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渐悟(系列81)
6223 88
[1 楼] c67890503 [泡菜]
1-21 11:10
摄影渐悟(序)
江山一

自从2011年12月在《色影无忌》摄影论坛注册以来,沉寂了数年,2018年才开始在“行行色色”版发帖。至今,发表了十六个主题,六千多帖子,八千多附图。没有发表自己的“摄影渐悟”文稿。鄙人才疏学浅,从2013年至今,也写了不少有关摄影的感悟或体会,不揣浅陋,想把这些拙文发表在此版,求教于师友。
笔者以拍摄旅行记录、风光建筑为主,其它题材,偶有涉及。文稿编辑为五个合集《摄影顿悟》、《人像摄影》、《风光摄影》、《手机摄影》、《摄影参数》,其中内容有所重叠。计划剔除重叠文稿,按以上五个专题系列,陆续发表部分文稿。在此论坛留下一点文字痕迹,以此解读自己发表的摄影习作。为了便于查阅,就持续发表在一个主题《摄影渐悟》之中,每一篇加一帖回复。师友们若想发表高见,敬请另外开帖讨论,谢绝在本人文稿后跟帖。以利于保持拙文的系列性。特此敬告!敬请鉴谅!
此为序。

——摄影渐悟
(20250121初稿)

本人不定期更新主题帖:
/thread-1938007.html大江大湖大武汉2期
/thread-1805898-1-1-1.html大江大湖大武汉1期
/thread-1805577-1-1-1.html欧洲行摄
/thread-1809776-1-1-1.html亚太掠影
/thread-1805589-1-1-1.html江山多娇
/thread-1807300-1-1-1.html博物珍藏
/thread-1810582-1-1-1.html朝花夕色
/thread-1805017-1-1-1.html城市风光
/thread-1856478-1-1-1.html 随遇而拍
/thread-1890100-1-1-1.html管窥武汉
/thread-1805024-1-1-1.html村寨城镇
/thread-1805570-1-1-1.html中华行摄
/thread-1989862-1-1.html 神州园林
/thread-1989869-1-1.html青山绿水
/thread-1997374-1-1.html摄影渐悟(系列)

目录

一、摄影顿悟
让我的朋友,来分享美
与时俱进,只有更好
通感
减法-简法
意境
雷同与独特
遇与求
感觉到灵感
邂逅身边的美景
内涵与取景
静谧与喧哗
慎独的艺术
这一座古刹
只缘身在此山中
老片回味的乐趣
平常心拍平常片
超广镜头使我爱不释手
见惯的景色
出奇与平淡
情景交融
触景生情讲故事
撷取美的瞬间
变焦与定焦
随遇而拍
欣赏与挑剔
拍出中老年女性的美
旅行摄影浅议
光影小品杂谈
孤芳共赏
散步偶拾
看电影学摄影
艺术的偏见
视觉冲击感
革故鼎新

二、风光摄影
雾中拍梅花
踏雪寻梅
馆藏摄影再谈
馆藏內拍
手机拍摄馆藏浅谈
浅谈拍摄馆藏国宝
全天候、全自动、全求新
初游景区  捕捉新鲜
环绕景点  动心再拍
风光摄影杂谈
风光取景杂谈
风光构图杂谈
风景用光杂谈
风光调色杂谈

三、人像摄影
也谈环境光人像
寻觅人的特质美
怎样拍得脸瘦腰细腿长?
环境人像拍摄禁忌
人像“美”的“标准”
“汉服”照联想
生活摄影浅谈
服装道具搭配美
留下自己美的光影
学拍自己的“艺术人像”
摆姿的自然美

二、风光摄影2
禁锢与开创
充满与虚空
平衡与倾斜
奇光与常光
有色与无色
适宜与过度
深度游摄漫谈

四、摄影参数
全画幅单反操作学习笔记(序)
优化校准与图像品质
最佳光圈与光圈先决
安全快门与快门先决
自动对焦与重点测光
自动感光度与曝光补偿
色温与自动白平衡
摄影参数配合
NKD750按钮操作半日熟
先决、优先、先定
摄影四参数杂谈

五、手机摄影
华为手机替代尼康单反
XMAGE华为影像体验*专业模式
华为 Pura 70 Pro相机的更多模式

九九八十一篇,暂此告一段落。
20250219
c67890503 编辑于 2025-02-25 11:44
[89 楼] c67890503 [泡菜]
2-26 11:21
文稿标题:
五、手机摄影
手动“变焦”与手动“对焦”
[88 楼] c67890503 [泡菜]
2-25 11:39
文稿标题:
五、手机摄影
内置闪光灯与补光方式
[87 楼] c67890503 [泡菜]
2-24 11:12
文稿标题:
五、手机摄影
“拍照”模式的设置配合
[86 楼] c67890503 [泡菜]
2-23 10:26
文稿标题:
五、手机摄影
拍照“设置“的特殊选项
[85 楼] c67890503 [泡菜]
2-22 18:33
文稿标题:
五、手机摄影
“专业”模式的“三先控”
[84 楼] c67890503 [泡菜]
2-21 09:57
文稿标题:
五、手机摄影
手机拍照的“专业”模式
[83 楼] c67890503 [泡菜]
2-20 12:06
文稿标题:
五、手机摄影
手机拍照的“更多”模式
c67890503 编辑于 2025-02-20 12:16
[82 楼] c67890503 [泡菜]
2-19 11:36
华为 Pura 70 Pro相机的更多模式
——摄影参数
江山一

华为 Pura 70 Pro相机,后置三个摄像头,分别是:
5000 万像素超聚光摄像头(F1.4~F4.0 光圈,OIS 光学防抖)
1250 万像素超广角摄像头(F2.2 光圈)
4800 万像素超聚光微距长焦摄像头(F2.1 光圈,OIS 光学防抖)支持 3.5 倍光学变焦(3.5 倍变焦为近似值,镜头焦段分别为 24.5 mm,13 mm,92.5 mm)、100 倍数字变焦,支持自动对焦。
后置摄像头拍摄功能有:风驰闪拍、高画质模式、智能可变光圈、物理光圈可调、超级夜景、超级微距、微距视频、视频 HDR Vivid、微距画中画、长焦画中画、微电影、音频变焦、高像素模式、延时摄影、超大广角、大光圈虚化、双景录像、人像模式、专业模式、慢动作、全景模式、流光快门、智能滤镜、多机位、水印、文档矫正、AI 摄影大师、动态照片、4D 预测追焦、笑脸抓拍、声控拍照、定时拍照、连拍使用起来与华为mate60pro的操作相似。
发现一点技巧,拍摄时,环境光较强的情形下,把屏幕亮度调亮一些,专业模式的参数就清晰一点,便于调节。
试机后,发现用专业模式拍摄时,基本是原片效果。而用其它模式拍摄,就是XMAGE影像系统计算修饰过的效果。由此可见,摄影者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拍摄模式。这一点,与其它数码相机的操作相同。
我基本不用前置镜头自拍,所以在此不赘述。

