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灰蒙蒙的天恢复通透的蓝色?
6504 214
[1 楼] 坐看闲云 [泡菜]
17-4-24 15:22
有人说摄影后期不重要,只要相机直出好就能出好片。但相机直出好的前提是环境空气要通透,至少要相对良好。
目前国内的空气质量都不太好,蓝天白云是越来越少了,旅游出门很多时候只能拍一些灰蒙蒙的天,即使有蓝天也不是很蓝。
怎样出片让天空蓝一些,这里介绍一些小技巧,让拍出的片子漂亮一些。

先介绍一下色彩的补色关系,互补色是红与青,绿与品红,蓝与黄,当纯色混入一定补色就会发灰,如蓝混入黄就会变灰色。要恢复蓝色,可去除黄色,提高青与品红的量就行。
具体操作可用这二种工具:
第一种是通道曲线,分别对R、G、B三通道操作。天蓝一些可适当加青,B(蓝)通道亮部可提高些,作用相当于减黄。G(绿)通道可减低些,作用相当于加品红。本张图没有对G操作,而是适当减R(红),因为觉得品红有些过。
第二种是选取颜色,可对不同颜色分别操作。

先上图,上是原图,下是处理后图。图是从网络上来的,原图层次还不错,不排除有人喜欢原图,但用来做例子变成蓝天。
接下去再上调整参数。都是些小技术,让不太满意的天空变更蓝一些。
本帖最后由 坐看闲云 于 2017-4-24 15:26 编辑

[215 楼] 坐看闲云 [泡菜]
17-8-2 16:15
张铸铭 发表于 2017-8-2 15:48
近日找到些当年心血来潮用6X9街拍的反转片,放大镜下看,数码的提升空间还是很大。色友的扫描胶片也可圈可点。
应该说适马及徕卡更接近胶片。厚实也好,微反差也好,更有现场感,质感。DP1等据说颜色不好控制,一直没碰。年初能了台徕卡XE街拍用,用一个多月试机设置,还找到些当年拍柯达反转的感觉。


DP1主要是M系色彩不容易控制,对曝光要求比较高,SPP需要一段时间去熟悉,但成像确实是好。
[214 楼] 张铸铭 [泡菜]
17-8-2 15:48
坐看闲云 发表于 2017-8-2 14:02
拍人文题材胶片还是不错的,可能是为了这种说不清的味吧。我现在用DP1M拍人文,这种味道就是感觉与别的相机拍出来味道不同。据说胶片拍出来的更加厚实。
胶片拍风光大画幅应该是有优势的,据说可以用到很小的光圈,数码相机用这样小的光圈画质就大大下降了,并且产生衍射现象。
数码的RAW也不是很难玩,主要这个流程与胶片不太相同,数码要考虑不同色域空间以及显示打印效果,所以最好一步到位学好这些,否则将来还是要绕回来。
软件ACR或LR不错,但要真正出好片要与PS配合。我现在在学飞思Capture One,确实是个功能强大的软件,优势就是本来需要在PS中可以调出的色彩大部分能在这软件调出来,锐化、降躁做得好一些。

近日找到些当年心血来潮用6X9街拍的反转片,放大镜下看,数码的提升空间还是很大。色友的扫描胶片也可圈可点。
应该说适马及徕卡更接近胶片。厚实也好,微反差也好,更有现场感,质感。DP1等据说颜色不好控制,一直没碰。年初能了台徕卡XE街拍用,用一个多月试机设置,还找到些当年拍柯达反转的感觉。
[213 楼] 坐看闲云 [泡菜]
17-8-2 14:02
张铸铭 发表于 2017-8-2 13:14
闲云兄谬奖。能深谈的摄友不多,万能的无忌。
友中仅一人主拍胶片。显然他不是为了比数码更好,甚至不是为了特性特色,可以说是为了胶片而胶片。那些中幅黑白胶片,有意无意尽显胶片弱势,圈里圈外人却频频叫好。我悟得,路人与技术党追求大不同,情怀往往更重要。
数字时代,JPEG只是短平快,如垃圾食品或盒饭,饿不着,但想过瘾,大餐还是RAW.  如今玩摄影后期瘸腿是吃大亏的。落后是要挨打的。我打算统筹前期后期之精力分配,争取跟上,保持大致队形。


