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8 楼] shenshenshenshen
[注销用户]
17-8-3 23:55
|
[557 楼] suwenyu
[陈年泡菜]
17-8-3 22:19
这个幅画面没气泡的。 shen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7-08-03 13:34这书俺爱看彩色部分。 DDX就当是没发色作用的C41了。不会比这个再复杂到哪里去的。xtol倒是简单了。... 本帖由 无忌论坛V3.1.0 iPhone6plus iOS10.3.3 客户端发布
|
[556 楼] shenshenshenshen
[注销用户]
17-8-3 21:34
|
[555 楼] shenshenshenshen
[注销用户]
17-8-3 21:30
|
[554 楼] george747
[泡菜]
17-8-3 20:25
|
[553 楼] suwenyu
[陈年泡菜]
17-8-3 17:20
现代摄影加工,各样都有讲,但偏偏ddx和xtol不说。 这两显影剂效果好,而且关键是环保无毒,超赞的。 这部书,不是红封面的版本比红封面的好用,因为可以卷起来阅读。 shen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7-08-03 06:54怎么说呢? 关于搅拌方式,罐冲冲的卷片,只颠倒才是正路。立着旋转片芯的,横着转的。都不是正路。 俺多年的经验。红宝书上也明示了。 还有... 本帖由 无忌论坛V3.1.0 iPhone6plus iOS10.3.3 客户端发布
|
[552 楼] shenshenshenshen
[注销用户]
17-8-3 14:54
|
[551 楼] suwenyu
[陈年泡菜]
17-8-3 09:52
显影药,喜欢不回收的,或比官方的次数减半的用。 因为越新鲜,越少不可控的情况。 定影药,也新鲜的用,防止乱七八糟的盐。 冲片,喜欢全泡式,药量足,新鲜。 用hewes为jobo和paterson造的金属架防气泡不错,不过多了重量和声响,用到三夹时,会太重不易转动。 或许是不良爱好,喜欢一条片重头到尾的保留,金属架片头不能像尼龙架般保留。 页片嘛,想着为效果,挂着应该是正道了。 shen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7-08-02 18:11立式气泡问题,其实不是啥很大的问题。立式罐冲。理论上都没过胶卷的立式长度德尔。加上搅拌,更没啥大问题了。一贯的颠倒。气泡一定是往水面上集中的... 本帖由 无忌论坛V3.1.0 iPhone6plus iOS10.3.3 客户端编辑于:2017-08-03 10:08:38
|
[550 楼] shenshenshenshen
[注销用户]
17-8-3 02:11
|
[549 楼] shenshenshenshen
[注销用户]
17-8-2 22:35
|
[548 楼] suwenyu
[陈年泡菜]
17-8-2 18:52
咨询老婶,洗120卷,是否每次入罐的数量越多,越易有气泡? 计算了几率,越近轴心的越易产生气泡,而放入的片夹数越多,也越易产生气泡,而片幅越大也越易有气泡。 按老婶建议,每次放多少个片夹,为宜? 罐冲45页也是,一次放一或二页,基本不会有气泡影响,但放多几页,则不然。 shen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7-07-30 02:44好好。 既然把摄影当主要人生活动,跟吃饭差不多了,离不开了。 就能拍多少大画幅就拍的多少吧。这玩意拍了就不后悔。能传世哈。卷片太小,一受... 本帖由 无忌论坛V3.1.0 iPhone6plus iOS10.3.3 客户端发布
|
[547 楼] shenshenshenshen
[注销用户]
17-7-30 10:44
|
[546 楼] suwenyu
[陈年泡菜]
17-7-30 10:40
