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6400 E16-55升级到A7C 适马28-70提升大不?值得吗
4006 76
[1 楼] 波澜凝霜 [泡菜]
22-9-4 23:41
想玩全副了,不知道差距大不大
发布自 安卓客户端
[77 楼] 树下的石头 [泡菜]
22-9-7 16:50
师愚 发表于 2022-09-06 16:52
这一点赞成
A7S3是视频机,拍照性能有减持。和像素高低无关
如果有同时A7S3和A7M4或A7M3的,同参数拍照对比一下就很容易看出差异的
简单说,通过100%仔细对比,你会以为A7S3上有镜头的问题,因为感觉有点肉,磨皮一样
其实并不是
是厂家的...

A1虽然是高速传感器,但依然没有提供全画面(忽略因画面纵横比导致的裁切)超采样的4K60P视频,称不上“均衡机”,只能说是画质、速度兼顾的偏重拍照的相机。树下的石头 编辑于 2022-09-07 16:53
[76 楼] melfes [泡菜]
22-9-7 14:39
树下的石头 发表于 2022-09-07 09:43
ADC是位于ISO放大器之后的,而现代传感器的放大器后端电路以及之后的电路噪声都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因此才会有“ISO不变性”这一特征。
佳能的老传感器在低ISO段不符合“ISO不变性”,就是因为它用的是片外ADC,在前端噪声足够小时ADC噪声的影响不...

外置ADC在工作的时候ADC不会引入额外的噪音,主要是外置这个做法有问题,相机上传感器的功率不能做太大导致低强度的信号被环境的电磁噪音淹没了
[75 楼] 树下的石头 [泡菜]
22-9-7 09:43
点缀星空 发表于 2022-09-06 22:02
我觉得只要传感器的工艺有改进,ADC 就就算是有不同了。
如果传感器工艺和 ADC 没啥关系,我的前提就不成立。
传感器工艺是不是等于 ADC,这方面的知识我知道不多,这个就不讨论了。
ADC是位于ISO放大器之后的,而现代传感器的放大器后端电路以及之后的电路噪声都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因此才会有“ISO不变性”这一特征。
佳能的老传感器在低ISO段不符合“ISO不变性”,就是因为它用的是片外ADC,在前端噪声足够小时ADC噪声的影响不容忽视。
[74 楼] cqwww8 [泡菜]
22-9-7 01:08
波澜凝霜 发表于 2022-09-06 14:44
白天感觉差距不是很大,就是晚上,拍个夜景,高感差距太大了

出大太阳出外,就是阴天还有点太阳ISO 100 画面都有噪点,用了好几年的APSC,现在不是特别的要求应该不会再买了
[73 楼] melfes [泡菜]
22-9-6 22:42
点缀星空 发表于 2022-09-06 22:02
我觉得只要传感器的工艺有改进,ADC 就就算是有不同了。
如果传感器工艺和 ADC 没啥关系,我的前提就不成立。
传感器工艺是不是等于 ADC,这方面的知识我知道不多,这个就不讨论了。

图像传感器所用的积分型ADC本身的量化噪音完全就是靠高精度来弥补,工艺能降低的部分只有热噪,工艺更新本身主要是降低能耗提高速度

而目前的堆栈式传感器是直接把ADC直接做到数字层上,和传感器所在的模拟层可以采用完全不同的工艺制作,以后更没有关系了
[72 楼] 点缀星空 [老坛泡菜]
22-9-6 22:02
melfes 发表于 2022-9-6 21:45
不知道具体你还说那么起劲?

A7到A7III的改进一方面是BSI配合铜接线降低了模拟层的串扰,另一方面是FD分割加入第二档增益,所以高感光度下的噪音压制很明显,A6000到A6600除了没有改成BSI也是一样的做法

ADC噪音本身在现代相机里基本是忽略不计的,相机改个供电降低的噪音都比ADC改进明显,A9到A9II感光元件没变高感表现一样能增强
我觉得只要传感器的工艺有改进,ADC 就就算是有不同了。
如果传感器工艺和 ADC 没啥关系,我的前提就不成立。
传感器工艺是不是等于 ADC,这方面的知识我知道不多,这个就不讨论了。 本帖最后由 点缀星空 于 2022-9-6 22:02 编辑
[71 楼] melfes [泡菜]
22-9-6 21:45
点缀星空 发表于 2022-09-06 21:00
ADC 与 信噪比的因果关系,我确实知道的不具体,但我相信 ADC 对信噪比是有影响的。
同样是全幅 2400 像素的 A7 和 A73,同样是半幅 2400 像素的 A60 和 A66 ,ADC 有代差,信噪比就是完全不一样的。

不知道具体你还说那么起劲?

