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7R3相关技术问题(阿三之正典)
144855 940
[42 楼] d89968339 [泡菜]
18-2-28 21:20
rivershaw 发表于 2018-2-28 13:37
马拉松?应该没问题吧,跑步的速度,按20公里/小时,大约5米/秒,静音快门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谢谢,以后可以用这个节约快门了~
[41 楼] qumiq5 [禁言中]
18-2-28 15:10
在电子快门没解决果冻问题之前,俺是不会买微单的。纯电子快门要彻底解决果冻问题,至少要到A13这一代,时间上估计还要3年。
[40 楼] 拙荆牮胄 [泡菜]
18-2-28 14:30
技术帖
[39 楼] 清水鼓動 [资深泡菜]
18-2-28 14:09
这贴太翔实了
多谢楼主
[38 楼] rivershaw [泡菜]
18-2-28 14:07
再解释一下,阿三的快门震动,并没有那么严重,绝大多数人拍照片,都不会注意到这个问题。

25#给出了拍摄场景,在这个场景中,很多镜头都没法把人民币的线条拍清楚,很多像素数不够的照相机也没法把人民币的线条拍清楚,所以根本发现不了快门震动的存在。

再说,大部分时候,我们使用的都是缩图后的照片,有点震动模糊,缩图后就看不出来了,真的不必过于纠结。
[37 楼] rivershaw [泡菜]
18-2-28 13:49
君子以厚德载物 发表于 2018-2-28 13:29
有点儿意思。是不是说,a9最好是静音+电子前脸,a7r3是电子前脸。

不能保证一直适用,但大部分情况下够了。


阿三的静音是纯粹的电子快门,前帘、后帘都没有机械动作,相信阿九(A9)也一样。

开了静音,就意味着电子前帘、电子后帘都开了,阿三的“电子前帘”自动灰掉不可选了,阿九应该也是这样。
[36 楼] rivershaw [泡菜]
18-2-28 13:39
tony98 发表于 2018-2-28 13:29
机械快门双响炮的机震会让你大开眼界的。


求求您啦,机震是专业名词,就像车震,别乱用啊!
[35 楼] rivershaw [泡菜]
18-2-28 13:37
d89968339 发表于 2018-2-28 13:06
楼主,问下r3开静音,拍马拉松人有没有变形,心思以后接拍摄马拉松的活,能省省快门,毕竟一次活动就1w快门


马拉松?应该没问题吧,跑步的速度,按20公里/小时,大约5米/秒,静音快门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34 楼] tony98 [泡菜]
18-2-28 13:29
rivershaw 发表于 2018-2-28 13:24
你尽是信口乱说,无反、无反,没有反光板,哪来的“机震”?

机械快门双响炮的机震会让你大开眼界的。
[33 楼] 君子以厚德载物 [禁言中]
18-2-28 13:29
rivershaw 发表于 2018-2-28 09:31
阿三就是R3,A7R3。正典当然是玩笑,只不过想实实在在地写点役使阿三的心得体会。

还是那句老话,不吹、不黑,喜欢的看看,不喜欢的请绕道。


有点儿意思。是不是说,a9最好是静音+电子前脸,a7r3是电子前脸。

不能保证一直适用,但大部分情况下够了。
[32 楼] rivershaw [泡菜]
18-2-28 13:24
tony98 发表于 2018-2-28 13:01
哦,适马的SD1M就是像素级清楚的单反,没有猜色,没有不能成像像素点插值,完全点对点像素级清晰。从没发现你所说的“从来都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像素级清楚”。微单倒是真的找不到一张照片是像素级清晰的。不但有相位对焦点像素插值,而且不是果冻效应,就是机震模糊。都是单薄机身减震效果太差造的孽,没法消除机震影响造成的,机械快门双响炮效果更加重了这一问题的影响。而单反由于机身大,减震机构好,机震的问题从来不影响单反拍出像素级清楚的画面。


