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回归摄影本质,进了 EOS-200D/200Dii 配 EF-S 24mm 饼干头
5201
168
[47 楼] fruitbear
[陈年泡菜]
24-7-16 08:40
上两周带 200d 打些呆鸟,配 Sigma 150-600 C 头,手持,镜身防抖 2。
很幸运碰上了个黄冠夜鹭,来个全身像:raw 出片,光圈 5.6,焦距 302mm,快门 1/400s,iso 1000. ![]() |
[46 楼] fruitbear
[陈年泡菜]
24-7-16 07:50
紫氣東來 发表于 2024-07-16 02:22 我打鸟,也是因为孩子喜欢鸟类,大学准备学生物...... 倒是很喜欢没有低通滤镜的相机,打鸟要数毛。 ![]() |
[45 楼] 紫氣東來
[泡菜]
24-7-16 02:22
fruitbear 发表于 2024-07-15 23:17 說下我個人觀感,我今時今日都對「垂直直射入光原理的機型」的4/3數碼單反系統依然抱有好感。不過M4/3無反系統我卻完全沒有任何入手意欲了,因為M43系統本質上與43系統已經截然不同了。既然無反系統都已經在玩「數碼修正」了我個人需求來說玩135片幅無反又或4433中幅無反已經足夠了。嗯~我不拍鳥的。 紫氣東來 编辑于 2024-07-16 02:39 |
[44 楼] fruitbear
[陈年泡菜]
24-7-15 23:17
网上看到 Olympus 有 2 千万像素的机子,是无反?
4/3 系统哪家好?看到有人用这个系统的拍鸟。体积很小,镜头也短,应该很轻,不知道象质比 aps 如何? 我现在打鸟用富士 aps 系统,转接 ef 口全幅镜头,偶尔也用佳能 aps 系统。无论如何还是觉得重。 再想小,就只能往 4/3 系统上走。但像素即便是 2 千万,也有点低了。打鸟很多时候都要大裁切,高像素是个优势。 fruitbear 编辑于 2024-07-15 23:29 |
[43 楼] fruitbear
[陈年泡菜]
24-7-15 10:45
紫氣東來 发表于 2024-07-15 10:30 ![]() |
[42 楼] 紫氣東來
[泡菜]
24-7-15 10:30
fruitbear 发表于 2024-07-15 09:24 如果不介意1000萬像素以下我推荐奧林巴斯旗艦機E-1(2003年),這機用的是柯達制造的500萬CCD,但是被譽為「奧林巴斯om藍」中色彩最經典的一台色彩質感最佳一台。(數碼單反早期有感光原件三絕:柯達CCD、富士super CCD、適馬Foveon X3。) 之後還有一台可以推荐的是奧林巴斯旗艦機E-5,這機奧林巴斯數碼單反「最後之作」(2010年)! 1200萬像素Live MOS 感光元件,雖然不是柯達CCD,但是因拿掉 Low Pass 濾鏡迎來更細緻畫質。 ![]() ![]() ![]() |
[41 楼] fruitbear
[陈年泡菜]
24-7-15 09:24
紫氣東來 发表于 2024-07-14 19:39 那能不能给我推荐一款早期的光学修正的 Olympus 4/3 相机?我要像素在 1 千万以上的。上不封顶。谢谢! ![]() |
[40 楼] 花冠摄影者
[泡菜]
24-7-15 08:11
fruitbear 发表于 2024-07-14 22:26 ![]() ![]() |
[39 楼] fruitbear
[陈年泡菜]
24-7-15 02:31
上一张我的 200D 和 200Dii 合影:
![]() |
[38 楼] fruitbear
[陈年泡菜]
24-7-14 22:26
Kinsimon 发表于 2024-07-14 14:05 还有就是年纪大了,看大的液晶屏来取景更舒适。 光学取景今天看来器唯一的优点是省电。 |
[37 楼] 紫氣東來
[泡菜]
