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回归摄影本质,进了 EOS-200D/200Dii 配 EF-S 24mm 饼干头
5201 168
[107 楼] fruitbear [陈年泡菜]
24-7-22 11:49
色影大鳄 发表于 2024-07-22 11:28
你是个狠人!
此话怎讲???
[106 楼] 色影大鳄 [泡菜]
24-7-22 11:28
你是个狠人!
[105 楼] fruitbear [陈年泡菜]
24-7-22 11:25
紫氣東來 发表于 2024-07-22 10:24
我比朋友你晚一些,2006年在大學裡拿著DC卡片機學攝影,等到2008年4月才正常入手自己第一台數碼單反450D。不過在2009年被人有誘惑入手了奧林巴斯E-620,之後便開始多修之路接著索尼、理光賓德、松下、富士、尼康、適馬以上這幾個品牌我都有機型...
哈哈,我说嘛,紫兄乃大玩家级别的高手。
我一直就用佳能的数码系统,因为之前用 eos 胶片单反,积攒了一些 ef 镜头。我第一次开始双修是富士 x-a1,看了网上的评测,报着试一试的心态,结果一用上就出不来了。到现在都还以富士为主力机。
我也是很喜欢佳能。如果用 raw 的话,就必须用佳能。
[104 楼] 紫氣東來 [泡菜]
24-7-22 10:36
kaluode 发表于 2024-07-22 10:27
黑白无常了
白色40算是罕有貨色…當年是100D白色單反的套裝鏡頭行貨沒有分售。
[103 楼] 紫氣東來 [泡菜]
24-7-22 10:33
fruitbear 发表于 2024-07-22 01:36
非常感谢紫兄分享老 Olympus 4/3 单反系统的知识和柯达 ccd 的图片。
从图片上看柯达 ccd 的出片的确非常接近胶片。
我网上搜了搜,上世纪 90 年代数码在单反相机应用刚开始的年代,有不少用 ccd 的。Konica Mino...
當時有柯達CCD/富士super CCD/Sigma Foveon X3(x3不是CCD)三種類在色彩表現上非常突出的感光原件傳感器。
佳能最後期的CCD DC機 S95我還有手裡,索尼最後一台索尼CCD數碼單反A290我也持有過。CCD的顏色確實比較討好。
[102 楼] kaluode [泡菜]
24-7-22 10:29
fruitbear 发表于 2024-07-21 01:16
看松下 S-9,尺寸挺好的。
现在的机身防抖组件应该越来越轻薄。
今年夏天去欧洲,看到游客用 r8 的大都配 rf35/1.8 应该是 rf28 饼出来之前最小的组合了。
28出来前确实。
[101 楼] kaluode [泡菜]
24-7-22 10:27
紫氣東來 发表于 2024-07-21 06:03
我有二隻:一隻黑色一隻白色。
黑白无常了
[100 楼] 紫氣東來 [泡菜]
24-7-22 10:24
fruitbear 发表于 2024-07-22 09:36
谢谢版主。
先驱不敢,之前的佳能 aps 片幅 D30,D60,D10 就只有流口水的份,太贵了。
直到 300d 出来,才买的起。后来我倒是从 20d 开始一直在用两位数的佳能单反数码,但对三位数的一直都有好感。这不,继 300d 之后的第...
我比朋友你晚一些,2006年在大學裡拿著DC卡片機學攝影,等到2008年4月才正常入手自己第一台數碼單反450D。不過在2009年被人有誘惑入手了奧林巴斯E-620,之後便開始多修之路接著索尼、理光賓德、松下、富士、尼康、適馬以上這幾個品牌我都有機型親自課金入手過持有來玩玩。終於成了多修器材友一名。現在還是喜歡佳能一些。100D我會一直留下去,這機身造型小巧我很喜歡。
[99 楼] fruitbear [陈年泡菜]
24-7-22 09:36
duoduobear 发表于 2024-07-22 06:06
2003 年进EOS 300d的已经是数码单反摄影先驱了。
谢谢版主。
先驱不敢,之前的佳能 aps 片幅 D30,D60,D10 就只有流口水的份,太贵了。
直到 300d 出来,才买的起。后来我倒是从 20d 开始一直在用两位数的佳能单反数码,但对三位数的一直都有好感。这不,继 300d 之后的第 21 年,我这又开始了 200d 和 200dii......   我在想,要不把 100d 也进了?这样就完成了 100d,200d,300d 的整个序列!
fruitbear 编辑于 2024-07-22 09:41
[98 楼] duoduobear [Canon论坛版主]
24-7-22 06:06
fruitbear 发表于 2024-07-22 01:36
非常感谢紫兄分享老 Olympus 4/3 单反系统的知识和柯达 ccd 的图片。
从图片上看柯达 ccd 的出片的确非常接近胶片。
我网上搜了搜,上世纪 90 年代数码在单反相机应用刚开始的年代,有不少用 ccd 的。Konica Mino...

