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回归摄影本质,进了 EOS-200D/200Dii 配 EF-S 24mm 饼干头
5201 168
[47 楼] fruitbear [陈年泡菜]
24-7-16 08:40
上两周带 200d 打些呆鸟,配 Sigma 150-600 C 头,手持,镜身防抖 2。
很幸运碰上了个黄冠夜鹭,来个全身像:raw 出片,光圈 5.6,焦距 302mm,快门 1/400s,iso 1000.
fruitbear 编辑于 2024-07-16 08:49
[46 楼] fruitbear [陈年泡菜]
24-7-16 07:50
紫氣東來 发表于 2024-07-16 02:22
4/3數碼單反系統在1200萬像素的E-5便是到走到盡頭了,同時亦算是「垂直直射入光原理的機型」的盡頭吧!如果用M4/3無反轉接4/3單反鏡頭卻是不怎理智的做法。今時今日還會玩4/3數碼單反系統的玩家是非常小眾人數分分鐘比玩5D第一代、D700、D9...
我只是好奇当年的垂直入射,出片和现今的系统有和不同.......
我打鸟,也是因为孩子喜欢鸟类,大学准备学生物......
倒是很喜欢没有低通滤镜的相机,打鸟要数毛。
[45 楼] 紫氣東來 [泡菜]
24-7-16 02:22
fruitbear 发表于 2024-07-15 23:17
网上看到 Olympus 有 2 千万像素的机子,是无反?
4/3 系统哪家好?看到有人用这个系统的拍鸟。体积很小,镜头也短,应该很轻,不知道象质比 aps 如何?
我现在打鸟用富士 aps 系统,转接 ef 口全幅镜头,偶尔也用佳能 aps 系统。...
4/3數碼單反系統在1200萬像素的E-5便是到走到盡頭了,同時亦算是「垂直直射入光原理的機型」的盡頭吧!如果用M4/3無反轉接4/3單反鏡頭卻是不怎理智的做法。今時今日還會玩4/3數碼單反系統的玩家是非常小眾人數分分鐘比玩5D第一代、D700、D900的人更要小數目的呢。而且2024年還會玩4/3數碼單反系統基本上就是純玩票性質的玩家,基本上這類玩機友在2024年主力也不太可能是玩4/3數碼單反系統。不過話說回來2024年去買4/3數碼單反系統二手來玩玩其實也花不了多少錢。

說下我個人觀感,我今時今日都對「垂直直射入光原理的機型」的4/3數碼單反系統依然抱有好感。不過M4/3無反系統我卻完全沒有任何入手意欲了,因為M43系統本質上與43系統已經截然不同了。既然無反系統都已經在玩「數碼修正」了我個人需求來說玩135片幅無反又或4433中幅無反已經足夠了。嗯~我不拍鳥的。
紫氣東來 编辑于 2024-07-16 02:39
[44 楼] fruitbear [陈年泡菜]
24-7-15 23:17
网上看到 Olympus 有 2 千万像素的机子,是无反?
4/3 系统哪家好?看到有人用这个系统的拍鸟。体积很小,镜头也短,应该很轻,不知道象质比 aps 如何?
我现在打鸟用富士 aps 系统,转接 ef 口全幅镜头,偶尔也用佳能 aps 系统。无论如何还是觉得重。
再想小,就只能往 4/3 系统上走。但像素即便是 2 千万,也有点低了。打鸟很多时候都要大裁切,高像素是个优势。
fruitbear 编辑于 2024-07-15 23:29
[43 楼] fruitbear [陈年泡菜]
24-7-15 10:45
紫氣東來 发表于 2024-07-15 10:30
如果堅持1000萬像素以上我推荐奧林巴斯E-400(2006年發表)這機特殊之處是用上1000萬像素的柯達制造的CCD是奧林巴斯所發表的所有單反中用上「柯達CCD感光原件中」最高像素一台,2003年至2006年發表的奧林巴斯單反有一個特殊質是用上柯達...
谢谢推荐。这几台机子中我可以试试 e5,因为像素对我来说还是比较重要。
[42 楼] 紫氣東來 [泡菜]
24-7-15 10:30
fruitbear 发表于 2024-07-15 09:24
所以现在的的数码相机,不管是单反和无反,都使用机身数码修正,而不使用镜头光学修正。
那能不能给我推荐一款早期的光学修正的 Olympus 4/3 相机?我要像素在 1 千万以上的。上不封顶。谢谢!
如果堅持1000萬像素以上我推荐奧林巴斯E-400(2006年發表)這機特殊之處是用上1000萬像素的柯達制造的CCD是奧林巴斯所發表的所有單反中用上「柯達CCD感光原件中」最高像素一台,2003年至2006年發表的奧林巴斯單反有一個特質就是用上柯達CCD所以色彩質感絕佳,但是這E-400當年只在歐洲地區售賣,全中國地區內2024年能找到一台二手成色好的是屬於不容易的,這E-400機身是E-450的前期作品輕細代表(可見是共用了同一機身外殼)。
如果不介意1000萬像素以下我推荐奧林巴斯旗艦機E-1(2003年),這機用的是柯達制造的500萬CCD,但是被譽為「奧林巴斯om藍」中色彩最經典的一台色彩質感最佳一台。(數碼單反早期有感光原件三絕:柯達CCD、富士super CCD、適馬Foveon X3。)

