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身五轴防抖会增加光学成像偏轴的可能吗?
2877 51
[1 楼] 40X [陈年泡菜]
19-9-17 17:50
只用过A7R2和A6500,FE口镜头24-70GM ,55 、24-105、21、18-105、10-18,老蛙12,15,还有转接佳能口和尼康口几支纯手动镜头。几年用下来,发现时不时有些照片不对劲,无论用多小的光圈,两边是虚的,或者一边比另外一边虚得厉害,开始总以为是镜头光轴歪了,正儿八经关掉防抖上架测试,近距离和中距离物距,不那么歪,都在可以接受范围。
[52 楼] cosmopolitanism [泡菜]
24-6-7 22:07
40X 发表于 2019-09-18 13:17
标粉红的区域是模糊,在景深范围外了,明显是右边延伸的范围远,最右边边缘开始清晰的地方已经到了十米开外了。按常规,一般应该是白色的线为景深的边缘。当天在这里拍的几个场景,回来一看全是前景深歪斜,有的明显有的不太明显。

请问这个红色区域,什么软件显示出来的?
[51 楼] E3U3 [泡菜]
23-4-1 19:47
是有的,超广镜头比较明显。原因也不难理解,传感器扭动导致其不平行于镜头的成像平面,边角就会崩掉。
[50 楼] 郭九麟 [陈年泡菜]
23-4-1 19:42
八宝辣酱 发表于 2020-03-31 14:07
我有a7s和a7r2,同一支镜头在a7s上面不歪,在r2上面即使关闭了机身防抖,也出现了肉眼可见的偏轴

我有两台R2,都是右下角崩。
换不同镜头只是程度不同。

为这换退过一些镜头,现在也不知道是镜头的问题还是机身的问题。
[49 楼] 八宝辣酱 [泡菜]
20-3-31 14:09
去年5月16号索尼发过一固件,更新内容不说清楚,只说了增加稳定性。
当时说这个固件会阉割副厂(好像是腾龙2875)的对焦,我就没更新。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更新的机型清一色都是五轴的机身,我猜测这个固件就是为了修复五轴的故障。
看来我有必要今晚回去更新测试下。
[48 楼] 八宝辣酱 [泡菜]
20-3-31 14:07
我有a7s和a7r2,同一支镜头在a7s上面不歪,在r2上面即使关闭了机身防抖,也出现了肉眼可见的偏轴
[47 楼] rivershaw [泡菜]
19-12-18 08:54
40X 发表于 2019-9-17 17:50
只用过A7R2和A6500,FE口镜头24-70GM ,55 、24-105、21、18-105、10-18,老蛙12,15,还有转接佳能口和尼康口几支纯手动镜头。几年用下来,发现时不时有些照片不对劲,无论用多小的光圈,两边是虚的,或者一边比另外一边虚得厉害,开始总以为是镜头光轴歪了,正儿八经关掉防抖上架测试,近距离和中距离物距,不那么歪,都在可以接受范围。


结论是肯定的!

可以用一个低速快门,按下快门的同时故意摇摆照相机,能看出明显的光轴偏移。

所以,开了防抖,能补偿手震,同时,副作用是可能有轻微的光轴偏移。

记得nikon的一位高管就是用这个光轴偏移来解释nikon为什么不做机身5轴防抖,
[46 楼] liudage3744 [泡菜]
19-12-18 06:59
olala 发表于 2019-9-18 21:26
光轴不正这种品控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只不过大多数人根本不会去测试光轴对称性,做个鸵鸟也没啥不好,还有很多不拍无限远的大光圈控是根本不在乎偏轴

确善能(蔡司和福伦达)就算品控做的不错的了,实际上在所有发布1年以上,有足够用户基数的FE镜头当中,完全没有爆出有偏轴问题的镜头,到目前为止,据我所知只有Loxia50/2和VE65/2APO

像富强GFX系列这种价格的产品线,镜头群的品控都很糟糕,diglloyd前几天刚刚大骂过富强,都直接用到“垃圾”这个词了,就差骂娘了,健力宝FE35/1.2art也被臭的不轻,连厂商直接提供测试的镜头都能偏轴

我前一阵借来测试转接Loxia的Nikon Z7,带着个50/1.8s,结果也是偏轴

总之,都不是啥好东西,还是要靠自己把关

光轴偏移有毒,一旦中毒以后,再完美的镜头都会看出偏差出来
[45 楼] liudage3744 [泡菜]
19-12-18 06:53
olala 发表于 2019-9-18 18:30
当然有,你不挑想完全靠人品每回都能一次就买到品控完美的镜头这本来就是有难度的,别说索尼的烂品控了,就算是蔡司不也照样有问题么

