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的大地上(五)驾车南北行(1)广州-武汉-北京-丹东
28269 1958
[259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5-6 13:26

黄鹤楼—016


      “冬坊” 本帖最后由 hym1941 于 2020-5-6 13:26 编辑
[258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5-6 13:25

黄鹤楼—015


      园区四季牌坊群建于1992年,横额上是描绘黄鹤楼四季景色的诗句,石料均采自安徽九华山。
      “冬坊”, 横额西面“玉树参差”;东面“银洲浩荡”。元末明初诗人杨基在《雪中再登黄鹤楼》诗中有“玉树参差认汉阳,瀛洲浩荡迷鹦鹉”之佳句,题文在撷取时将“瀛”改作了“银”,以托出黄鹤楼的雪景。
[257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5-5 21:45
黄鹤楼—014

      “岳飞功德坊”
      岳飞功德坊 是石牌坊群中形制最高大宏伟的一块牌坊,以示光大※※热忱和弘扬民族精神。牌坊横额 “精忠报国”,岳飞在任湖北宣抚使时,与金兵激战于汉水边,民众扎好木排协助岳家军强渡汉水,岳飞当即为民众题写“精忠报国”四字,后被刻成匾额,放在报国庵的正殿之上,岁岁祭祀。
[256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5-5 20:36
黄鹤楼—013

      “岳武穆遗像亭”简称“岳飞亭”。
      南宋抗金名将岳飞曾在黄鹤楼下的鄂州(今武昌)屯兵镇守达7年之久。他3次北伐抗击金军都以鄂州作为基地。其所填《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词即出自这一时期。绍兴十一年(公元1142年),1—2月,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陷害致死。孝宗时为岳飞※※昭雪,下令恢复其官职,追谥“武穆”,以礼改葬;当岳飞之子岳霖到鄂州时,鄂州军民哭泣而迎,以表达对岳飞的深切怀念。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鄂州民众在武昌立忠烈庙以示祭祀。嘉泰四年(公元1204)岳飞被追封为鄂王,忠烈庙改名为鄂王庙(俗称岳庙),庙旁移植有岳飞生前栽植的松柏,被称为岳柏、岳松。元代,统治者为压抑汉族民族精神,将鄂王庙拆毁。明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重建岳王庙(亦称精武庙)于武昌大东门外。万历八年(公元1580年)置祠于宾阳门内。清同治初年,岳王庙及岳松、岳柏均毁。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岳飞成为激励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楷模。武汉抗日群众团体在清理倾圮的岳王庙时,从瓦砾中发现一尊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四月镌刻的有岳武穆遗像和云南太和(今大理)人张翼先所撰四言像赞诗的青石碑,于是众人推举辛亥首义同志会的胡贽负责筹措资金,建岳武穆遗像亭,置碑于亭中。亭以碑得名。
  
[255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5-5 20:29
黄鹤楼—012

      “还我河山” 岳飞手迹遒劲地刻在脚旁的石头上。
[254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5-5 20:27
黄鹤楼—011

      “岳飞铜像”
      岳飞扶鞍勒马、不忍举首北望破碎山河的忧愤神态。岳飞身旁的战马仿佛在嘶啸着,四蹄意欲腾起,冲向敌阵。西风烈马、怒发冲冠!
[253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5-5 13:46
黄鹤楼—010

      沿着石階走到半山上,穿过“楼峰江带”牌坊,不远处即是岳飞铜像。
[252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5-5 13:44
黄鹤楼—009

      现在把东门匾额文字改了是对的
[251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5-5 13:42
黄鹤楼—008

      这东门可是够气派的。
[250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5-5 13:39
黄鹤楼—007

      东门游客服务中心
[249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5-5 13:38
黄鹤楼—006

      东门牌坊背面上书“近仙人居”
[248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5-5 13:30
hym1941 发表于 2020-5-3 14:31

赤壁三国古战场—28


      从赤壁矶头沿级而下,在临江悬崖上可见刻有“赤壁”两个红色大字,虽经千年风雨的侵蚀和涛浪的拍击,字迹依然清晰完整。

[247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5-4 20:53
黄鹤楼—005

      这东门是2011年扩建的,原先外地游客到黄鹤楼,往往“直奔主题”参观主楼。新东门建成后游线被拉长,游人从此进入,要横穿黄鹤楼公园景区,才能看到黄鹤楼。
      东门牌坊正面上书“白云黄鹤”
[246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5-4 20:51
黄鹤楼—004

      黄鹤楼公园南门的“天下江山第一楼”,为宋代书画家米芾书写。
[245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5-4 20:48
黄鹤楼—003

“奥略楼”

      就连画家作画也把“奥略楼”误认为“黄鹤楼”
      王济远,生于江苏武进。曾任上海美专教授及绘画研究所主任。王济远善中西绘画,以水彩画见长,西画风格受塞尚影响,又具东方艺术气质,国画重写生,墨色淋漓,自具风貌。早年编有高中水彩画教本,对早期中国的水彩画普及起到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
[244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5-4 20:45
黄鹤楼—002

