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记博物馆中的中国瓷器珍品(10期)——吉州窑
15298 2498
[187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7-31 16:21
ZHJJUN 发表于 2024-07-31 16:21
中期仿品改在瓷土中掺石膏粉或立德粉,由于材料在高温下易爆裂,所以多用低温烧成,敲之声闷,磨胎落粉,胎质虽略泛黄色,但绝无米黄色,而且半年后泛黄会消失,呈白中泛灰色。
此类仿品多见于彩绘瓷或半截釉黑釉窑变瓷,尤以玩具陈设件居多。
[186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7-31 16:21
ZHJJUN 发表于 2024-07-31 16:15
此種仿品胎質呈深灰色,類似礫質胎,但絕無礫質堅硬,磨胎落粉,敲之無金屬聲,多為瓶、罐、爐之類的大件,且多見於黑釉瓷,尤以剔花最多。因胎質不適合生產彩繪瓷,故而在彩繪瓷中未見仿者。
中期仿品改在瓷土中掺石膏粉或立德粉,由于材料在高温下易爆裂,所以多用低温烧成,敲之声闷,磨胎落粉,胎质虽略泛黄色,但绝无米黄色,而且半年后泛黄会消失,呈白中泛灰色。
[185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7-31 16:15
ZHJJUN 发表于 2024-07-31 16:15
早期仿品多系電爐燒制,坯胎易在電爐驟然高溫下爆裂,因而有在瓷土中摻入稍許水泥漿的做法。
此種仿品胎質呈深灰色,類似礫質胎,但絕無礫質堅硬,磨胎落粉,敲之無金屬聲,多為瓶、罐、爐之類的大件,且多見於黑釉瓷,尤以剔花最多。因胎質不適合生產彩繪瓷,故而在彩繪瓷中未見仿者。
[184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7-31 16:15
ZHJJUN 发表于 2024-07-31 16:15
现代吉州窑仿制品多采用淘洗好的现成高岭土在封闭的室内制作,砂粒无从混入,人为掺和又极难把握比率,难使匀和,因而胎质坚密,不含砂,色泽偏白,不存在胎表因砂粒引起的阻刀、跳刀现象,更不存在因此而留下的竖条形起伏触感和竖条状釉面挂附不匀等釉层肌理。
早期仿品多系電爐燒制,坯胎易在電爐驟然高溫下爆裂,因而有在瓷土中摻入稍許水泥漿的做法。
[183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7-31 16:15
ZHJJUN 发表于 2024-07-31 16:14
由于胎泥含砂量高,修胎时往往发生阻刀、跳刀现象,在器底及圈足内能清楚地看见跳刀痕,而胎体表面留下的波浪痕经施釉后虽有所减弱,直面观测不易发现,但用手触摸仍可感受到呈竖条形的起伏,并且在这当的角度侧视,肉眼可见呈竖条状的釉层挂附不匀等肌理。
现代吉州窑仿制品多采用淘洗好的现成高岭土在封闭的室内制作,砂粒无从混入,人为掺和又极难把握比率,难使匀和,因而胎质坚密,不含砂,色泽偏白,不存在胎表因砂粒引起的阻刀、跳刀现象,更不存在因此而留下的竖条形起伏触感和竖条状釉面挂附不匀等釉层肌理。
[182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7-31 16:14
ZHJJUN 发表于 2024-07-31 15:41
这是由吉州窑的生产环境所形成的个性特征,是区别其它窑口的显著特征。
由于胎泥含砂量高,修胎时往往发生阻刀、跳刀现象,在器底及圈足内能清楚地看见跳刀痕,而胎体表面留下的波浪痕经施釉后虽有所减弱,直面观测不易发现,但用手触摸仍可感受到呈竖条形的起伏,并且在这当的角度侧视,肉眼可见呈竖条状的釉层挂附不匀等肌理。
[181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7-31 15:41
ZHJJUN 发表于 2024-07-31 15:41
一、吉州窑胎质特征和鉴别
吉州窑古陶瓷存世最多、最具代表性的是永和窑的米黄色含砂胎,瓷土来源于赣江对岸的鸡岗岭和窑场周围,生产场地就在赣江边的沙丘地上,无法避免砂粒进入瓷土,因而胎质中含砂量大,使胎质粗松、吸水力强,粗看似陶,但敲之具金属声。
这是由吉州窑的生产环境所形成的个性特征,是区别其它窑口的显著特征。
[180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7-31 15:41
ZHJJUN 发表于 2024-07-31 15:40
古玩鉴别无捷径可走,掌握特色是根本要求。延烧了1200余年的吉州窑是综合性民窑系列,民俗性、创造性、简陋性、随意性等是它的特点,掌握其胎质、釉色、施釉方法、画风画法、烧造工艺等特征,在品玩过程中找到规律,再将规律性的感性认识归纳成理性认识,其奥秘就会...