2003 年进EOS 300d的已经是数码单反摄影先驱了。
[97 楼] fruitbear [陈年泡菜]
24-7-22 01:36
紫氣東來 发表于 2024-07-21 20:12
Olympus E-1, E-300及E-500都是使用了Kodak Full Frame Transfer (FFT) CCD. 用上FFT CCD的好處是每個像素有更大的吸光面積以減少雜訊及增加動態範圍。隨後2006年的E-400使用Kodak ...
非常感谢紫兄分享老 Olympus 4/3 单反系统的知识和柯达 ccd 的图片。
从图片上看柯达 ccd 的出片的确非常接近胶片。
我网上搜了搜,上世纪 90 年代数码在单反相机应用刚开始的年代,有不少用 ccd 的。Konica Minolta 5d/7d,Epson RD1,Kodak DCS645 后背,Kodak DCS Probably 系单反,Fujifilm S1/S3/S5,Canon EOS 1D,Nikon DX 系,Pentax 早期,Sony A100......
这些用 ccd 的数码单反的片子现在看起来都有比较有特点,比如绿色和红色没那么好,蓝色黄色不错,只有在阴天的环境下色彩还原比较均衡。也就是说动态范围不好。所以,应用场景需要注意一下。
我在想那个年代我还在用胶片单反,看到眼花缭乱的新兴数码系统,无所适从,而且当时的数码在解析度上还不如胶片,就只看热闹..... 直到 2003 年我才进了第一台数码单反 EOS 300d。
[96 楼] 紫氣東來 [泡菜]
24-7-21 20:12
摩托125 发表于 2024-07-21 18:22
紫兄,4/3系统柯达CCD的成像有什么特点呢?看到经常有人提起,心里痒痒的
Olympus E-1, E-300及E-500都是使用了Kodak Full Frame Transfer (FFT) CCD. 用上FFT CCD的好處是每個像素有更大的吸光面積以減少雜訊及增加動態範圍。隨後2006年的E-400使用Kodak Interline CCD, Olympus使用Kodak CCD的年代正式結束。E-1的像素為500萬, E-300及E-500的像素為800萬, E-1像素較低, 每個像素較大而擁有較佳的動態範圍. 這種CCD最為凸出的是顏色異相豐富, 厚潤及扎實, 帶有一種魔力, 看上去色彩飽滿立體, 很有張力很過癮, 彷彿帶有菲林的影子. 另一特點是天色特別藍(OM藍), 同時擁有較高的動態範圍. 不用特別調較便有好色彩, 是Oympus相機在Kodak時期的特徴。濃郁鮮豔而具質感在4/3系統的早期機種, 很巧妙地與Kodak CCD結合, 創造了一個話題「早期Olympus色彩是自家歷史上最好的」. 當新機推出後往往聽到類似的疑問, 有Olympus色彩及OM藍嗎? 似乎我們每一次的都期待着新機能重現Kodak的色彩, 但願望一次又一次落空, 這是Olympus刻意改變色彩管理, 還是Kodak CCD的獨有色彩所影響呢?其實兩者都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以上是一家之言的說法,但也曾經是很多用過4/3單反系统Kodak CCD年代使用者的心聲。(OM藍的傳說)
而且結合Kodak CCD結合了4/3單反系统鏡頭直射入光光學設計,才得出(OM藍的傳說)的言行。

如果多資金又有興趣入手Kodak CCD一玩那就不是選奧林巴斯4/3單反了,可以選4433中幅單反pentax 645D或Leica M8或M9。不過M9有CCD 鏡片氧化壞掉的說法要留心。
時下年輕人追CCD DC其實也是被人誤導了,要追理應追 E-1, E-300、E-400、E-500、pentax 645D或Leica M8或M9等Kodak CCD大機,又或富士super CCD S5PRO。才是正路。
另外奧林巴斯的傳奇是在於「4/3單反」。「M4/3無反系統則完全變得沒有甚麼意思了,我已經沒有任何想玩M4/3無反的想法(m43曾經玩過已經不玩了)」




