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的大地上(五)驾车南北行(1)广州-武汉-北京-丹东
28269 1958
[1375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7-31 20:35
承德外八庙—224

      普乐寺
      “钟鼓楼”
      山门内,南北两侧置钟鼓楼,都是面阔三间,平面呈距形,单檐歇山顶二层楼阁,上覆黄琉璃瓦绿剪边顶。
      南侧钟楼内有明万历四十五年铸造的铜钟一口,高135厘米,口径80厘米。当年每逢初一、十五,鸣钟108下。
本帖最后由 hym1941 于 2020-7-31 20:42 编辑
[1374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7-31 20:33
承德外八庙—223

      普乐寺
      “山门”
[1373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7-31 20:32
承德外八庙—222

      普乐寺
      “山门”
      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单檐歇山顶绿琉璃瓦剪边,辟三个拱门,山门两侧设掖门。
      买票入门,女售票员对买老年优待票老大不满意,好像她不会老似的!
[1372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7-31 20:24
承德外八庙—221

      普乐寺
      普乐寺,俗称园亭子,位于武烈河东岸磬锤峰南侧山坡之上,是乾隆皇帝继普宁寺,安远庙之后,敕建的又一座皇家寺庙。建筑的平面布局上与一般寺庙不同,它打破了传统寺庙座北朝南的格局。东依磬锤峰,西对避暑山庄,与外八庙中的溥仁寺、安远庙、普宁寺、须弥福寿之庙、普陀宗乘之庙等遥相呼应,形成了一个众星捧月的格局,拱揖避暑山庄。
本帖最后由 hym1941 于 2020-7-31 20:25 编辑
[1371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7-31 13:20
承德外八庙—220

溥仁寺

      后殿檐柱全部描金彩绘,正中门楣上悬挂康熙御笔“宝相长新”木雕云龙鎏金字横匾。两边挂乾隆御书楹联:“虚无梵贝空中唱,缥缈天花座上飘”。
      殿内供9尊无量寿佛,倒是认真端详,九是阳数中最大的数,意为最大、最长久,表示祝福康熙皇帝久久长寿,万寿无疆。
[1370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7-31 13:16
承德外八庙—219

溥仁寺

      “大雄宝殿”
      檐下悬挂康熙御笔满、汉、蒙三种文字云龙陡匾“慈云普荫”,意为佛的慈悲心胸广大,如云覆盖大千世界。
      
[1369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7-31 13:14
承德外八庙—218

溥仁寺

      “大雄宝殿”
      御碑以北为寺内主体建筑——大雄宝殿,面阔七楹,进深五间,单檐歇山九脊,黄琉璃瓦覆顶,四周回廊,描金彩绘。殿内有乾隆御笔“具大自在”匾。大殿四周回廊彩绘金龙和玺与梵文“六字真言”。
      门前明柱悬挂乾隆御笔楹联一副:
      现广长舌说法声震大千,
以清净果正因护持斯万。

      殿内正中供奉迦叶、释迦牟尼、弥勒三世佛,两侧为十八罗汉。
本帖最后由 hym1941 于 2020-7-31 13:17 编辑
[1368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7-31 13:10
承德外八庙—217

溥仁寺

      “御碑”    
      御道两侧矗立御碑两座,龙形负屃碑首,赑屃碑趺。东侧正面为康熙御笔亲书的汉文《御制溥仁寺碑文》,记述了修建溥仁寺的缘由及目的。背面为乾隆皇帝御题“诣溥仁寺”诗。
      西侧为康熙皇帝御书满、蒙文字的《御制溥仁寺碑文》镌刻于正面。
[1367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7-30 21:07
承德外八庙—216

溥仁寺

     “天王殿”
      天王殿居北,面阔三楹,进深两间,单檐歇山布瓦顶,两侧设掖门。殿内迎面石须弥座上供大肚弥勒佛,屏风后供韦驮※※神,东西两侧为四大天王。
[1366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7-30 21:05
承德外八庙—215

溥仁寺

      “鼓楼”
[1365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7-30 21:03
承德外八庙—214