你尽是信口乱说,无反、无反,没有反光板,哪来的“机震”? 本帖最后由 rivershaw 于 2018-2-28 13:25 编辑

[31 楼] d89968339 [泡菜]
18-2-28 13:06
楼主,问下r3开静音,拍马拉松人有没有变形,心思以后接拍摄马拉松的活,能省省快门,毕竟一次活动就1w快门
[30 楼] woodysh [泡菜]
18-2-28 13:04
tony98 发表于 2018-02-28 12:44
单反是反光板升起并完成缓冲减震固定后,才打开快门,开始始曝光的,反光板升起过程中并不曝光,这个有何影响?
你这一系列动作要时间吗?呵呵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29 楼] tony98 [泡菜]
18-2-28 13:01
rivershaw 发表于 2018-2-28 11:56
简单说,单反因为没有真正的电子静音快门,从来都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像素级清楚,

哦,适马的SD1M就是像素级清楚的单反,没有猜色,没有不能成像像素点插值,完全点对点像素级清晰。从没发现你所说的“从来都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像素级清楚”。微单倒是真的找不到一张照片是像素级清晰的。不但有相位对焦点像素插值,而且不是果冻效应,就是机震模糊。都是单薄机身减震效果太差造的孽,没法消除机震影响造成的,机械快门双响炮效果更加重了这一问题的影响。而单反由于机身大,减震机构好,机震的问题从来不影响单反拍出像素级清楚的画面。
[28 楼] tony98 [泡菜]
18-2-28 12:44
woodysh 发表于 2018-2-28 11:44
人家说了,单反有个先升起反光板的动作,这个微单可没有,所以单反落后就在这里

单反是反光板升起并完成缓冲减震固定后,才打开快门,开始始曝光的,反光板升起过程中并不曝光,这个有何影响?
[27 楼] rivershaw [泡菜]
18-2-28 11:56
tony98 发表于 2018-2-28 11:42
楼主是在证明本人观点的正确性吗?
另外提一点,单反的机震影响远比微单小,因为旗舰单反的快门机构和减震机构比微单好太多。请不要拿微单那单薄机身的减震跟单反大而坚固机身的减震相比。


简单说,单反因为没有真正的电子静音快门,从来都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像素级清楚,
[26 楼] rivershaw [泡菜]
18-2-28 11:53
肚肚肚 发表于 2018-2-28 11:16
这个测试是上架关闭防抖的吗?

因为我最近都是室内关闭电子快门手持拍娃,防抖打开,快门速度都在1/100-1/200,f1.4-f2,好像很少遇到这种糊片


手动峰值防大对焦、关防抖、上铁塔架子,无线遥控快门,

拍摄场景如下。 本帖最后由 rivershaw 于 2018-2-28 11:59 编辑

[25 楼] woodysh [泡菜]
18-2-28 11:44
tony98 发表于 2018-02-28 11:42
楼主是在证明本人观点的正确性吗?
另外提一点,单反的机震影响远比微单小,因为旗舰单反的快门机构和减震机构比微单好太多。请不要...
人家说了,单反有个先升起反光板的动作,这个微单可没有,所以单反落后就在这里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24 楼] tony98 [泡菜]
18-2-28 11:42
楼主是在证明本人观点的正确性吗?
另外提一点,单反的机震影响远比微单小,因为旗舰单反的快门机构和减震机构比微单好太多。请不要拿微单那单薄机身的减震跟单反大而坚固机身的减震相比。 本帖最后由 tony98 于 2018-2-28 11:42 编辑

[23 楼] ssmmss [禁言中]
18-2-28 11:30
喜欢此贴,感谢楼主的不吝展示
[22 楼] ssmmss [禁言中]
18-2-28 11:29
喜欢此贴,感谢楼主的不吝展示
[21 楼] 肚肚肚 [泡菜]
18-2-28 11:16
rivershaw 发表于 2018-2-28 09:34
第一回,说说阿三的快门。