——摄影渐悟
(20241015初稿)
[81 楼] c67890503 [泡菜]
2-18 11:24
XMAGE华为影像体验*专业模式
一一手机摄影
江山一

据说XMAGE影像是华为公司的移动影像品牌。代表着华为多年来的技术积累与沉淀,它聚焦于光学系统、机械结构、成像技术、图像处理四大成像模块,从光机电算四个维度,构建起未来移动影像技术进步的模型。
华为Mate60Pro相机就用的XMAGE影像模块,我用它的几个设定模式玩了玩,如大光圈,人像,拍照模式,随手拍,很快捷。拍摄的照片,其效果符合一般的审美。但我却有点不满足,似乎达不到我的个性需求。于是,进入专业模式,自己调整参数,这样玩,才有了一点感觉。
根据不同场景,设定测光方式,拍风光一般用矩阵测光,拍建筑一般用※※重点测光,拍花朵树叶一般用点测光;感光度最低是ISO50,最高为ISO409600,不可思议,但用到3400就不忍卒视,我用ISO50-200,还看得过去;光圈只能在F1.4-F4.0之间调节,拍风光用F4.0,拍人像用F1.4;快门速度能在S1/4000s-S30s之间调节,一般用“光圈先定,快门自动”,它自动到S1/17s就不再慢了,可见这是安全快门;曝光补偿±4,一般不用;对焦方式有三种:单次自动AF-S,连续自动AF-C,手动MF,一般设定AF-C;白平衡有六种选择:自动AWB,多云,荧光灯,白炽灯,阳光,色温,一般用AWB;图像格式有三种:原始RAW,高像素JPG-L,默认JPG,一般用JPG,一张照片大小为1MB-10MB,在手机上看,可用了,还节省储存空间。
最好玩的是变焦,从广角13mm到100x倍2700mm(等效35mm胶片焦距),相当于超广角到特长焦,光圈由F2.2到F3.0,还是滑动变焦环,全手动特别方便。我用长焦手持拍银杏叶,焦距675mm,还较锐利,可见防抖功能也不错,这是70-200mm单反镜头难以达到的。
由此可知Mate60Pro相机比单反相机操作方便多了。改变单反按钮操作习惯,适应触摸屏的点击和滑动操作,用专业模式摄影,仍然可以熟能生巧。就是不能偷懒只用全自动模式,必须充分挖掘Mate60Pro相机的潜能,不可辜负XMAGE的设计师和工人师傅们辛劳与智慧的付出。当然,这是对我自己的要求。
看它的《玩机技巧》中的”影音娱乐”,还有蛮多玩法值得探索,慢慢玩吧!
一一摄影渐悟
(20231127初稿)
[80 楼] c67890503 [泡菜]
2-18 11:19
华为手机替代尼康单反
一一摄影顿悟141
江山一

智能手机的拍照功能刚开始出来时,我是有点鄙视手机摄影的,毕竟只有一个小孔广角镜头,哪能和数码单反相机相比,数码半幅微单相机的镜头都比手机强。还有,手机相机的传感器面积太小,与单反更是不能比。我宁愿用半幅微单,也不屑于用手机拍照。
时过境迁,今非昔比,如今的手机相机与当初不可同日而语。高档的华为手机,其摄影功能可与尼康单反媲美,并非虚言浮夸。试用华为mate60Pro摄影后,深有体会。
华为mate60Pro后摄有三个镜头,可以自动切换,从广角到长焦到微距,不用像单反那样更换不同焦段的镜头。当然,那些一镜式广角到长焦的变焦镜头除外。一般来说,可以用手机相机专业模式,像所见即所得的微单相机那样操作。用华为手机比用微单相机轻便,更不用说比尼康全画幅单反加大三元镜头轻便多了。
实话实说,年近古稀,背着尼康全画幅单反加几个镜头,确实有点吃不消。时逢华为手机mate60Pro摄影功能强劲,我就用华为手机替代尼康单反了。那些年轻力壮的摄友们,继续玩全画幅单反吧!鄙人是玩不动了。
之前曾经打算进手全幅微单,体验了俫佧,索尼,尼康,佳能的上市新品,它们比全幅单反只是减少了五棱镜的些许重量,还要换新镜头。既没减轻负担,还要加大投入,实在是不划算。如此这般,索性就改换门庭,用华为旗舰手机,比添加尼康Z系列便宜多了。
之前也在门店试用了一下华为P60Pro,其摄影功能也强劲,比mate60Pro还便宜点,还不用抢购。最终,还是嫌弃它不是“中国芯”而作罢。
用华为手机试拍了人像,风光,建筑,设计展品,花展,纸质文本,静物,室内景观,夜景等题材,还没有研究总结。概而言之,感觉很顺手。设置单张画面占空间5MB-10MB,压缩处理为1MB左右。近期在公众号里发的图片,都是华为手机拍摄,在手机上看,与尼康全幅单反拍摄的照片相比也就难以分辨了。
华为手机替代尼康单反,于我已成定局。以后就随身带随手拍,轻松上阵。若要追求大画幅更精细,偶尔再玩尼康全幅单反加大三元镜头过点瘾吧。
一一摄影渐悟
(20231110初稿)
[79 楼] c67890503 [泡菜]
2-17 10:39
摄影四参数杂谈
——摄影渐悟103
江山一

摄影四参数——光圈、快门、焦距、感光度,在摄影论坛中的作品下一般都会显示。它们的任意组合,是达成摄影作品表达意图的根本要素。
全画幅数码单反的感光度可以调到很高,也可以调到很低。如尼康D750可在ISOLo1-100-12800-Hi2之间调节。用得最多的还是ISO100。手持拍摄夜景,曾经用过ISO12800,噪点很明显。因此,感光度还是要尽量就低不就高。
具有恒定光圈的镜头,光圈不会随着变焦而改变,一般应该使用最佳值,而不是最大光圈减小2档。用的多的还是f5.6-f8。大光圈景深小,所谓焦内锐利焦外柔和;小光圈景深大,所谓前后景都一目了然。然而,光圈的大小与进光量的多少成正比。因此,光圈还是要尽量就大不就小。
快门有所谓的安全值,打开防抖功能后,手持拍摄也还是要小心。用的多的是1/50秒和1/100秒。快门速度的快慢与进光量的多少成反比。因此,只要在安全快门之内,快门还是要尽量就慢不就快。
焦距随镜头而定,变焦镜头也有最佳焦段,并非变焦镜头一定不如定焦镜头。非恒定光圈的变焦镜头,焦距长短与光圈大小的变化成反比,即焦距拉长光圈随之变小,焦距缩短光圈随之变大。有的长焦镜头在光圈较小时,焦外虚化效果也还好。而有的广角镜头在光圈较大时,焦外虚化效果还不行。可见,焦距长短与焦外虚化大小成正比。因此,对于非恒定光圈的变焦镜头,尽量用最佳焦段。对于恒定光圈的变焦镜头,焦距长短与景深大小也成反比。
从摄影作品下的相机镜头型号以及摄影四参数组合,只能看出作者的部分意图,以及对照片画质的影响。其实,数码相机还可以调节白平衡、对焦区域、曝光补偿、优化校准、图像品质等,组合方式更复杂,是看不出来的。
——摄影渐悟103
(20211119初稿)
[78 楼] c67890503 [泡菜]
2-17 10:35
先决、优先、先定
——摄影渐悟96
江山一