一、吉州窑胎质特征和鉴别
吉州窑古陶瓷存世最多、最具代表性的是永和窑的米黄色含砂胎,瓷土来源于赣江对岸的鸡岗岭和窑场周围,生产场地就在赣江边的沙丘地上,无法避免砂粒进入瓷土,因而胎质中含砂量大,使胎质粗松、吸水力强,粗看似陶,但敲之具金属声。
[179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7-31 15:40
ZHJJUN 发表于 2024-07-31 15:39
吉州窑古瓷除釉上彩绘外,还有一部分是釉下彩绘,对后来青花瓷的产生有一定影响。
古玩鉴别无捷径可走,掌握特色是根本要求。延烧了1200余年的吉州窑是综合性民窑系列,民俗性、创造性、简陋性、随意性等是它的特点,掌握其胎质、釉色、施釉方法、画风画法、烧造工艺等特征,在品玩过程中找到规律,再将规律性的感性认识归纳成理性认识,其奥秘就会谙熟于胸。
[178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7-31 15:39
ZHJJUN 发表于 2024-07-30 19:25
吉州民窑特色鲜明,先后成功仿烧定瓷、龙泉瓷、青花瓷,烧造的主要器物为盏、碗、罐、杯、碟、盘、钵、盆、瓶、壶和玩具,有青釉、青白釉、乳白釉、褐釉、黑釉、绿釉、仿龙泉釉、彩绘、青花等釉色与印花、剔花、刻花、剪纸贴花、点彩、洒釉、捏塑等装饰工艺,具有胎质粗...
吉州窑古瓷除釉上彩绘外,还有一部分是釉下彩绘,对后来青花瓷的产生有一定影响。
[177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7-30 19:25
ZHJJUN 发表于 2024-07-30 19:25
吉州窑创烧于唐代晚期,经五代、北宋,鼎盛于南宋,至元末终烧,有1200多年的烧造※※
吉州民窑特色鲜明,先后成功仿烧定瓷、龙泉瓷、青花瓷,烧造的主要器物为盏、碗、罐、杯、碟、盘、钵、盆、瓶、壶和玩具,有青釉、青白釉、乳白釉、褐釉、黑釉、绿釉、仿龙泉釉、彩绘、青花等釉色与印花、剔花、刻花、剪纸贴花、点彩、洒釉、捏塑等装饰工艺,具有胎质粗松、含砂量高、似陶非陶、重釉不重胎、吸水率高、施釉薄、见水亮等特征。
[176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7-30 19:25
ZHJJUN 发表于 2024-07-30 19:25
吉州窑位于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宋时与定、磁、钧、耀、建等窑齐名,窑址分布在赣江两岸数十公里范围内,主窑场有彭家窑、永和窑、临江窑、吴家窑等,其中永和窑规模最大,也最具代表性。
吉州窑创烧于唐代晚期,经五代、北宋,鼎盛于南宋,至元末终烧,有1200多年的烧造※※
[175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7-30 19:25
ZHJJUN 发表于 2024-07-30 19:24
吉州窑的丰富烧瓷,经验和名工巧匠对江西地区瓷业的发展提高,曾起过相当重要的促进作用。
吉州窑位于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宋时与定、磁、钧、耀、建等窑齐名,窑址分布在赣江两岸数十公里范围内,主窑场有彭家窑、永和窑、临江窑、吴家窑等,其中永和窑规模最大,也最具代表性。
[174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7-30 19:24
ZHJJUN 发表于 2024-07-30 14:59
南宋瓷器吉州窑
吉州窑,是汉族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作为江南地区一座举世闻名的综合性瓷窑,它具有浓厚的地方风格与汉民族艺术特色。
吉州窑的丰富烧瓷,经验和名工巧匠对江西地区瓷业的发展提高,曾起过相当重要的促进作用。
[173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7-30 14:59
ZHJJUN 发表于 2024-07-23 18:11
剪纸贴花鹿树纹盏
南宋瓷器吉州窑
吉州窑,是汉族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作为江南地区一座举世闻名的综合性瓷窑,它具有浓厚的地方风格与汉民族艺术特色。
[172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7-30 14:58
ZHJJUN 发表于 2024-07-23 18:11
剪纸贴花鹿树纹盏
剪纸贴花鹿树纹盏
[171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7-30 14:57
ZHJJUN 发表于 2024-07-30 14:57
看起来不占正统的绿色,没想到以其大范围的跨度包容了精神世界艺术世界多样而繁复的需求,高度契合了宋代百姓的文化追求。
作为民窑中的佼佼者,吉州窑紧跟市场大量生产吉州窑绿釉瓷也就顺理成章了。
[170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7-30 14:57
ZHJJUN 发表于 2024-07-30 06:40
铭文是作为一种※※商标来使用的,不太涉及宣传作用,看似无奈的背后反映的却是宋代吉州窑绿釉瓷乃至吉州窑繁盛的生产状况。
看起来不占正统的绿色,没想到以其大范围的跨度包容了精神世界艺术世界多样而繁复的需求,高度契合了宋代百姓的文化追求。
[169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7-30 06:40
ZHJJUN 发表于 2024-07-30 06:40
总结
处于陶瓷发展群星璀璨的宋代,吉州窑绿釉瓷就像角落的一个恒星,没那么耀眼却有着自己的光,仔细搜寻才发现不是它不够耀眼而是离得太远了。
铭文是作为一种※※商标来使用的,不太涉及宣传作用,看似无奈的背后反映的却是宋代吉州窑绿釉瓷乃至吉州窑繁盛的生产状况。