我的L25第一支就有问题,蔡司给我换了一支,完美,其它几支人品还不错,没出幺蛾子,至于三棒那种廉价货就更别说了,估计根本就没质量管理,之前买45,我是从4支里才挑出一支品控没问题的

以上,所以……啥也别说了,两眼泪汪汪,只能靠自己了

好多的入门买家连光圈大小都没完全搞明白哪有精力去理解光轴,也就买个新鲜感基本全自动使用,而入魔买家买得就比较累了
[44 楼] liudage3744 [泡菜]
19-12-18 06:37
不错,有意义的帖子
[43 楼] liudage3744 [泡菜]
19-12-18 06:35
镜头偏轴一般来说或多或少 本帖最后由 liudage3744 于 2019-12-18 06:38 编辑
[42 楼] liudage3744 [泡菜]
19-12-18 06:27
40X 发表于 2019-9-18 17:55
言重了,没有几支镜头能重合得那么好。坑爹的品控。
这只24-105品控是手里这些镜头中表现最好的了,经过矫正之后本身极限边缘就不好。这两张差别更近一点。

赞同你的观点,我买半幅头18-135连续试了几个,震惊于同一款镜头画质的巨大公差,再加上之前适马的偏轴与全开肉的头晕,弄得我现在认为管你是几千的还是几万的镜头,尤其是大光圈超广角镜头全开情况真下不建议完美极品控的性格玩家去刻意强迫症般的100%放大照片眼睛放在距离4k显示器10cm仔细端详边边角角老半天,你几乎会失望的。。。。。 本帖最后由 liudage3744 于 2019-12-18 06:46 编辑
[41 楼] andmil [泡菜]
19-9-20 12:40
olala 发表于 2019-9-18 21:26
光轴不正这种品控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只不过大多数人根本不会去测试光轴对称性,做个鸵鸟也没啥不好,还有很多不拍无限远的大光圈控是根本不在乎偏轴

确善能(蔡司和福伦达)就算品控做的不错的了,实际上在所有发布1年以上,有足够用户基数的FE镜头当中,完全没有爆出有偏轴问题的镜头,到目前为止,据我所知只有Loxia50/2和VE65/2APO

像富强GFX系列这种价格的产品线,镜头群的品控都很糟糕,diglloyd前几天刚刚大骂过富强,都直接用到“垃圾”这个词了,就差骂娘了,健力宝FE35/1.2art也被臭的不轻,连厂商直接提供测试的镜头都能偏轴

我前一阵借来测试转接Loxia的Nikon Z7,带着个50/1.8s,结果也是偏轴

总之,都不是啥好东西,还是要靠自己把关


是的,我的腾龙17-28出问题了,大家一定要走售后,让厂家知道以后才可能改进。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68308565/
[40 楼] 40X [陈年泡菜]
19-9-19 20:24
那有些被认为是品控的镜头说不定是机身作的孽
[39 楼] olala [资深泡菜]
19-9-19 16:06
40X 发表于 2019-9-18 23:11
又加了个转接环,如果有叠加误差那就是灾难。


根据diglloyd的爆料了,索尼机身的法兰面有大概有3微米的公差,简单说就是不够平整,这也有可能会放大镜头本身的品控问题,如果再套上廉价山寨接环,这事儿确实就没谱了
[38 楼] 40X [陈年泡菜]
19-9-18 23:11
olala 发表于 2019-9-18 22:38
晕,TS-E 24 II?

那就不是刚才说的情况了,我没用过这头,但估计还是机械操作上的问题吧?毕竟是TS头,专门用来摇大景深的,横竖也不该搞出焦平面差异那么大吧

T拍建筑用不上,一般都锁死。能活动的部位太多了,又加了个转接环,如果有叠加误差那就是灾难。按这种测试结果,是垃圾桶都不收的货。
[37 楼] haojie0998 [泡菜]
19-9-18 22:47
olala 发表于 2019-9-18 19:29
按照你的形容,基本可以判断是偏轴,很多人认为收缩光圈景深变大,偏轴问题就可以改善了,但并不是这么回事,除非你真收缩到f11以后,靠衍射把一切对比度都削平了

前面说过,光轴不正实际上是某一个甚至多个方向的场弯曲不正常产生的,有的是两个像场同时不正常,有的是其中一个正常一个不正常,体现在画面上都是不同的,很多镜头因为全开光圈对比度还没那么高,所以偏轴看起来没那么严重,道理其实类似上述的F11,而收缩到F4~5.6达到对比度的峰值,不正常的场曲就会更加明显

明白了,谢谢您的解释,上周去买2470 2.8s,第一个头就发现F5.6时左右清晰度不一样,第二个没有这种问题,以前总是抱怨索尼品控烂,没想到尼康也一样。在尼版还看见有人买1430,抱怨歪轴。
[36 楼] olala [资深泡菜]
19-9-18 22:38
40X 发表于 2019-9-18 22:01
24姨,对这个头一直很费解,T和S各有一套旋转机构,其中一个组合方向会出现这种中心和边缘完全不在一个平面,平时就靠折中对焦收光圈来应付。但换另外一个方向,做T偏转一丝丝可以挽救.


