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的大地上(五)驾车南北行(1)广州-武汉-北京-丹东
28269
1958
[1179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7-15 13:13
承德外八庙—039
普陀宗乘之庙 “文殊圣境” 文殊圣境在大白台东南端突出部。 ![]() |
[1178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7-14 21:57
承德外八庙—038
普陀宗乘之庙 “园形白台” 千佛阁西北独起一圆形白台,两台重叠式,高五层,下部两层圆形高台顶部又起一直径稍小三层圆形白台,视角上与大红台建筑连在一起。此台仅为模仿布达拉宫西部半月形白台,并无使用内容。 ![]() |
[1177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7-14 21:51
承德外八庙—037
普陀宗乘之庙 “千佛阁” 只能从高处看到天井中乾隆三十五年御制的《千佛阁碑记》的顶部。 ![]() |
[1176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7-14 21:47
承德外八庙—036
普陀宗乘之庙 “千佛阁”大门紧闭。 ![]() |
[1175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7-14 21:39
承德外八庙—035
普陀宗乘之庙 “千佛阁” 千佛阁是位于大白台西部的单层藏式院落,有汉式琉璃垂花装饰,四周有围廊(围廊现已坍塌)。阁内供奉蒙古王公向皇太后敬献的千尊佛像。 ![]() |
[1174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7-14 21:36
承德外八庙—034
普陀宗乘之庙 “大白台” 大白台顶上置有四个大铸铁水缸、四个大石雕幢竿座。大白台顶巨大,视野开阔。 ![]() |
[1173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7-14 21:34
承德外八庙—033
普陀宗乘之庙 “大白台” 大白台顶上置有四个大铸铁水缸、四个大石雕幢竿座。大白台顶巨大,视野开阔。 ![]() |
[1172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7-14 20:36
承德外八庙—032
普陀宗乘之庙 “大白台” 大红台下部为大白台,二者形成色彩对比。大白台宽约150米,高约18米,容积18万余立方米,外观有七层,里边实际上有三层,一到四层是实心台基。下部台基用花岗岩条石砌筑,上部砌砖,白灰抹面。大白台外立面设有三至五层红灰抹成的藏式梯形盲窗,其中正立面设有三层梯形盲窗。 从大白台前的东西两侧,沿着斜长的石阶蹬道可来到第一个平面——大白台顶。要登上大红台,须通过104级台阶。据说每登上一级,可以减少人的一种苦难。在人的一生※※有108种苦难,除了“生、老、病、死”四种不能左右外,其余的104种都可以通过这104级台阶来免除。 ![]() |
[1171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7-14 13:53
承德外八庙—031
普陀宗乘之庙 出中罡殿,在五塔白台附近的广场上小憩了一番。抬头仰望,可见一座下白上红的藏式建筑,非常气派,它就是这座寺庙的主体建筑:大红台。它的面积1.03万平方米,因巧妙利用地形将几组建筑连成整体,视觉上进行夸张,更显体量庞大,通高43米,大红台屹立在白台※※,高25米,红台上宽58米,下宽59米,突出了藏式建筑的雄浑稳固。它是普陀宗乘之庙的主体建筑,巍峨高大,气势雄伟,使人感到佛法如天,高深莫测。 ![]() |
[1170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7-14 13:49
承德外八庙—030
普陀宗乘之庙 “白台群” “西五塔白台” 为一座高三层的白台,台上置五座藏式白塔。 ![]() |
[1169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7-14 13:44
承德外八庙—029
