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幅小窝[黑白运动讲习所]
44627 2500
[1934 楼] shenshenshenshen [注销用户]
17-3-31 00:27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
[1933 楼] shenshenshenshen [注销用户]
17-3-31 00:01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
[1932 楼] shenshenshenshen [注销用户]
17-3-30 23:58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
[1931 楼] 无底放大 [泡菜]
17-3-30 22:38
shen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7-3-30 21:47
亚当斯其实耍盆显是很注意两部显影---姑且叫双夜显影吧。它纸上也经常用这手的。为的就是平衡的高低密度差。
看着耍盆,就这个优势。比闷罐子强的多多。所以吊架加绿灯,是柯达的最稳当的叶片法宝哈。
要想控制的基本到位,必须来这一手。吊架绿灯。不走到这一步,遑论随机控制密度就无从谈起,影调上就出了控制瓶颈了,没进步了,看不见你怎么随机控制啊,一开罐子一瞪眼哈。。个中道理俺就不再说了。
见天挂嘴上区区加减机分几秒的,真心不如上个正经点的绿灯看着弄。
=========================================================================
薄T暗部感光快,但是亮部容易爆死,冲死。所谓亮部宽容低。
纯传统的反过来
这个问题比较简单明了,黑白以后就手工一张一张看着绿灯整,这个除了药水不需添加啥设备,烧杯多的是,里面就能整,滚机滚彩色就成了。
[1930 楼] 无底放大 [泡菜]
17-3-30 22:34
shen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7-3-30 21:25
那一套是叫做预闪,底片,相纸都用过。是搞灰降低反差的路数。其实没很大必要。为特殊效果用用而已,不能啥场景场敬都用。其实祖师爷的暗房功夫据说还真不如他徒弟们。反正北京回顾展上,徒弟们的片和师傅的片对挂着。俺第一眼看完以后,觉得师徒名份该倒过来,青出于蓝啊。
其实技术上,维斯顿就很看不上亚当斯的说。
120,不用很宽的底片,拍固定光比的景物,就需要在后期有很高超的校正影调的暗房功夫了。非资深职业暗房大师所不能。
亚当斯最后也是投奔柯达,把卷皇3X加110抬出来说10区嘛。怎么不给爱克发,富士,12F等等当代言人啊。是有道理的,是柯达的性能最优秀,柯达工程师们的实验结果最完美。。。技术控制过程可复制
并能形成理论。所以俺的理论基础。都来自于柯达红宝书---现代摄影加工。俺基本不信任别家的。不扎实不系统。尤其是彩卷处理系统的理论依据。
有本书,叫成为暗房大师啥啥的,名字记不得了。俺买过一本。细看了一下,人家那个英国暗房大师。为了根据自己的感觉做片子,可是费了不少的心思。当然,做的都基本是中小篇幅的人像片。也都是随机拍的半人文一类的。
影调的具体掌握以及回馈修正,是要根据相纸要求来回磨合配套的。
书不能干看,要做底片灰度块 ...
谢沈兄指点!做灰度这块好像要密度仪配合的,这家具有必要上么?呵呵
[1929 楼] shenshenshenshen [注销用户]
17-3-30 21:47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
[1928 楼] shenshenshenshen [注销用户]
17-3-30 21:25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
[1927 楼] 无底放大 [泡菜]
17-3-30 19:37
shen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7-3-30 01:26
以前俺家领导买数码齐才可以,还老说俺300的变焦不够长。不支持俺倒腾黑白。那个D76高硫养撒一点,干了白一大块,很讨厌。
照相机这东西没万能的,非要手攥着满大街整人文,就马7-2吧。便宜点的富士69大莱卡和后出的67也可以。老土们都爱宾得67,习惯了。先入为主哈。
机器本身,一直是日本造的好,镜头吗,有人喜欢德国的,
搞不明白暗部的话,可以多爆半档半档的包围。适当的减少点显影时间控制高光密度。
亚当斯那套是控制高光不过而有层次的理论,暗部咋样,他也没说啥特好的办法。
黑白也只有到了暗房才明白两头拿捏程度。单独扫描打印的总搞不利落这个两头的质感。没经历过暗房的高黑白后期总是有点闭门造车的不到位哈。屏幕上只能说高光,不能详细说暗部。说不清楚。大幅有个皮腔缩系数,拉开一倍加4档曝光。
话说回来,镜头不一样,暗部反差有些区别。看镜头本身炫光大不大了。
俺很少看见职业摄影师用碧浪机器,都宾得玛米亚。
记得玛米亚当时卖价比碧浪贵。属于广告机。
沈兄的回帖总是很享受滴,呵呵,谢谢沈兄辛苦码字,没心动最近退而结网也懒得拍照,控制高光那部分手法很多,倒是脑子里面搞明白些,阴部那地方还是不明白,就看到祖师爷那个先经过一次“预曝”然后再去拍摄,把片在暗室对着灯光照一下拿出去拍摄倒是个可行的方法,具体曝光多久这东西不是要浪费很多胶片获取数据了,硬药后期拉反差肯定有后遗症,祖师爷也提到老镜头,因为各种杂光进去后如同预报这样效果,但是老镜头不不具备可控性,还是建议事先“预曝”,其它正如老兄所说阴天低反差不拍片,祖师爷好像也没有特别的方法了,看了这个“预曝”要没事的时候练练手。
放大机以前瞎玩过,最大66,目前感觉自己拍摄冲洗都不能完整掌控,需要投入时间加强得到一张好底片,如果现在上了45放大这块怕分心,等这块掌握了暗房也许就水到渠成,要学习这部分还是页片适宜控制,暂时不分心考虑120拍什么人文的事情了,还是集中精力先把前期拍摄和后期冲洗完整结合起来,掌握控制了再分心,好处是以前看不进去的书,现在能静下心去看了,呵呵,,还要感谢老兄!
