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记博物馆中的中国瓷器珍品(10期)——吉州窑
15298 2498
[277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8-5 17:41
ZHJJUN 发表于 2024-08-05 17:40
而史上以永和镇相称的在《东昌志.序》里这样记载,“至五代时,民聚其地,耕且陶焉。由是井落墟市、祠庙寺观始创。周显德初,谓之高唐乡临江显瓷窑团,有团军将主之;及宋浸盛,景德中为镇市,置监镇司掌瓷窑烟火公事,群坊巷、六街三市。时海宇清宁,附而居者至数千家...
宋进士、永和人周必大在《东昌志·辅顺庙记》中记载“皇朝景德中,瓷窑始置官吏,为永和镇。”
[276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8-5 17:40
ZHJJUN 发表于 2024-08-05 17:19
永和的名称由来推测,“永和”一词最早出现在中国※※上对的两个朝代的“永和”年号,一是东汉汉顺帝刘保(125-144在位)的第三个年号为“永和”(136-141)。二是东晋晋穆帝司马聃(344-361在位)的第一个年号为“永和”(345-356)。
而史上以永和镇相称的在《东昌志·序》里这样记载,“至五代时,民聚其地,耕且陶焉。由是井落墟市、祠庙寺观始创。周显德初,谓之高唐乡临江显瓷窑团,有团军将主之;及宋浸盛,景德中为镇市,置监镇司掌瓷窑烟火公事,群坊巷、六街三市。时海宇清宁,附而居者至数千家,民物繁庶,舟车辐辏。”
[275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8-5 17:19
ZHJJUN 发表于 2024-08-05 17:19
永和镇自北宋元丰年间、经元、明、清,隶属庐陵县儒林乡(原名文霸乡)辖一、二、十、十一、十二都。1914年改庐陵县为吉安县,永和隶属吉安县。
永和的名称由来推测,“永和”一词最早出现在中国※※上对的两个朝代的“永和”年号,一是东汉汉顺帝刘保(125-144在位)的第三个年号为“永和”(136-141)。二是东晋晋穆帝司马聃(344-361在位)的第一个年号为“永和”(345-356)。
[274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8-5 17:19
ZHJJUN 发表于 2024-08-05 17:18
庐陵县、庐陵郡的具体史料,唐朝以前无具体记载,故东昌县的具体史料现已无法知晓。但东昌作为一个地名,仍然保留下来,后世在许多场合,仍称永和为东昌。
永和镇自北宋元丰年间、经元、明、清,隶属庐陵县儒林乡(原名文霸乡)辖一、二、十、十一、十二都。1914年改庐陵县为吉安县,永和隶属吉安县。
[273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8-5 17:18
ZHJJUN 发表于 2024-08-05 17:17
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永和等地割属庐陵县。由此可知,东昌县存续时间为两个时期:一是从公元277—280年至公元590年,二是公元622年至公元625年,存续时间总计为300多年。
庐陵县、庐陵郡的具体史料,唐朝以前无具体记载,故东昌县的具体史料现已无法知晓。但东昌作为一个地名,仍然保留下来,后世在许多场合,仍称永和为东昌。
[272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8-5 17:17
ZHJJUN 发表于 2024-08-05 11:27
唐武德五年(622),复置东昌县,属南平州,永和境内属东昌县。唐武德八年(625),设太和县,由原泰和县改,永新、广兴、东昌3县并入,永和境内属太和县。
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永和等地割属庐陵县。由此可知,东昌县存续时间为两个时期:一是从公元277—280年至公元590年,二是公元622年至公元625年,存续时间总计为300多年。
[271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8-5 11:27
ZHJJUN 发表于 2024-08-05 11:27
隋开皇十一年(591),吉州辖庐陵(吉阳、阳丰、兴平、庐陵4县合并)、安成、新淦、泰和(由安丰县改)4县,永和境内属泰和县。
唐武德五年(622),复置东昌县,属南平州,永和境内属东昌县。唐武德八年(625),设太和县,由原泰和县改,永新、广兴、东昌3县并入,永和境内属太和县。
[270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8-5 11:27
ZHJJUN 发表于 2024-08-05 11:27
隋开皇十年(590),置吉州,再撤西昌县,吉州辖庐陵(由石阳县改)、安成(由安复、平都2县合并)、新淦(由巴山郡来属,巴丘及石阳一部分地域并入)、安丰(由西昌、东昌、遂兴、广兴、永新县合并)、吉阳、阳丰、兴平7县,永和境内属安丰县。
隋开皇十一年(591),吉州辖庐陵(吉阳、阳丰、兴平、庐陵4县合并)、安成、新淦、泰和(由安丰县改)4县,永和境内属泰和县。
[269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8-5 11:27
ZHJJUN 发表于 2024-08-05 11:26
吴末(277—280),析西昌地置东昌县,东昌县始立,县治所在今永和圩镇范围内。
隋开皇十年(590),置吉州,再撤西昌县,吉州辖庐陵(由石阳县改)、安成(由安复、平都2县合并)、新淦(由巴山郡来属,巴丘及石阳一部分地域并入)、安丰(由西昌、东昌、遂兴、广兴、永新县合并)、吉阳、阳丰、兴平7县,永和境内属安丰县。
[268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8-5 11:26
ZHJJUN 发表于 2024-08-05 11:22
东汉建安四年(199),孙策定江南,下庐陵,孙辅莅境施治,庐陵郡正式成立,治所在今泰和县城西1.5千米处,辖由原庐陵县析置的高昌、阳平、西昌、兴平、遂兴五县和原隶豫章郡析置的南野、于都、赣、平都、石阳五县,共十县,永和境内属西昌县。
吴末(277—280),析西昌地置东昌县,东昌县始立,县治所在今永和圩镇范围内。
