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暗房的小屋:黑白银盐照片的制作,(续)
58735
2500
[2325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16-12-18 16:50
润普 发表于 2016-12-18 16:08 卷片本身就调子不丰富。再搞很大。那是愣弩了。 海报效果的东西。也就远远的看一眼拉倒。没啥值得可以细看的。 |
[2324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16-12-18 16:43
润普 发表于 2016-12-18 16:08 用哈苏如果拍的是胶片而不是数码背,那么打印出一米的片子也是够拼的了。 |
[2323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16-12-18 16:41
VillagerFH 发表于 2016-12-18 15:56 QTR就是Quad Tone Rip,是一个大侠开发的全公开的软件,可以这这里下载:www.quadtonerip.com. 主要是支持爱普生打印机打印黑白照片。所谓QUAD TONE就是只用四色黑色墨,所以可以做到完全没有偏色。当然也可以调用所有颜色的墨水。关键是这个软件可以让你有比原厂驱动有多的多的控制,比如可以使用替代墨利用开发出的曲线打印,可以控制墨水的输出量来达到更高的密度(我用增加30%的量,打印出了1.8的密度)。 这个软件支持MAC和WINDOWS的常用版本,根据自己的电脑下载。 最初这个软件是为了打印精美黑白照片的,后来人们发现也可以打印中间底。我以前没有太熟悉这个软件,最近又开始下载了新的版本,发现可以打印出比以前精度更高的中间底,并且可以控制密度。 您可以去上面的网站了解。有一些使用指南和大量的用户感受。我目前还只是用来打印中间底。 |
[2322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6-12-18 16:11
VillagerFH 发表于 2016-12-18 15:56 文三兄说的也是做中间底的事儿,不做最终的输出手段,看来要达到影调最好表现,还是离不开传统的方法, |
[2321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6-12-18 16:08
照文三 发表于 2016-12-18 14:47 俺拍胡同也是给自己一个长期的任务,以便保持住拍摄乐趣,拍到一定时候就会有逆反的心态和疲劳的感觉,开头就没想着半途而废,咬着牙也得坚持下去,如果坚持拍摄同类型的题材,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还是会有突破的, 年初去美术馆看影展,是f64小组的最后一人的作品,旁边有个原光明日报记者的影展,受邀去德国的一个州访问拍摄,用的该是哈苏,打印的一米的方片,精细是做到了,可惜影调平平,看着不提气, |
[2320 楼] VillagerFH
[泡菜]
16-12-18 15:56
照文三 发表于 2016-12-17 14:06 期待照文三兄介绍一下QTR软件和使用心得。 ![]() |
[2319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16-12-18 14:52
pennyboy 发表于 2016-12-18 00:57 不谋而合,哈哈。咱们保持开放的心态哈 |
[2318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16-12-18 14:47
润普 发表于 2016-12-18 10:07 人在江湖,会有很多需要折中的事。办展出还是要看人家喜欢的篇幅。如今时兴用大篇幅提高震撼力,所以就要顺应潮流。要说传统的放大比不过亚当斯,很多原因是因为那个时代是黑白放大的鼎盛时期,从原料供应到人气都是顶峰。其实老亚的黑白造诣是韦斯顿父子不齿的。尤其小韦,才是黑白的奇才。亚当斯就是钢琴没弹好,买个相机乱拍,正赶上媒体炒作崇尚自然和环境保护,他就跟着火了。 黑白影像很多是个人的审美,所谓自娱自乐。作为一个消遣和爱好,肯定是比吃喝嫖赌更有意思。非要把这看得太高雅,也没有必要。拍照片需要有想法,比如您拍北京的胡同就比我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强。 |
[2317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16-12-18 14:36
定焦迷 发表于 2016-12-18 14:22 不过,俺一般没碰到啥一个钢架子能上俩135卷的熟手,要是用AP罐子。要遵从AP罐子规定的装药量。每家罐子都有规定机冲装药量,手冲必须淹没片芯的说。想省点就钢罐钢架子,体积小,总药量低些。手颠倒也药液流畅。 这个药严格说是照大光比压缩用的,其实算手冲药。小光比效果不好。小光比还是耍提升影调的110B吧。110很适合往高了轰密度的说。 黑白,怎么冲其实还看你拍了多大的光比。放大用底片,密度有限制。亚当斯那一套是专门对放大用底片说的。印象用的比这个密度高不少的。 其实,没放大条件的,都没道理折腾负片。 压缩成啥样,有个灯看着,比啥都管事。 本帖最后由 shenshenshen 于 2016-12-18 14:56 编辑 |
[2316 楼] 定焦迷
[泡菜]
16-12-18 14:25