之後還有一台可以推荐的是奧林巴斯旗艦機E-5,這機奧林巴斯數碼單反「最後之作」(2010年)! 1200萬像素Live MOS 感光元件,雖然不是柯達CCD,但是因拿掉 Low Pass 濾鏡迎來更細緻畫質。



紫氣東來 编辑于 2024-07-15 10:46
[41 楼] fruitbear [陈年泡菜]
24-7-15 09:24
紫氣東來 发表于 2024-07-14 19:39
4/3單反系統其設立一刻本來就是強調嚴謹地按照垂直入光照射來設計的,所以4/3單反系統一公開便發現是感光原件小面積但是鏡頭卻做得成比較巨大的體積,接環口徑巨大但感光原件面積小來實現達成了垂直入光照射的光學設計。M4/3無反系統由於減除了反光版等結構,...
所以现在的的数码相机,不管是单反和无反,都使用机身数码修正,而不使用镜头光学修正。
那能不能给我推荐一款早期的光学修正的 Olympus 4/3 相机?我要像素在 1 千万以上的。上不封顶。谢谢!
[40 楼] 花冠摄影者 [泡菜]
24-7-15 08:11
fruitbear 发表于 2024-07-14 22:26
我刚用无反的时候也不习惯,但电子取景器和液晶屏能直观的看到曝光结果如何,这一点单反的光学取景不具备。
还有就是年纪大了,看大的液晶屏来取景更舒适。
光学取景今天看来器唯一的优点是省电。
[39 楼] fruitbear [陈年泡菜]
24-7-15 02:31
上一张我的 200D 和 200Dii 合影:
[38 楼] fruitbear [陈年泡菜]
24-7-14 22:26
Kinsimon 发表于 2024-07-14 14:05
太赞同了。LCD取景虽然方便但还是单反的取景框明亮和准确啊。还有无反那软绵绵的快门声简直让人崩溃,这两点无反拍照体验太糟糕了。当然无反也有优势就不说了。 所以我也保留了两台单反,闲时玩玩
我刚用无反的时候也不习惯,但电子取景器和液晶屏能直观的看到曝光结果如何,这一点单反的光学取景不具备。
还有就是年纪大了,看大的液晶屏来取景更舒适。
光学取景今天看来器唯一的优点是省电。
[37 楼] 紫氣東來 [泡菜]
24-7-14 19:39
fruitbear 发表于 2024-07-14 13:18
那如何能让转接的镜头光线变成垂直照射?
4/3單反系統其設立一刻本來就是強調嚴謹地按照垂直入光照射來設計的,所以4/3單反系統一公開便發現是感光原件小面積但是鏡頭卻做得成比較巨大的體積,接環口徑巨大但感光原件面積小來實現達成了垂直入光照射的光學設計。M4/3無反系統由於減除了反光版等結構,法蘭距縮短了進光的路徑改變了就不再是垂直入光照射來設計了。但是M4/3無反系統加上原廠轉接環並用上4/3單反鏡頭又能變回以前4/3單反系統垂直入光照射來設計那個合適的法蘭距,所以又能變得有回以前43單反的垂直入光照射的設計。我解釋能力有限,如果有前輩大神能補充請補充。

