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暗房的小屋:黑白银盐照片的制作,(续)
58837
2500
[492 楼] 雨刮器
[陈年泡菜]
20-12-17 16:37
哈苏501CM C250/5.6镜头 伊尔福D400胶卷
![]() ![]() |
[491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20-12-17 15:56
没镀膜 发表于 2020-12-17 15:52 你拍这样的画面更兴奋吧,不过看植物更给力,直挺挺的是甘蔗吗,该是南方的, |
[490 楼] 没镀膜
[陈年泡菜]
20-12-17 15:52
哈哈,一谈起牌坊来众大师亢奋异常啊
![]() ![]() |
[489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20-12-17 15:27
虎朋狗友 发表于 2020-12-17 09:45 小潘妹妹也是个苦命的女子嘛,被封建礼教束缚住的牺牲品, 这个APO头很贵吧,无限远盖不住45画幅, ![]() |
[488 楼] 胶片不死
[泡菜]
20-12-17 12:36
英儿3681 发表于 2020-12-16 20:34 ![]() |
[487 楼] 虎朋狗友
[资深泡菜]
20-12-17 09:45
润普 发表于 2020-12-17 09:04 1号Copal快门明天送到,手里的APO Componon HM 150放大头据说可以直接拧上。很快就要开试了。 本帖最后由 虎朋狗友 于 2020-12-17 09:47 编辑 |
[486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20-12-17 09:04
虎朋狗友 发表于 2020-12-17 00:43 那你办个金莲博物馆,更有轰动效果, ![]() 那个艾派投影放大试验,进展得如何啦,宛们这儿静候佳音涅, 北京胡同,西海西沿, ![]() |
[485 楼] 虎朋狗友
[资深泡菜]
20-12-17 00:43
润普 发表于 2020-12-16 20:19 |
[484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20-12-16 21:54
英儿3681 发表于 2020-12-16 20:34 这片子要是用你那富士68来拍,质感更强烈, ![]() |
[483 楼] 英儿3681
[老坛泡菜]
20-12-16 20:34
。。。。。。。。
![]() |
[482 楼] 英儿3681
[老坛泡菜]
20-12-16 20:33
继续笊篱头子村。。
![]() |
[481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20-12-16 20:28
山区人 发表于 2020-12-16 17:37 有些数码机器有黑白模式,基本也是中间调性,银盐确实有冷暖感受,甚至同样一种相纸,曝光多少,显影出来的冷暖也有区别, |
[480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20-12-16 20:22
没镀膜 发表于 2020-12-16 16:26 雨刮器 发表于 2020-12-16 16:49 现在懂摄影的太多了,幸亏你们的相机都没有回放功能,不然看了会说:还不如华为拍得好看涅, ![]() |
[479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20-12-16 20:19
胶片不死 发表于 2020-12-16 12:45 要说车、表都没啥文化内涵,诗词歌赋也没工夫闲听,现代书法更恐怖,还是背着个乐摄宝行走在天涯来得潇洒, ![]() 虎朋狗友 发表于 2020-12-16 12:54 中华※※有辣么多的节妇,小林跟此不沾边,为何虎兄独宠,啥情结呀, |
[478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20-12-16 19:22
没镀膜 发表于 2020-12-16 11:54 这个楼子终于塌了,正好借机维修,可能以前60多年都颤微微的,近10年让没镀膜兄怼得干脆塌架, ![]() 没镀膜 发表于 2020-12-16 12:20 现在要找个正常人确实很难了,数码党最邪性啦, |
[477 楼] 山区人
[资深泡菜]
20-12-16 17:37
英儿3681 发表于 2020-12-15 18:05 也不一定要“去色”这一步。 事实上,黑白胶片是有“色调”的,有些偏暖有些偏冷,很少是真正的黑白。 其中的原因很复杂, 一个原因是胶片中银盐颗粒结构对光谱中不同频率的光线吸收反射有差异, 另一个原因是显影液都有一定程度的染色效应,譬如焦酚显影的底片就偏黄。 如果偏色算胶片的一种特色,底片扫描再后“去色”,这种特点就没有了, 或者说数码味更浓了 ![]() 本帖最后由 山区人 于 2020-12-16 17:39 编辑 |
[476 楼] 雨刮器
[陈年泡菜]
20-12-16 16:49
没镀膜 发表于 2020-12-16 16:26 有一次,我在一个古镇用哈苏拍片,有个非常老练的摄影大妈指着我的哈苏对她的同伴说:这就是全画幅相机。 ![]() |
[475 楼] 没镀膜
[陈年泡菜]
20-12-16 16:26
虎朋狗友 发表于 2020-12-16 12:58 俺在唐克用612拍黄河日落,照完被围观者强烈要求看回放 ![]() |
[474 楼] 胶片不死
[泡菜]
20-12-16 13:16
虎朋狗友 发表于 2020-12-16 12:54 ![]() |
[473 楼] 雨刮器
[陈年泡菜]
20-12-16 13:11
虎朋狗友 发表于 2020-12-16 12:54 哈哈。。。。。当了那个又立牌坊 ![]() |
[472 楼] 虎朋狗友
[资深泡菜]
20-12-16 12:58
雨刮器 发表于 2020-12-16 09:49 |
[471 楼] 虎朋狗友
[资深泡菜]
20-12-16 12:54
润普 发表于 2020-12-16 09:10 |
[470 楼] 胶片不死
[泡菜]
20-12-16 12:45
润普 发表于 2020-12-16 11:39 |
[469 楼] 没镀膜
[陈年泡菜]
20-12-16 12:20
润普 发表于 2020-12-16 11:39 刚刚看到数码党的结论“现在是个正常人都不会再用胶片” ![]() |
[468 楼] 没镀膜
[陈年泡菜]
20-12-16 11:54
田家庄 本帖最后由 没镀膜 于 2020-12-16 11:57 编辑
![]() |
[467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20-12-16 11:39
雨刮器 发表于 2020-12-16 09:49 雨爷太看不起现代文青了,一台二手的康泰克斯T2就是5000大洋,还在乎几个胶卷钱呀,只是不会装卷卸卷而已,拍完了交给谁冲洗涅,还是彩负好解决,也让那一类的扩印店苟延残喘吧, |
[466 楼] 雨刮器
[陈年泡菜]
20-12-16 09:49
润普 发表于 2020-12-16 09:10 这些年我到所有的“景点”都能看到有文青手持135胶片机,就是不知相机里是不是装有胶卷。 ![]() |
[465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20-12-16 09:10
胶片不死 发表于 2020-12-15 21:20 这是古董耶,以后会是越来越少,要珍惜呀,手机和数码相机,半年就更新换代,没人想着要收藏,那些古董相机还有人在用,如今还是文青们的标配, ![]() |
[464 楼] 胶片不死
[泡菜]
20-12-15 21:20
这种东西确实远观就可以了,离我们现代社会太遥远了
![]() |
[463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20-12-15 20:46
雨刮器 发表于 2020-12-15 20:11 节妇孝子乃封建余孽也,不过牌坊的工艺有特点,三门四柱三重檐,这是石雕的牌坊,看到过昆明的金马碧鸡的木牌坊,7、8层的斗拱架设,比北方的还繁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