阿三的快门有三种工作方式,机械快门(电子控制)、电子快门(静音)、电子前帘机械快门。

简单说,阿三是标准的焦平面帘幕快门,前帘、后帘形成的缝隙,决定快门速度。

前帘、后帘都用机械动作实现,是标准的机械快门。

前帘改用软件控制CMOS清零,后帘用机械动作结束曝光,就是所谓的“电子前帘”快门。

前帘、后帘都用软件控制CMOS清零、曝光,就是阿三的“静音”,也叫纯粹的电子快门。

电子前帘与静音的区别在于CMOS的数据读取,电子前帘是在后帘关闭后,就是全部曝光完成后,读取CMOS数据,静音则是按行对CMOS清零、曝光、读取数据。

CMOS的清零、曝光都很快,读取数据则很慢。从第一行数据读出到最后一行数据读出,阿三可能需要几十毫秒,所以第一行的曝光与最后一行的曝光,间隔了几十毫秒,结果就出现了果冻效应。

电子前帘是在全部曝光完成后读取数据,第一行曝光与最后一行曝光的间隔时间,就是闪光同步时间,大约几个毫秒,果冻效应基本可以忽略,与机械快门相同。

那么,对阿三来说,这三种快门工作方式,哪个拍摄效果最好,应该用哪个呢?


这个测试是上架关闭防抖的吗?

因为我最近都是室内关闭电子快门手持拍娃,防抖打开,快门速度都在1/100-1/200,f1.4-f2,好像很少遇到这种糊片
[20 楼] rocky92 [资深泡菜]
18-2-28 11:13
woodysh 发表于 2018-2-28 11:08
看来是画幅影响的果冻效应的程度,也可以理解。


我的理解,对于果冻的影响因素,还是时延。

画幅减小,数据量减小,读出和处理的时间也跟着减小了。
[19 楼] woodysh [泡菜]
18-2-28 11:08
rivershaw 发表于 2018-02-28 11:01
知道阿三连拍能改善果冻后,实拍小电扇如下。

这会阿三是压缩RAW、APS加上最重要的连拍Lo。
看来是画幅影响的果冻效应的程度,也可以理解。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18 楼] rivershaw [泡菜]
18-2-28 11:02
rocky92 发表于 2018-2-28 10:57
喜欢读楼主的帖子,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而且实验都是可重复的。

不过用a9的确比较少快门选择的烦恼。平时放到电子快门,闪光放到机械快门。没有电子前帘啥事情。

目前看,好几家的下一代CMOS技术都在片上增加了ADC阵列层,数据读取和处理时延会更小,以后恐怕会彻底淘汰机械快门。


谢老兄!
[17 楼] rivershaw [泡菜]
18-2-28 11:01
知道阿三连拍能改善果冻后,实拍小电扇如下。

这会阿三是压缩RAW、APS加上最重要的连拍Lo。
[16 楼] rivershaw [泡菜]
18-2-28 10:59
阿三的果冻程度究竟如何,做个横向比较。

阿三可以实现10张/秒静音连拍,E-M1ii可以60张/秒,也就是说,E-M1ii应该比阿三好6倍。

两机用一根横梁架在架子上,用品色的无线快门线,一个遥控器控制两台照相机。

当公交车由左向右驶过树干时,按下遥控器。

在阿三压缩RAW、APS、未连拍的情况下,与Olympus的E-M1ii对比如下,这时候我还没有发现阿三的连拍能减少果冻效应。
[15 楼] rocky92 [资深泡菜]
18-2-28 10:57
喜欢读楼主的帖子,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而且实验都是可重复的。

不过用a9的确比较少快门选择的烦恼。平时放到电子快门,闪光放到机械快门。没有电子前帘啥事情。

目前看,好几家的下一代CMOS技术都在片上增加了ADC阵列层,数据读取和处理时延会更小,以后恐怕会彻底淘汰机械快门。
[14 楼] wszcr [资深泡菜]
18-2-28 10:47
好贴,学习了!
[13 楼] dafadizi [禁言中]
18-2-28 10:41
rivershaw 发表于 2018-2-28 10:38
不是一张,是这个场景下的所有照片都一样。另外一次也出现过相同的问题。

关键是没注意,应该换成关闭“电子前帘”试一下,就能肯定是电子前帘的问题。

现在来看,高速快门下,电子前帘对焦外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1000的快门也不算高速,欢迎继续测试,关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