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幅小窝[黑白运动讲习所]
44627
2500
[1480 楼] suwenyu
[陈年泡菜]
16-12-23 16:29
薄T,厂家的衡量技术檻级了。
ilford ※※提及三层粒子技术,一致在抽象着这概念,是纵还是横之三层。 在小片中,ddx同厂fp4和pan100较量,pan100颗粒更显细,反差亦鲜明。 而fp4调显柔。 传统型卤剂,中画幅以上用trix,中幅却嫌背纸印字,不用了, 薄型剂,各家皆用。数毛数树叶必备。 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6-12-23 04:43 本帖由 无忌论坛V3.1.0 iPhone6plus iOS10.2 客户端发布 |
[1479 楼] pennyboy
[陈年泡菜]
16-12-23 16:05
shen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6-12-23 07:57 本帖由 iPhone7,2 客户端发布 |
[1478 楼] shenshenshenshen
[注销用户]
16-12-23 15:57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
|
[1477 楼] pennyboy
[陈年泡菜]
16-12-23 14:49
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6-12-23 14:46 ![]() |
[1476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16-12-23 14:46
pennyboy 发表于 2016-12-23 14:03 |
[1475 楼] pennyboy
[陈年泡菜]
16-12-23 14:03
哈,过来转转
本帖由 iPhone7,2 客户端发布 |
[1474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16-12-23 12:43
suwenyu 发表于 2016-12-23 11:31 其实大厂都改进卤鸡颗粒和感光性能了。 小颗粒,多面体感光或扁平小颗粒。以及致命的密集的排列。就不用卤鸡涂层很厚了。 其实如今的彩色反转和彩色负片,都是薄涂层T颗粒了。这玩意区别于传统颗粒的朔料感很重哈,颗粒感很小。而且由于涂层薄。耐过曝性和过冲性,就差的很多。反差巨大哈。作为上放大机的负片,爆冲到位拿捏起来不大容易。 薄T其实是做卷片的要求。当年航空卷片,就必须这样做哈。 本帖最后由 shenshenshen 于 2016-12-23 12:47 编辑 |
[1473 楼] suwenyu
[陈年泡菜]
16-12-23 11:31
fp4这个传统掺了么?
老婶原话,掺合 这词是怎样拿捏呢? 何为掺合?纵向掺合还是横面掺合? 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6-12-23 01:55 本帖由 无忌论坛V3.1.0 iPhone6plus iOS10.2 客户端编辑于:2016-12-23 11:40:49 |
[1472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16-12-23 09:55
suwenyu 发表于 2016-12-23 09:34 ![]() 大厂的玩意通用过一遍,就知道了。 不过,也还真有人一辈子没分清楚 ![]() |
[1471 楼] suwenyu
[陈年泡菜]
16-12-23 09:34
如何判定传统卤剂加薄t粒的产品呢?
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6-12-22 16:43 本帖由 无忌论坛V3.1.0 iPhone6plus iOS10.2 客户端发布 |
[1470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16-12-23 00:43
george747 发表于 2016-12-22 20:33 其实正冲片拿手里看。45不能算太小,不依赖放大镜,已经狠毒了。 日后还是该走您的那个两液的路子。12F传统卤鸡都开始掺合薄T颗粒了哈。 柯达320TXP。其实就对卤鸡颗粒型,做了很大的改进。FOMA320TXP就没改。颗粒性差了个天地的水平。扫描都过不去。 本帖最后由 shenshenshen 于 2016-12-23 00:48 编辑 |
[1469 楼] george747
[泡菜]
16-12-22 20:33
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6-12-22 18:41 810拍摄太累,不过您喜欢正冲,810底正冲够毒了吧! ![]() 两液,虽然麻烦,如您所说 '窄宽容底片超光比使用',而且变化无穷,好玩啊 ![]() |
[1468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16-12-22 18:41
george747 发表于 2016-12-22 08:23 吊架医用的有57,810.可惜俺没57的机器,只有45,810的。放大机系统也只有45.还没升级到810的。810也拍的很少。没做大片的动力哈。也没准日后上个810放大机。镇镇宅 ![]() 其实俺喜欢把45正冲的底片放45放大机上往下看投影。很毒的说。这个其实玩45彩色反转的,也是这样玩玩的。早年间没买幻灯机时候。 就这样玩,小学同学的电影放映胶片,互相看这玩就这个路数哈。少年时代就打下的烙印。一辈子改不了的。一直忍着没买立体观片器。暗房的片子轻易出不来湿板那样的反差味道。比较的郁闷。 两液,还是调节反差的正宗手段啊。这个躲不开的说。窄宽容底片超光比使用。这样玩效果好哈。 那个尺子测试景深是很好的工具哈。 本帖最后由 shenshenshen 于 2016-12-22 18:53 编辑 |
[1467 楼] george747
[泡菜]
16-12-22 08:23
shen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6-12-17 03:20 感觉二液,影调可控范围大. 现代人求快节奏,所以二液就留给象我这样跟不上时代节奏的人用吧.虽烦,但也挺喜欢. |
[1466 楼] george747
[泡菜]
16-12-22 08:17
shen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6-12-17 02:17 都是乱说说的,哪值得您学. 卡尺是以前改相机时用的,留个回忆. ![]() |