润普 发表于 2016-12-18 14:05 110我有,想试试雷电露压缩啥样 |
[2315 楼] 定焦迷
[泡菜]
16-12-18 14:22
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6-12-18 12:52 1:50浓度250ml冲两卷能保证密度呗?哦了,谢谢老师! |
[2314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16-12-18 14:11
润普 发表于 2016-12-18 14:05 很多人,不管不顾的用薄T耍野外。还老抱怨高光呲。 、三大拉高光药。比啥减冲效果好不少。尤其是你们这些个不会用绿灯。闷着罐子的主。基本上都 是一翻盖子一瞪眼。----底片成黑板了 ![]() |
[2313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6-12-18 14:05
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6-12-18 12:05 大部分影友都用110,俺也没用过雷电路,就没人能解答喽,这不就等着你来呀, 你说提高一个档次,俺还以为是冲洗水平涅,原来是一档光比呀, ![]() |
[2312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16-12-18 12:52
定焦迷 发表于 2016-12-18 12:37 雷电路各家产的不大一样,有的耐氧化,有的不大耐氧化,配方都有可能不大一样。不要认为大家都一样的。俺以前一致自己配。你也可以体验一下。 说实话,俺都大于这个药量。稀释药的使用俺可不吝惜。绝不用二锅。现用现稀释。 这个药有个特点。用完就出黑黄氧化物。。压根不能用于二锅。别惦记省啊。。。 |
[2311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16-12-18 12:41
虎朋狗友 发表于 2016-12-18 12:14 、当年职业摄影师交彩色反转底片,也都给自己留下备份的说。 就照一张的,好赖由天命的,属于啥人,俺就不说了。120拍备份,是用后背机器,多用一个后背分开。这个是职业的必须。要不就就药带两个一样的无后背机器。 接触和翻拍。那是小孩玩的。苛求质量的,都是玩本底的。光学上多过一道手质量下降一次。小篇幅底片尤其如此。 任何胶片,其实都存在正负两个加工性能的。 这个连无忌135板块的那边小篇幅玩主都认为是稀松平常的道理,这边还为正确性吵吵不已。无忌胶片版主们历年都推荐玩正片,自己冲正片的。无论彩色黑白。网上菜鸟们自己冲成功的还在少数嘛? 不会就要学。否则不嫌丢人吧。俺都脸红。。。这个问题,没讨论的必要了。幼稚。觉得技术复杂,自己手艺不到,可以不弄。自己认怂认软就拉倒了。质疑嘛,就显得智商有问题了。 ![]() 广大影友很多没有暗房那个条件的。多数还是一直邮票呢。不弄个正片看看,还有啥乐趣玩黑白啊。 看来你暗房也不玩硒调色吧。 本帖最后由 shenshenshen 于 2016-12-18 13:08 编辑 |
[2310 楼] 定焦迷
[泡菜]
16-12-18 12:37
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6-12-18 12:05 谢谢老师解答,那么他的药力如何?多少药液可以显影一卷? |
[2309 楼] 虎朋狗友
[资深泡菜]
16-12-18 12:14
润普 发表于 2016-12-18 09:54 本帖最后由 虎朋狗友 于 2016-12-18 12:17 编辑 |
[2308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16-12-18 12:05
定焦迷 发表于 2016-12-17 14:56 这帮人也不做个回答,满不像话。实在看不下去了。 俺当年雷电路一直是1:50,基本是 12-15分吧。算补偿冲洗。大概相当于D76 1:1的反差。基本用于大中幅国片,其实国片用雷电路颗粒还能接受。国片810价格也比较的平易,对雷电路的反应曲线,高光调子压缩程度,都还不错,有点顺光场景傻子药的感觉哈。不爱动脑子图省心的蛮可以用的。连绵灰很好,高银亮灰也不少。耍国片效果很好。用上瘾了还撒不了手呢。调子上基本能吧FOMA哪路糙玩意整到类似于亚当斯的水平哈。亚当斯其实就是雷电路那路灰调子,不过是两液法用了---提反差用法。基本上就是耍对氨基酚和碱。一起耍和分开耍的区别嘛。绿灯看着耍 至于很多不同片的时间,大概可以参考那个暗房2.0软件的冲洗时间。多泡两分钟也没大关系。 至于工作药量,看你耍盆还是滚子转了。罐子转留神氧化太快。大稀释药还别搅动很勤。这药用于薄T还可以。 这东西是一次性用药。看来你觉得有点浪费,想省药吧。千万别。。。 弄些工业对氨基酚,自己配吧。这东西密封好,保存性还不错。 记得这个帖子里以前有提供散药的某位。没记住哈。 先说这么多吧。黑白板块里有专贴的,教你怎么配雷电路药,很简单。俺就不啰嗦了。痴迷D23的,不如去痴迷这个。这个可变浓度变反差。无灰雾还锐利。属于不用动脑子的菜鸟好药。。。烂上海,烂乐凯,用它都提高一个档次哈。可以多照一档光比 ![]() 本帖最后由 shenshenshen 于 2016-12-18 12:16 编辑 |
[2307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6-12-18 10:07