普陀宗乘之庙 “白台群” “白台钟楼” 位于东甬道东侧、东五塔白台北 部,与西侧琉璃瓦碉房对称。为一座两层的白台扎仓,台顶上建有一座面阔三间,单檐庑殿顶建筑,黄琉璃瓦绿剪边覆顶,白台钟楼前的扎仓院落为近年恢复。 本帖最后由 hym1941 于 2020-7-14 13:46 编辑 ![]() |
[1168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7-14 13:34
承德外八庙—028
普陀宗乘之庙 “白台群” “东五塔白台” 为一座高三层的白台,台上置黑、白、黄、绿、红五座塔。 本帖最后由 hym1941 于 2020-7-14 13:41 编辑 ![]() |
[1167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7-14 13:31
承德外八庙—027
普陀宗乘之庙 “白台群” “西罡殿” “吉祥天母骑骡馏金铜像” 吉祥天母是藏传佛教女性※※神之首。因骑骡子,亦俗称“骡子天王”,象征她可以在天上、地上、地下三界遍走飞行。此像火焰形发髻,中间有半月,佩玉骷髅冠,怒目圆睁,口衔活人.貌极凶神恶煞。右手举金刚杵杖,左手托噶巴拉碗,跨骑骡背上,骡子有四眼,骡下为血海。 ![]() |
[1166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7-14 13:23
承德外八庙—026
普陀宗乘之庙 “白台群” “西罡殿” 平面呈曲尺形封闭院落,北房五间为二层楼,硬山布瓦顶。 原为经堂,曾内供吉祥天母骑骡馏金铜像,现辟为展室。 本帖最后由 hym1941 于 2020-7-14 13:29 编辑 ![]() |
[1165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7-14 13:16
承德外八庙—025
普陀宗乘之庙 “白台群” “中罡殿” 此处原为经堂,高墙围成封闭院落,墙壁上装饰有红色梯形盲窗。院内西北高处建庑殿顶小殿,内供三尊密宗※※神,东侧有一精致小巧木制曼陀罗,现未开放。 ![]() |
[1164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7-14 13:13
承德外八庙—024
普陀宗乘之庙 “白台群” 自牌楼往北至大红台,苍松翠柏散植其间,石板路曲折前伸,两侧宽阔的山坡上,仿布达拉宫雪城,散置白台建筑,即“白台群”。白台以青砖镶边,嵌以红色盲窗。台上有的建有小殿,作佛堂、钟楼用;有的安放舍利塔,有单塔也有五塔,均表示吉祥长寿。这些建筑,因借地形,参差不齐,高低错落,形状各异,极富※※高原的情趣。 ![]() |
[1163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7-13 22:06
承德外八庙—023
普陀宗乘之庙 “琉璃牌楼” 后额为“莲界庄严”, 意为观音道场。 ![]() |
[1162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7-13 22:02
承德外八庙—023
普陀宗乘之庙 “琉璃牌楼” 明间正楼前额有乾隆帝御题“普门应现”四汉字和相应满文,意观音显现普渡众生之门。二次间额各镶黄琉璃双龙戏珠图案。 ![]() |
[1161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7-13 21:59
承德外八庙—022
普陀宗乘之庙 “琉璃牌楼” 五塔门之后,是一座清式三间四柱七楼三券门红黄绿琉璃牌楼。三券门以汉白玉为边饰,牌楼上七楼,计一正楼、二次楼、二夹楼、二边楼,覆盖黄色琉璃瓦,正楼次楼用歇山,二夹楼用夹山,二边楼外侧用歇山内侧用夹山。各楼覆盖绿琉璃瓦,单翘单昂斗拱。牌楼前有月台,周围砌女儿墙,正中及左右设有踏道,月台上还有石狮一对。 本帖最后由 hym1941 于 2020-7-13 22:00 编辑 ![]() |
[1160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7-13 20:40
承德外八庙—021
普陀宗乘之庙 “玛尼堆” “玛尼堆”也被称之为“神堆”,藏语称“朵帮”。在藏传佛教地区,人们把石头看作有生命,有灵性的东西。刻有佛像和佛教※※,用石块和石板堆垒而成的玛尼堆,在※※各地的山洞,路口,江湖边,常常可以看到。它是藏族人们一种独特的祈福,驱灾,避邪的方式,是藏族人们刻在石头上的追求、理想、感情和希望。 ![]() |
[1159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7-13 20:38