24-7-14 19:39
fruitbear 发表于 2024-07-14 13:18 簡單來說在2003-2024年日系各廠所推出的所有數碼單反系統,就只有4/3單反接環系統是明確公開宣告嚴謹地按照垂直入光照射來設計其單反系統的(但缺陷是4/3感光原件是所有單反系統中最細,如果135單反接環是明確嚴謹地按照垂直入光照射來設計該鏡頭體積可能會比現時的大上或許兩倍吧)。同樣2008-2024年日系各廠所推出的所有數碼無反系統由於「數碼修正」已經大行其道,所有數碼無反系統都沒有使用垂直入光照射來設計的。 紫氣東來 编辑于 2024-07-14 19:55 |
[36 楼] Kinsimon
[泡菜]
24-7-14 14:05
wing3936 发表于 2024-07-13 09:30 |
[35 楼] fruitbear
[陈年泡菜]
24-7-14 13:18
紫氣東來 发表于 2024-07-14 12:24 |
[34 楼] fruitbear
[陈年泡菜]
24-7-14 13:14
泳思 发表于 2024-07-14 09:44 |
[33 楼] fruitbear
[陈年泡菜]
24-7-14 13:11
三石煌 发表于 2024-07-14 09:20 ![]() 曾经一度想进个 Sigma 40/1.4 A 头。但体积和重量把我劝退了。 江湖传闻新的 eos r1 会用 DGO 感光器,那样一来动态范围就很高了。看看能把佳能的感动噪点都去掉吧....... ![]() fruitbear 编辑于 2024-07-14 13:22 |
[32 楼] 紫氣東來
[泡菜]
24-7-14 12:24
fruitbear 发表于 2024-07-14 08:59 |
[31 楼] 泳思
[陈年泡菜]
24-7-14 09:44
fruitbear 发表于 2024-07-14 09:07 并不是这样的,我手头使用的老蛙10/4半幅饼干头,有明显的红移。 发布自 iOS客户端 |
[30 楼] 三石煌
[泡菜]
24-7-14 09:20
楼主说得是,35左右的焦段就是那么舒服和那么回味。我连50都觉得长,甚至感觉跟70都没什么区别。
还有我今年都已经从raw为主,jpg防万一,变成了jpg为主,raw防万一了。以前不管照片好不好都要用raw折腾几下再删,现在jpg一眼看过去不好直接删了,有时候最多就曲线动一下看看会不会有啥改观。去年为了ai降噪购入4060替换了1050ti现在感觉都白花钱了。不知道这算不算回归了拍照的本质? ![]() |
[29 楼] fruitbear
[陈年泡菜]
24-7-14 09:07
泳思 发表于 2024-07-14 08:23 |
[28 楼] fruitbear
[陈年泡菜]
24-7-14 08:59
紫氣東來 发表于 2024-07-14 08:35 ![]() |
[27 楼] 紫氣東來
[泡菜]
24-7-14 08:35
泳思 发表于 2024-07-14 08:23 M4/3無反相機必須使用轉接環用上4/3單反鏡頭才會是「垂直入射直射入光光學設計」。所以M4/3無反相機剛推出時侯一大群OM玩家証實M4/3無反用上4/3單反鏡頭出來圖像效果明顯優於M4/3無反用上M4/3無反鏡頭的圖像效果。 紫氣東來 编辑于 2024-07-14 08:36 |
[26 楼] 泳思
[陈年泡菜]
24-7-14 08:23
fruitbear 发表于 2024-07-14 06:58 现代短法兰距镜头,不论哪种画幅,几乎都是垂直入射设计,只是厂家不说而已,你看看广角镜头的设计就清楚啦,硕大的后组镜片,为垂直入射的最佳设计。 所以M43系统再无优势。 发布自 iOS客户端 |
[24 楼] fruitbear
[陈年泡菜]
24-7-14 06:58
紫氣東來 发表于 2024-07-14 06:21 |
[23 楼] fruitbear
[陈年泡菜]
24-7-14 06:44