拍人文题材胶片还是不错的,可能是为了这种说不清的味吧。我现在用DP1M拍人文,这种味道就是感觉与别的相机拍出来味道不同。据说胶片拍出来的更加厚实。
胶片拍风光大画幅应该是有优势的,据说可以用到很小的光圈,数码相机用这样小的光圈画质就大大下降了,并且产生衍射现象。
数码的RAW也不是很难玩,主要这个流程与胶片不太相同,数码要考虑不同色域空间以及显示打印效果,所以最好一步到位学好这些,否则将来还是要绕回来。
软件ACR或LR不错,但要真正出好片要与PS配合。我现在在学飞思Capture One,确实是个功能强大的软件,优势就是本来需要在PS中可以调出的色彩大部分能在这软件调出来,锐化、降躁做得好一些。
[212 楼] 张铸铭 [泡菜]
17-8-2 13:14
坐看闲云 发表于 2017-7-28 12:43
张兄是胶片摄影高手,我一直想学,但一直找理由没学。
胶片与数码摄影可能还是有比较多区别,胶片追求冲印后的效果尽量与人眼接近,而数码采样的理念是尽量获取更丰富的信息。
摄像有一种格式叫v_log,这种格式拍出来的图像很灰,饱和度很低,但可以获得很大的宽容度。v_log必须与3DLUT配合调色,才可以调出工业级电影的色彩来。
数码相机也是这个理,获得低对比低饱和的数据来提高信息量,这些信息存储在RAW中,有着JPEG无法比拟的宽大数据量。
JPEG的缺点是很多的,色彩层次与RAW比差距太多,并且JPEG预设出图风格不一定符合本人的口味,想改变风格则可用的数据量太小。另人JPEG预设中为了迎合通俗的口味,往往在饱和、锐度、降躁等方面处理过度,使后期可调整幅度大大降低。

现在技术发展很快,觉得过去学的知识需要更新了,虽然学习不如年轻时省力,但还是尽量多学些。
以前认为自己PS学得不错了,但现在技术真是涨得很快,过去一些高难的操作现在已经说不起了,不学习就要落后了。
曲线是最基本操作,但要深入里面的道道很多,象通道曲线调节,能真正悟透光学原理的还真的不容易,要通过大师的一些讲解可能会了解更清楚些。


闲云兄谬奖。能深谈的摄友不多,万能的无忌。
友中仅一人主拍胶片。显然他不是为了比数码更好,甚至不是为了特性特色,可以说是为了胶片而胶片。那些中幅黑白胶片,有意无意尽显胶片弱势,圈里圈外人却频频叫好。我悟得,路人与技术党追求大不同,情怀往往更重要。
数字时代,JPEG只是短平快,如垃圾食品或盒饭,饿不着,但想过瘾,大餐还是RAW.  如今玩摄影后期瘸腿是吃大亏的。落后是要挨打的。我打算统筹前期后期之精力分配,争取跟上,保持大致队形。
[211 楼] 坐看闲云 [泡菜]
17-7-28 22:08
yztcdm 发表于 2017-7-28 21:56
直接用LR不更好么?可以直接对某个颜色加减饱和亮度等等。


各人习惯问题,LR一般都是粗调,PS能做到更精细调节,不必拘泥这一些。
[210 楼] yztcdm [泡菜]
17-7-28 21:56
直接用LR不更好么?可以直接对某个颜色加减饱和亮度等等。
[209 楼] 北纬五十一度九 [泡菜]
17-7-28 19:23
天蓝了,树叶却红了
[208 楼] 坐看闲云 [泡菜]
17-7-28 12:43
张铸铭 发表于 2017-7-28 11:59
看了闲云兄的调整,把封存的教程找了出来。一直多用直方图,快麻木了。JPEG时,我打算两条:1注意前期曝光、设置,尽量不调。2以曲线替代直方图及其他。在少后期的原则下,尽量保持一定的图质。老不学艺,争取有成。


张兄是胶片摄影高手,我一直想学,但一直找理由没学。
胶片与数码摄影可能还是有比较多区别,胶片追求冲印后的效果尽量与人眼接近,而数码采样的理念是尽量获取更丰富的信息。
摄像有一种格式叫v_log,这种格式拍出来的图像很灰,饱和度很低,但可以获得很大的宽容度。v_log必须与3DLUT配合调色,才可以调出工业级电影的色彩来。
数码相机也是这个理,获得低对比低饱和的数据来提高信息量,这些信息存储在RAW中,有着JPEG无法比拟的宽大数据量。
JPEG的缺点是很多的,色彩层次与RAW比差距太多,并且JPEG预设出图风格不一定符合本人的口味,想改变风格则可用的数据量太小。另人JPEG预设中为了迎合通俗的口味,往往在饱和、锐度、降躁等方面处理过度,使后期可调整幅度大大降低。