[168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7-30 06:40
ZHJJUN 发表于 2024-07-30 06:39
陶器和瓷器并不能混为一谈,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原料、烧成温度、生产工艺、吸水性等诸多方面可以将二者进行区分。简言之陶是瓷的源,瓷是陶的流。但是在人文※※、文学描述及现实生活中经常存在陶瓷连用或者陶瓷不分的情况。
总结
处于陶瓷发展群星璀璨的宋代,吉州窑绿釉瓷就像角落的一个恒星,没那么耀眼却有着自己的光,仔细搜寻才发现不是它不够耀眼而是离得太远了。
[167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7-30 06:39
ZHJJUN 发表于 2024-07-30 06:39
陶瓷不仅在物质生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诸多功能,而且作为一种载体承载着人们的文化艺术气息、思想感情寄托,同时对其生产时代的社会风貌、美学取向、科技工艺、生产生活等诸多方面也有不同程度的反映。
陶器和瓷器并不能混为一谈,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原料、烧成温度、生产工艺、吸水性等诸多方面可以将二者进行区分。简言之陶是瓷的源,瓷是陶的流。但是在人文※※、文学描述及现实生活中经常存在陶瓷连用或者陶瓷不分的情况。
[166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7-30 06:39
ZHJJUN 发表于 2024-07-29 15:24
陶瓷作为人类※※上的重要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及进步有着重要的意义。
陶瓷不仅在物质生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诸多功能,而且作为一种载体承载着人们的文化艺术气息、思想感情寄托,同时对其生产时代的社会风貌、美学取向、科技工艺、生产生活等诸多方面也有不同程度的反映。
[165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7-29 15:24
ZHJJUN 发表于 2024-07-29 15:24
这也是为什么吉州窑绿釉瓷只有单色,其实南宋时期南方出土的宋三彩也不多,应该也可以反映当时人对绿色的喜欢。
陶瓷作为人类※※上的重要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及进步有着重要的意义。
[164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7-29 15:24
ZHJJUN 发表于 2024-07-29 15:23
作为民窑当然是要尽可能迎合市场,凭借先天丰富的资源及良好的区位优势和稳定的社会环境,吉州窑绿釉瓷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
这也是为什么吉州窑绿釉瓷只有单色,其实南宋时期南方出土的宋三彩也不多,应该也可以反映当时人对绿色的喜欢。
[163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7-29 15:23
ZHJJUN 发表于 2024-07-29 15:23
正是因为宋人对绿色特殊的感情给了当时主要民窑的吉州窑重要的发展机会。
作为民窑当然是要尽可能迎合市场,凭借先天丰富的资源及良好的区位优势和稳定的社会环境,吉州窑绿釉瓷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
[162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7-29 15:23
ZHJJUN 发表于 2024-07-29 15:23
事实上有宋一代,整个社会自上到下在非正规场合都把绿作为一种很喜欢的色彩。在宋代名画《听琴图》、《千里江山图》、《瑞鹤图》中都有体现。
正是因为宋人对绿色特殊的感情给了当时主要民窑的吉州窑重要的发展机会。
[161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7-29 15:23
ZHJJUN 发表于 2024-07-29 15:06
可知高级官员看来绿色在正规场合是低级的,但是对于不入流的杂官佐吏和普通百姓,绿色却是梦寐以求的吉色。
事实上有宋一代,整个社会自上到下在非正规场合都把绿作为一种很喜欢的色彩。在宋代名画《听琴图》、《千里江山图》、《瑞鹤图》中都有体现。
[160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7-29 15:06
ZHJJUN 发表于 2024-07-29 15:05
由宋代“三品已上服紫,五品已上服朱,七品以上服绿,九品以上服青”,“流外官及贡举人、庶人许通服皂衣、白袍”。
可知高级官员看来绿色在正规场合是低级的,但是对于不入流的杂官佐吏和普通百姓,绿色却是梦寐以求的吉色。
[159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7-29 15:05
ZHJJUN 发表于 2024-07-29 15:05
这也反映了宋代吉州窑绿釉枕的受欢迎程度以及宋代商品经济的发达。
由宋代“三品已上服紫,五品已上服朱,七品以上服绿,九品以上服青”,“流外官及贡举人、庶人许通服皂衣、白袍”。
[158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7-29 15:05
ZHJJUN 发表于 2024-07-29 15:05
老牌厂家通过铭文提升自家商品品牌附加值,而新晋生产者则通过类似的铭文来挤占市场,最终出现了大量此类铭文。
这也反映了宋代吉州窑绿釉枕的受欢迎程度以及宋代商品经济的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