溥仁寺

      “钟楼”
      钟鼓楼皆为方形二层楼阁,十字歇山顶,下层设一拱门,上层开四面拱窗。

[1364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7-30 20:57
承德外八庙—213

溥仁寺

      溥仁寺位于避暑山庄外武烈河东岸原喇嘛寺村东,始建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这是康熙六十大寿之年,蒙古各部王公贵族专门前来祝寿,为表达热诚拥戴的心意,纷纷上书“奏请”在承德避暑山庄外,围建一寺院,以示祝贺与纪念。康熙帝欣然“恩准”,遂建造了两座寺庙,康熙题名为“溥仁寺”(俗称前寺)和“溥善寺”(俗称后寺,)。溥通普,普遍、广大之意,是皇帝深仁厚爱普及天下的意思。
      溥仁寺是承德外八庙中建成最早的寺庙 ,是典型的汉族寺庙“伽蓝七堂”式的传统布局,沿中轴线南北依次排列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后殿、垂花门;两侧置钟楼、鼓楼、配殿、配房、回廊、僧舍等建筑。
      “正门”
      正门三间进深一间,单檐歇山顶,中辟石刻拱门,两端石刻拱窗。门殿内塑二尊※※金刚,俗称“哼哈”二将,身高3米,体态雄伟,面貌狰狞。
     溥仁寺当时没有正式开放,但门是开着的,进去转了一圈,没有仔细看,有些图片取自网络。
      本帖最后由 hym1941 于 2020-7-30 20:59 编辑
[1363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7-30 13:22
承德外八庙—212

“安远庙”
“普度殿”

      如今的安远庙虽不见曾经的鼎盛与辉煌,但它依然让人依稀感受到达什达瓦部众,为了民族的统一而浴血奋战的满腔热血和在此进行宗教活动时的虔诚。 本帖最后由 hym1941 于 2020-7-30 13:23 编辑
[1362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7-30 13:21
承德外八庙—211

“安远庙”
“普度殿”
中天井内供奉木雕绿度母,“绿度母”亦称“救度母”“多罗母”,是藏传佛教中最多见的女神,传说为观音菩萨的化身,头戴宝冠,凝神垂目,神态安详,是救苦救难的善良女神。
[1361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7-30 13:14
承德外八庙—210

“安远庙”
“普度殿”
檐下悬挂蓝底金字,满、汉、蒙、藏四种文字的乾隆御題“普度殿”陡匾。
      
[1360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7-30 13:11
承德外八庙—209

“安远庙”
“普度殿”
正面设三座石刻龙纹拱门。中层和上层为汉式重檐歇山顶楼阁,中间装有木制菱花隔扇。
      
[1359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7-29 21:30
承德外八庙—208

“安远庙”

      “普度殿”
      殿顶用黄剪边黑赭色琉璃瓦覆盖,脊上置一大两小三座铃状喇嘛塔,间缀八宝法器饰纹。黑瓦覆顶在寺庙建筑和皇家建筑群中极为罕见,据说这是因为在五色中黑代表五行中的水,为使安远庙避免固尔扎庙毁于战火的厄运,乃用黑瓦覆顶,以水克火,防止毁于火灾。 本帖最后由 hym1941 于 2020-7-29 21:33 编辑
[1358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7-29 21:27
承德外八庙—207

“安远庙”

      “普度殿”
      安远庙的主体建筑,为面阔、进深均7间的正方形三层楼阁,通高27米。平面呈回字形,是蒙古族寺庙中常见的“都纲法式”。
[1357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7-29 21:07
承德外八庙—206

“安远庙”

      “门殿碑亭”
      御碑通高2.51米,长2.74米,正面用满、汉文字,背面为蒙、藏文字,镌刻《安远庙瞻礼书事(有序)》,记述了安远庙落成经过及蒙古王公来庙朝贺的喜庆气氛。碑两侧镌有乾隆题写的五言律诗,诗文体现了乾隆建安远庙是“缘系众藩情”,为了“安远永销兵” 本帖最后由 hym1941 于 2020-7-29 21:20 编辑
[1356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7-29 21:04
承德外八庙—205

“安远庙”

      “门殿碑亭”
      正面门殿五间,进深一间,殿中置乾隆皇帝御制卧碑一通。
[1355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7-29 21:00
承德外八庙—204

“安远庙”

      “二道山门”
      下部砌砖石城座,开三个拱门,壁上设有盲窗。石城座上建有两侧开门的歇山顶门楼。
本帖最后由 hym1941 于 2020-7-29 21:05 编辑
[1354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7-29 13:23
承德外八庙—203