感谢回复。 近日与西人朋友聊起,其观点是,铁路做安检,纯粹扰民。小生亦觉然,至少要经常带着铅皮包菲林。 地球上,铁路,甚至地铁都搞安检的国家,极少。 因为 铁路,地铁 由此因搞出问题的个案稀少至极,而且 按目前铁路地铁安检的马虎方式,也检不出问题,浪费资源。 shen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7-07-29 22:22电脑出问题格了。 上网就耽误几天哈  D100还是本家DDX的好,别的都属于第二药。 XTOL其实也不能很稀。这个个玩意显影能力... 本帖由 无忌论坛V3.1.0 iPhone6plus iOS10.3.3 客户端编辑于:2017-07-30 10:41:38
|
[545 楼] suwenyu
[陈年泡菜]
17-7-30 10:31
我夏季用 冷水机 可恒温在15度左右。冬季则用恒温热水管。 听老婶言,出外拍些大幅。拉了13个片夹出外,某海关竟然犹豫着这东西是否批发。 不过片夹尚轻,包片夹的铅胶皮更重啊。 shen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7-07-29 22:59据身边弟兄们试验。薄T在24度调子比较的丰满。以TMAX为准。厂家也给出了24度的参数。 其实俺耍非传统卤鸡,都不低于20度。多少年都习惯... 本帖由 无忌论坛V3.1.0 iPhone6plus iOS10.3.3 客户端发布
|
[544 楼] shenshenshenshen
[注销用户]
17-7-30 06:59
|
[543 楼] shenshenshenshen
[注销用户]
17-7-30 06:22
|
[542 楼] shenshenshenshen
[注销用户]
17-7-30 06:22
|
[541 楼] 无底放大
[泡菜]
17-7-29 10:11
george747 发表于 2017-7-28 22:31  12度到14度 谢747兄  这个低温下显影时间是否延长?还是冲洗前做测试,或者依据标准20℃时间根据温度系数调整?
|
[540 楼] suwenyu
[陈年泡菜]
17-7-29 09:35
咨询老婶,xtol洗delta100,加宽容细颗粒,除了原液外,再提高浓度是否于效果有助? 本帖由 无忌论坛V3.1.0 iPhone6plus iOS10.3.3 客户端发布
|
[539 楼] george747
[泡菜]
17-7-28 22:31
无底放大 发表于 2017-7-28 11:53  一液低温,这个温度多少算合适?还望沈兄说明,其实最近温度不好控制,冲机温度可以调整到低于20度,自来水温度没办法,,看来这方法也要等天凉点…… 12度到14度
|
[538 楼] 无底放大
[泡菜]
17-7-28 17:20
george747 发表于 2017-7-28 15:50  換換口味,数码扫街乱拍---- 数码扫街本来就对口,支持747兄数码多扫
|
[537 楼] george747
[泡菜]
17-7-28 15:50
|
[536 楼] 无底放大
[泡菜]
17-7-28 13:05
george747 发表于 2017-7-28 12:40  谢兄了. 你说得对,纪实以内容为先. 呵呵,四婶巳代我接过砖. 趁着沈兄还没上来,开局玩笑,747兄说起转头这事,让我回想起年少时期,记得那时候学校打群架比较盛行,不像现在社会这么稳定。记得好像是球场发生争执了,,碰到2拨打架的,我就打抱不平去劝架,结果有不守信用的2飞砖冲着我过来——747兄一定想不到结果,,呵呵。我不急不乱,左手抓了只,右手又抓了只,扔砖的撒丫子就跑,,呵呵 本帖最后由 无底放大 于 2017-7-28 13:07 编辑
|
[535 楼] george747
[泡菜]
17-7-28 12:40
无底放大 发表于 2017-7-28 11:57  747兄说的极是,道出了黑白影调间的衬托关系,如果不是纪实为主的以后应该试验一下高调暗调——当然也要依据场景是否合适为依据,不人为造作去为了高调而高调,, 这里喝茶闲聊,没人来砖,如果有我替你接着,,呵呵 谢兄了.  你说得对,纪实以内容为先. 呵呵,四婶巳代我接过砖.