A7到A7III的改进一方面是BSI配合铜接线降低了模拟层的串扰,另一方面是FD分割加入第二档增益,所以高感光度下的噪音压制很明显,A6000到A6600除了没有改成BSI也是一样的做法

ADC噪音本身在现代相机里基本是忽略不计的,相机改个供电降低的噪音都比ADC改进明显,A9到A9II感光元件没变高感表现一样能增强
[70 楼] 点缀星空 [老坛泡菜]
22-9-6 21:00
melfes 发表于 2022-9-6 14:58
还在提ADC,你先解释下为什么同样ADC设计下分辨率更高的A1反而动态范围比Z9更高吧
连ADC在传感器上的位置在哪里都不明白就不要抓着不放了
首先,ADC 是模数转换的统称,大到传感器的制式,小到电路连接工艺,都属于 ADC 范畴。
其次, ADC 与 信噪比的因果关系,我确实知道的不清楚,但我相信 ADC 对信噪比是有影响的。
同样是全幅 2400 像素的 A7 和 A73,ADC 有代差,信噪比就是完全不一样的。
相反,都是全幅 6100 万像素的 R3 和 R4,ADC无代差,则信噪比就没明显区别。 本帖最后由 点缀星空 于 2022-9-6 21:37 编辑
[69 楼] melfes [泡菜]
22-9-6 19:02
树下的石头 发表于 2022-09-06 16:36
A1与Z9分辨率的差别并不大,不到10%;再加上工艺设计不同,“小像素反而动态范围高”也是很正常的。
而且Z9的低原生ISO的影响很大,双方在第二原生ISO之后的差别就很小了;事实上A1在ISO100处的动态范围与Z9在ISO64处的动态范围差别也没...

工艺是一样的,都是BSI+stack,堆栈的ADC连工作速度都一样的

反正某些人“相同 ADC 下,高像素细节多但信噪比差”的说法在A1和Z9面肯定站不住脚
[68 楼] 师愚 [资深泡菜]
22-9-6 16:52
树下的石头 发表于 2022-09-06 11:23
需求决定目标像素数量,相机对比就是要比“不同相机完成相同摄影任务时的表现”。
当你需要12MP的照片时,A7R4表现并不比A7S3差(清晰度还略好,因为缩图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消解马塞克的副作用)。
当你需要61MP的照片时,A7S3虽然噪点表现现优于A...

这一点赞成
A7S3是视频机,拍照性能有减持。和像素高低无关

如果有同时A7S3和A7M4或A7M3的,同参数拍照对比一下就很容易看出差异的
简单说,通过100%仔细对比,你会以为A7S3上有镜头的问题,因为感觉有点肉,磨皮一样
其实并不是
是厂家的策略

A1我没用过,从售价来看,这么贵,也许A1才是达到均衡机吧

所以,同样的思路,全画幅加全画幅镜头拍半画幅模式,不可能和半幅机一样的优秀,不然,没有卖半幅机的多大必要了
我试过半幅机配全画幅镜头拍照,是有兼容性差的现象师愚 编辑于 2022-09-06 16:59
[67 楼] 树下的石头 [泡菜]
22-9-6 16:36
melfes 发表于 2022-09-06 14:58
还在提ADC,你先解释下为什么同样ADC设计下分辨率更高的A1反而动态范围比Z9更高吧
连ADC在传感器上的位置在哪里都不明白就不要抓着不放了
A1与Z9分辨率的差别并不大,不到10%;再加上工艺设计不同,“小像素反而动态范围高”也是很正常的。
而且Z9的低原生ISO的影响很大,双方在第二原生ISO之后的差别就很小了;事实上A1在ISO100处的动态范围与Z9在ISO64处的动态范围差别也没那么大。
[66 楼] 树下的石头 [泡菜]
22-9-6 16:23
波澜凝霜 发表于 2022-09-06 14:46
请问达人,这个看照片的地址是在哪里看呢?