      “安远庙”
      山门里到二道山门平台前是一片平坦开阔的广场,清代,这里是举行宗教活动的场地,每年的腊月25—27日、正月初8—15日均在此举行跳步踏仪式,当年乾隆皇帝曾多次在这里举行跳步踏活动,场面相当热闹。
[1353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7-29 13:20
承德外八庙—202

      “安远庙”
      “安远庙”又名“伊犁庙”、“金顶寺”,因主殿普度殿为方形,俗称“方亭子”,位于普宁寺和普乐寺之间的武烈河东岸台地之上,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仿新疆伊犁河北岸的固尔扎庙规制修建。面向西南,中轴线直对避暑山庄。
      伊犁固尔扎庙是厄鲁特蒙古地区规模最大的一座寺庙,准噶尔部远近牧民每年夏季到那※※,顶礼膜拜。
      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清军平定达瓦齐和阿睦尔撒纳的叛乱,达什达瓦之妻组织所属部众密切配合清军作战,立下赫赫战功。清军平叛后,由于生存环境恶劣,达什达瓦族要求迁徙内地,清朝廷同意。乾隆皇帝对迁到承德的达什达瓦部众甚为关切,拨给牲畜,划给牧场,发给粮饷,并在普宁寺附近的河谷上营建房舍供他们居住。随同迁居的17名喇嘛也安置在普宁寺内。考虑到他们的宗教信仰和原伊犁固尔扎庙毁于战火。遂下令在达什达瓦部驻地附近武烈河东岸的山岗上“仿伊犁固尔扎庙式”建造安远庙。自落成后厄鲁特蒙古各部首领每年夏季都到热河聚会。
      据记载,达什达瓦人从伊犁迁出时,有人口1万余人,历时4个月长途跋涉,仅剩五分之一人口。※※时期守卫寺庙和避暑山庄的达什达瓦人被遣散至木兰围场、内蒙古,少部分留在承德,他们以蒙古文名字的头一个字母为姓,在承德的有寇(王)、徐、赵、杜、白五姓。
       “山门”
      安远庙的山门是一座面阔三间,汉式重檐歇山顶砖石砌筑的门殿,下面辟三解脱门,即空门、无相门、无作门。
本帖最后由 hym1941 于 2020-7-29 13:21 编辑
[1352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7-29 13:16
承德外八庙—201

广缘寺

      广缘寺位于普佑寺东侧,是“外八庙”中唯一一座灰瓦建筑,建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该寺是喇嘛为表示对皇帝的敬诚,由普宁寺堪布喇嘛查鲁克集资敕准建设,乾隆皇帝御题“广缘寺”。 因为此庙是由喇嘛出资建造,所以格外受清廷重视,被定为外八庙之一,常驻喇嘛22名,银响全部由理藩院供给,并在赤峰一带划拨给一些土地,让该寺喇嘛收地组 ,因而,此庙在经济上优于其它寺庙。
       “山门”
      面阔三楹,进深一间,硬山布瓦,鸱吻、垂兽一应俱全。中间辟拱门,两侧设石雕拱窗,边缘饰有卷草花纹。
      外八庙中规模最小的这座寺庙没有开放,只能从外面看看了。如今后殿及配殿已毁,僧房也已无存。
[1350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7-28 21:23
承德外八庙—199

普佑寺

      “天王殿”内的“多闻天王”。
[1349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7-28 21:20
承德外八庙—198

普佑寺

      “天王殿”
      二进院落前为天王殿,面阔三楹,进深一间,绿琉璃瓦黄剪边单檐歇山顶。
[1348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7-28 21:17
承德外八庙—197

普佑寺

      瞻仰玉佛像,虽然没有了殿堂,对佛主的崇敬油然而生。可是三年后再去,只看见空空的台基。
[1347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7-28 21:12
承德外八庙—196

普佑寺

      进入山门,原大方广殿的台基上供奉着玉佛像。 本帖最后由 hym1941 于 2020-7-28 21:14 编辑
[1345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7-28 13:58
承德外八庙—194

普宁寺

      “上客堂”
      位于普宁寺西院, 是高僧大德、上等客人进寺讲经朝拜之后休息的地方。如今可为游客提供食宿服务,第二次来承德住在这里。 本帖最后由 hym1941 于 2020-7-28 14:01 编辑
[1344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7-28 13:53
承德外八庙—193

普宁寺

      “妙严室”庭院现在成了普罗大众歇息之地,院子里有露天餐厅,我们的午餐就是在这儿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