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CTP电池包首次量产 电池密度实现跨越式发展
2206 48
[20 楼] motofox2 [泡菜]
19-10-7 06:29
wangjunabc 发表于 2019-10-06 17:12
走线和多余空间没这么多重量吧


模块多了每个模块都要外壳啊,为了结构强度还不能用薄铝板,至少得冲压钢板吧,当然重一些,不过我觉得电芯的提高因素应该更大,肯定用了811的三元,理论比能接近nca了。

这个方案的问题就是售后返厂维护不容易了,ssss倒是更方便,换一整块电池pack就是了。

我觉得是未来方向,毕竟如果技术没有大突破,就只能扣细节了。

三元走到811就接近是极限了,下面只能负极掺硅或者其他高容量材料,隔膜金属箔减薄这些措施都会影响安全性或者循环寿命。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编辑于:2019-10-07 06:33:19
[19 楼] motofox2 [泡菜]
19-10-7 06:25
Semiconductor 发表于 2019-10-06 18:15
老婆,和牛魔王出来看上帝……


没啥,我也基本不出远门。不过我最多认为电车符合自己需求,不会认为汽油车能到的地方,纯电车也能到。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18 楼] eraserflying [资深泡菜]
19-10-6 20:53
Semiconductor 发表于 2019-10-6 18:15
老婆,和牛魔王出来看上帝……

这只是今年飞机部分, 加上高铁, 如果开车,我大概每天都要在路上度过了
本帖最后由 eraserflying 于 2019-10-6 21:02 编辑
[17 楼] 鼹鼠的夜晚 [泡菜]
19-10-6 19:23
水分有多大?别听官话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16 楼] Semiconductor [泡菜]
19-10-6 18:15
eraserflying 发表于 2019-10-6 15:19
用这个的北汽, NEDC 600KM 以上, 实际400 没问题,歇脚吃饭的时候充一下, 不会比汽油车多耗时多少。 我个人, 过去10年, 在中国, 单程超过200公里路就开过4次。 至于安全问题,美国的数据是电车着火的几率是油车的1/6


老婆,和牛魔王出来看上帝……
[15 楼] wangjunabc [泡菜]
19-10-6 17:12
eraserflying 发表于 2019-10-6 12:15
宁德时代还是靠谱的, 德国工厂将是世界最大电池工厂, 给宝马,奔驰等一众厂商供货。 而且这个原理很简单,原来是一块块小模组拼成一块大电池, 里面很多走线和空余空间。 现在相当于做一块超大的模组,把原来空隙和电线的位置都变成了电池,能量密度一下子大了


走线和多余空间没这么多重量吧
[14 楼] straus [泡菜]
19-10-6 15:58
eraserflying 发表于 2019-10-06 15:19
用这个的北汽, NEDC 600KM 以上, 实际400 没问题,歇脚吃饭的时候充一下, 不会比汽油车多耗时多少。 我个人, 过去10年...

单程超过200的,我一个月都不止4次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13 楼] motofox2 [泡菜]
19-10-6 15:28
eraserflying 发表于 2019-10-06 15:22
是的, 不过BMS 这些不会到100KG 吧,不到的话还是宁德这个高...


电池模块四个,重量这边有。另外考虑到两者电池充电速度的差距,model3在冷却上投入肯定更大。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12 楼] 巴士阿叔 [泡菜]
19-10-6 15:23
都正式发布量产了,必然有一个详细精确的能量密度值。

但是看新闻据官方透露,该电池包的能量密度可达200Wh/kg(瓦时每千克)以上。

这种说法似乎是在发布前的路边社初步猜测,所以这则新闻不可信。
[11 楼] eraserflying [资深泡菜]
19-10-6 15:22
motofox2 发表于 2019-10-6 15:12
转个截屏,比较能量密度要用相同标准,北汽把充放电控制器等都算进去再看看重量才合理。

是的, 不过BMS 这些不会到100KG 吧,不到的话还是宁德这个高
[10 楼] eraserflying [资深泡菜]
19-10-6 15:19
大灰狼二号 发表于 2019-10-6 15:11
然鹅,并不能解决电动爹续航不行,不安全,充电等一系列问题

用这个的北汽, NEDC 600KM 以上, 实际400 没问题,歇脚吃饭的时候充一下, 不会比汽油车多耗时多少。 我个人, 过去10年, 在中国, 单程超过200公里路就开过4次。 至于安全问题,美国的数据是电车着火的几率是油车的1/6
Fire Rates: Gas v Electric
Americans, using gas cars, drive an average of 3 trillion miles every year, during which time there are approximately 150,000 car fires. This equates to one gas car fire for every 20 million miles travelled.

