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记博物馆中的中国瓷器珍品(10期)——吉州窑
15298 2498
[517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8-21 10:56
ZHJJUN 发表于 2024-08-21 10:56
有的器物近底部可见积釉痕,釉色较深,多呈青褐、酱褐、青黄色,其烧造方法比较原始,采用多件产品叠烧,在器物的内底和足沿留有4 至8 个支烧痕。
这些器物与赣江下游江西丰城洪州窑晚唐、五代同类器相同,与浙江越窑晚唐器相似,可以判断是晚唐、五代时期烧造的产品。
[516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8-21 10:56
ZHJJUN 发表于 2024-08-21 10:55
吉州窑遗址出土的青釉瓷。主要有罐、盘口壶、执壶、壶、碗、盏、盘、碟、碾轮等器型,胎骨厚重,质地粗糙,多为黑灰或黑色胎,施釉不及底足,釉层不均匀,釉面发涩,有的见流釉现象。
有的器物近底部可见积釉痕,釉色较深,多呈青褐、酱褐、青黄色,其烧造方法比较原始,采用多件产品叠烧,在器物的内底和足沿留有4 至8 个支烧痕。
[515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8-21 10:55
ZHJJUN 发表于 2024-08-20 17:51
吉州窑遗址出土的青釉盘口执壶、青釉执壶、青釉碗残片,经对比分析属于晚唐、五代时期产品。
吉州窑遗址出土的青釉瓷。主要有罐、盘口壶、执壶、壶、碗、盏、盘、碟、碾轮等器型,胎骨厚重,质地粗糙,多为黑灰或黑色胎,施釉不及底足,釉层不均匀,釉面发涩,有的见流釉现象。
[514 楼] 一硕山人 [泡菜]
24-8-21 08:38
好贴,欣赏了
[513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8-20 17:51
ZHJJUN 发表于 2024-08-20 17:50
从质地分,有瓷器、陶器、铁器、铜器等,瓷器标本的数量占绝大多数。这些标本为我们了解吉州窑的※※提供了实物例证。
吉州窑遗址出土的青釉盘口执壶、青釉执壶、青釉碗残片,经对比分析属于晚唐、五代时期产品。
[512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8-20 17:50
ZHJJUN 发表于 2024-08-20 17:49
通过这些考古调查与发掘,搞清楚了吉州窑的具体分布范围和不同时代的叠压关系,出土了大批不同种类、不同时代的标本,从用途上分,有瓷窑产品、窑具、工具和生活用品;

从质地分,有瓷器、陶器、铁器、铜器等,瓷器标本的数量占绝大多数。这些标本为我们了解吉州窑的※※提供了实物例证。
[511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8-20 17:49
ZHJJUN 发表于 2024-08-20 17:48
2006年、2008年、2012 年分别对吉州窑遗址进行的考古调查、发掘,总计揭露面积3330.8 平方米,揭示龙窑窑炉遗迹2 座、马蹄窑遗迹2 座、素烧窑炉1 座、辘轳车基座12 个、釉缸遗迹29 处、砖砌长方形池13 个、砖砌圆形池8 处、砖地面...