数码相机出现以后,可以手动设置“A/S”档,各品牌的说明书对这两档的名称表述不一致,有的是“光圈先决/快门先决”,有的是“光圈优先/快门优先”,它们的含义一样,都是“先设定光圈(快门自动)/先设定快门(光圈自动)”。
“A/S”这两档,用得最多,也是最能体现数码相机优势的功能。拍摄静态图像,一般用A档;拍摄动态图像,一般用S档;比胶片相机全手动快多了,特殊场景除外。从字面初看,缩略语“先决”有点难解,看到“优先决定”才懂。然而“先决”似乎是“设定”之前的“思考”,而不是“操作”。“优先自动”不准确,“光圈优先自动”的操作是“先设定光圈不自动,而是快门自动”,容易误解为“光圈自动”。缩略语“优先”没有说明“优先干什么”,也不明确。其实,操作是“先设定”,表述为“先定”,或许更贴切、更准确。
近期,笔者文稿中,总在“先决、优先”这两个词之间徘徊,有时用这,有时用那。以后,笔者干脆统一使用“光圈先定/快门先定”来标明“A/S”档,不管说明书的表述了。相信初学者都看得懂。

——摄影渐悟
(20210922初稿)
[77 楼] c67890503 [泡菜]
2-16 11:37
NKD750按钮操作半日熟
——摄影渐悟125
江山一

初次入手尼康数码单反相机,厚达508页的NKD750说明书,像块小砖头。对照相机看了半天说明书,还是云里雾里,不知所云。于是,求助于网络。终于找到了《专辑: 尼康D750按钮全程视频讲解》,边看边做笔记,约100分钟看完。然后,修改笔记为自己归纳的口诀,几乎半天就熟悉了按钮的基本功能与操作。保存在手机里备用。因为有些按钮不常用就会忘记。
1.AELAFL:常设锁定曝光。操作:半按快门对焦测光,按住AE重新构图。
2.BKT:(1)难得光线用包围曝光。操作:按住BKT键调后拨,三至九张优选一。按住BKT键调前拨,改变增量加减档。(2)HDR合成。操作:
3. i :按下:简明菜单
4_Info:按下:(1)屏幕信息立即显;(2)即时取景显信息;(3)多按多变改信息。
5.ISO(缩小):按下:(1)后拨改变感光,前拨自动感光开关。(2)缩小画面。(3)照片索引。
6. Lv :按下(1)即时取景开关,后拨放大对焦。(2)即时取景,后拨调节白平衡。(3)转换视频拍摄。按下视频拍摄开关,开始录视频;再按,停止拍视频。按下播放按钮+OK播放视频。
7.MENU:按下:菜单
8. Pv :景深预览,按住预览设置参数即时效果;松开即是2.8最大光圈视角。
9. Fn :自定义,半按快门,再按住Fn切换※※重点曝光。
10.QUAL(放大):调整图像画质与尺寸。按住前后拨。
11.放大:浏览图片时放大。
12. WB :白平衡,色温。按住前后拨。
13. ? :按下:帮助
14.钥匙:保护。保护某张照片,按下。再按解除保护。
15.播放:回放。查看。要看参数按上下左右。
16.测光:测光模式。按住+后拨。(矩阵※※点测亮重)
17.存储卡:菜单设置主卡次卡。
18.电池:寒冷处保温,不满就充电。
19.AF/M:拨动:对焦自动/手动。按住:后拨模式3(S单C连A自动);前拨区域5(单点动态3D群组自动)。
20.闪光:闪光灯。儿童不宜。太近不宜。闪光补偿控制:按住后拨加强,按住前拨减弱。
21.多重选择器(OK):(1)拨对点焦点活,拨对L焦点锁。(2)上下左右选择。
22.+/-:曝光补偿。按住后拨,左减右加。
23.拆换镜头:封闭关机,按键顺拆,对点逆装。
24.屈光度:调整目镜视野清晰。
注:此笔记为刚购置尼康数码相机D750时所写,如今分享,对于尼康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的初学使用者或许有点帮助。
——摄影渐悟
(20151112初稿20220623修订)
c67890503 编辑于 2025-02-16 11:40
[76 楼] c67890503 [泡菜]
2-15 10:43
摄影参数配合
——单反操作学习笔记(跋)

