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6400 E16-55升级到A7C 适马28-70提升大不?值得吗
4006
76
[18 楼] 点缀星空
[老坛泡菜]
22-9-5 13:32
|
[17 楼] xihaoabc
[泡菜]
22-9-5 13:28
点缀星空 发表于 2022-09-05 12:55 |
[16 楼] 点缀星空
[老坛泡菜]
22-9-5 13:28
这样说吧。
单个像素( 光电二极管 ),在传感器平面( 也有曲面的 )上阵列( 比如拜耳阵列、X3 阵列等 ),单像素面积有大有小不固定。 以拜耳阵列的马赛克传感器为例,假设全画幅面积是 10 平方,半画幅面积是 5 平方( 实际上是 1∶ 1/2.25 ): 1、10 个像素阵列于 10 平方平面上,单个像素面积是 1 平方;20 个像素阵列于 10 平面上,单像素面积是 0.5 平方; 2、5 个像素阵列于 5 平方平面上,单个像素面积也是 1 平方;10 个像素阵列于 5 平方上,单像素面积也是 0.5 平方; 如果像素密度相同,全幅和半幅的单像素面积就一样大,感光性能就一样,信噪比也一样,像质没区别。差别只是像素数量,这决定放大尺寸或者裁剪余地。 全画幅 20 像素的密度高,单像素面积要比半画幅 5 像素的面积小,信噪比会弱一些,成像也比半幅 5 像素弱一些。 本帖最后由 点缀星空 于 2022-9-5 13:30 编辑 |
[15 楼] 点缀星空
[老坛泡菜]
22-9-5 12:55
|
[14 楼] xihaoabc
[泡菜]
22-9-5 12:16
点缀星空 发表于 2022-09-05 09:59 绕了一大圈都没有说到本质原因,画幅更大高感更高的本质原因,其实是因为总光量更多致使画幅大的传感器获得的信息更多,所以带来了高感的优势。 |
[13 楼] 点缀星空
[老坛泡菜]
22-9-5 11:58
|
[12 楼] iloveavril
[泡菜]
22-9-5 11:30
直接换个56 1.4试试
|
[11 楼] 波澜凝霜
[泡菜]
22-9-5 11:24
idenfengen 发表于 2022-09-05 10:29 谢谢摄友。 |
[10 楼] 波澜凝霜
[泡菜]
22-9-5 11:23
点缀星空 发表于 2022-09-05 08:00 谢谢摄友答疑。可能因为技术不好,老感觉全幅的作品更好一些,看来要提升自己的水平了。呵呵 |
[9 楼] idenfengen
[注销用户]
22-9-5 10:29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
|
[8 楼] 点缀星空
[老坛泡菜]
22-9-5 09:59
面积不同,光总量不同;局部( 单位面积 )受光量是一样的。
传感器单个像素接收到都是局部照度。只要照度相同,单个像素接收到的光量也就是一样的。 面积的大小,影响的只是像素阵列。大底的优势无非是相同密度时数量更多,或者相同数量时密度更低,密度则影响像素质量。 假设传感器的工艺相同,半幅的 2400 万像素和全幅的 5400 万像素的单像素面积一样大,感光能力就是一样的,高感也就是一样的, 并不会因为全幅的面积大,受光的总量多,而变得高感更好。 本帖最后由 点缀星空 于 2022-9-5 10:26 编辑 |
[7 楼] xihaoabc
[泡菜]
22-9-5 09:49
点缀星空 发表于 2022-09-05 09:31 |
[6 楼] 点缀星空
[老坛泡菜]
22-9-5 09:31
通光量没有高一档。
通光量( 镜头 F 值 )是光圈孔径和焦距之比。在相同光圈、相同视角下,镜头通光比值是一样的。这是镜头设计( 物理 )标准。 同样是 f/2.8 光圈,焦距长的,光圈孔径大些;焦距短的,光圈孔径小些。标准就是保持比值相同。 全幅的 f/2.8 和半幅的 f/2.8,通光量并没有差异。 小底高感弱,不是通光量有差异,而是相同 ADC 下的像素密度不同导致的信噪比差异。 虚化差异则是焦距( 不是等效焦距 )不同导致的。 至于镜片工艺导致的通光量差异( 镜头速度 ),是另一个话题。 本帖最后由 点缀星空 于 2022-9-5 09:46 编辑 |
[5 楼] xnet2
[泡菜]
22-9-5 08:54
通光量、虚化咋说也是实实在在高一档
|
[4 楼] 点缀星空
[老坛泡菜]
22-9-5 08:00
|
[3 楼] zrsfjy
[泡菜]
22-9-4 23:57
A7r系列高像素机身重量大小相差也不大,画质还是要好不少zrsfjy 编辑于 2022-09-04 23:57
|
[2 楼] 穷追不舍
[资深泡菜]
22-9-4 23:43
值得!
|
[1 楼] 波澜凝霜
[泡菜]
22-9-4 23:41
想玩全副了,不知道差距大不大
发布自 安卓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