dpreview.com网站,选“Sample Images”菜单下的“Studio scene comparison tool”
[65 楼] 点缀星空 [老坛泡菜]
22-9-6 15:23
波澜凝霜 发表于 2022-9-6 14:46
请问达人,这个看照片的地址是在哪里看呢?
这是 DPR 网站的。
https://www.dpreview.com/
[64 楼] melfes [泡菜]
22-9-6 15:06
wurtz 发表于 2022-09-06 14:14
都站在各自的角度来说,肯定说不到一起,加上限制条件啊,不就是缩图或者100%
反正我是正常看图更多的情况下都是缩图看,100%主要检查照片拍摄质量
高感更多的是放大器影响的,ISO高的时候放大器放大倍数大,输出噪声水平就高,
而ADC不管是ISO高或...

高感下场景光源本身的散射噪音水平已经超过传感器本身的噪音水平
[63 楼] melfes [泡菜]
22-9-6 14:58
点缀星空 发表于 2022-09-06 11:34
相同摄影任务我们现在讨论的不是需求问题,而是客观差异。
客观差异就是相同 ADC 下,高像素细节多但信噪比差,大像素信噪比高但细节差,这是客观;
这对矛盾如何选择,每个人的标准不一样,这是主观;
如果以需求为标准,有人还在用 1080P 显示器,只能...

还在提ADC,你先解释下为什么同样ADC设计下分辨率更高的A1反而动态范围比Z9更高吧
连ADC在传感器上的位置在哪里都不明白就不要抓着不放了
[62 楼] melfes [泡菜]
22-9-6 14:51
点缀星空 发表于 2022-09-06 10:56
7R4 缩到 7S3 同大时,7R4 缩图可以提高信噪比,而 7S3 没有缩图,这样比不公平。
如果都不缩图( 都在 FULL 状态下 ),差距就明显了、

首先,看噪点要选择关灯模式
[61 楼] 波澜凝霜 [泡菜]
22-9-6 14:46
点缀星空 发表于 2022-09-06 10:56
7R4 缩到 7S3 同大时,7R4 缩图可以提高信噪比,而 7S3 没有缩图,这样比不公平。
如果都不缩图( 都在 FULL 状态下 ),差距就明显了、

请问达人,这个看照片的地址是在哪里看呢?
[60 楼] 波澜凝霜 [泡菜]
22-9-6 14:44
cqwww8 发表于 2022-09-06 09:44
别纠结,能换全幅一定要换,高感好就不说了,就是ISO 100画质都要好很多,画面干净 ,APSC画面脏脏的其实就是噪点

白天感觉差距不是很大,就是晚上,拍个夜景,高感差距太大了
[59 楼] 波澜凝霜 [泡菜]
22-9-6 14:43
蓝鲨008 发表于 2022-09-06 09:13
6400换A7c机身提升了,但是E16-55 f2.8恒定光圈换成FE28-60 f4-5.6降级很多呀!至少要换一个24-70 f2.8的镜头才能匹配。

换A7C的话可能会买适马的28-70F2.8  套头不考虑的
[58 楼] wurtz [泡菜]
22-9-6 14:14
都站在各自的角度来说,肯定说不到一起,加上限制条件啊,不就是缩图或者100%
反正我是正常看图更多的情况下都是缩图看,100%主要检查照片拍摄质量

高感更多的是放大器影响的,ISO高的时候放大器放大倍数大,输出噪声水平就高,
而ADC不管是ISO高或者低,就是把放大器输出转化为数字,噪声水平相对固定
[57 楼] xihaoabc [泡菜]
22-9-6 12:21
树下的石头 发表于 2022-09-06 11:45
我们谈的既然不是“需求”也不是“客观”,谈的是相机对比,对比就要统一标准,而这个标准当然是“完成相同摄影任务”,因为相机是拿来用的,是用来“完成摄影任务”的。
而且我并不没有说“A7R4就是好,所有人都要买A7R4”,我一向认为相机传感器像素数达到所...