江山一

写了六篇“学习笔记”,应该归纳一下了。谈谈“摄影参数配合”。
其它的拍摄选项,如“闪光拍摄、包围曝光、定时拍摄、多重曝光”等,不常用到,暂不赘述。
全画幅单反摄影,参数也是配合设置的。咔嚓一声的拍摄时间很短,但是按下快门之前的准备时间很长。摄影者精力的投入远远超过经费的投入,这一点,那些用手机随手拍拍的人,是体会不到的。摄影师,虽然可以做到“人不知而不愠”,然而,可以选择只拍风光不拍人像,就可以避免尴尬了。
拍摄之前,要确定的项目不少:“优化校准、白平衡、感光度、曝光补偿、测光、对焦、对焦区域、最佳光圈、安全快门、对焦曝光锁定”十项必须面面俱到。旅行摄影。随遇而拍,随机应变,讲究“稳准快”。“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后悔药是没有的,遗憾是必然的。技术操作应该“尽力而为”,拍摄与否则可“量力而行”。笔者使用全画幅单反五年多,玩玩打打,尽兴而已,“知足常乐”。拙片展示,贻笑大方,感悟粗浅,不揣浅陋。千篇或有一得之处,于二三知音有益,聊慰此心!
以下参数配合为假定场景的尼康全画幅单反相机D750设置参考,也是笔者实践中应用过的。
风光摄影:焦距24-70,晴天,
优化校准-鲜艳;自动白平衡;ISO100;EV0;※※重点测光;AF-S单次自动对焦;9点对焦区域;AE-L/AF-L对焦曝光锁定;最佳光圈f5.6;安全快门1/50s-1/400s。
风光摄影:焦距24-70,阴天,
优化校准-鲜艳;色温6000K;ISO100;EV+1;※※重点测光;AF-S单次自动对焦;9点对焦区域;AE-L/AF-L对焦曝光锁定;最佳光圈f5.6;安全快门1/50s-1/200s。
风光摄影:焦距24-70,背阴处,
优化校准-鲜艳;色温8000K;ISO200;EV+1.5;※※重点测光;AF-S单次自动对焦;9点对焦区域;AE-L/AF-L对焦曝光锁定;最佳光圈f5.6;安全快门1/50s-1/100s。
风光摄影:焦距24-70,博物馆,
优化校准-鲜艳;自动白平衡;自动ISO100-ISO800;EV0;亮部重点测光;AF-S单次自动对焦;9点对焦区域;AE-L/AF-L对焦曝光锁定;最佳光圈f2.8-f3.5;安全快门1/50s-1/100s。
风光摄影:焦距24-70,城市夜景,
优化校准-鲜艳;自动白平衡;自动ISO100-ISO8000;EV0;※※重点测光;AF-S单次自动对焦;9点对焦区域;AE-L/AF-L对焦曝光锁定;最佳光圈f5.6;安全快门1/50s-1/100s。
人像摄影:焦距24-70,晴天,
优化校准-自然;自动白平衡;ISO100;EV+1;亮部重点测光;AF-S单次自动对焦;9点对焦区域;AE-L/AF-L对焦曝光锁定;最佳光圈f2.8;安全快门1/100s-1/400s。
人像摄影的参数配合太复杂,其余就省略了。
全画幅数码单反尼康D750的操作学习笔记至此停盘。此为跋。

——摄影渐悟89
(20210825初稿)
c67890503 编辑于 2025-02-15 10:47
[75 楼] c67890503 [泡菜]
2-14 14:34
色温与自动白平衡
——单反操作学习笔记6

江山一

日常摄影,会遇到直射阳光,散射阳光,冷色灯光,暖色灯光,中性色灯光,反射光等等,光源不同,色温也不同。色温高偏蓝,色温低偏红,拍摄的画面就会出现偏色,而白平衡就是用来解决这一问题的。白平衡具有以下作用:纠正色温,还原拍摄主体的色彩,使在不同光源条件下拍摄的画面同人眼观看的画面色彩相近。通过控制色温,可以获得色彩效果迥异的照片,达到所需要的色调。
色温不是温度,人体对色温程度的感觉是无感。因此,一般都用“自动白平衡”,利用数码相机对色温敏感的优势,让它在3500K-8000K之间自动调节。当然,有时它也拿不定,例如,拍摄又有自然光又有灯光的场景,就得关闭“自动白平衡”。必须手动调节白平衡。
色温与色彩、色调、场景的对比规律,很容易掌握:
色温  低2700K——中5200K——高8000K
色彩  红                   白               蓝
色调  暖                   中               冷
场景  荧光灯 白炽灯 晴天  阴天  背阴处
一般不必考虑色温的数值,手动调节白平衡时,只看场景变化。记得“低红暖、高蓝冷”,这与温度的“低冷、高暖”恰好相反。想变色调,还是调节色温为宜。
风光摄影,一般都用“自动白平衡”。拍摄日出日落,可以调一下色温。拍摄阴雨天,也可调一下色温。拍摄室内景如博物馆、商业中心,基本可以不调。
人像摄影,一般也用“自动白平衡”,只是在它拿不定时,再改手动。
实践中,发现全画幅数码单反的“自动白平衡”的色彩还原能力很强。拍摄原片,前期最好不偏色,有利于后期调整。
——摄影渐悟88
(20210824初稿)
[74 楼] c67890503 [泡菜]
2-13 12:15
自动感光度与曝光补偿
——单反操作学习笔记5
江山一


感光度的自动调节,是数码相机的最大优势。过去胶卷的感光度常用的是固定的ISO100,ISO200的更贵,不能变化感光度。数码单反相机的感光度自动功能强大,不用太可惜。
感光度数值越小,画质越好。感光度数值越大,噪点越多。同样的感光度,全画幅单反比半画幅微单的效果好,比手机的效果更好。影像传感器现在多用CMOS,全画幅的CMOS面积是864,半画幅的是366.6,手机1/2.3的是23.2。手机的影像传感器面积只有全画幅的2.6/100。在传感器上每个像素大小相同时,尺寸大的传感器比尺寸小的传感器能捕获更多的光线,而更多的光线可以产生画质更好的图像。可见手机相机的感光能力远远不如全画幅单反相机。用尼康D750的高感拍摄夜景和室内景,基本可以不用上架子。一般有两个分界点:低感光度ISO800中感光度ISO6400高感光度。实践中,室内拍摄不补光,灯光照明如商业中心、博物馆,设定自动ISO100-ISO1000为限。城市夜景,设定自动ISO100-ISO8000为限。光圈和快门都必须确定,让感光度自动调节。设定了上限,就降低了噪点,提高了画质。拍摄车轨星轨,另当别论。
曝光补偿EV,用于改变相机建议的曝光值,从而使照片更暗或者更亮。与※※重点测光或者点测光一起使用时,效果更为显著。
范围 -5EV—-1/3EV—0—+1/3EV—+5EV
曝光 不足                                   过量
亮度 更暗                                   更亮
“白加黑减”,拍摄雪地,增大EV值;拍摄煤炭,减小EV值;拍摄逆光人像,减小EV值;拍摄阳光沙滩,增大EV值;拍摄的环境相对较暗,需要增加亮度,但又无法使用闪光灯进行补光时,提高感光度又增加噪点降低画质,就用曝光补偿微调。
风光摄影,常用ISO100。有时,把它提高到ISO200,可以提高安全快门,这就利用了感光度的优势。一般光线较好时,不需设置“自动感光度”。当光圈与快门必须手动时,就可以设置“自动感光度”的活动范围。根据场景变化,调节感光度的上限。例如,拍摄博物馆的藏品时,有的射灯较亮,就把感光度上限调低点ISO200。拍摄路灯照明的街道时,就把感光度上限调高点ISO10000。
人像摄影,当然是感光度越低越好。当大光圈,安全快门,补光设置完毕,室内人像和夜景人像,也可设为“自动感光度”,感光度以不高于ISO400为好。
开启“自动感光度控制”时,有两个选项:“最大感光度”和“最小快门速度”。“最小快门速度”设为“自动”时,尼康相机自动根据焦距设定安全快门。也可以自己设定快门速度,手持一般是1/50s。
“自动感光度”可谓“感光度先决”。这是在“光圈先决”、“快门先决”之后的第三个优势。旅行摄影,负担越轻越好,不带三脚架,轻松不少。自动调高感光度的优势功不可没。
——摄影渐悟87
(20210824初稿)
[73 楼] c67890503 [泡菜]
2-12 12:00
自动对焦与重点测光
——单反操作学习笔记4