[267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8-5 11:22
ZHJJUN 发表于 2024-08-05 11:22
但汉献帝是董卓擅权废汉灵帝后立,当时天下大乱,战争频仍,政治弛废,朝廷关于设立庐陵郡等内容的诏书并未实施,永和境内仍属庐陵县。
东汉建安四年(199),孙策定江南,下庐陵,孙辅莅境施治,庐陵郡正式成立,治所在今泰和县城西1.5千米处,辖由原庐陵县析置的高昌、阳平、西昌、兴平、遂兴五县和原隶豫章郡析置的南野、于都、赣、平都、石阳五县,共十县,永和境内属西昌县。
[266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8-5 11:22
ZHJJUN 发表于 2024-08-05 11:21
按“初平二年”为东汉献帝登基后的第二年,即公元191年。当时扬州刺史刘遵上书朝廷,请析豫章郡置庐陵郡并置庐陵郡所统辖的十县,朝廷准奏。
但汉献帝是董卓擅权废汉灵帝后立,当时天下大乱,战争频仍,政治弛废,朝廷关于设立庐陵郡等内容的诏书并未实施,永和境内仍属庐陵县。
[265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8-5 11:21
ZHJJUN 发表于 2024-08-05 11:21
东昌的名称最早见于明万历《吉安府志》载“初平二年,初置庐陵郡,立南部都尉治新淦,统县凡十:西昌、高昌、石阳、巴丘、南野、东昌、新兴、吉阳、兴平、阳城。
按“初平二年”为东汉献帝登基后的第二年,即公元191年。当时扬州刺史刘遵上书朝廷,请析豫章郡置庐陵郡并置庐陵郡所统辖的十县,朝廷准奏。
[264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8-5 11:21
ZHJJUN 发表于 2024-08-04 18:57
永和镇简史
永和又名东昌。永和在夏、商时代地域属扬州西域,周朝属吴、越、楚地。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设庐陵县后,属庐陵县。
东昌的名称最早见于明万历《吉安府志》载“初平二年,初置庐陵郡,立南部都尉治新淦,统县凡十:西昌、高昌、石阳、巴丘、南野、东昌、新兴、吉阳、兴平、阳城。
[263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8-4 18:57
ZHJJUN 发表于 2024-08-04 18:56
吉州窑的青花瓷后来传到景德镇,成为中国瓷业中的最绚丽之花。
永和镇简史
永和又名东昌。永和在夏、商时代地域属扬州西域,周朝属吴、越、楚地。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设庐陵县后,属庐陵县。
[262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8-4 18:56
ZHJJUN 发表于 2024-08-04 18:56
特别是从南宋起,永和吉州窑的黑釉窑变瓷器,出产了※※陶瓷史上独一无二的“瑰宝”——黑釉木叶天目纹盏和青花瓷的陶瓷。
吉州窑的青花瓷后来传到景德镇,成为中国瓷业中的最绚丽之花。
[261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8-4 18:56
ZHJJUN 发表于 2024-08-04 18:56
吉州窑以黑釉瓷和彩绘瓷为代表,黑釉瓷中的各种釉斑、木叶纹、刻花和剔花等独树一帜,尤具特色。
特别是从南宋起,永和吉州窑的黑釉窑变瓷器,出产了※※陶瓷史上独一无二的“瑰宝”——黑釉木叶天目纹盏和青花瓷的陶瓷。
[260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8-4 18:56
ZHJJUN 发表于 2024-08-04 18:14
特别是木叶天目盏瓷器更是国内外首创,极为名贵,深受各国欢迎。
吉州窑以黑釉瓷和彩绘瓷为代表,黑釉瓷中的各种釉斑、木叶纹、刻花和剔花等独树一帜,尤具特色。
[259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8-4 18:14
ZHJJUN 发表于 2024-08-04 18:13
永和镇瓷器是人类的灵魂之花。吉州窑的青、白、黑各色釉瓷和彩绘瓷,以及青花瓷是“中国的瑰宝”,享誉全世界。
特别是木叶天目盏瓷器更是国内外首创,极为名贵,深受各国欢迎。
[258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8-4 18:13
ZHJJUN 发表于 2024-08-04 18:13
创建于唐贞观五年(631年),兴于五代、盛行于宋代,衰于元末。宋代,永和窑集北宋各窑制瓷技术之大成,对中国陶瓷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永和镇瓷器是人类的灵魂之花。吉州窑的青、白、黑各色釉瓷和彩绘瓷,以及青花瓷是“中国的瑰宝”,享誉全世界。
[257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8-4 18:13
ZHJJUN 发表于 2024-08-04 18:13
吉州窑又名东昌窑、永和窑,是中国古代南方最著名民间瓷窑。
创建于唐贞观五年(631年),兴于五代、盛行于宋代,衰于元末。宋代,永和窑集北宋各窑制瓷技术之大成,对中国陶瓷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56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8-4 18:13
ZHJJUN 发表于 2024-08-04 10:45
这是对宋时吉州“永和为天下三镇之一”的※※写照。
吉州窑又名东昌窑、永和窑,是中国古代南方最著名民间瓷窑。
[255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8-4 10:45
ZHJJUN 发表于 2024-08-04 10:45
又据明代《东昌志》记载,元代大文人、学士酸斋贯云石《凤冈仙境赞词》对此载道:“天星分翼轸,地势接吴楚。唐开匡仙祠,宋建丞相府。绿野清都观,游赏堪画图。到处锦绣铺有几千户,百尺层楼万余家。……金凤桥地杰人稠,鸳鸯街弦歌宴举,读书台士大夫谈今古。……乱纷...