簡單來說在2003-2024年日系各廠所推出的所有數碼單反系統,就只有4/3單反接環系統是明確公開宣告嚴謹地按照垂直入光照射來設計其單反系統的(但缺陷是4/3感光原件是所有單反系統中最細,如果135單反接環是明確嚴謹地按照垂直入光照射來設計該鏡頭體積可能會比現時的大上或許兩倍吧)。同樣2008-2024年日系各廠所推出的所有數碼無反系統由於「數碼修正」已經大行其道,所有數碼無反系統都沒有使用垂直入光照射來設計的。
紫氣東來 编辑于 2024-07-14 19:55
[36 楼] Kinsimon [泡菜]
24-7-14 14:05
wing3936 发表于 2024-07-13 09:30
非常棒,用单反可以更专注拍照。我用了无反后,由于摇杆和触摸对焦、人脸对焦非常好用,几乎都是看着LCD取景对焦拍照,而那个电子取景器又有畸变,色彩也怪,相当难受,我已经相当不喜欢用取景器了,缺少了那种专注认真按快门的心态了,有点怀念6D那个明亮宽大的取...
太赞同了。LCD取景虽然方便但还是单反的取景框明亮和准确啊。还有无反那软绵绵的快门声简直让人崩溃,这两点无反拍照体验太糟糕了。当然无反也有优势就不说了。 所以我也保留了两台单反,闲时玩玩
[35 楼] fruitbear [陈年泡菜]
24-7-14 13:18
紫氣東來 发表于 2024-07-14 12:24
轉換環內沒有鏡片的。
那如何能让转接的镜头光线变成垂直照射?
[34 楼] fruitbear [陈年泡菜]
24-7-14 13:14
泳思 发表于 2024-07-14 09:44
并不是这样的,我手头使用的老蛙10/4半幅饼干头,有明显的红移。
用在4/3片幅相机上?
[33 楼] fruitbear [陈年泡菜]
24-7-14 13:11
三石煌 发表于 2024-07-14 09:20
楼主说得是,35左右的焦段就是那么舒服和那么回味。我连50都觉得长,甚至感觉跟70都没什么区别。
还有我今年都已经从raw为主,jpg防万一,变成了jpg为主,raw防万一了。以前不管照片好不好都要用raw折腾几下再删,现在jpg一眼看过去不好直接删...
我现在也喜欢上全幅 40mm 左右的焦段了。50 我也拿来拍人像了。
曾经一度想进个 Sigma 40/1.4 A 头。但体积和重量把我劝退了。
江湖传闻新的 eos r1 会用 DGO 感光器,那样一来动态范围就很高了。看看能把佳能的感动噪点都去掉吧.......
fruitbear 编辑于 2024-07-14 13:22
[32 楼] 紫氣東來 [泡菜]
24-7-14 12:24
fruitbear 发表于 2024-07-14 08:59
这么说,Olympus 的微单转接环里面是有光学组件的?这个挺有意思。
轉換環內沒有鏡片的。
[31 楼] 泳思 [陈年泡菜]
24-7-14 09:44
fruitbear 发表于 2024-07-14 09:07
传感器每个像素点上都有一个凸透镜吧?这样就可以把各个方向的光线收纳进去....... ?...

并不是这样的,我手头使用的老蛙10/4半幅饼干头,有明显的红移。
发布自 iOS客户端
[30 楼] 三石煌 [泡菜]
24-7-14 09:20
楼主说得是,35左右的焦段就是那么舒服和那么回味。我连50都觉得长,甚至感觉跟70都没什么区别。
还有我今年都已经从raw为主,jpg防万一,变成了jpg为主,raw防万一了。以前不管照片好不好都要用raw折腾几下再删,现在jpg一眼看过去不好直接删了,有时候最多就曲线动一下看看会不会有啥改观。去年为了ai降噪购入4060替换了1050ti现在感觉都白花钱了。不知道这算不算回归了拍照的本质?
[29 楼] fruitbear [陈年泡菜]
24-7-14 09:07
泳思 发表于 2024-07-14 08:23
现代短法兰距镜头,不论哪种画幅,几乎都是垂直入射设计,只是厂家不说而已,你看看广角镜头的设计就清楚啦,硕大的后组镜片,为垂直入射的最佳设计。
所以M43系统再无优势。
传感器每个像素点上都有一个凸透镜吧?这样就可以把各个方向的光线收纳进去....... ?  
[28 楼] fruitbear [陈年泡菜]
24-7-14 08:59
紫氣東來 发表于 2024-07-14 08:35
當年奧林巴斯有明白清楚地說M4/3無反相機加上M4/3無反鏡頭並不是垂直入射直射入光光學設計的。
M4/3無反相機必須使用轉接環用上4/3單反鏡頭才會是「垂直入射直射入光光學設計」。所以M4/3無反相機剛推出時侯一大群OM玩家証實M4/3無反用上4/...
这么说,Olympus 的微单转接环里面是有光学组件的?这个挺有意思。
[27 楼] 紫氣東來 [泡菜]
24-7-14 08:35
泳思 发表于 2024-07-14 08:23
现代短法兰距镜头,不论哪种画幅,几乎都是垂直入射设计,只是厂家不说而已,你看看广角镜头的设计就清楚啦,硕大的后组镜片,为垂直入射的最佳设计。
所以M43系统再无优势。
當年奧林巴斯有明白清楚地說M4/3無反相機加上M4/3無反鏡頭並不是垂直入射直射入光光學設計的。
M4/3無反相機必須使用轉接環用上4/3單反鏡頭才會是「垂直入射直射入光光學設計」。所以M4/3無反相機剛推出時侯一大群OM玩家証實M4/3無反用上4/3單反鏡頭出來圖像效果明顯優於M4/3無反用上M4/3無反鏡頭的圖像效果。
紫氣東來 编辑于 2024-07-14 08:36
[26 楼] 泳思 [陈年泡菜]
24-7-14 08:23
fruitbear 发表于 2024-07-14 06:58
感觉数码单反年代需要垂直光线入射,而到了无反时期就不再强调,是因为反光镜箱太深的原因?好像有道理.........