现在技术发展很快,觉得过去学的知识需要更新了,虽然学习不如年轻时省力,但还是尽量多学些。
以前认为自己PS学得不错了,但现在技术真是涨得很快,过去一些高难的操作现在已经说不起了,不学习就要落后了。
曲线是最基本操作,但要深入里面的道道很多,象通道曲线调节,能真正悟透光学原理的还真的不容易,要通过大师的一些讲解可能会了解更清楚些。
[207 楼] 张铸铭 [泡菜]
17-7-28 11:59
坐看闲云 发表于 2017-7-27 07:48
坚持多用曲线,尽量少用CR中的清晰度、对比、去雾等这些功能,这些是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或者对曲线没有用好的情况下才用的。
一些商业快速出图或许如此,我也经常用这些命令,对一些资料图没有那么精细的调节会用这些命令,但副作用很大,就象一个画家没有仔细观察微妙变化,因为一个速成的办法达到可能眼睛一亮的效果,但这绝不是培养一个画家的好办法。事实上这些命令对画质造成的后果可能无法估计。
调色练习宁可拙一些,观察影调色调的微妙变化是根本目的,不要为追求漂亮失去自己练习机会,宁可出的图丑一点也要坚持训练。糖水一些漂亮的图就象街上那些漂亮的画,多做这些事会失去眼睛对空间层次的麻木,如果为了饭吃可以学会这些技能,但为了摄影这种方法并不值得。


看了闲云兄的调整,把封存的教程找了出来。一直多用直方图,快麻木了。JPEG时,我打算两条:1注意前期曝光、设置,尽量不调。2以曲线替代直方图及其他。在少后期的原则下,尽量保持一定的图质。老不学艺,争取有成。
[206 楼] 坐看闲云 [泡菜]
17-7-27 07:48
坚持多用曲线,尽量少用CR中的清晰度、对比、去雾等这些功能,这些是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或者对曲线没有用好的情况下才用的。
一些商业快速出图或许如此,我也经常用这些命令,对一些资料图没有那么精细的调节会用这些命令,但副作用很大,就象一个画家没有仔细观察微妙变化,因为一个速成的办法达到可能眼睛一亮的效果,但这绝不是培养一个画家的好办法。事实上这些命令对画质造成的后果可能无法估计。
调色练习宁可拙一些,观察影调色调的微妙变化是根本目的,不要为追求漂亮失去自己练习机会,宁可出的图丑一点也要坚持训练。糖水一些漂亮的图就象街上那些漂亮的画,多做这些事会失去眼睛对空间层次的麻木,如果为了饭吃可以学会这些技能,但为了摄影这种方法并不值得。

本帖最后由 坐看闲云 于 2017-7-27 07:52 编辑

[205 楼] xuchen313 [泡菜]
17-7-26 23:10
收藏备查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204 楼] 坐看闲云 [泡菜]
17-7-23 16:29
对一些准备丢掉的“废片”发挥想象力,学学梵高疯子,用高饱和色彩。
所有的命令都是曲线,最后一步用可选颜色微加调整就行。
[203 楼] 坐看闲云 [泡菜]
17-7-23 15:35
越简单越强大,好好掌握这条曲线会有不可思议的效果。原片有微微一些黄光,加强这种黄光更有气氛,而调节工具就是曲线,用饱和命令可能会越用越糟。
[202 楼] 坐看闲云 [泡菜]
17-7-23 12:49
LAB模式与RGB模式互相结合,可能让色彩不会显脏。
[201 楼] 毛玻璃头 [泡菜]
17-7-23 11:54
坐看闲云 发表于 2017-07-23 03:23
如果是想学习一定转业范的方法,用LR或CR及PS就行。我也在找一些书籍,发现《PHOTOSHOP修色圣典》这本书很专业,但初学可能不...
多谢闲云兄!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200 楼] 坐看闲云 [泡菜]
17-7-23 11:23
毛玻璃头 发表于 2017-7-23 11:13
闲云兄过谦。能否推荐个松下机器好用的后期软件及其他兄弟认为合适的资料?有劳了,多谢。