照文三 发表于 2016-12-17 14:06 那套《西部》就是爱普生给做的,艺术微喷,应该是质量最好的, 其实作为艺术品,幅面还是要适当,那几张美术界的名画,都不是靠大的幅面传世的,拉斐尔是画教堂壁画的,幅面需要大,那个丽莎就只有24吋吧,照片也是如此,24吋就很可以了,亚当斯搞到40吋,内部的信息还是很丰富的,而不是靠幅面大而唬人, 所以照片做成2米,属于大而不当,宣传画的效应,不是艺术的品味,也不是居室的装饰,酒店大堂还差不多哈,那时又有几个人能欣赏照片的影调之美涅, pennyboy 发表于 2016-12-17 21:27 据说冯先生那套藏区人物的,很多焦点都有问题,影调就更别提了,所以要用打印的输出结果,真要他手放,要了他的盒儿钱, ![]() |
[2306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6-12-18 09:54
虎朋狗友 发表于 2016-12-17 22:57 4shen正值更年期,身子骨不利索,最近拍片很少了,让他静养一段时间吧, 另外,人家嫌这个楼里边没有高大上的东西,有些看不上眼,言必称LITU,开口闭口的玩儿正冲,可楼里没人响应,外地大帮的影友等着他去指导涅,顾不上陪着你们玩儿,哈, |
[2305 楼] pennyboy
[陈年泡菜]
16-12-18 00:57
照文三 发表于 2016-12-17 16:06 ![]() 本帖由 iPhone7,2 客户端发布 |
[2304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16-12-18 00:06
pennyboy 发表于 2016-12-17 21:27 就是就是。自己玩并且追求极致,肯定是传统方法更具挑战。如果说要做十几张展出,打印还是快捷。不要看不起打印,要出敢拿出去的片子,没有PS后期的两下子还真不灵。 |
[2303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16-12-18 00:01
没镀膜 发表于 2016-12-17 17:57 Epson1390也中。不知道现在是型号都是啥。 |
[2302 楼] 虎朋狗友
[资深泡菜]
16-12-17 22:57
润普 发表于 2016-12-17 10:30 |
[2301 楼] pennyboy
[陈年泡菜]
16-12-17 21:27
润普 发表于 2016-12-17 05:35 本帖由 iPhone7,2 客户端发布 |
[2300 楼] 没镀膜
[陈年泡菜]
16-12-17 17:57
照文三 发表于 2016-12-17 13:45 木搜到P800,只有808A.12880元啊 |
[2299 楼] 定焦迷
[泡菜]
16-12-17 14:56
请问老师们,雷电露药力如何?一张810至少需要多少原液?比如柯达HC110至少需要3ml,那么雷电露呢?
上网不便,没有去翻以前资料 ![]() |
[2298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16-12-17 14:06
润普 发表于 2016-12-17 13:35 不说10年,每年都有进步。我刚下载了最新的QTR,应该是15年的。不过我已经把原装墨拿掉了,用替代墨。主要是打印中间底,不打印照片。话说那些大型打印机的分辨率还没有台式的高,因为那些是打印大幅面的,不需要靠近看。其实喷墨打印主要还是对于超大画幅的照片。您在暗房放大一张1米乘2米的就知道难度和投入了。不知道冯大师的片子是交给谁打印的,不过应该也不是一般人。 记得俺上学的时候用单反拍的黑白,放大到810就好的一塌糊涂。现在折腾这套系统需要有地方。而且对于发烧友来说,有了810的放大就想更大的。120的胶片怎么也要放大到16寸吧。 总之,要想建立任何一个体系都不便宜。关键在于今后的可以预见的趋势。传统黑白不会灭绝,但会成为越来越小众。 |
[2297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16-12-17 13:45
没镀膜 发表于 2016-12-17 12:37 哈哈。其实南洋应该比咱们这更能找到好的打印材料。国外最常用的替代墨在国内买不到,在南洋也许更好订到。最著名的就是那个K7墨水系统。我说的这个QTR软件是免费的,可以下载安装,还有大把的论坛讨论使用经验。不过这些都是E文的。 我重新拾起以前的打印系统,觉得最重要的是这个软件提供了更多的控制手段,可以以打印机最大分辨率打印,我的2400可以2880DPI,一般的专业打印机怎么也有1440DPI了。最新支持的打印机是P800。不过这些爱普生的打印机也都不便宜。要是想今后在墨水上省钱,还是得买可以安装大容量墨盒的。那个台式的4880就可以了。 |
[2296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6-12-17 13:35
没镀膜 发表于 2016-12-17 12:37 光有打算还不行,还得有行动哈,我胡老三还是会回来滴,俺们这是师母以待, 照文三 发表于 2016-12-17 11:56 俺可没拿五棵松的那些个东西说事儿,10年前,冯副教授在东方广场地下层做的810底片艺术微喷输出展览,俺去看了,大面儿上看着还成,可到了深灰层次(雪山背面)就拉稀了,很假, 要说那时候的水平还不成熟,这10年也没见有多大发展, pennyboy 发表于 2016-12-17 11:34 要是到了纸上也有这效果,就不错了,还有改进的余地,pennyboy 兄也是老玩家了,又跟香港老前辈多次交流,眼里也是很毒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