现代短法兰距镜头,不论哪种画幅,几乎都是垂直入射设计,只是厂家不说而已,你看看广角镜头的设计就清楚啦,硕大的后组镜片,为垂直入射的最佳设计。

所以M43系统再无优势。
发布自 iOS客户端
[24 楼] fruitbear [陈年泡菜]
24-7-14 06:58
紫氣東來 发表于 2024-07-14 06:21
其實當時是4/3數碼單反聯盟都是「垂直光線入射」的光學設計,除了奧林巴斯4/3單反,還有松下L-1、L-10及Leica DIGILUX 3這三台4/3數碼單反也是「垂直光線入射」的光學設計。只是到了2008年9月松下領導推出了世界上真正意義上的第一...
感觉数码单反年代需要垂直光线入射,而到了无反时期就不再强调,是因为反光镜箱太深的原因?好像有道理......
[23 楼] fruitbear [陈年泡菜]
24-7-14 06:44
duoduobear 发表于 2024-07-14 03:15
期待果熊兄再简要说说自己胶片相机和镜头的历程。那恐怕简要的说也是一个长篇吧。
承蒙版主抬爱,我就在这里唠叨一下自己的胶片相机和镜头的简要经历,不算长:
第一台单反相机应该是 1992 年在广州百货大楼买的理光 kr-5supper ii,配 50/1.7 标头,好像是一千好几的价格。很贵,用了很多年。后来还给我亲戚用了一些年。那台相机一直保留着直到大概 10 年前找出来发现被水浸了,没办法丢掉了。但镜头还保留着。
1997 年托同事从香港买了宾得 mz-5n 套机,从此用上了宾得。后来出了宾得 af 系统。
2000年开始买了 eos 50,然后又进了 eos 5,eos 1n。配齐了当年的大三元。
2002 年来美国求学。眼前豁然开朗,就开始了收各种老手动镜头,转接佳能 eos 相机,各种玩。收的各种二手镜头和相机很多很多。其中也包括很多宾得手动时代的相机和镜头。那会儿才意识到自己原来有手动情节,而且有处女情节。第一台手动单反就是 K 口的,所以就念念不忘。
然后就进入数码时代了,老手动镜头大都还留着,转接数码机身玩,一直到现在。
[22 楼] 紫氣東來 [泡菜]
24-7-14 06:21
fruitbear 发表于 2024-07-14 03:20
学习了,谢谢
记得数码单反刚问世的年代,大家都讨论数码镜头是要把光线折成垂直光照射进数码感光器上的。这应该就是你说的 Olympus 数码单反做到的。如果是这样充分光照的话,4/3 幅感光器和 aps 幅光学输出就没什么大的区别。
后来的感光...
其實當時是4/3數碼單反聯盟都是「垂直光線入射」的光學設計,除了奧林巴斯4/3單反,還有松下L-1、L-10及Leica DIGILUX 3這三台4/3數碼單反也是「垂直光線入射」的光學設計。只是到了2008年9月松下領導推出了世界上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台無反G-1(M4/3),直接將擁有「垂直光線入射」4/3單反接環判了「死刑」,當時我個人對M4/3也很不爽的,原因直接導致奧林巴斯4/3單反旗艦E-7其實開發完成但最終也決定放棄推出,並在2013 年 9 月出那台 Olympus的M4/3無反旗艦型號 OM-D E-M1象徵4/3單反正式被「完結」。4/3單反宣怖被「完結」不久後,到2016年9月索尼出完最後一台A接環單反A99ii很快又死多一個單反系統。導致單反大勢已去…2018年佳能尼康也推出RF、Z無反接環像徵數碼單反正式「玩完」。