江山一

对焦与测光,数码单反相机的自动功能强大,不用太可惜。不得已才用全手动。
手机拍摄的专业模式,都有三种自动对焦选择。全画幅单反就更强大了。尼康的标示符号:AF-A全自动对焦;AF-S单次自动对焦;AF-C连续自动对焦;MF手动对焦。对焦区域模式,手机就没有了。尼康D750有单点、9点、21点、51点动态区域、3D跟踪、群组区域、自动区域等。一般设置“AF-S”+“9点”。
全自动对焦,最费电,最不可取。连续自动对焦,风光摄影以静态为主,不用连续对焦。因此,一般用单次自动对焦,它在半按快门时就对焦锁定,可以重新构图。而全自动和连续自动对焦,需要再按AE/L\AF-L对焦曝光锁定按钮,才能对焦锁定。少一步,也简便些。静态人像摄影,还是用这个组合。9点对焦区域放在主体上。如风景中的树、花、建筑等;人像中的脸部、眼睛、手等。
单点自动对焦,实际上,移动的都是一个对焦点,用9点对焦区域,是在这个点上周围扩大到9点,防止跑焦。21点和51点,笔者用的较少,因为拍摄移动距离和速度较大的动态物体较少。用3D跟踪拍摄小孩试了一下,近距离跟踪脸部,效果不错。群组区域,用于拍摄群像,如群舞、鱼群、花束等,场景也少。自动区域对焦,找不到焦点,跳来跳去,费时误事,基本不用。
测光方式有四种:矩阵测光、※※重点测光、点测光、亮部重点测光。风光摄影,常用的,不是矩阵测光而是“※※重点测光”。如果反差大时,则用“亮部重点测光”,减少亮部细节损失。人像和花草摄影,多用“点测光”,因为主体面积小,可以突出主体。
风光摄影常用:单次自动对焦+9点对焦区域+※※重点测光。人像摄影常用:单次自动对焦+9点对焦区域+亮部重点测光;或者单次自动对焦+9点对焦区域+点测光。曝光锁定时,取景器中会出现“圆点”+AE-L指示。这时也可以重新构图。
测光对焦往往是一致联动的,也可以分别操作。AE/L\AF-L对焦曝光锁定按钮,用得很多。将它设置为“AE-L”曝光锁定。实际操作中,是先半按快门测光,按AE/L\AF-L曝光锁定,松开快门,再半按快门对焦锁定,重新构图,按下快门。
在旅行摄影中,经常要在风光与人像之间变换,因此,必须记得调节“测光”方式。对焦模式倒是可以不变。
——摄影渐悟86
(20210824初稿)
[72 楼] c67890503 [泡菜]
2-11 16:12
安全快门与快门先决
——单反操作学习笔记3
江山一

“防抖”功能,现在的手机、微单、单反都具备,方式有所不同——算法防抖、机身防抖、镜头防抖等。但是,操作不当,还是会糊。因此,应该了解“安全快门”的概念。
所谓“安全快门”一般是指1/30s或是1/60s。通常情况下,拍摄的照片不模糊的最慢快门,就是“此时此刻”的“安全快门”。可见安全快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与所使用的镜头焦距密切相关。在实际拍片过程中,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数值计算。一般来说,安全快门速度是焦距的倒数,也就是
安全快门速度=1/焦距。
例如,全画幅相机配50mm的镜头,那么“安全快门”的快门值就是1/50s。假如全画幅相机配24-70mm镜头,那么当镜头在最广端24mm时的“安全快门”就是1/24s,反之在70mm端的时候“安全快门”就变成了1/70s。除了全画幅,数码相机中还存在APS-C画幅(俗称半画幅)的相机。与全画幅不同的是,在计算APS-C画幅相机的“安全快门”时,要进行一些简单的换算,即把实际焦距换算成等效焦距。比如说佳能APS-C画幅的相机配50mm镜头,在计算焦距的时候要乘以1.6的“焦距转换系数”,所以50mm的镜头在佳能APS-C画幅相机上面的等效焦距为80mm,因此50mm镜头在APS-C画幅相机上面的“安全快门”为1/80s。而因为尼康的APS-C画幅要比佳能的稍微大一点,所以尼康APS-C画幅相机搭配50mm镜头,只需要乘以1.5的“焦距转换系数”,也就是说50mm镜头在尼康APS-C画幅上面的“安全快门”为1/75s。这样理解很麻烦。其实,安全快门是一个参考值,实际情况会因摄影环境和操作相机的人而不同。如今数码摄影器材解像能力大幅提高的同时,防抖技术也越来越高超,所以安全快门只具有参考意义。自己的相机用熟了,用不同焦距手持拍摄试验一下,就可以得出“自己的安全快门”数值。
一般而言,全画幅、半画幅单反相机或者微单相机的镜头,都标注有焦距的数值。半画幅标注的焦距数值是已经换算了的,不必自己再去计算。实际操作时,有的摄影师是“铁手”,稳得很。如果对自己信不足,就按焦距的倒数设定快门。以笔者的手持拍摄经验,索尼微单N5R+16-50,焦距16用1/10s都没糊,焦距50用1/30s也没有糊。按说,安全快门不应该慢于1/16s和1/50s。而且,它没有目镜,纯靠两手平端,没有面部与两肘形成的三角稳定。可见,“自己的安全快门”才是“安全”的。而尼康D750+24-70,焦距70用1/50s都没有糊。尼康D750+70-200,焦距200用1/100s也没有糊。因此,在设置“快门先决”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安全快门”确定,不必拘泥。
“快门先决”的使用,一般是拍摄动态或者夜景。
拍摄移动物体如奔马,快门设置与运动物体与相机的距离、角度、物体运动速度与方向有关。一般规律:运动物体与相机,距离近快,远慢;90度垂直快,45度居中,0度面对慢。例如,相机不动,物体垂直于相机移动,距离1米时用1/1000s,距离10米时用1/100s;物体面向相机移动,距离1米时用1/250s,距离10米时用1/30s。如在大巴上拍摄窗外远处景色,相机随车行驶移动,拍摄前方快门速度慢,拍摄后方快门速度快,垂直于车窗居中,一般用1/250s至1/500s。拍摄舞台剧照,定格舞蹈瞬间,不应低于1/500s;拍摄动感,可用1/50s。拍摄好动的小孩,用3D追踪,一般不应低于1/500s。
拍摄夜景,情况更加复杂。如果不是拍摄车轨星轨,一般拍摄城市灯光夜景,在提高ISO感光度的条件下,不用架子手持拍摄也是可行的,快门设定为最低安全快门,不低于1/50s为好。如果用三脚架,记得关闭相机防抖,设定延时2秒自拍。
当然,“快门先决”也是与其它摄影参数配合设置的,本文仅就“安全快门”的应用来探讨某些场景的“快门先决”设置。总之,摸索“自己的安全快门”才是关键。
——摄影渐悟85
(20210823初稿)
[71 楼] c67890503 [泡菜]
2-10 12:51
最佳光圈与光圈先决
——单反操作学习笔记2
江山一