如果是想学习一定转业范的方法,用LR或CR及PS就行。我也在找一些书籍,发现《PHOTOSHOP修色圣典》这本书很专业,但初学可能不容易看懂。
基础的书我也推荐不了,因为我买这类书较少,基本是自己摸索过来,走的弯路也很多。网上可以找找,但要多思考,网上方法可以用来摸索,给些启发性的,但大多数都局限性很大。
[199 楼] Leica味 [泡菜]
17-7-23 11:15
这个简单 移民到好空气地方
[198 楼] 毛玻璃头 [泡菜]
17-7-23 11:13
坐看闲云 发表于 2017-07-23 02:41
谢谢,其实也不是什么功夫,主要是掌握方法得当,学习资料一定要好的。...
闲云兄过谦。能否推荐个松下机器好用的后期软件及其他兄弟认为合适的资料?有劳了,多谢。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197 楼] 坐看闲云 [泡菜]
17-7-23 11:06
说明一下,主楼的方法只适合对LR及PS接触比较少的人,深入调色这种方法局限很大,应该重点研究曲线通道调色法,以及RGB、CMYK及LAB模式下的不同调整,曲线是主要的,几乎可以做绝大多数事。对比调整、饱和度、色阶这些是曲线的简化版,使用会有很多局限。 本帖最后由 坐看闲云 于 2017-7-23 11:07 编辑

[196 楼] 坐看闲云 [泡菜]
17-7-23 10:45
鹊桥仙1208 发表于 2017-7-23 10:32
厉害厉害!后期会不会很费时间,调一张这样的照片大概要花多久?


谢谢!象这一类后期时间不很很长,一般每张花时间在10-20分钟左右。
主要还是多练,另外掌握方法要对,多看大师的调色方法,野路子虽然上手快,但会遇到很多障碍。
[195 楼] 坐看闲云 [泡菜]
17-7-23 10:41
毛玻璃头 发表于 2017-7-23 10:24
立马神清气爽啊!闲云兄后期功夫了得。


谢谢,其实也不是什么功夫,主要是掌握方法得当,学习资料一定要好的。
[194 楼] 坐看闲云 [泡菜]
17-7-23 10:39
乱拍片当调色练习。(发现参数都没设置好,不要介意,相机我借别人拍了,我拿来当练手片子。) 本帖最后由 坐看闲云 于 2017-7-23 10:53 编辑

[193 楼] 鹊桥仙1208 [泡菜]
17-7-23 10:32
厉害厉害!后期会不会很费时间,调一张这样的照片大概要花多久?
坐看闲云 发表于 2017-07-23 09:55
乱拍片当调色练习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192 楼] 毛玻璃头 [泡菜]
17-7-23 10:24
坐看闲云 发表于 2017-07-23 01:55
乱拍片当调色练习
立马神清气爽啊!闲云兄后期功夫了得。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191 楼] 坐看闲云 [泡菜]
17-7-23 09:55
乱拍片当调色练习
[190 楼] 孜同 [泡菜]
17-5-5 13:38
就是不中毒 发表于 2017-5-3 19:38
貌似不是这样的,参加评比的新闻片是可以后期的,只是不允许增减图片内容(裁切除外),白平衡、曝光、对比度、颜色饱和度等等基本参数都是可以改的。参赛一般要求附上RAW文件,没听说不让后期。其实新闻片是最需要后期的,因为大多数情况下,新闻片都是急就章,有时根本没有时间改变相机设置(比如白平衡),不后期根本没法用。棚拍片不让后期倒是公平的。
国际新闻大奖类的参展照片是不允许有像素移动的 这就是要求附上RAW文件的原因 后妻全凭个人的本事了……简而言之 组织方是要求后妻也得长得像前妻 本帖最后由 孜同 于 2017-5-5 13:46 编辑

[189 楼] 孜同 [泡菜]
17-5-5 12:52
学习欣赏
[188 楼] 坐看闲云 [泡菜]
17-5-5 01:08
再处理一张
[187 楼] 坐看闲云 [泡菜]
17-5-5 01:05
合金超人 发表于 2017-5-5 00:36
这个可以吗


发的图太小了,可以大些,看不太清楚。色彩如果用蒙板,尽量注意边缘,不要出现明显的白边,用通道加工成蒙板的话,不要用过大对比,引起边缘过度生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