通过这些考古调查与发掘,搞清楚了吉州窑的具体分布范围和不同时代的叠压关系,出土了大批不同种类、不同时代的标本,从用途上分,有瓷窑产品、窑具、工具和生活用品;
[510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8-20 17:48
ZHJJUN 发表于 2024-08-20 17:34
2012 年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安县博物馆、吉安市博物馆会同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学院考古与博物馆学系,分别对吉州窑遗址中的老陶瓷厂遗址、尹家岭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对东昌路改造工程路段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
2006年、2008年、2012 年分别对吉州窑遗址进行的考古调查、发掘,总计揭露面积3330.8 平方米,揭示龙窑窑炉遗迹2 座、马蹄窑遗迹2 座、素烧窑炉1 座、辘轳车基座12 个、釉缸遗迹29 处、砖砌长方形池13 个、砖砌圆形池8 处、砖地面遗迹7 处、匣钵地面遗迹2 处、路面8 处、天井遗迹2 处、匣钵墙5 道、排水沟6 条、墙基61 条、铜钱堆1 处、石柱础9 个、灰坑29 个,发现一批宋元至明清时期的窑炉、制瓷作坊、民居建筑、街道建筑遗迹。
[509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8-20 17:34
ZHJJUN 发表于 2024-08-20 17:33
2008 年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吉安县博物馆对工程建设所涉及的吉州窑遗址外围边缘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
2012 年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安县博物馆、吉安市博物馆会同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学院考古与博物馆学系,分别对吉州窑遗址中的老陶瓷厂遗址、尹家岭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对东昌路改造工程路段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
[508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8-20 17:33
ZHJJUN 发表于 2024-08-20 17:33
2006年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吉州窑遗址进行考古勘探和试掘,采用航空遥感考古技术,对吉州窑遗址进行全面探查。
2008 年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吉安县博物馆对工程建设所涉及的吉州窑遗址外围边缘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
[507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8-20 17:33
ZHJJUN 发表于 2024-08-20 17:32
江西省文物工作队于1980—1981年对吉州窑遗址进行考古发掘,这是到目前为止对吉州窑遗址进行的最大规模考古发掘,重点揭露了窑床和作坊各1 处,并对其余23 处废窑堆积逐个进行调查和小型探沟试掘,共开探方、探沟24 个,揭露面积2191 平方米。出土...
2006年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吉州窑遗址进行考古勘探和试掘,采用航空遥感考古技术,对吉州窑遗址进行全面探查。
[506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8-20 17:32
ZHJJUN 发表于 2024-08-20 07:19
1974 年,江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对吉州窑遗址进行过小型试掘,发现吉州窑的宋代文化层直接叠压在五代文化层上。
江西省文物工作队于1980—1981年对吉州窑遗址进行考古发掘,这是到目前为止对吉州窑遗址进行的最大规模考古发掘,重点揭露了窑床和作坊各1 处,并对其余23 处废窑堆积逐个进行调查和小型探沟试掘,共开探方、探沟24 个,揭露面积2191 平方米。出土各类瓷器和窑具标本达4503 件。
ZHJJUN 编辑于 2024-08-20 17:33
[505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8-20 07:19
ZHJJUN 发表于 2024-08-20 07:18
解放初期,北京故宫博物院以及江西省的段从光、饶惠元先生,又先后对吉州窑窑址进行过多次调查。1958 年,蒋玄佁先生在前人研究和实地考察吉州窑遗址的基础上,出版了《吉州窑——剪纸纹样贴印的瓷器》,这是第一部系统研究吉州窑的著作。
1974 年,江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对吉州窑遗址进行过小型试掘,发现吉州窑的宋代文化层直接叠压在五代文化层上。
[504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8-20 07:18
ZHJJUN 发表于 2024-08-20 07:18
新中国成立后,何国维先生于1953 年首启吉州窑调查研究,对吉州窑的分布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并绘制第一张吉州窑窑址分布图。
解放初期,北京故宫博物院以及江西省的段从光、饶惠元先生,又先后对吉州窑窑址进行过多次调查。1958 年,蒋玄佁先生在前人研究和实地考察吉州窑遗址的基础上,出版了《吉州窑——剪纸纹样贴印的瓷器》,这是第一部系统研究吉州窑的著作。
[503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8-20 07:18
ZHJJUN 发表于 2024-08-20 07:18
1937 年英国人仆蓝柯司东,通过对在遗址上发现的一件细碎纹青瓷片的装饰技法和纹样研究,推定英国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一件青釉凤首壶是吉州窑的产品。
新中国成立后,何国维先生于1953 年首启吉州窑调查研究,对吉州窑的分布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并绘制第一张吉州窑窑址分布图。
[502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8-20 07:18
ZHJJUN 发表于 2024-08-20 06:42
和全国大多著名窑址一样,在1924 年到1937 年的这段时间,吉州窑遗址也遭到最严重、最疯狂的盗掘破坏,损失惨重。
1937 年英国人仆蓝柯司东,通过对在遗址上发现的一件细碎纹青瓷片的装饰技法和纹样研究,推定英国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一件青釉凤首壶是吉州窑的产品。
[501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8-20 06:42
ZHJJUN 发表于 2024-08-20 06:42
吉州窑遗址很早就受到人们的关注和研究。20世纪初,旧中国正处在列强侵扰、※※混战、秩序混乱、民不聊生、盗挖盗采古迹成风的状态,散乱状态下大批农民、市民、古董商以及国外探险家、商人、机构,都涌入中国各大古窑址盗挖寻宝或收购古董的器物,运到京城和其他大城...