小时候用过胶片机的单反相机,头脑中残存一些手动操作参数。用上数码相机之后,刚开始是“傻瓜机”,当然不过瘾。后来,用微单可以全手动,所见即所得,很顺手,但也限制思考。用上全画幅单反后,就不想用“所见即所得”了,也不想全手动,就用“半手动”。“光圈先决”模式是用得最多的。
风光摄影,常用“光圈先决”,据说最佳光圈为f5.6-8。在初用索尼微单时,沿用胶片机的习惯,常用小光圈如f10以上,结果图像放大就见灰斑,送到维修站去清洗,稍微强点。修理员告诉我:“用较大光圈就看不到了。”果然如此!这样,就产生景深与衍射光斑的取舍问题。光圈越小,景深越大,风光摄影当然是追求大景深。然而,室外更换镜头,灰尘是避免不了的。光圈越小,衍射越强,灰斑越明显,后期也难以清除。权衡利弊,选择最佳光圈,既能淡化灰斑,又能提高画质,自然就选择f5.6。于是,风光摄影,就常选最佳光圈或者更大。其实,光圈越大,进光量越多;快门越快,进光量越少;“光圈先决”时,光圈大,快门随之变快,效果是一样的。景深小了,画质却提高了。因此,大光圈的优点大于小光圈。看到有的摄友挂两部单反,减少了换镜头的麻烦,却增大了身体的负担。年龄不饶人,心有余而力不足,笔者还是选择换镜头吧。
人像摄影,也常用“光圈先决”。最大光圈较好,f2.8的恒定光圈就比非恒定光圈镜头强多了。如果是定时定点拍摄人像,就带70-200/2.8镜头和85/1.8D定焦镜头。如果是旅行随拍,则带24-70/2.8和15-30/2.8变焦镜头,多用最大光圈2.8和长焦端70与30。尼康85/1.8D对焦时有点“打手”,又有点轻飘飘的,觉得手感不太适应,也许是端大镜头习惯了。笔者专程拍摄人像较少,用85定焦也就少,无所谓了。70端拍摄人像,主体距离近点,背景距离远点,虚化效果还好。30端拍摄人像,可拍全身,主体距离近点,背景距离远点,虚化效果也还好;略微仰拍,腿长身瘦的畸变,倒是令女性喜欢。200长焦拍青年美女,30广角拍老年美女,各得其所。
单反镜头“大光圈”的光学虚化,才是真的虚化,焦内锐利,焦外柔嫩,令人喜爱!
——摄影渐悟84
(20210822初稿)
[70 楼] c67890503 [泡菜]
2-8 18:53
优化校准与图像品质
——单反操作学习笔记1
江山一

以前的彩色胶卷有乐凯偏黄,樱花鲜艳,富士偏蓝的差异。数码单反相机,也有原片的“优化校准”设置。135胶卷的图像尺寸与全画幅数码相机的影像传感器尺寸相同为36*24mm。尼康APS-C数码相机的影像传感器为23.5*15.6mm。就是说,比较影像传感器面积,所谓半画幅的只有全画幅的42.4/100,还不到一半。
尼康单反相机有七项“优化校准”方式:“标准、自然、鲜艳、单色、人像、风景、平面”。如果打算后期大加修正,就选择“标准”。若是只愿前期定格,后期不想大动干戈,就可以根据场景选择其它校准方式。
实践中,风光摄影,一般用“鲜艳”;人像摄影,一般用“自然”;文本摄影,一般用“平面”。所拍原片后期,就只是拉拉曲线,旋转剪裁,调调反差,色彩平衡。人像摄影,自己不磨皮,不祛斑,不美白,保留※※原状。别人的就发原片,由其自己去修饰美容。
为何不用“人像、风景”校准方式?算法校准之后,留给自己校准的余地就更小了。而风光用“鲜艳”校准,只是“强调了主要色彩”;人像用“自然”校准,只是“最小程度的处理”;都有利于后期的微调。
设定七项“优化校准”,每项还可以在默认的基础上修订。
“快速调整”“标准、鲜艳、人像、风景”,整体减弱或增强。
手动调整七项的“锐化、清晰度、对比度、亮度”。
手动调整六项(除单色)的“饱和度、色相”。
手动调整一项(单色)的“滤镜效果、色调”。
这些修订都不必做,全部留给后期在电脑上去做,比相机的显示屏大得多,易于观察和操作。
胶片卤化银颗粒的大小是离子级的,1个离子比1像素小得多。底片洗印成相片的大小,就有多种选择。一般彩色胶卷洗印放大,以前是5英寸(12.7*8.9cm),现在是6英寸(15.2*10.2cm)。数码照片的洗印更加复杂,在此不赘述。图像品质的设置,依照需求而定。尼康的选择有三类七种:“NEF(RAW)”、“JPEG(精细、标准、基本)”、“NEF(RAW)+JPEG(精细、标准、基本)”。“NEF(RAW)”是影像传感器的原始数据,未加处理而保存。
“JPEG(精细、标准、基本)”是按一定比例压缩的图像记录。
“NEF(RAW)+JPEG(精细、标准、基本)”是记录NEF和JPEG两张图像。
作为※※影像记录,不考虑广告放大,不在意上传展示大图,不打算后期多费手续,不想多带储存卡,一般设置“JPEG(精细)”就够了。选择“最佳品质”压缩,图像尺寸为4512*3008像素,原片大小为约10M。相当于原始图像数据的四分之一。后期处理再压缩到1200*800像素,约1M大小,传到摄影论坛和公众号上,速度也很快。在电脑和手机上欣赏,不放大,总体效果与原片没有很大差别。现在,一般不会洗印成纸质照片保存。
“优化校准”和“图像品质”都可预先设定,拍摄时,场景不变,一般可以不变。总之,数码单反拍摄,还是保留原片的“原汁原味”为好。
——摄影渐悟83
(20210824初稿)
[69 楼] c67890503 [泡菜]
2-4 15:39
全画幅单反操作学习笔记(序)
——摄影参数
江山一