紫氣東來 编辑于 2024-07-21 20:27
[95 楼] 摩托125 [泡菜]
24-7-21 18:22
紫氣東來 发表于 2024-07-20 06:50
這台e-10不是4/3單反。
但E-30就是4/3單反了。另外方便你提一下吧沒有柯達CCD又是4/3單反是下面型號以下我列出:E-3、E-5、E-30、E-330、E-410、E-420、E-450、E-510、E-520、E-600、E-620及松...
紫兄,4/3系统柯达CCD的成像有什么特点呢?看到经常有人提起,心里痒痒的
[94 楼] fruitbear [陈年泡菜]
24-7-21 14:14
紫氣東來 发表于 2024-07-21 13:50
是的,像這樣的鏡頭年代久遠沒有零件更換維修了。每次使用都要小心一些。
这样说起来,还是手动镜头 last 时间更长。塑料件越少生命就越长。
[93 楼] fruitbear [陈年泡菜]
24-7-21 14:02
只是玩 发表于 2024-07-21 11:13
摄影最原始、最基本的,即本质,就是记录。最单纯的摄影就是记录。记录未必要去表达,客观再现是记录的基本盘。
这也是为何新闻摄影中,强调客观再现,一定程度上否定主观“表达”,而对于有的拍摄,拍摄者刻意避免表达。没有表达,摄影依然可以是摄影。
当然,摄影的...
摄影避免表达是基本做不到的。忠实的记录也是一种表达,就是忠实的表达。只要是给人看的影像信息,就都是表达。被记录的信息通过某种方式传递给其他人了,就产生了表达。
有点咬文嚼字了。
我的意思是说有人用相机摄影,有人用手机摄影,都可以,只要能表达出作者的理解和意图就行,或者说只要作者乐在其中就好。
fruitbear 编辑于 2024-07-21 14:09
[92 楼] 紫氣東來 [泡菜]
24-7-21 13:50
fruitbear 发表于 2024-07-21 13:38
一代 50/1.8 除了镀膜稍逊外,其他都很好。
现在要买的话要特别小心那个 af/mf 转换钮。由于年代久远,里面的塑料连杆会老化非常容易断。所以,买进来如果是好的话,就尽量保持在af档位上,不要变换。否则断了整个推钮就会脱落,难看不说,镜头里面会进灰。
是的,像這樣的鏡頭年代久遠沒有零件更換維修了。每次使用都要小心一些。
[91 楼] fruitbear [陈年泡菜]
24-7-21 13:43
alecwu 发表于 2024-07-21 12:06
eos-m2 + efm 22 更轻巧
这个我也有。不过老实说,佳能抛弃了 m 系统,感觉非常不爽。那 m 机身和镜头就用完了这个生命周期就彻底没了。
没了未来的系统,说老实话不该留了。
[90 楼] fruitbear [陈年泡菜]
24-7-21 13:39
紫氣東來 发表于 2024-07-21 06:03
我有二隻:一隻黑色一隻白色。
我也是一黑一白。
[89 楼] fruitbear [陈年泡菜]
24-7-21 13:38
紫氣東來 发表于 2024-07-21 06:06
很難得你有EF 50 f1.8第一代! 這支真心罕有難見呢EF 50 f1.8第一代造工比EF 50 f1.8ii好很多。
一代 50/1.8 除了镀膜稍逊外,其他都很好。
现在要买的话要特别小心那个 af/mf 转换钮。由于年代久远,里面的塑料连杆会老化非常容易断。所以,买进来如果是好的话,就尽量保持在af档位上,不要变换。否则断了整个推钮就会脱落,难看不说,镜头里面会进灰。
[88 楼] alecwu [泡菜]
24-7-21 12:06
eos-m2 + efm 22 更轻巧
[87 楼] 只是玩 [泡菜]
24-7-21 11:13
fruitbear 发表于 2024-07-21 00:58
摄影要通过器材实现。没有器材当然不行。有不同的器材就看人的选择。
有人要用手机,当然可以。
有人要用相机,也没问题。
但视角是镜头决定的,那手机的就太局限了。
摄影的本质还有通过记录去表达。把周围发生的事务用相机和镜头通过记录来表达自己的理解。
单纯...

摄影最原始、最基本的,即本质,就是记录。最单纯的摄影就是记录。记录未必要去表达,客观再现是记录的基本盘。
这也是为何新闻摄影中,强调客观再现,一定程度上否定主观“表达”,而对于有的拍摄,拍摄者刻意避免表达。没有表达,摄影依然可以是摄影。
当然,摄影的记录是有讲究的,讲究价值性,不是随手一拍就成了摄影记录。

表达,是摄影发展中延伸出来的层次,既可以是客观再现,即记录基础上的表达,也可以是艺术创作中的表达。但是,表达的问题在于,观者与作者的不统一性;还有,视觉形式在反映“表达”的意向方面有天然的不足。这就使得摄影的表达,往往会脱离影像本身,甚至脱离作者初设的意向,而变成话语权的表达。

手机的问题不是视角,用禄来双反,早期徕卡的那些职业摄影师,何时被单一的视角(单一定焦)局限过?长期使用一只定焦镜头的影友,也不少见。至于手机28焦段,更不是什么局限,反而在记录日常中,有更大的使用空间。何况现在拍照手机,都是三摄甚至四摄。