和全国大多著名窑址一样,在1924 年到1937 年的这段时间,吉州窑遗址也遭到最严重、最疯狂的盗掘破坏,损失惨重。
[500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8-20 06:42
ZHJJUN 发表于 2024-08-20 06:41
当地人称这些土丘为窑岭、茅庵岭、牛牯岭、后背岭、窑门岭、官家塘岭、屋后岭、猪婆石岭、蒋家岭、七眼塘岭、松树岭、曹门岭、乱葬戈岭、尹家山岭、本觉寺岭、上蒋岭、讲经台岭、曾家岭、斜家岭、枫树岭、拓树岭、肖家岭、天足岭、下瓦窑岭,它们的占地面积有的一亩、有...
吉州窑遗址很早就受到人们的关注和研究。20世纪初,旧中国正处在列强侵扰、※※混战、秩序混乱、民不聊生、盗挖盗采古迹成风的状态,散乱状态下大批农民、市民、古董商以及国外探险家、商人、机构,都涌入中国各大古窑址盗挖寻宝或收购古董的器物,运到京城和其他大城市,并销往欧美等地,获取巨额利润。
[499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8-20 06:41
ZHJJUN 发表于 2024-08-20 06:41
永和镇的西面,除了稀稀落落的村庄外,是一片田地,林木茂盛,平原之上大约2公里长、1.5公里宽范围内,分布着大小不一的山坡和土丘,总共有二十四处,这些坡地和土丘就是吉州窑的遗址。
当地人称这些土丘为窑岭、茅庵岭、牛牯岭、后背岭、窑门岭、官家塘岭、屋后岭、猪婆石岭、蒋家岭、七眼塘岭、松树岭、曹门岭、乱葬戈岭、尹家山岭、本觉寺岭、上蒋岭、讲经台岭、曾家岭、斜家岭、枫树岭、拓树岭、肖家岭、天足岭、下瓦窑岭,它们的占地面积有的一亩、有的几十亩,岭的高度有的一米、有的二十几米,全部为古代烧窑的废品及窑具堆积而成。可见当年吉州窑兴盛繁荣的程度!
[498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8-20 06:41
ZHJJUN 发表于 2024-08-19 18:07
这些记载尽管不是十分准确,但五代时期永和镇已经发展成为比较热闹的陶瓷制造之地,是经过考古验证、符合事实的。
永和镇的西面,除了稀稀落落的村庄外,是一片田地,林木茂盛,平原之上大约2公里长、1.5公里宽范围内,分布着大小不一的山坡和土丘,总共有二十四处,这些坡地和土丘就是吉州窑的遗址。
[497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8-19 18:07
ZHJJUN 发表于 2024-08-19 18:06
当时永和镇一派太平盛世的繁荣景象,居民有数千户,民众生活富足,街上车水马龙……。
这些记载尽管不是十分准确,但五代时期永和镇已经发展成为比较热闹的陶瓷制造之地,是经过考古验证、符合事实的。
[496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8-19 18:06
ZHJJUN 发表于 2024-08-19 18:06
到宋代非常兴盛,北宋宋真宗景德年间形成市镇,设置镇监司(衙门)专门掌管烧窑之事,永和镇发展到多条坊巷,形成六街三市。
当时永和镇一派太平盛世的繁荣景象,居民有数千户,民众生活富足,街上车水马龙……。
[495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8-19 18:06
ZHJJUN 发表于 2024-08-19 18:06
后周显德初年(公元954年左右),出现一种名叫“高唐乡临江里瓷窑团”的组织(类似于窑场),负责人为“团军将”。
到宋代非常兴盛,北宋宋真宗景德年间形成市镇,设置镇监司(衙门)专门掌管烧窑之事,永和镇发展到多条坊巷,形成六街三市。
[494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8-19 18:06
ZHJJUN 发表于 2024-08-19 18:05
所以,永和镇是一处得天独厚的置窑场所。根据明代永乐年间钟彦章、曾子鲁编撰《东昌志》里的《东昌图境记》序二中描述,到五代时,大批民众聚集到东昌(永和)地区,边种田边做陶瓷,于是乡间逐渐形成市井,祠堂、庙宇、寺观等开始修建。
后周显德初年(公元954年左右),出现一种名叫“高唐乡临江里瓷窑团”的组织(类似于窑场),负责人为“团军将”。
[493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8-19 18:05