手机的Al算法越来越高科技,随手拍都要胜过手动拍摄单反原片,这是很正常的事。如果用数码单反的全自动拍摄,那么肯定要胜过手机的Al。摄影爱好者玩单反相机,就是不想用“全自动”,否则没有必要“烧钱”。一部手机走天下得了!
玩单反,乐趣就在手动设置与更换镜头。笔者随意而不随便,有追求而不强求,知足常乐。全画幅数码单反设置参数,不愿刻意全手动,而是设定“优化校准”,“感光度”,“曝光补偿”,“光圈先决”或者“快门先决”,确定“测光模式”、“对焦模式”,剩下的就是“自动快门”或者“自动光圈”和“自动白平衡”。也就是说,为了快速,拍摄时一般调节三个参数“光圈或快门”、“测光”、“对焦”手动,其余都是预设或自动。根据场景需要,更换镜头。拍摄人像,一般用70-200/2.8恒定光圈或者85/1.8D;拍摄风光,一般换15-30/2.8恒定光圈或者24-70/2.8恒定光圈镜头。到外省旅行,一般就带后面两个镜头,加上索尼微单N5R+55-210。焦段15-315,够用了。索尼微单N5R,则是全手动,所见即所得,也很顺手。如果是市内游,一般就用索尼微单N5R+16-50+55-210,一机二镜,半画幅焦段16-210相当于全画幅24-315,也够用了。经常练习一下参数设置,免得生疏。旅行摄影,是不断地更换场景,不停地更改参数,忙的不亦乐乎。
玩了几年尼康D750,就是在实践中学习操作,既没有认真看说明书,也没有与他人讨论,属于不求甚解的类型。如今难以外出拍摄用单反,坐家里就从实践到理论,看看说明书,做点学习笔记,以利于再用全画幅单反时,理论指导实践。技术内容,十分枯燥,没兴趣的请忽略。摄影专业性的内容,网上浩于烟海。笔者都是蜻蜓点水,蜜蜂采花,偶有所得,欣然而用,谨此致谢。此为序。

——摄影渐悟82
(20210824初稿)
c67890503 编辑于 2025-02-04 15:41
[68 楼] c67890503 [泡菜]
1-31 15:20
深度游摄漫谈
——摄影顿悟144

江山一
          
武汉的新景区层出不穷,时逢秋高气爽,携手老伴有选择地去尝鲜。
九月以来,游摄了咸安坊、保元里、武汉光谷空轨、四美塘文化公园、武汉设计双年展、武汉第40届金秋菊展的汉口江滩+沙湖+首义广场三个展区、武汉动物园、解放公园境心园、戴家湖公园二期、江汉路小宋唱片等新景区,还游摄了二七纪念馆、汉润里、堤角公园、江汉路铜雕像、首义广场后的铜雕像等老景区景点。主要用华为手机相机拍摄,比较轻便,拍摄的较多,发帖也就较多,于是引起这个话题:“深度游摄”。
以往旅游摄影,多半都是抢时间抓拍,可谓“浅度游摄”。天气时间都是不可选择的,只能是随遇而拍。在市内散步,大多也是随遇而拍,没有计划安排,没有专题选择。拍摄后,一般一个大景区一次编辑整理成一帖发表。有时是有点专题计划,如拍摄人像,拍摄菊花,拍摄画展等。一般也是一次一个专题编辑一帖发表。近期的出行拍摄,就偏重于“深度游摄”。例如:在武汉动物园,就按照各个小园区分类拍摄,再选择编辑成一个系列:“新妆亮相”“多彩亚洲”“熊猫竹海”“亚洲山谷”“美洲大洋洲”“百鸟世界”“天鹅湖”“郢趣园”等八帖。再如:戴家湖公园编辑为“深秋暮色”“草地火车”“工业记忆”“水泥残桩”“岩石滨水”“空间延伸”“管道夕阳”“芦苇飞扬”等八帖。如此,一个公园有多个小景区,可以以小景区为几个专题分类。一个公园有花卉、树木、建筑、雕塑、湖水、山坡等,也可以按此为专题分类。一个公园有春夏秋冬,阴晴雨雪的变化,还可以按季节和天气分类。这些都是“深度游摄”。
以前用尼康全幅单反,有点想节省快门次数,节约存储空间,拍摄时求精不求多。如今用华为手机相机,不用顾虑快门与存储的限制,就能够放心大胆多拍。而且,不像出省游出国游那样一天跑数处景区景点,在市内一次只跑一处,更可以“深度游摄”。  
拍摄时,有意识地变换视角,全方位取景,下意识地凭感觉构图用光调色,切记随时调整参数,尽量少出废片。有景则多拍,无景则少摄,一般一个小景区或景点拍摄十张至二十张编为一帖,相当于用镜头讲故事,观赏者随着我的镜头顺序游览,凭借我的眼睛来寻觅景点美妙之处。所以有人说:“我游同一处景点,怎么没有见到这么美?”因此,发现美,展示美,分享美,这就是我“深度游摄”的乐趣之一。
我们的祖国是花园,武汉处处美如画,让我们一起去发现美吧!

一一摄影渐悟
(20231125初稿)
[67 楼] c67890503 [泡菜]
1-31 15:13
适宜与过度
——修图杂谈
江山一

数码摄影与胶片摄影最大的不同,就是可变性太大了。前期有滤镜等功能,后期修图软件更加强大,而且不露痕迹,以假乱真。导致有的摄影者舍本求末,只重后期修图,忽视前期拍摄。
拍摄时,难免不够“横平竖直”,后期“旋转”就是必要的。取景构图时,难免“加多减少”,后期“剪裁”就是必要的。测光时,难免“明暗不均”,后期可以调节“亮度”,拉拉“曲线”。用光时,难免“反差不当”,后期可以调节“对比度”。调色时,难免“冷暖不和”,后期可以调节“饱和度”和“色彩平衡”等等。总之,后期修图应该适可而止。
有的摄影者前期连拍好多张,从中选一张大做后期。前期省事省时了,后期则费时费事。这种“功夫在拍外”,笔者很不欣赏,更不赞同。“功夫在拍外”,应该是“功夫在拍前”,而不应“功夫在拍后”。
笔者认为,应该重视前期拍摄,简化后期修图。保留原始记录,留下※※影像。因此,修图的原则是,弥补前期拍摄的不足,纠正相机本身的缺陷。不要变得面目全非,不要后期移花接木,不要随意挖挖补补。在不违背真实的基础上美化,是适宜的。在弄虚作假的目的下美化,就是过度的。
应当提倡“恰如其分”的后期修图。否则“过犹不及”。