晕,TS-E 24 II?

那就不是刚才说的情况了,我没用过这头,但估计还是机械操作上的问题吧?毕竟是TS头,专门用来摇大景深的,横竖也不该搞出焦平面差异那么大吧
[35 楼] 40X [陈年泡菜]
19-9-18 22:01
olala 发表于 2019-9-18 21:30
你说的这个情况是典型的场弯曲,是比较老的手动头吧?

你可以尝试对焦偏移,稍微shift一些,中心和边缘折中一下看看

24姨,对这个头一直很费解,T和S各有一套旋转机构,其中一个组合方向会出现这种中心和边缘完全不在一个平面,平时就靠折中对焦收光圈来应付。但换另外一个方向,做T偏转一丝丝可以挽救. 本帖最后由 40X 于 2019-9-18 22:04 编辑
[34 楼] olala [资深泡菜]
19-9-18 21:30
40X 发表于 2019-9-18 21:18
这支手动24完全是翻车了,最大光圈按中心对焦两边全糊,按任何一边边缘对焦,两边清晰,中心全糊。只能取中间值收到F9才均匀,是像场弯曲有这么厉害?


你说的这个情况是典型的场弯曲,是比较老的手动头吧?

你可以尝试对焦偏移,稍微shift一些,中心和边缘折中一下看看
[33 楼] olala [资深泡菜]
19-9-18 21:26
40X 发表于 2019-9-18 18:02
龙虾21这个头惨一些


光轴不正这种品控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只不过大多数人根本不会去测试光轴对称性,做个鸵鸟也没啥不好,还有很多不拍无限远的大光圈控是根本不在乎偏轴

确善能(蔡司和福伦达)就算品控做的不错的了,实际上在所有发布1年以上,有足够用户基数的FE镜头当中,完全没有爆出有偏轴问题的镜头,到目前为止,据我所知只有Loxia50/2和VE65/2APO

像富强GFX系列这种价格的产品线,镜头群的品控都很糟糕,diglloyd前几天刚刚大骂过富强,都直接用到“垃圾”这个词了,就差骂娘了,健力宝FE35/1.2art也被臭的不轻,连厂商直接提供测试的镜头都能偏轴

我前一阵借来测试转接Loxia的Nikon Z7,带着个50/1.8s,结果也是偏轴

总之,都不是啥好东西,还是要靠自己把关

[32 楼] 40X [陈年泡菜]
19-9-18 21:18
这支手动24完全是翻车了,最大光圈按中心对焦两边全糊,按任何一边边缘对焦,两边清晰,中心全糊。只能取中间值收到F9才均匀,是像场弯曲有这么厉害?
[31 楼] olala [资深泡菜]
19-9-18 19:29
haojie0998 发表于 2019-9-18 15:29
@olala   想请教一下您,有时我会遇到这样一个情况: 比如2470变焦,在28焦段,在F5.6时会发生左右清晰度不一致,而在
其它光圈值时,又是正常的,可以重复发生,这一般会是什么原因?我在7R3+1635F4  和Z7+2470 2.8S上均遇到这种情况,不知是为啥。
谢谢!


按照你的形容,基本可以判断是偏轴,很多人认为收缩光圈景深变大,偏轴问题就可以改善了,但并不是这么回事,除非你真收缩到f11以后,靠衍射把一切对比度都削平了

前面说过,光轴不正实际上是某一个甚至多个方向的场弯曲不正常产生的,有的是两个像场同时不正常,有的是其中一个正常一个不正常,体现在画面上都是不同的,很多镜头因为全开光圈对比度还没那么高,所以偏轴看起来没那么严重,道理其实类似上述的F11,而收缩到F4~5.6达到对比度的峰值,不正常的场曲就会更加明显
[30 楼] olala [资深泡菜]
19-9-18 18:30
40X 发表于 2019-9-18 17:55
言重了,没有几支镜头能重合得那么好。坑爹的品控。
这只24-105品控是手里这些镜头中表现最好的了,经过矫正之后本身极限边缘就不好。这两张差别更近一点。


当然有,你不挑想完全靠人品每回都能一次就买到品控完美的镜头这本来就是有难度的,别说索尼的烂品控了,就算是蔡司不也照样有问题么

我的L25第一支就有问题,蔡司给我换了一支,完美,其它几支人品还不错,没出幺蛾子,至于三棒那种廉价货就更别说了,估计根本就没质量管理,之前买45,我是从4支里才挑出一支品控没问题的