紫氣東來 编辑于 2024-07-14 06:41
[21 楼] fruitbear [陈年泡菜]
24-7-14 03:20
紫氣東來 发表于 2024-07-13 14:05
數碼年代奥林巴斯M4/3無反的圖像效果是比不上再早幾年奥林巴斯4/3單反年代的。原因在於4/3數碼單反系統是用上了「鏡頭直射入光」光學設計的造法來設計這個4/3單反系統。而一轉變成M4/3無反後這個「鏡頭直射入光」就不再使用了,奥林巴斯有說除非「M4...
学习了,谢谢
记得数码单反刚问世的年代,大家都讨论数码镜头是要把光线折成垂直光照射进数码感光器上的。这应该就是你说的 Olympus 数码单反做到的。如果是这样充分光照的话,4/3 幅感光器和 aps 幅光学输出就没什么大的区别。
后来的感光器应该就不需要垂直照射或者需要的程度不大了吧?毕竟数码感光器的技术不断进步.........
不论如何,现在的数码镜头都比胶片时代贵多了,光学设计也复杂不少,应该是针对数码感光器特性来优化的结果吧。我们消费者也只能这样想....... 厂家不说的,我们也不知道。
fruitbear 编辑于 2024-07-14 03:23
[20 楼] duoduobear [Canon论坛版主]
24-7-14 03:15
fruitbear 发表于 2024-07-13 13:43
说一下我的数码相机历程:
第一台 eos 300d,2003 年买的,当时价格可很贵。
后来出了,进了 eos 20d,然后 eos 5d。这俩机器一直陪伴俩孩子的成长,用了 10 年没换。20d 用到残,丢掉了。老 5d 一直坚持着,现在放在书柜里...

期待果熊兄再简要说说自己胶片相机和镜头的历程。那恐怕简要的说也是一个长篇吧。
[19 楼] fruitbear [陈年泡菜]
24-7-14 03:10
紫氣東來 发表于 2024-07-13 14:05
數碼年代奥林巴斯M4/3無反的圖像效果是比不上再早幾年奥林巴斯4/3單反年代的。原因在於4/3數碼單反系統是用上了「鏡頭直射入光」光學設計的造法來設計這個4/3單反系統。而一轉變成M4/3無反後這個「鏡頭直射入光」就不再使用了,奥林巴斯有說除非「M4...
学习了 谢谢。
记得数码单反刚开始的年代,大家讨论的都是数码用镜头要将光线垂直照射到感光器上。也就是说镜头的设计要和胶片时代不同,后镜组要把入射光折成垂直光进入相机....... 应该这就是你说的 Olympus 数码单反系统做到的吧?这也和当年的数码感光器的加工工艺限制有关。后来的数码感光器是不是就不需要垂直光了?
不过现在的数码镜头是不是那样设计的就不得而知。总之,镜头数码优化还应该是有吧,反正现在的数码镜头都很贵倒是。
[18 楼] fruitbear [陈年泡菜]
24-7-14 00:13
小午摄影 发表于 2024-07-13 14:21
才1500好便宜,国内要贵很多,200d的确是好机子,尤其是白色颜值高。
我也很喜欢白色的机子。我的 sl3 就是白的。但我的 24 饼是黑的,所以 200d 黑机身也可以。
二手买的确便宜。我这套算下来也就 300 美刀。一机一镜并且拍出的片子素质高,可以应付我 95% 的用途,呵呵,足矣!
数了数手里的 efs 镜头:
24/2.8, 18-55/3.5-5.6stm, 55-250stm, 10-18, 15-85, 18-135stm...  应付日常用足够。
ef 镜头就各种三元,各种定焦,各种圈... 还有俩 40 饼。
fruitbear 编辑于 2024-07-14 00:26
[17 楼] 小午摄影 [泡菜]
24-7-13 14:21
才1500好便宜,国内要贵很多,200d的确是好机子,尤其是白色颜值高。
发布自 安卓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