[1926 楼] shenshenshenshen [注销用户]
17-3-30 03:54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
[1925 楼] shenshenshenshen [注销用户]
17-3-30 01:26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
[1924 楼] 无底放大 [泡菜]
17-3-29 22:48
shen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7-3-29 20:32
哈。真正好端着的是镜间门的机器。那个哈苏如来就是,还有RB67等等。
俺是不喜欢大布帘门的120机器,老是出现虚的。拍数毛不易。。你们四川那个阴天,制约了胶片手持还要小光圈顾及成像质量的可能性了哈。
其实独腿架子用好了也行。真严格的,是白天也带灯补光。灯或者架子总的有一样才拍的。这个是职业师的规矩哈。
苛刻的职业摄影师是离不开灯的说随便让他们手端着不行的。
逆光没有正确的全调子,在国卷上尤其差。俺是尽量不逆。
好多年前就在玛米亚rb和勃朗尼卡二选一,玛米亚那堆看了太庞大了,,后来选了勃朗尼卡,,如果带2头还是感觉麻烦,后来出了才玩四五,玩了四五,特别是宽幅即刻观念大变,都得简单症了,就喜欢搞个头后面一个暗盒这样简单的机器,头摔了可以再买个装上,再说视角这动心一旦形成,很难适应窄视角了。最近是想搞个方便携带的120拍人文,老是拍风景建筑好像也没意思,大画幅的确拍人文受制太多,645那个120单反看了是有点动心,可惜还是没冲动,其实617端着手持扫街我都拍过,不会虚,2手端着左手前面轻轻一勾就ok了,只是也太吓人了,总之还是没找到心仪的随身机,可能缘分还未到……
沈兄最近又看书了,祖师爷那个预拍说是能提高暗部细节,看了半天不得其法,浪费了几张页片;后来找原因出在对焦上了,要对焦无限远拍摄灰板,大画幅对焦习惯了,那个无限远怎么搞,用尺子?
[1923 楼] 无底放大 [泡菜]
17-3-29 22:32
george747 发表于 2017-3-29 15:05
是啊,玩了一段时间,乱拍乱冲的,也许应回归正常冲洗.
钓鱼不为鱼,摄影不为影,名利早就抛,只求心情好
747说的既是,大凡摄影的人执着的人都不为名利,为名利浮躁了不是;再说专注爱好摄影的男人都是好男人阿,呵呵,家庭和睦事事如意不是,,出名了麻烦多不是,呵呵
[1922 楼] shenshenshenshen [注销用户]
17-3-29 20:40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
[1921 楼] shenshenshenshen [注销用户]
17-3-29 20:32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
[1920 楼] george747 [泡菜]
17-3-29 15:05
shen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7-3-29 01:00
俺那是为了活动活动,其实要是为了鱼,手钩,夜钩就足够了。不用大白天天坐那里挨晒。
其实黑白俺觉得也是尽量已从原本的调子好,轻易别改,这种底片调子不适合,就换一种底片,总有大概配的上套的哈。
心灵,啥都可以去蔚。
是啊,玩了一段时间,乱拍乱冲的,也许应回归正常冲洗.
钓鱼不为鱼,摄影不为影,名利早就抛,只求心情好
[1919 楼] 无底放大 [泡菜]
17-3-29 14:42
shen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7-3-28 10:47
怎么老爱拍黑乎乎的阴面啊?