以上,所以……啥也别说了,两眼泪汪汪,只能靠自己了
[29 楼] 40X [陈年泡菜]
19-9-18 18:02
龙虾21这个头惨一些
[28 楼] 40X [陈年泡菜]
19-9-18 17:55
olala 发表于 2019-9-18 13:57
@40X  看了你帖的对比图了,你的这只fe24-105/4至少在所测试的29mm焦距附近是明显偏轴的,包括你认为看起来差不多的另外三个角,注意看空调室外机的网眼,差别是非常明显的,所以你的问题已经基本可以确认,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镜头偏轴,偏轴的镜头如果对焦再稍有不慎,很可能会进一步放大差异,你也说了,你同时也玩纯手动头,那应该很清楚,真正的完美无限远在纯机械对焦环上是有固定位置的,而不是什么超焦距,反应在纯机械对焦环上哪怕1~2度的旋转量都会产生不完美的“无限远”成像,所以AF对焦的绝对正确性也是值得考量的因素,总之镜头偏轴的主要因素再叠加对焦的次要因素就是产生最终不良结果的原因了。另外关于品控的问题,如果按照我个人对镜头品控的要求,像你手里的这支fe24-105/4是属于完全不可接受的

言重了,没有几支镜头能重合得那么好。坑爹的品控。
这只24-105品控是手里这些镜头中表现最好的了,经过矫正之后本身极限边缘就不好。这两张差别更近一点。 本帖最后由 40X 于 2019-9-18 17:57 编辑
[27 楼] haojie0998 [泡菜]
19-9-18 15:29
olala 发表于 2019-9-18 13:57
@40X  看了你帖的对比图了,你的这只fe24-105/4至少在所测试的29mm焦距附近是明显偏轴的,包括你认为看起来差不多的另外三个角,注意看空调室外机的网眼,差别是非常明显的,所以你的问题已经基本可以确认,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镜头偏轴,偏轴的镜头如果对焦再稍有不慎,很可能会进一步放大差异,你也说了,你同时也玩纯手动头,那应该很清楚,真正的完美无限远在纯机械对焦环上是有固定位置的,而不是什么超焦距,反应在纯机械对焦环上哪怕1~2度的旋转量都会产生不完美的“无限远”成像,所以AF对焦的绝对正确性也是值得考量的因素,总之镜头偏轴的主要因素再叠加对焦的次要因素就是产生最终不良结果的原因了。另外关于品控的问题,如果按照我个人对镜头品控的要求,像你手里的这支fe24-105/4是属于完全不可接受的


@olala   想请教一下您,有时我会遇到这样一个情况: 比如2470变焦,在28焦段,在F5.6时会发生左右清晰度不一致,而在
其它光圈值时,又是正常的,可以重复发生,这一般会是什么原因?我在7R3+1635F4  和Z7+2470 2.8S上均遇到这种情况,不知是为啥。
谢谢!
[26 楼] olala [资深泡菜]
19-9-18 13:57
@40X  看了你帖的对比图了,你的这只fe24-105/4至少在所测试的29mm焦距附近是明显偏轴的,包括你认为看起来差不多的另外三个角,注意看空调室外机的网眼,差别是非常明显的,所以你的问题已经基本可以确认,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镜头偏轴,偏轴的镜头如果对焦再稍有不慎,很可能会进一步放大差异,你也说了,你同时也玩纯手动头,那应该很清楚,真正的完美无限远在纯机械对焦环上是有固定位置的,而不是什么超焦距,反应在纯机械对焦环上哪怕1~2度的旋转量都会产生不完美的“无限远”成像,所以AF对焦的绝对正确性也是值得考量的因素,总之镜头偏轴的主要因素再叠加对焦的次要因素就是产生最终不良结果的原因了。另外关于品控的问题,如果按照我个人对镜头品控的要求,像你手里的这支fe24-105/4是属于完全不可接受的
[25 楼] 40X [陈年泡菜]
19-9-18 13:17
标粉红的区域是模糊,在景深范围外了,明显是右边延伸的范围远,最右边边缘开始清晰的地方已经到了十米开外了。按常规,一般应该是白色的线为景深的边缘。当天在这里拍的几个场景,回来一看全是前景深歪斜,有的明显有的不太明显。 本帖最后由 40X 于 2019-9-18 13:20 编辑
[24 楼] 君子阳阳2011 [泡菜]
19-9-18 12:00
是不是考滤下防抖的介入和结束是有一点点时延的。就是说在按下快门时防抖起动到按完快门防抖结束这个过程会不会是有一点点延后?就像宾得的防抖,按下快门后这个姿势稍保持下再移动相机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