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材党必看】把4/3镜头转接到全画幅!!!
24770 216
[98 楼] 与食俱进 [老坛泡菜]
21-6-13 10:19
richardzh 发表于 2021-06-12 22:22
作为一个很早的E5用户,支持一把,手上还有714和1502还有502


绝了。这三个镜头恰恰是转接到全画幅表现最好的
发布自 iOS客户端
[97 楼] 731337804 [泡菜]
21-6-13 07:58
与食俱进 发表于 2021-6-11 15:08
先说一下转接需要用到的器材。这里我是用了两个转接环叠加,一个4/3转M4/3,再接一个M4/3转E口。机身就是白菜价格的Sony a7一代,毫无疑问是现在最具性价比的数码后背。这里有几个点需要注意:没有转接M4/3镜头到全画幅需求的可以直接选择4/3转E口的环,结构更稳定;这里用到的4/3转M4/3口环需要选择纯机械结构的,电子环触点部分对成像圈有严重的遮挡;M4/3转E口只有2mm的转接量,精度要求极高,市面上几十元的便宜货都不能用。由于大小4/3镜头一律是电子光圈控制与AF,类似转接断电后无法调焦和调整光圈


我买的 M43转E没有一个能无穷远合焦,请推荐一个可以的,谢谢我买的 M43转E没有一个能无穷远合焦,请推荐一个可以的,谢谢
[96 楼] 蓝色的忧伤 [泡菜]
21-6-12 23:58
期待接环,奥林巴斯官网最后一批收到小胖子在手里已经几年没动过了
发布自 iOS客户端
[95 楼] richardzh [资深泡菜]
21-6-12 22:22
作为一个很早的E5用户,支持一把,手上还有714和1502还有502
发布自 iOS客户端
[94 楼] 与食俱进 [老坛泡菜]
21-6-12 21:47
加了大4/3的RF-11环闪 本帖最后由 与食俱进 于 2021-6-12 21:48 编辑
[93 楼] 与食俱进 [老坛泡菜]
21-6-12 19:26
好用的小微距。固定到最近对焦距离,前后移动机身即可完成对焦
[92 楼] yxiao_9015 [泡菜]
21-6-12 19:16
realaide 发表于 2021-6-12 18:26
来来来,说一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既然你认为你对,那你就是对的好了。你我说的不是同一种汉语,所以我怎么理解对你已经不重要了。
[91 楼] realaide [泡菜]
21-6-12 18:26
yxiao_9015 发表于 2021-6-12 17:58
“有人说”的原话来了,要不要参照检查下自己的汉语阅读理解能力:

器材党来了
赶快用这种方式测一测中心锐度,是不是比全幅镜头分数高得多啊

来来来,说一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90 楼] yxiao_9015 [泡菜]
21-6-12 17:58
realaide 发表于 2021-6-12 17:37
像素密度一样,M43就是全画幅中间扣一块下来。

来你给解释解释,这两块底用同一只镜头,中心锐度是怎么分出高低的。
“有人说”的原话来了,要不要参照检查下自己的汉语阅读理解能力:

器材党来了
赶快用这种方式测一测中心锐度,是不是比全幅镜头分数高得多啊


[89 楼] yxiao_9015 [泡菜]
21-6-12 17:55
realaide 发表于 2021-6-12 17:37
像素密度一样,M43就是全画幅中间扣一块下来。

来你给解释解释,这两块底用同一只镜头,中心锐度是怎么分出高低的。
你的意思是说:“有人说”拿一 M43 镜头转接到全幅机身上,然后再剪裁回 4/3 尺寸,和直接拿 M43 机器拍的片子比※※密度?那这位“有人”得有多无聊啊?

换句话说:一个人得多无聊,才会相信世界上会“有人”这么说话啊?
[88 楼] MacWin [资深泡菜]
21-6-12 17:42
楼主辛苦。

真要出来大43-FE的电子对焦环(或许大43-Z卡口更好做吧,Z的法兰距更短)
那一水大43镜头,不得疯长啊。
有想法的,快囤呀!
[87 楼] realaide [泡菜]
21-6-12 17:37
yxiao_9015 发表于 2021-6-12 17:24
是啊,所以说你错了啊!有问题吗?

我说什么听不懂是吧?不光荣啊!再这么没礼貌,就叫错上加错。对吗?

像素密度一样,M43就是全画幅中间扣一块下来。

来你给解释解释,这两块底用同一只镜头,中心锐度是怎么分出高低的。 本帖最后由 realaide 于 2021-6-12 17:41 编辑
[86 楼] 与食俱进 [老坛泡菜]
21-6-12 17:25
光圈收到F/11了,景深依然不够。这个时候还是很想要奥巴的手持景深合成的
[85 楼] yxiao_9015 [泡菜]
21-6-12 17:24
realaide 发表于 2021-6-12 05:05
有人问M43镜头转接全画幅中心锐度会不会更高,我告诉他像素密度一样,锐度就一样。

你吧啦吧啦码这么多字,说的是啥玩意儿。
是啊,所以说你错了啊!有问题吗?

