就行了。 |
[2494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16-12-22 19:39
虎朋狗友 发表于 2016-12-22 17:56 恐怕不行吧。LCD如果像电脑的屏幕一样,就是一片麻点。用手机拍一张电脑屏幕,上面都是纹路。 |
[2493 楼] 虎朋狗友
[资深泡菜]
16-12-22 18:40
润普 发表于 2016-12-22 18:08 |
[2492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6-12-22 18:08
虎朋狗友 发表于 2016-12-22 17:56 站着说话不腰疼哈,这楼里有狄维亚504DS放大机的举手,艾玛,没有一个耶, ![]() 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6-12-22 17:24 你说的打印在黑白纸上,是放大纸还是激光打印纸,有这个工艺吗, |
[2491 楼] 虎朋狗友
[资深泡菜]
16-12-22 17:56
还有一种玩儿法这里好像没人提过。将调整好的数码文件(数码机拍的或扫描胶片)用狄维亚504DS放大机投影在传统银盐纸上,再经显停定得到纸片。它的LCD投影屏只有1千7百万像素,出11x14可以达到300dpi以上,再大的片子就要降低分辩率。
|
[2490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16-12-22 17:24
george747 发表于 2016-12-22 08:40 既然打印中间底,何不打印黑白纸上,更省事。 PS能模拟很多传统印的调子。一起调好打印出来嘛。有专门讲解这样玩的一本书,英国人写的。不会调的,没资格说打印的事。 省的中间底脱裤子放屁一回了。数码出片的,都得看PS功力。这个是躲不开的。 即便一个翻拍后的PS。频幕上差的远的也是很多。PS手艺和眼光的差别就知道了吧。 本帖最后由 shenshenshen 于 2016-12-22 17:35 编辑 |
[2489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6-12-22 17:21
照文三 发表于 2016-12-22 17:01 这话说的前后矛盾哈,不想置办传统暗房的,在相纸上接触印相。如果不做铂金和碳转印,还是得进暗房呀,这么大的中间底,还得有更大点儿的晒箱,不然就用放大机光源喽, ![]() 照文三 发表于 2016-12-22 17:08 拍成数码片子在电脑里边看呀,要放多大就多大呗, |
[2488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16-12-22 17:08
润普 发表于 2016-12-22 16:15 人家说的是放大镜头的比拼。我那微单就用了一个星期就一直放防潮箱里睡觉了。 如果走半个数码的路子,最好的就是45画幅的黑白。 |
[2487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16-12-22 17:01
VIRS 发表于 2016-12-22 15:49 中间底是个手段而已,比如用数码相机拍的文件,转换成黑白负片,再打印成中间底然后接触印相。接触印相后的纸质照片会比数码打印的照片更有质感,但清晰度和分辨率不见得比数码打印有优势。我还是喜欢接触印相的照片,从质感立体感和优美程度,都好于打印的照片。 中间底的最大用处是把篇幅小的底片扫描后打印,就可以打印出适合接触印相的篇幅。135的底片用4000DPI扫描后可以打印至少810的篇幅,而45的底片扫描后做中间底会得到细节十分丰富的16x20篇幅。我的经验是,胶片扫描后做的中间底比数码相机拍的在过渡上更好,而数码相机拍的可以做到更清晰锐利,这些都会反映到最后接触印相得到的片子上。一般的情况是,数码拍的东西得到的印相片子更现代,反差比较明快。而黑白胶片拍的原始底片经过处理做出中间底,再印相,得到的照片更有质感。 对于不想置办传统暗房的玩家,如果有了打印机,就可以制作中间底,然后在相纸上接触印相。甚至可以印成铂金的或碳转印的。 |
[2486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6-12-22 16:15
照文三 发表于 2016-12-22 15:20 俺没有全幅微单,做不成比拼呀,VIRS兄那么能忽悠,让他来做比拼,再加上他长草的尼康120mm,正合适嘛。 |
[2485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6-12-22 16:11
VIRS 发表于 2016-12-22 15:53 不才觉得VIRS兄姓孙,2000年前跟佛祖斗法的那位的后人, ![]() |
[2484 楼] VIRS
[泡菜]
16-12-22 15:53
润普 发表于 2016-12-22 08:30 润普兄才是大忽悠 ![]() ![]() |
[2483 楼] VIRS
[泡菜]
16-12-22 15:50
照文三 发表于 2016-12-22 15:20 三哥,人家润普兄不花钱心里不舒坦 ![]() |
[2482 楼] VIRS
[泡菜]
16-12-22 15:49
照文三 发表于 2016-12-22 13:13 不知道俺这么理解对不,这个中间片用在数码文件上更合适,可以得到比较传统的纸质照片。而传统大尺寸胶片直接接触印像更好一些? |
[2481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16-12-22 15:20
VIRS 发表于 2016-12-22 06:44 我看行。真要比拼的话,俺倒可以把俩头借给润普兄一用。 现在俺把50头转接到全幅微单上当标头,也很有玩头。80头正好可以当人像头。相比一般的镜头,这些放大头轻巧。 |
[2480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16-12-22 13:13
VIRS 发表于 2016-12-22 06:42 打印机只要是有足够分辨率就行,1440DPI的就可以了。 很多人对中间底很不了解,非说要上放大机。中间底就是个中间的过渡工具,已经是从小图放大到可以接受的篇幅打印出来,然后1:1接触印相。我就不明白为什么有了810底片,还要再打印同样大小的中间底。这叫脱了裤子放X。中间底就是放大后的了,对135和120以及45的胶片进行放大,其中包括了对任何原胶片的瑕疵进行PS修正。拍57以上画幅的,就直接接触印相了。 鼓吹激光胶片中间底的,说说你曾经让人出过几张这样的中间底。是不是要作为常规出片方式?还是润普兄引用绿老的话,有什么本事拉出来溜溜。 俺做中间底,一般一个图基本会打印好几张,测了密度后选最好的印相。然后这些就都扔了。保留调整好的最后的图像,下次在这个基础上再印。每次印都可以调整,也可以不调整。 好了,借VIRS兄的这个提问,给一些抱有偏见的人免费扫扫盲。再不明白,只有两个可能,一是装糊涂,二是真的弱智。 ![]() |
[2479 楼] pennyboy
[陈年泡菜]
16-12-22 11:24
照文三 发表于 2016-12-21 20:01 |
[2478 楼] george747
[泡菜]
16-12-22 08:52
润普 发表于 2016-12-22 08:40 扫描稿,加看底片能缩小打片的尺寸 |
[2477 楼] george747
[泡菜]
16-12-22 08:40
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6-12-20 22:14 要上放大机的中间底,只有输出传统胶片,那是绝对能上放大机. 不过,除了商业用,很少玩中间底的愿花这个钱 |
[2476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6-12-22 08:40
george747 发表于 2016-12-22 08:29 只看底片感觉不到正相的效果,有了电子稿,属于有个大概的印象,并不能显现高光和暗部的实际影纹; 俺还是要先出一张未加减的小样,定影后看实质效果和影调层次,再做加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