手机的问题实际上是功能性方面的,也就是说有功能性需求,还得用相机。
[86 楼] 紫氣東來 [泡菜]
24-7-21 06:06
fruitbear 发表于 2024-07-21 01:20
以价格来说,应该是。这头便宜素质又高。没有理由不进。
当然也有人不喜欢 40mm 的视角。要说便宜又大腕,谁都比不过 ef 50/1.8,也是经典视角,就是镜身长度多了些。
我箱子里有 ef 50/1.8 的所有三个版本。也挺常用。
很難得你有EF 50 f1.8第一代! 這支真心罕有難見呢EF 50 f1.8第一代造工比EF 50 f1.8ii好很多。
[85 楼] 紫氣東來 [泡菜]
24-7-21 06:03
kaluode 发表于 2024-07-20 18:39
40饼这头应该是佳友人手一只的吧
我有二隻:一隻黑色一隻白色。
[84 楼] fruitbear [陈年泡菜]
24-7-21 01:20
kaluode 发表于 2024-07-20 18:39
40饼这头应该是佳友人手一只的吧
以价格来说,应该是。这头便宜素质又高。没有理由不进。
当然也有人不喜欢 40mm 的视角。要说便宜又大腕,谁都比不过 ef 50/1.8,也是经典视角,就是镜身长度多了些。
我箱子里有 ef 50/1.8 的所有三个版本。也挺常用。
fruitbear 编辑于 2024-07-21 01:22
[83 楼] fruitbear [陈年泡菜]
24-7-21 01:16
kaluode 发表于 2024-07-20 18:37
嗯,但是有机身防抖的话,机身尺寸会变厚,也算有利有弊吧,现在RF除了饼干头都自带镜头IS,所以问题也不大。
看松下 S-9,尺寸挺好的。
现在的机身防抖组件应该越来越轻薄。
今年夏天去欧洲,看到游客用 r8 的大都配 rf35/1.8 应该是 rf28 饼出来之前最小的组合了。
fruitbear 编辑于 2024-07-21 01:31
[82 楼] fruitbear [陈年泡菜]
24-7-21 00:58
只是玩 发表于 2024-07-20 17:38
实际没必要这样纠结。
摄影的本质是记录,所以,硬是要回归,手机就可以了。犯不着弄个老单反。
还有一种所谓回归摄影本质,是对唯器材的反正,既然不唯器材了,那么,还是,手机就可以了。
器材的发展是追求功能性的。如果有功能性需求,追求新器材,是必然的。这个...
摄影要通过器材实现。没有器材当然不行。有不同的器材就看人的选择。
有人要用手机,当然可以。
有人要用相机,也没问题。
但视角是镜头决定的,那手机的就太局限了。
摄影的本质还有通过记录去表达。把周围发生的事务用相机和镜头通过记录来表达自己的理解。
单纯的记录应该叫照相,而不是摄影。
fruitbear 编辑于 2024-07-21 01:14
[81 楼] kaluode [泡菜]
24-7-20 18:39
lingod 发表于 2024-07-20 08:08
饼干头就是佳能的福利。
我当初在尼康d850和佳能5dsr里面选择佳能,
就是因为佳能有40饼。

40饼这头应该是佳友人手一只的吧
[80 楼] kaluode [泡菜]
24-7-20 18:37
紫氣東來 发表于 2024-07-20 00:05
這個組合好用!我很希望下代R8ii能加入ibis 就更完善了。

嗯,但是有机身防抖的话,机身尺寸会变厚,也算有利有弊吧,现在RF除了饼干头都自带镜头IS,所以问题也不大。
[79 楼] 只是玩 [泡菜]
24-7-20 17:38
实际没必要这样纠结。

摄影的本质是记录,所以,硬是要回归,手机就可以了。犯不着弄个老单反。

还有一种所谓回归摄影本质,是对唯器材的反正,既然不唯器材了,那么,还是,手机就可以了。

器材的发展是追求功能性的。如果有功能性需求,追求新器材,是必然的。这个与所谓的本质没有任何关系。
[78 楼] fruitbear [陈年泡菜]
24-7-20 13:38
紫氣東來 发表于 2024-07-20 11:42
另外再提一下我個人感覺Olympus E-330、松下L-1、Leica Digilux 3 這三台是姐妹機來的(機身性能及技術應用都非常相似),由其松下L-1與Leica Digilux 3兩者本體是相同的肯定都是松下生產。E-330和這兩台則像是...
难怪松下 L-1 这么贵,原来当莱卡卖....!
既然都是同一个系统,厂家之间互通有无也是常理。谁给谁生产个机身或镜头啥的也正常。
Leica 和 Panasonic 的合作很早就有了吧?是 Zeiss 和 Yashica 在单反年代合作出 Contax 的时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