4B药换4片天塞头的。
手动的中,大幅头,挑片多的标头用。别信牌子。这个是俺多年的教训。
身边一帮信德国牌子的,老买到手的是个4片,没少被俺训教。
老的普及双反和大多数折叠老机,都4片头,不用也罢。
新120单反,都6片标头,成像没次的。只要你不开很大光圈,F11以下用,都刚刚的好。俺是经常搂着120单反的景深预示,看着景深照相。尽量照的景深大。照黑白场景反差不选小的。
回沈兄,只能阴面,右边紧挨着是个小房子光线右面挡住,太史公司马迁上山那块的柏树,买了门票进去看实在没啥拍的,上山途中这地方正好有阴凉纳凉,沈兄真好眼光,服了。海鸥那机器的确携带小,一个小包就行,原来镜头成像不行,遇到逆光就扯了。前几日又看了下120,对宾得645差点动了心,又搜刮一下论坛,发现有人说不能端着要上架子,看来还是缺少快捷性就取消了这个念头。
[1918 楼] shenshenshenshen [注销用户]
17-3-29 01:00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
[1917 楼] george747 [泡菜]
17-3-28 21:16
shen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7-3-27 00:24
哈,是吃职业饭的,色彩掌握的很到位。比黑白好看

破扫描仪,扫彩色135底好像还不如扫照片好看.
彩色求色彩还原,很难随心所欲乱玩,而黑白正相反,
彩色养眼球,黑白喂心灵.
呵呵,都是乱拍,只求一乐.和您钓鱼一样.
[1916 楼] shenshenshenshen [注销用户]
17-3-28 10:47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
[1915 楼] shenshenshenshen [注销用户]
17-3-28 10:37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
[1914 楼] 无底放大 [泡菜]
17-3-27 21:02
zkh96 发表于 2017-3-27 19:15
背着大画幅机出去遛了一圈,实在没有什么可拍的了。正如四婶所说摄影这玩意是有拍烦的时候,也许瓶颈就在这里吧!
96兄这片子非常油润光亮,泛着黑金属的光泽
[1913 楼] 无底放大 [泡菜]
17-3-27 20:59
shen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7-3-27 12:56
只能说中原的中医信这个哈。
中医体系主要出自于中原地区。跟本地物产干系及其大。陆地族群先吃的就是4条腿的哈。
中意的精华在经络。不在中药,那是末等大夫的手段。拿中药去碰,5日一1候的改方子,就等你自愈呢。10个有9个半号不准脉。
受沈兄诱导,又看了中画幅的,实在没有心动的,那些吹器材的也没见有好照片出来让人心动,估计霍霍器材的多。即便玩中幅也是612,617这种简单可靠机构,加上机背对焦,实在不相信就搞玻璃纸当胶卷上去对焦,不信他会走焦;翻箱倒柜发现之前收藏的4B,拿出来擦了下,疑问就出来了,上面对上了,底下是否真对上?呵呵,这东西还是不靠谱,旁轴就更不放心了,纯粹是瞎蒙,呵呵,还是直接看后背比较简单靠谱,守住四五决定不再后退一步,宁可前进要不扩两边,绝不走回头路,,,
任它刮风下雨,我心巍然不动,呵呵
[1912 楼] zkh96 [泡菜]
17-3-27 19:15
背着大画幅机出去遛了一圈,实在没有什么可拍的了。正如四婶所说摄影这玩意是有拍烦的时候,也许瓶颈就在这里吧!
[1911 楼] zkh96 [泡菜]
17-3-27 19:14
背着大画幅机出去遛了一圈,实在没有什么可拍的了。正如四婶所说摄影这玩意是有拍烦的时候,也许瓶颈就在这里吧!
[1910 楼] shenshenshenshen [注销用户]
17-3-27 12:56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
[1909 楼] 没镀膜 [陈年泡菜]
17-3-27 11:12
suwenyu 发表于 2017-3-25 17:33
古籍说皮胶,没有指定用驴皮。
七十年代时的研究明确指出,驴皮的实际效果甚至不如猪皮。
海参的营养配比比阿胶好许多。

可惜消费者大都不知这个道理,据说连南非的驴都快被中国老娘们儿吃光了。
[1908 楼] shenshenshenshen [注销用户]
17-3-27 00:24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
[1907 楼] george747 [泡菜]
17-3-26 20:26
乱拍
试试扫张20年前放的纸片
[1906 楼] shenshenshenshen [注销用户]
17-3-25 20:14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
[1905 楼] 无底放大 [泡菜]
17-3-25 19:25
shen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7-3-25 16:28
日本浮世绘就比国画在世界上响亮。还在宣传啊。国外人认张大千,国内认齐白石。这个可是咋说呢。。。
骑车,时间长了关节有问题。那个座子也咯前列腺哈。
其实阿胶是可以自己熬的。俺以前认识一个山东药师,就自己熬驴皮。说很多是市面上产品马皮,骡子皮做的,不真。
按山东一些老中医认为,阿胶未必比海参更有补益。三七涨价是俺眼瞧着的。。那个是南方人参哈。
摄影器材,够用就行了。其实片子主要看内容和效果。未必有人关心啥器材拍的哈。
我也是不相信驴有啥功效,炒作的时候多,即便有功效北方做的东西啥化学药品都敢往里面弄,不致癌已经阿弥陀佛了。三七也分几类,云南文山种植比较多,要买还是原产地的靠谱。海参鱼肚这些北方缺,南方靠近海面的地方平时熬汤可以天天吃到,比驴皮便宜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