[1465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16-12-21 08:58
扫胡同哈
![]() |
[1464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16-12-21 06:03
给个如来,也未必有多好。审美就这样哈.抓拍。绝对算逆光哈。
城里人的大棚婚宴。棚里的那卷冲废了。可惜了的。俺正经爱人文扫街。用烂过了两个双反。以前带数码的时候必带个胶片双反哈。 几年前搬家,扔了了不少底片。不是因为开玩大幅了嘛,就把人文给戒掉鸟 ![]() 其实有意义的片子还是人文题材的多。 . ![]() |
[1463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16-12-19 20:15
哈
![]() |
[1462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16-12-17 13:36
与龙达共舞 发表于 2016-12-17 08:22 ![]() |
[1461 楼] 与龙达共舞
[陈年泡菜]
16-12-17 08:22
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6-12-17 03:44 很不错的视角啊!喜欢这样的人文骗子,比婆娘片好很多😁 |
[1460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16-12-17 03:44
俺怎么会有这种视角
![]() ![]() |
[1459 楼] shenshenshenshen
[注销用户]
16-12-17 03:20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
|
[1458 楼] shenshenshenshen
[注销用户]
16-12-17 02:20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
|
[1457 楼] shenshenshenshen
[注销用户]
16-12-17 02:17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
|
[1456 楼] george747
[泡菜]
16-12-17 00:04
乱拍
![]() |
[1455 楼] george747
[泡菜]
16-12-17 00:00
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6-12-14 23:22 正负叠放,其实应该用于值得放,而有些不足的底片,或者需要一底放多张同样效果的(放大时加减光很难做到完全一样) 烂底不值,因为太费时,往往会拷几次,再加用赤血盐减局部,才能做到恰到好处 不过,现在用大幅人多,如自己做暗房放大,这倒是一个改变影调的好办法. 我在年轻时,从一位前辈处学到,但那时120底小,叠片较累. 不过,我想这方珐现在愿用的人也不会多了,ps太容易也. 还是一句话,乱拍乱冲的东东,您老说'标准的柯达味道哈'是过奖也 |
[1454 楼] george747
[泡菜]
16-12-16 23:39
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6-12-16 18:21 我现在的冲洗,只能祘个试验吧,但确实能滿足自巳想要表现的影调,当然,每个人喜欢不一样,但有一点,拍黑白,完全按厂方提供的冲洗工艺冲洗,不可能有个性的影调(当然,自认的影调,别人也许不会认同),包括大师亚当斯,森山,有人喜欢,有人不屑,但有一点沒人能否定,那就是他们作品绝对有自己个性影调存在.所以,我虽自知,成不了大师,但追逐的却是自已喜欢影调,反正是为了玩吧.我不愿全搬亚当的全影调,也学不会森山的手法,只是愿去探索他们的内心---为什么他们会用这样完美的手法,去告诉人们,他们所发现的美. 您说得对,抑制剂加在后浓药,因为我前药希望尽可能显足暗部,而拉高光时如您所说,尽量让高光少出讨厌的灰,呵呵,只有一个起始液,很不科学,您可定量定药试试,方便时告诉我,暗部灰雾对油亮黑还是有影响,我时常会追求一些纯黑,而这暗部的灰雾,往往会拉低底片整体或局部微反差.尤其在高调照片,或阴天拍摄时 我选用胶片是迭特性符合自己想要的影调,不过,近耒发觉显影,能改变得东西太多了,真沒时间多去实验,验证. 器材,也喜欢玩,但对于拍摄耒说,就象武侠小说中说,心中有剑,手中任何剑都一样,用任何相机,扬其所长,还是能拍照的. 其实,这二液显影,大家都知,我只不过愿意乱用罢了. 您己有自己成熟的一套冲洗工艺,也用不着象我这样乱冲了,呵呵. 乱拍乱冲,又加上乱说,四婶包涵指教. |
[1453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16-12-16 18:21
747兄关于两液外加抑制剂的招法不错。
这抑制剂基本是加在后面浓药里吧。 抑制暗部。纸提升亮部密度达到要求。俺这样理解不知道对不? 虽然底片有冲洗灰雾,过期保存灰雾之说。但是冲洗灰雾应该还是能抑制一些的。固有的过期保存灰雾。俺感觉靠多曝光和一些适当的融银剂。能消减一些。 以前一直有这个观念,暗部密度大于灰雾密度。灰雾可以忽略哈。 但是亮部密度由于有灰雾的存在。层次性---线性就不太好。白里再见白的效果就差不少。这个就很讨厌。 要不说塞克斯顿的白比亚当斯的白更吸引人呢。俩人用的底片不同嘛。 传统白,和薄T白,其实是有区别的说,认识到这个分别的人不多。 都说柯达的华丽高光没得比。要先知道是啥柯达底片啥。真理解柯达这类柯达特性的人不多,近年来纠结12F的不少。12F长项不在高光,在中灰丰富些。。 别家的底片再高级,就差这高光一口气。真心话。 那边器材党们小儿科,听不懂,说不出,对牛弹琴。都热衷于比器材贴小片,闹的跟个旁轴帖子一样。 本帖最后由 shenshenshen 于 2016-12-16 18:30 编辑 |
[1452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16-12-14 23:22
george747 发表于 2016-12-14 21:38 别人看着乱,是不理解。黑白搞片嘛,相当于厨师做菜。拿捏起来全在用心。是密度效果决定论。 而不是闷罐子一翻一瞪眼,然后在去做很深的后期调整的事。后期调整,在暗房里远比PS里难度大啊,据说,亚当斯徒弟在黄埔军校上课,对烂底片就搞正负叠加着放。 本帖最后由 shenshenshen 于 2016-12-14 23:24 编辑 |
[1451 楼] george747
[泡菜]
16-12-14 21:38
乱拍 3X 400----冲也是乱冲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