这是对宋时吉州“永和为天下三镇之一”的※※写照。
[254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8-4 10:45
ZHJJUN 发表于 2024-08-04 10:44
永和古镇在南宋最盛时,具有“六街三市七十二花街”的繁华规模,有直接为瓷业而设的专业市场,如瓷器街、柴草市等。还有粮食糟行、竹木商行、五金店辅、茶楼酒肆等。
又据明代《东昌志》记载,元代大文人、学士酸斋贯云石《凤冈仙境赞词》对此载道:“天星分翼轸,地势接吴楚。唐开匡仙祠,宋建丞相府。绿野清都观,游赏堪画图。到处锦绣铺有几千户,百尺层楼万余家。……金凤桥地杰人稠,鸳鸯街弦歌宴举,读书台士大夫谈今古。……乱纷纷来往不绝,一带儿舟砂渡,更有那苏子瞻堕履泉如故。……只的是景物异俗文墨邦,江南第一所,一答儿风流土。”
[253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8-4 10:44
ZHJJUN 发表于 2024-08-04 10:44
宋街上有一些小景点,如画水塘,是原来窑工用来洗画笔的地方;有大茶棚,是窑工们工作之余喝茶休息的地方,以及木作坊,在以前是窑场的旧作坊。
永和古镇在南宋最盛时,具有“六街三市七十二花街”的繁华规模,有直接为瓷业而设的专业市场,如瓷器街、柴草市等。还有粮食糟行、竹木商行、五金店辅、茶楼酒肆等。
[252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8-4 10:44
ZHJJUN 发表于 2024-08-04 10:44
据明代《东昌志》载称,“谈庐陵之盛,萃于永和。”北宋元丰年间,整个永和街上人头攒动,脚步匆忙,口音嘈杂,南来北往的商贾在这里云集,铺面里的商品更是琳琅满目。
宋街上有一些小景点,如画水塘,是原来窑工用来洗画笔的地方;有大茶棚,是窑工们工作之余喝茶休息的地方,以及木作坊,在以前是窑场的旧作坊。
[251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8-4 10:44
ZHJJUN 发表于 2024-08-04 10:43
永和是一座积淀了丰厚文化底蕴的千年古镇,是闻名遐迩的吉州窑所在地。
据明代《东昌志》载称,“谈庐陵之盛,萃于永和。”北宋元丰年间,整个永和街上人头攒动,脚步匆忙,口音嘈杂,南来北往的商贾在这里云集,铺面里的商品更是琳琅满目。
[250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8-4 10:43
ZHJJUN 发表于 2024-08-04 10:24
江南有座吉州窑
永和镇位于江西省吉安县东部,赣江中游西岸,禾水河南岸,东濒赣※※原区,南邻凤凰,西连敦厚,北与吉安市中心城市吉州区隔河相望,距吉安县城11公里,距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6公里。
永和是一座积淀了丰厚文化底蕴的千年古镇,是闻名遐迩的吉州窑所在地。
[249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8-4 10:24
ZHJJUN 发表于 2024-08-03 17:56
“舒家记”款蕉叶纹枕
江南有座吉州窑
永和镇位于江西省吉安县东部,赣江中游西岸,禾水河南岸,东濒赣※※原区,南邻凤凰,西连敦厚,北与吉安市中心城市吉州区隔河相望,距吉安县城11公里,距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6公里。
[248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8-4 10:24
ZHJJUN 发表于 2024-08-03 17:57
“舒家记”款蕉叶纹枕
“舒家记”款蕉叶纹盏
宋(960—1276年)
吉州窑博物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