ZHJJUN 发表于 2024-08-19 18:05
永和镇曾名东昌,是东昌县治所在地,此地紧邻赣江,水路交通极为便利,离镇2公里的鸡岗岭盛产优质陶土,赣江对岸的青原山延绵几十公里,山峦起伏,林木茂盛,柴草丰盛,取之不竭。
所以,永和镇是一处得天独厚的置窑场所。根据明代永乐年间钟彦章、曾子鲁编撰《东昌志》里的《东昌图境记》序二中描述,到五代时,大批民众聚集到东昌(永和)地区,边种田边做陶瓷,于是乡间逐渐形成市井,祠堂、庙宇、寺观等开始修建。
[492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8-19 18:05
ZHJJUN 发表于 2024-08-19 18:04
按照窑口命名惯例,一般以窑口创烧时所在的州、府名称来命名。永和窑创烧于晚唐、五代时期,这时期永和镇归属吉州管辖,因而命名为“吉州窑”。
永和镇曾名东昌,是东昌县治所在地,此地紧邻赣江,水路交通极为便利,离镇2公里的鸡岗岭盛产优质陶土,赣江对岸的青原山延绵几十公里,山峦起伏,林木茂盛,柴草丰盛,取之不竭。
[491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8-19 18:04
ZHJJUN 发表于 2024-08-19 17:32
元※※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废吉州军、改吉州路。元成宗贞元元年(公元1295年)改为吉安市路。明※※朱元璋在壬寅年(公元1362年)改为吉安府(市)。
按照窑口命名惯例,一般以窑口创烧时所在的州、府名称来命名。永和窑创烧于晚唐、五代时期,这时期永和镇归属吉州管辖,因而命名为“吉州窑”。
[490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8-19 17:32
ZHJJUN 发表于 2024-08-19 06:49
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将吉州再次改回庐陵郡,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又将庐陵郡再次复改为吉州,直到五代、北宋。宋※※开宝八年(公元975年)在吉州设立吉州军。
※※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废吉州军、改吉州路。元成宗贞元元年(公元1295年)改为吉安市路。明※※朱元璋在壬寅年(公元1362年)改为吉安府(市)。
[489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8-19 06:49
ZHJJUN 发表于 2024-08-19 06:49
隋炀帝大业初年(公元605年)又将吉州改回庐陵郡。据《旧唐书》记载,唐高祖李渊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在平定林士弘农民起义太平楚政权之后,将庐陵郡复改为吉州。
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将吉州再次改回庐陵郡,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又将庐陵郡再次复改为吉州,直到五代、北宋。宋※※开宝八年(公元975年)在吉州设立吉州军。
[488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8-19 06:49
ZHJJUN 发表于 2024-08-19 06:48
为什么叫吉州窑?吉安地区原来叫庐陵郡,于东汉汉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设立。据《隋书》记载,隋文帝开皇十年(公元509年),隋朝在平定陈国之后,把庐陵郡改为吉州。
隋炀帝大业初年(公元605年)又将吉州改回庐陵郡。据《旧唐书》记载,唐高祖李渊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在平定林士弘农民起义太平楚政权之后,将庐陵郡复改为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