duoduobear 发表于 2024-07-14 03:15 第一台单反相机应该是 1992 年在广州百货大楼买的理光 kr-5supper ii,配 50/1.7 标头,好像是一千好几的价格。很贵,用了很多年。后来还给我亲戚用了一些年。那台相机一直保留着直到大概 10 年前找出来发现被水浸了,没办法丢掉了。但镜头还保留着。 1997 年托同事从香港买了宾得 mz-5n 套机,从此用上了宾得。后来出了宾得 af 系统。 2000年开始买了 eos 50,然后又进了 eos 5,eos 1n。配齐了当年的大三元。 2002 年来美国求学。眼前豁然开朗,就开始了收各种老手动镜头,转接佳能 eos 相机,各种玩。收的各种二手镜头和相机很多很多。其中也包括很多宾得手动时代的相机和镜头。那会儿才意识到自己原来有手动情节,而且有处女情节。第一台手动单反就是 K 口的,所以就念念不忘。 然后就进入数码时代了,老手动镜头大都还留着,转接数码机身玩,一直到现在。 |
[22 楼] 紫氣東來
[泡菜]
24-7-14 06:21
fruitbear 发表于 2024-07-14 03:20 ![]() ![]() |
[21 楼] fruitbear
[陈年泡菜]
24-7-14 03:20
紫氣東來 发表于 2024-07-13 14:05 ![]() 记得数码单反刚问世的年代,大家都讨论数码镜头是要把光线折成垂直光照射进数码感光器上的。这应该就是你说的 Olympus 数码单反做到的。如果是这样充分光照的话,4/3 幅感光器和 aps 幅光学输出就没什么大的区别。 后来的感光器应该就不需要垂直照射或者需要的程度不大了吧?毕竟数码感光器的技术不断进步......... 不论如何,现在的数码镜头都比胶片时代贵多了,光学设计也复杂不少,应该是针对数码感光器特性来优化的结果吧。我们消费者也只能这样想....... 厂家不说的,我们也不知道。 ![]() fruitbear 编辑于 2024-07-14 03:23 |
[20 楼] duoduobear
[Canon论坛版主]
24-7-14 03:15
fruitbear 发表于 2024-07-13 13:43 期待果熊兄再简要说说自己胶片相机和镜头的历程。那恐怕简要的说也是一个长篇吧。 |
[19 楼] fruitbear
[陈年泡菜]
24-7-14 03:10
紫氣東來 发表于 2024-07-13 14:05 ![]() 记得数码单反刚开始的年代,大家讨论的都是数码用镜头要将光线垂直照射到感光器上。也就是说镜头的设计要和胶片时代不同,后镜组要把入射光折成垂直光进入相机....... 应该这就是你说的 Olympus 数码单反系统做到的吧?这也和当年的数码感光器的加工工艺限制有关。后来的数码感光器是不是就不需要垂直光了? 不过现在的数码镜头是不是那样设计的就不得而知。总之,镜头数码优化还应该是有吧,反正现在的数码镜头都很贵倒是。 |
[18 楼] fruitbear
[陈年泡菜]
24-7-14 00:13
小午摄影 发表于 2024-07-13 14:21 ![]() ![]() ![]() 二手买的确便宜。我这套算下来也就 300 美刀。一机一镜并且拍出的片子素质高,可以应付我 95% 的用途,呵呵,足矣! 数了数手里的 efs 镜头: 24/2.8, 18-55/3.5-5.6stm, 55-250stm, 10-18, 15-85, 18-135stm... 应付日常用足够。 ef 镜头就各种三元,各种定焦,各种圈... 还有俩 40 饼。 fruitbear 编辑于 2024-07-14 00:26 |
[17 楼] 小午摄影
[泡菜]
24-7-13 14:21
才1500好便宜,国内要贵很多,200d的确是好机子,尤其是白色颜值高。
发布自 安卓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