      “奥略楼”
      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张之洞调任军机大臣之后,在湖北的老部下和门生故吏,为了纪念张在湖北统治的政绩,在原黄鹤楼故址附近,聚资为他建造风度楼。张之洞根据《晋书?刘弘传》中“恢宏奥略,镇绥南海”的语意,亲书匾额“奥略楼”三字送鄂,风度楼遂改名为奥略楼。奥略楼高3层,楼体呈矩形,屋顶前方建小骑楼式檐顶,但因此楼的建筑造型与黄鹤楼有某些相似之处,而且也挂了“南维高拱”匾额及“大江东去”、“爽气西来”的对联,又坐落于黄鹤楼故址附近,故多年来使游人误识其为黄鹤楼。该楼于1955年修建长江大桥时拆除。
[243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5-4 20:37
黄鹤楼—001

      屡次驾车经过武汉,这次由北向南进入武汉,觉得市区交通杂乱,好容易找到预订的旅馆。
      准备先到黄鹤楼。
      武汉黄鹤楼,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江南三大名楼。黄鹤楼位于长江南岸的武昌蛇山之巅,始建于三国时代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三国时期该楼只是夏口城一角瞭望守戍的“军事楼”, 晋灭东吴以后,三国归于一统,该楼在失去其军事价值的同时,随着江夏城地发展,逐步演变成为官商行旅“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的观赏楼。唐永泰元年(765年)黄鹤楼已具规模,然而兵火频繁,黄鹤楼屡建屡废,仅在明清两代,就被毁7次,重建和维修了10次。有“国运昌则楼运盛”之说。最后一座建于同治七年(1868年),毁于光绪十年(1884年)。
      从北宋至20世纪50年代还曾作为道教圣地,是吕洞宾传道、修行、教化的道场。《道藏?历世真仙体道通鉴》言:“吕祖以五月二十日登黄鹤楼,午刻升天而去。故留成仙圣迹。”。
本帖最后由 hym1941 于 2020-5-4 20:40 编辑
[242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5-4 13:45
赤壁三国古战场—42

      参观此地是十几年前了,当时来人不多,不知现在赤壁的投资收回了没有。
[241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5-4 13:45
赤壁三国古战场—41

      
[240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5-4 13:42
赤壁三国古战场—40

      金城前是宽大的校场,军士操练之地。
[239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5-4 13:39
赤壁三国古战场—39

     “金城”
      “赤壁古战场”东吴军队布下的七星八卦大阵中最强战阵,金城中层层设防,城中瓮城、陷阱、狼牙拍连成一片。
[238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5-4 13:39
赤壁三国古战场—38

“赤壁塔”
[237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5-3 20:41
赤壁三国古战场—37

      “赤壁塔”
      塔高7层49米,汉阙建筑风格,是整个景区的至高点。景区说明是东吴都督周瑜瞭望指挥塔,前面不是说“翼江亭”是周瑜的指挥哨所吗?  
[236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5-3 20:36
赤壁三国古战场—36

      过了“得胜桥”就是“赤壁塔”

      
[235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5-3 20:34
赤壁三国古战场—35

      我想当年孙权恐怕没有财力修建如此雄伟的营寨
[234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5-3 20:29
赤壁三国古战场—34

      “吴水军战船”
[233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5-3 20:25
赤壁三国古战场—33

“吴军水寨”。
本帖最后由 hym1941 于 2020-5-3 20:26 编辑
[232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5-3 14:45
赤壁三国古战场—32

      从赤壁矶头返回,经过“赤壁大战陈列馆”,内容不丰,人也很少,省略了。从这向南大片面积的建筑都是新建的。
水面上的“吴军水寨”
[231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5-3 14:42

赤壁三国古战场—31


      “翼江亭”
      赤壁山临江矶头,有一处凉亭,上盖琉璃瓦,六柱六角,塔状尖顶,以赤壁山、铁山似昆鹏两翼而得名--翼江亭。相传赤壁大战时此处为周瑜的指挥哨所,站在此亭中,可凭栏远眺隔江乌林曹军驻扎的大本营。此亭六柱六角,仿明清建筑风格,辛亥元老蔡汉卿重建于1936年,亭柱有蔡汉卿手书前人的楹联一副:“江水无情红,凭吊当年,谁别识子布卮言,兴霸良策;湖山一望碧,遗留胜迹,忧怀想周郎声价,陆弟风徽。”赤壁之战中,这里的江面都被那场无情的大火映红了,我们追忆当年的战争画面,自然会想起这场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下联即赞孙权在立国后,两次面临危局皆以周瑜、陆逊二人力挽危艰,始得巩固东吴基业。又因二人建功立业时,皆年在弱冠,均遭张昭(字子布)等人反对,而孙权独能力排众议,重用青年将领,方建万世奇功。《三国志?吴志》对孙权的评价是:“能屈身忍辱,任才尚贤,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业。”整副对联融写景、抒情、咏史为一体,借东吴※※上几位文臣武将为东吴政权建功立业的故事,歌颂了当年赤壁之战中主将对于部将的信任。
[230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5-3 14:38

赤壁三国古战场—30


     “赤壁摩崖石刻”
      赤壁二字上有一个“鸾”字,为道教符号。据明方汝浩著《东游记》载,凡得道之人均乘青鸾游于四海。书“鸾”字于此,为镇妖之用。赤壁之战,曹操十几万人马葬入江中,阴魂不散,夜晚在江中苦泣,此符号一刻,可驱散其阴魂。《红楼梦》51回中,薛小妹有赤壁怀古诗云:“赤壁沉埋水不流,徒留名姓载空舟,喧阗一时悲风冷,无限英雄在内游。”可旁证此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