终于看到个明白的了,一直以来论坛里讨论不同画幅的画质对比,竟然在对比单位感光面积下的画质、讨论不同像素图片又在对比单像素成像质量真的很搞笑。xihaoabc 编辑于 2022-09-06 12:24
[56 楼] 点缀星空 [老坛泡菜]
22-9-6 11:52
树下的石头 发表于 2022-9-6 11:45
我们谈的既然不是“需求”也不是“客观”,谈的是相机对比,对比就要统一标准,而这个标准当然是“完成相同摄影任务”,因为相机是拿来用的,是用来“完成摄影任务”的。

而且我并不没有说“A7R4就是好,所有人都要买A7R4”,我一向认为相机传感器像素数达到所需4倍像素就够用,我所说明的就是“在不需要大幅面出图时高像素也并不比低像素机差”;但你拍的照片只需要在1080P的显示器上看,但有人可能要出一面墙那么大。

同样在1080P的显示器上看全图,A7R4与A7S3没有明显差别,但A6600必然会差了一档,底※※优而非“像素※※优”。
如果只讨论相机对比,我就不会参与了。
有人觉得反差对焦也够用,有人却觉得只有反差对焦的相机就是废的;有人觉得 1200 万像素够用,有人却觉得 6100 万像素还不够用等等。
给自己设定的标准或者需求不一样,选择什么样的相机也就不一样,这没有讨论的必要,比如只用手动头的非要 A1 机身,那是钱太多。
至于相同的拍摄任务,原本就没有标准。有人需要将照片放到一面墙这样大,有人只是在 21寸 1080P 显示器欣赏欣赏,需要的设备完全不一样。 本帖最后由 点缀星空 于 2022-9-6 12:05 编辑
[55 楼] 树下的石头 [泡菜]
22-9-6 11:45
点缀星空 发表于 2022-09-06 11:34
相同摄影任务我们现在讨论的不是需求问题,而是客观差异。
客观差异就是相同 ADC 下,高像素细节多但信噪比差,大像素信噪比高但细节差,这是客观;
这对矛盾如何选择,每个人的标准不一样,这是主观;
如果以需求为标准,有人还在用 1080P 显示器,只能...
我们谈的既然不是“需求”也不是“客观”,谈的是相机对比,对比就要统一标准,而这个标准当然是“完成相同摄影任务”,因为相机是拿来用的,是用来“完成摄影任务”的。

而且我并不没有说“A7R4就是好,所有人都要买A7R4”,我一向认为相机传感器像素数达到所需4倍像素就够用,我所说明的就是“在不需要大幅面出图时高像素也并不比低像素机差”;但你拍的照片只需要在1080P的显示器上看,但有人可能要出一面墙那么大。

同样在1080P的显示器上看全图,A7R4与A7S3没有明显差别,但A6600必然会差了一档,底※※优而非“像素※※优”。
[54 楼] 点缀星空 [老坛泡菜]
22-9-6 11:34
树下的石头 发表于 2022-9-6 11:23
需求决定目标像素数量,相机对比就是要比“不同相机完成相同摄影任务时的表现”。
当你需要12MP的照片时,A7R4表现并不比A7S3差(清晰度还略好,因为缩图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消解马塞克的副作用)。
当你需要61MP的照片时,A7S3虽然噪点表现现优于A7R4,但清晰度差得太多。
要求一个出61MP照片一个出12MP照片然后对比局部效果才是不公平,这相当于把全幅裁剪成比M4/3还小的截幅与另一个全幅对比。

而且即使是大家都按原始像素出图,当你用你的最佳看图视角分别看两张图时,也必然是一个看图距离远一个看图距离近,其效果也会与出同样尺寸的图在相同距离看的结果相同。
我们现在讨论的不是需求问题,而是客观差异。
客观差异就是相同 ADC 下,高像素细节多但信噪比差,大像素信噪比高但细节差,这是客观;
这对矛盾如何选择,每个人的标准不一样,这是主观;
如果以需求为标准,有人还在用 1080P 显示器,只能显示 200 多万像素, 6100 万像素对他来说完全没有意义。
另,信噪比是物理状态,缩图确实不能提高信噪比。
我指的也是视觉效果。视距决定点距,人眼可识别的点距是有上限的。缩图后点距缩小,噪点瑕疵就不容易被发现。相反,放大就一目了然。 本帖最后由 点缀星空 于 2022-9-6 11:44 编辑
[53 楼] 树下的石头 [泡菜]
22-9-6 11:23
点缀星空 发表于 2022-09-06 10:56
7R4 缩到 7S3 同大时,7R4 缩图可以提高信噪比,而 7S3 没有缩图,这样比不公平。
如果都不缩图( 都在 FULL 状态下 ),差距就明显了、