承德外八庙—020
普陀宗乘之庙 门前,有石像一对,是佛教大乘派的象征。 ![]() |
[1158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7-13 20:31
承德外八庙—019
普陀宗乘之庙 “五塔门” 五塔门是藏传佛塔过街塔的一种形式。 五塔门高10多米,为藏式白台,中有拱门3座,正中拱门上方嵌有乾隆帝题额“广圆妙觉”,白色墙上设有三层17个梯形红色盲窗。白台之上排列有五座喇嘛塔,自西向东分别为红、绿、黄、白、黑色,用彩色琉璃砖砌筑,分别代表佛教五派;红塔,小乘派;绿塔,密宗的一派;黄塔,密宗;白塔,显宗;黑塔,自我成佛派。清代尊黄教为国教,故黄色居中。 本帖最后由 hym1941 于 2020-7-13 20:33 编辑 ![]() |
[1157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7-13 20:22
承德外八庙—018
普陀宗乘之庙 “碑亭” 碑亭内立有三通石碑:※※为乾隆三十六年御制《普陀宗乘之庙碑记》龙纹边石碑,记述普陀宗乘之庙乃为庆祝圣母皇太后八旬万寿而建,庙制仿※※而非仿南海普陀寺,文后附乾隆帝《吾闻瞻部洲,古德有道场》御制诗一首;东为《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西为《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记述土尔扈特部回归中国及清廷对该部的抚恤,碑文用满、汉、蒙、藏四种文字镌刻,汉文是乾隆帝御笔。 本帖最后由 hym1941 于 2020-7-13 20:25 编辑 ![]() |
[1156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7-13 20:14
承德外八庙—017
普陀宗乘之庙 “碑亭” 香炉脚上,藏传佛教特有的法兽。 本帖最后由 hym1941 于 2020-7-13 20:20 编辑 ![]() |
[1155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7-13 13:36
承德外八庙—016
普陀宗乘之庙 “碑亭” 碑亭正面券门左右各安有金色转轮。 ![]() |
[1154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7-13 13:33
承德外八庙—015
普陀宗乘之庙 “碑亭” 砖拱结构,平面为方形,三开间。封实壁,外墙为红色,四面开券门。汉白玉须弥座台基,四出踏道。黄琉璃瓦重檐歇山顶。 ![]() |
[1153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7-13 13:24
承德外八庙—014
普陀宗乘之庙 “碑亭” 入山门后中轴线上的第一座建筑。 本帖最后由 hym1941 于 2020-7-13 13:28 编辑 ![]() |
[1152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7-13 13:21
承德外八庙—013
普陀宗乘之庙 “山门” 山门前有一对石狮,尽示皇家之威严。 ![]() |
[1151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7-13 13:18
承德外八庙—012
普陀宗乘之庙 “山门” 普陀宗乘之庙山门南向,是一座清式与藏式结合的建筑,藏式三券门白台之上,有清式城楼。白台为砖石结构,前开三券门,券门上有一层盲窗。白台上四周砌雉碟,※※是清式城楼,面阔五间,进深两间,单檐庑殿顶,黄琉璃瓦绿剪边,前后设廊,廊内置槛窗,两侧封实壁。城楼内供奉※※神,自左至右依次为四面※※神、章古鲁蓬※※神、大黑天玛哈嘎拉※※神。山门的东西两侧有该庙的宫墙各连接一个腰门。腰门东西外侧有宫墙各连接一个隅阁(角楼),实墙白台砌盲窗,顶部起雉碟,供守望用。 ![]() |
[1150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7-13 13:15
承德外八庙—011
普陀宗乘之庙 “五孔桥” 庙前原有一条清流从谷底淌过,一座条石垒砌五孔桥跨越之上,岁月流逝溪流不见踪影。桥身尚完好,两侧望柱和石栏已无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