At the time this data was compiled, electric vehicles had driven a total of 638 million miles. During this time there were just 5 electric car fires. This equates to one electric car fire for every 120 million miles or so of travel.

More data, on a wider scale, is needed on this topic. But, so far, EVs appear to be safer in this regard.

[9 楼] eraserflying [资深泡菜]
19-10-6 15:15
绝对是软妹纸 发表于 2019-10-6 14:58
我记得特斯拉的松下电池是230wh/kg,当然着火比较多。

国产的产业规划目标好像是2020年达到230wh/kg

电池组的密度, 不是单节电池的密度, 单节电池21700 差不多300
[8 楼] motofox2 [泡菜]
19-10-6 15:12
转个截屏,比较能量密度要用相同标准,北汽把充放电控制器等都算进去再看看重量才合理。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7 楼] 大灰狼二号 [泡菜]
19-10-6 15:11
eraserflying 发表于 2019-10-6 12:15
宁德时代还是靠谱的, 德国工厂将是世界最大电池工厂, 给宝马,奔驰等一众厂商供货。 而且这个原理很简单,原来是一块块小模组拼成一块大电池, 里面很多走线和空余空间。 现在相当于做一块超大的模组,把原来空隙和电线的位置都变成了电池,能量密度一下子大了


然鹅,并不能解决电动爹续航不行,不安全,充电等一系列问题
[6 楼] motofox2 [泡菜]
19-10-6 15:09
根据那个链接是,model3为了减少连线长度,3000米减少到1500米,很多东西都集成进电池包去了。

自然重量就上去了。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5 楼] 绝对是软妹纸 [禁言中]
19-10-6 14:58
我记得特斯拉的松下电池是230wh/kg,当然着火比较多。

国产的产业规划目标好像是2020年达到230wh/kg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4 楼] sandoo [泡菜]
19-10-6 12:42
提高30%不算吹牛吧。就看安全性怎么样了,就怕能量密度越大威力也也越大。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3 楼] eraserflying [资深泡菜]
19-10-6 12:15
huace 发表于 2019-10-6 12:13
靠谱不?反正吹牛不上税

宁德时代还是靠谱的, 德国工厂将是世界最大电池工厂, 给宝马,奔驰等一众厂商供货。 而且这个原理很简单,原来是一块块小模组拼成一块大电池, 里面很多走线和空余空间。 现在相当于做一块超大的模组,把原来空隙和电线的位置都变成了电池,能量密度一下子大了 本帖最后由 eraserflying 于 2019-10-6 12:17 编辑
[2 楼] huace [陈年泡菜]
19-10-6 12:13
靠谱不?反正吹牛不上税
[1 楼] eraserflying [资深泡菜]
19-10-6 11:55
9月30日消息,日前,宁德时代和北汽新能源共同打造的CTP电池包(Cell to Pack,无模组动力电池包)在北汽新能源总部发布。这是宁德时代CTP电池包自法兰克福车展亮相后,首次正式量产。据官方透露,该电池包的能量密度可达200Wh/kg(瓦时每千克)以上。
PS. 根据我网上查到的信息, MODEL 3 75KW/H 电池组
Tesla has managed to pack the 4,416 cylinder cells (2170) in to four modules that weigh around 1054 lbs / 478 KGs combined.
478公斤, 计算一下, 能量密度156wh/kg.  所以如果信息准确的话,宁德实现了能量密度的跨越式发展
https://evannex.com/blogs/news/tesla-s-battery-pack-is-both-mysterious-and-alluring-work-in-prog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