需求决定目标像素数量,相机对比就是要比“不同相机完成相同摄影任务时的表现”。
当你需要12MP的照片时,A7R4表现并不比A7S3差(清晰度还略好,因为缩图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消解马塞克的副作用)。
当你需要61MP的照片时,A7S3虽然噪点表现现优于A7R4,但清晰度差得太多。
要求一个出61MP照片一个出12MP照片然后对比局部效果才是不公平,这相当于把全幅裁剪成比M4/3还小的截幅与另一个全幅对比。

而且即使是大家都按原始像素出图,当你用你的最佳看图视角分别看两张图时,也必然是一个看图距离远一个看图距离近,其效果也会与出同样尺寸的图在相同距离看的结果相同。

此外补充一句,缩图并不改变信噪比,它只影响人眼视觉上的“噪点效果”,“增加看图距离”或“使用更高像素密度出图”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树下的石头 编辑于 2022-09-06 11:34
[52 楼] 点缀星空 [老坛泡菜]
22-9-6 10:56
树下的石头 发表于 2022-9-6 09:46
ISO25600下出同样大小的照片进行对比,单看噪点效果的话,A7S3并不比A7R4有明显优势,而A6600则是明显劣势:

此外关于景深与虚化:同样的场景物距在同焦距同光圈下用全幅模式与截幅模式各拍一张,那么按“像素级看图”的逻辑,二者的“容许弥散圆直径”是完全相同的——因为像素密度没有变化,二者的虚化效果与景深也是完全相同的。

你说的“容许弥散圆不同”是“同视角看图”的逻辑,用相同的视角看这两张照片,截幅虚化会更明显,景深更浅,因为全幅照片相对于截幅照片缩得更小,从而导致“强虚变弱虚,弱虚变实”。

容许弥散圆直径对景深和虚化效果影响很大,所谓“景深”就是“虚化直径不大于容许弥散圆直径”的范围,“虚化程度”就是“虚化直径与容许弥散圆直径”的比值。

照片不存在绝对的实,所谓“实”就是“虚的程序难以被人眼察觉”,而容许弥散圆直径代表的就是“推荐观图视角下的人眼分辩率”,脱离来“推荐看图视角”是无法谈景深的;而当你的“推荐看图视角”不在是固定值而是由相机像素数量决定时,以有的虚化与景深观点就不再适用了。 ...
7R4 缩到 7S3 同大时,7R4 缩图可以提高信噪比,而 7S3 没有缩图,这样比不公平。
如果都不缩图( 都在 FULL 状态下 ),差距就明显了、
[51 楼] nullfull [泡菜]
22-9-6 10:13
有提升,但是新鲜劲过去后会觉得没多少区别,至于说什么通光量的,你感受的到吗?nullfull 编辑于 2022-09-06 10:14
[50 楼] 树下的石头 [泡菜]
22-9-6 10:05
绝顶糊涂 发表于 2022-09-06 08:55
你自己用全画幅和残幅两台相机,在相同的光圈和环境下拍摄同一个对象,对比一下不就知道了?如果机身测出的爆光参数相同或非常相近,那就说明通光量相同,反之就是不同。自己糊涂蛋还非得说别人是。

机身测出的曝光参数相同说明照度相同而不是光通量相同。

光圈与环境亮度决定照度,照度对时间积分就是曝光量,曝光量与感光度相乘得到曝光结果,曝光因素中就没有“光通量”。

光圈只能影响照度,而光通量是照度对面积的积分,因此谈光通量就必须引入“面积”参数,对于以生成照片为目的摄影活动,这个“面积”理所当然应该是胶片/传感器的有效感光面积。一般情况下,全幅的有效感光面积远大于C幅,同样的照度下全幅的光通量自然也就远大于C幅。树下的石头 编辑于 2022-09-06 10:11
[49 楼] 雨过天街 [资深泡菜]
22-9-6 09:56
蓝鲨008 发表于 2022-09-06 09:13
6400换A7c机身提升了,但是E16-55 f2.8恒定光圈换成FE28-60 f4-5.6降级很多呀!至少要换一个24-70 f2.8的镜头才能匹配。

楼主说的是适马那个FE2870f2.8恒定光圈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