我说什么听不懂是吧?不光荣啊!再这么没礼貌,就叫错上加错。对吗?
[84 楼] 与食俱进 [老坛泡菜]
21-6-12 17:21
人像。2.0光圈在现在动不动就1.4、1.2的时代显得很普通,好处是比较容易对焦
[83 楼] 与食俱进 [老坛泡菜]
21-6-12 17:06
奥林巴斯从大4/3时代至今,一直坚持以20/60线对作为镜头设计的标准,这个标准是全画幅系统普遍采用的10/30线对的2倍。我这个转接也非常有意思,a7R是3600万像素传感器,裁到1/4面积正好是900万像素,与大4/3初代机身的像素密度基本一致。记得奥巴当年说过,这些镜头是以满足2000万像素传感器使用为设计目标的,换算成全画幅,也就是8000万像素。现在各家出的最新型号的镜头,Sony的明日之镜G大师,尼康Z口的S-line等等,都号称可以满足未来的一亿像素高密度传感器,奥林巴斯在十几年前就已经这样做了,这属于一次性把牙膏挤爆的行为。
[82 楼] 与食俱进 [老坛泡菜]
21-6-12 16:56
50微随着大4/3系统的衰败而沉沦,现在市场上全新品只要1000出头而无人问津,真的很可惜。
[81 楼] 与食俱进 [老坛泡菜]
21-6-12 16:50
微距无弱旅,收一收光圈。分辨率感人
[80 楼] 与食俱进 [老坛泡菜]
21-6-12 16:47
日食。现场全是人,根本不可能找到好位置放架子。凑合把相机放地上拍一张。说实在的这个时候还是M4/3好使
[79 楼] 与食俱进 [老坛泡菜]
21-6-12 16:37
标头小微距,餐桌上拍一拍
发布自 iOS客户端
[78 楼] 与食俱进 [老坛泡菜]
21-6-12 15:02
加了EX-25近摄接圈后可以得到1:1的放大率
发布自 iOS客户端
[77 楼] 与食俱进 [老坛泡菜]
21-6-12 14:59
50mm的1:2小微距镜头,日常挂机拍个小东西很舒适。转接后可以用一些方法进行手动对焦,具备一定的使用价值
发布自 iOS客户端
[76 楼] 与食俱进 [老坛泡菜]
21-6-12 14:27
下面更新50微
发布自 iOS客户端
[75 楼] 与食俱进 [老坛泡菜]
21-6-12 13:26
继续
发布自 iOS客户端
[74 楼] 与食俱进 [老坛泡菜]
21-6-12 13:17
numpfish 发表于 2021-06-12 13:10
真希望有厂家做出电子转接环来


是呀!可惜了这些好镜头了。4/3包括现在的M4/3,都没有一台机身可以发挥它们全部的能力
发布自 iOS客户端
[73 楼] numpfish [泡菜]
21-6-12 13:10
真希望有厂家做出电子转接环来
[72 楼] realaide [泡菜]
21-6-12 05:05
yxiao_9015 发表于 2021-6-11 21:46
成像素质和镜头绝对分辨率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前者不仅与后者有关,还与像场面积有关。

关于像素密度问题,理论上其他条件相同的前提下,信息总量(画质)只与像场面积(准确说是像场半径的平方)成正比,在一定范围内与像素数和像素密度都没有直接关系。

关于镜头绝对分辨率,参看我在 16 楼的发言。

有人问M43镜头转接全画幅中心锐度会不会更高,我告诉他像素密度一样,锐度就一样。

你吧啦吧啦码这么多字,说的是啥玩意儿。
[71 楼] 影林大道 [泡菜]
21-6-12 01:05
愚夫之润喉糖 发表于 2021-6-11 22:11
突然閃出一侗念頭,既然這個 150mm f2 的成像圈比全畫幅還大,可能下次它能
    被某位大佬装在中畫幅機身上。  從 4/3   到   APSC    全畫幅    中畫幅    當年這個
     奥林巴斯是何等的丧心病狂。

早就有人发现了,一年多之前就有大佬把小胖子转接到了富士GFX50R上,还改成了可手动对焦,只有轻微暗角。
楼主已经后知后觉了。
[70 楼] 愚夫之润喉糖 [泡菜]
21-6-11 22:11
与食俱进 发表于 2021-6-11 17:25
说实在的50微是最有性价比的。最佳毫无疑问是150/2,这货在全副上的表现极佳,一点儿暗角也没有,成像圈比全副还大一圈,从中心锐利到边缘,全副135mm类似规格牛头很多,从任何一个角度看,150小胖子都是近似焦段最佳表现之一

    突然閃出一侗念頭,既然這個 150mm f2 的成像圈比全畫幅還大,可能下次它能
    被某位大佬装在中畫幅機身上。  從 4/3   到   APSC    全畫幅    中畫幅    當年這個
     奥林巴斯是何等的丧心病狂。
[69 楼] yxiao_9015 [泡菜]
21-6-11 21:46
realaide 发表于 2021-6-11 20:48
底小像素密度高,所以对镜头锐度要求高。全幅如果像素密度一样,对镜头要求一样高,没区别……
成像素质和镜头绝对分辨率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前者不仅与后者有关,还与像场面积有关。

关于像素密度问题,理论上其他条件相同的前提下,信息总量(画质)只与像场面积(准确说是像场半径的平方)成正比,在一定范围内与像素数和像素密度都没有直接关系。

关于镜头绝对分辨率,参看我在 16 楼的发言。 本帖最后由 yxiao_9015 于 2021-6-11 21:52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