|
[534 楼] 无底放大
[泡菜]
17-7-28 11:57
george747 发表于 2017-7-28 11:37  乱说说聊聊的,哪敢说指正. 我是以自已要表现部位的层次为主. 高调白衬白,低调黑衬黑,高调只有极小面积黑,低调只有极小面积白,走极端,不比全影调容易.但有强力的视觉冲击力. 歪路?条条大路通罗马,青菜萝卜各人爱. 人生,有取有舍,拍照亦一样,取景,影调也应介于取舍间 如果,千片万幅一样影调一统大幅小幅,无味得很. 呵呵,又乱说一通,不知是否又会有挨砖的待遇 747兄说的极是  ,道出了黑白影调间的衬托关系,如果不是纪实为主的以后应该试验一下高调暗调——当然也要依据场景是否合适为依据,不人为造作去为了高调而高调,, 这里喝茶闲聊,没人来砖,如果有我替你接着,,呵呵
|
[533 楼] 无底放大
[泡菜]
17-7-28 11:53
shen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7-7-28 04:58  一液低温也是个好思路。欠半档,高光容易留在线性区间。 一液低温,这个温度多少算合适?还望沈兄说明,其实最近温度不好控制,冲机温度可以调整到低于20度,自来水温度没办法,,看来这方法也要等天凉点……
|
[532 楼] 无底放大
[泡菜]
17-7-28 11:50
shen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7-7-28 01:28  两头都要拿捏,其实不是很容易。暗部在不多爆的情况下,抬高密度只能靠过显。延长显影时间一倍。而亮部不能随着过显,要减少时间,以及降低显影速度。这个就是补偿显影拉高光的的起根思路。其实,两液和绿灯。是个唯一的法子。 显影的机理是先显影暗部后显影亮部嘛。所以后半程的药浓度,种类,搅拌上就大有文章可做了。这个关乎于高密度是否显影快慢问题。必须的的绿灯监控。不够的显足,够得及时挺显,或提前一点停显换清水泡着。按过去D72显影810就是。纸药咣当两分钟,就进清水静止不动了,让它的高密度自己往上爬。恰巧爬到自抑制区就不动了。结果是反差密度都正好。不欠不过。药盆里显影相纸。显影干板,其实都是一样的这个过程。只不过观察灯颜色不一样而已。 两头的密度轻易不打死连片。中间有够丰富这个就是亚当斯的银盐要求。卷纸同理。 类VC,其实还是暗部密度略欠一点。薄T上还勉强对付。偏传统卤鸡,显得暗部就有点过暗。卤鸡薄,吸收弱光的效率高,吸收强光倒是容易溢出。这个其实就是宽容度的具体表现哈。不明白两种路基性质的,也该在不同底片的使用中,有所体验的。 沈兄说的很详细了,双液这个还没实践,要随便拍些片子实践加深了解和理解了
|
[531 楼] george747
[泡菜]
17-7-28 11:37
无底放大 发表于 2017-7-27 16:38  多谢747兄直言不讳地的指正!主要拍摄时候考虑右边那个门了,感觉那个如果曝光太暗不好,太亮高光就疵的厉害,结果搞成了缺失二头,暗部应该是有细节的,ps里面试验可以调出来些,记得当时也特别考虑的树叶的——虽然还是暗了些(主要是这位置和面积占比都大了些),左边是新建的房子,总体画面还是比较散,光比较为复杂,加上表现又不能着于某一点…… 其实当时拍摄是看到这颗树不错,右边的老房子,左边来个对比——着实自己都有点混乱……747兄说的注重高光我明白了,就是在无法控制的情况下,重点控制高光层次,其它的暗下去就暗下去了…… 最近也在思考一个问题,现今拍摄多是注重了正个画面的细节毕现,记得以前看过的高调、暗调照片的拍摄都是走极端的,大画幅摄影是否能玩一下高调和低调?——兴许这是歪路? 最后还是特地感谢747兄直言(论坛上那些不疼不痒其实是耽误大家时间的,在这和沈兄、747兄我们都直言的,不学其它地方的,呵呵) 乱说说聊聊的,哪敢说指正. 我是以自已要表现部位的层次为主. 高调白衬白,低调黑衬黑,高调只有极小面积黑,低调只有极小面积白,走极端,不比全影调容易.但有强力的视觉冲击力. 歪路?条条大路通罗马,青菜萝卜各人爱. 人生,有取有舍,拍照亦一样,取景,影调也应介于取舍间 如果,千片万幅一样影调一统大幅小幅,无味得很. 呵呵,又乱说一通,不知是否又会有挨砖的待遇 本帖最后由 george747 于 2017-7-28 11:52 编辑
|
[530 楼] george747
[泡菜]
17-7-28 09:07
shen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7-7-28 04:58  一液低温也是个好思路。欠半档,高光容易留在线性区间。
|
[529 楼] shenshenshenshen
[注销用户]
17-7-28 04: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