——摄影渐悟95
(20210905初稿)
[66 楼] c67890503 [泡菜]
1-31 15:13
有色与无色
——调色杂谈
江山一

照相的发明,最先是黑白影像,然后才有彩色胶卷彩色照片。如今,数码影像,有色无色可以任意变换。
见到彩虹,知道光有七色。太阳无色的白光照耀在世间万物上,才见千万种颜色。无色变成有色,这就是光的神奇。透明的红绿蓝光和不透明的品红明黄群青色,幻化出有色的天地,分不清哪是光哪是色。“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春夏秋冬的阳光月光是不同的,白炽灯日光灯LED灯氖光灯的光也是不同的,这些光照到同一种物体上,物体到底是何种色,真难说清楚。天然的色彩是最美的,只是摄影师的审美观不同,拍摄时,才需要调色。
碳笔素描,把有色的世界变成黑白灰。素描画家的眼中,色彩是中性的。黑白照片,也把色彩变成中性。省事了!可是,世界还是有色的世界,并没改变。笔者宁愿调色,无论严冷酷热,无论色温强弱,还原世界的本色。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把色彩赋予感情,不同的诗人对色彩的感觉也是不同的。摄影师也不必局限于冷热色彩的定论,不同程度的红色并非都是温暖的,不同程度的蓝色也并非都是寒冷的。提炼自己的色感,调出自己的色调,这才是摄影的奥秘。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画家诗人摄影师融为一体,方得摄影之魂。


——摄影渐悟94
(20210903初稿)
[65 楼] c67890503 [泡菜]
1-30 16:19
奇光与常光
——用光杂谈
江山一

直射光产生阴影,散射光就无阴影,摄影用光,有影与无影,都要讲究。
没有光,就没有摄影。在各种光的照射下,五彩斑斓的世界变幻莫测。白天,有自然光;夜晚,有灯光。光影的发现,需要摄影师的慧眼。所谓的“大片”都是“奇光妙影”。所以,日出晚霞迷雾佛光海市蜃楼,这些可遇而不可求的奇景,有的人对其趋之若鹜,而对身边日常的光影熟视无睹。生活的大部分光景,似乎都平淡无奇。而平平常常的光影,才应该是摄影师必须关注的。从平凡的生活中去发现美妙的光影,记录下来,留给后代,将来会闪耀※※的光辉。
顺光下,显现蓝天白云青山绿水。逆光下,却变成灰天灰云黑山黄水。树木,日光照射下与灯光照射下变成两个模样。人像,直射光与散射光拍摄,结果截然不同。变换光位、光源、光质等,都会拍出不一样的光影。生活中,平常的光,也是变幻莫测的,只有热爱生活,才会发现平淡并非无奇。于平凡中见神奇,才是用光的真谛。
天天散步,常常旅行,随遇而拍,并不刻意,“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摄影渐悟93
(20210903初稿)
[64 楼] c67890503 [泡菜]
1-30 15:31
平衡与倾斜
——构图杂谈

江山一



构图有法,但无定法,随景而异,不必拘泥。

地平线与建筑物的“横平竖直”不是成规,如航拍时,全俯拍,就不讲“横平竖直”。“兴趣点”、“主体”,不一定非有不可,如拍“满天白云”,能说那一朵云是“兴趣点”是“主体”。“引导线”“S线”,不一定要,如拍一片粉黛乱子草,哪有线。“九宫格”的四点四线九面,不能一成不变,如平拍杉树林,都是竖线没有点等等。世间万象,有天然有人造,本来就达到平衡。构图时,只要找到这些平衡,就是完美的构图。把平衡的世界拍得不平衡,就是失败的构图。

构图不应该墨守成规,但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初学构图,必须掌握基本构图方法。站在地上拍摄,地平线与建筑物必须“横平竖直”,寻找“兴趣点”、“主体”、“陪体”、“引导线”、各种形状的线、“九宫格”的点线面的存在。有了一定的构图基础,就应该打破常规,大胆构图,不拘一格。有时,为了达到某种气氛,故意拍得倾斜,故意拍得失衡,也是成功的构图。

世界时刻都在变化,花开花谢,云卷云飞,潮起潮落,雪飘雪融,日升日降,月圆月缺,人来人往,不一而足。世界也有多年不变,山峦叠嶂,黄河九曲,大厦矗立,石刻玉雕,百载宫城,千年松柏,万代传承,不胜枚举。拍摄这些变与不变,如何构图?实际上,还有春夏秋冬,阴晴昼夜,顺逆侧光,七彩变幻,又如何构图?一言以蔽之,摄影师想表现什么,就怎么构图。平衡与倾斜,都无可褒贬。

“自己认为好的构图,任人评说。”



——摄影渐悟92

(20210902初稿)
[63 楼] c67890503 [泡菜]
1-29 15:27
充满与虚空
——取景杂谈
江山一

有人说:“这张图太满了,应该空一点。”也有人说:“这张图太空了,不懂它表达什么。”充满与虚空,是取景中常见的选择。
摄影就是“做减法”吗?不见得!提倡“极简主义”的,是把画面减到极致。然而,看看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极简”只是一种理想化的东西罢了。摄影要反映真实的世界,有时必须“做加法”。为了达到“构图、用光、调色”的平衡,有时也必须“做加法”。因此,摄影,应该善于取舍,“做加减法”。也就是说,充满与虚空,都是取景的选择,不可偏颇。
充满,如果主次分明,相得益彰,主体突出,陪体烘托,并非杂乱无章,而是满而有序,又有何不好呢?虚空,如果画龙点睛,一枝独秀,主题鲜明,留白有意,并非一片迷茫,而是空而有味,又有何不可呢?
看似充满,而一目了然,彰显主体,其余视若无睹,与虚空有何差异?看似虚空,而意蕴深藏,简而有物,通篇耐人寻味,与充满有何差异?
充满与虚空,是对立的统一。取景时,胸有成竹,就可做到虚空而满,充满而空;该满则满,该空则空。
跋山涉水,进城下乡,有的司空见惯,有的一瞥惊鸿。取景时,不必在意满与空。有感而拍,空即是满,满即是空。


——摄影渐悟91
(20210902初稿)
[62 楼] c67890503 [泡菜]
1-29 15:24
禁锢与开创
——视角杂谈
江山一

爱美的摄影者,都有一双“摄影眼”,善于发现美丽的风景,善于改变视角去拍摄美景。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初游著名的景区,如何拍出与别人不一样的美景?天天散步的社区,如何拍出与以前不一样的美景?关键就是:改变视角。
当端着相机看着目镜平视俯视仰视,踮起脚蹲下腿都不够用时,喜欢相机的翻转屏,可以高举相机,抬高平视或者俯视;还可低及地面,压低平视或者仰视。不仅如此,改变视角,还要入心。
同一个风景,一百个人可以拍出一百种影像,百分之百的相同很难,总会有一丝一毫的差异,就像孪生子也有差异。既有“所见略同”,也有“与众不同”,那个与众不同者,就有“新意”。有“新意”不见得就更好。因此,不仅要思考“创新”,更要思考“创优”。发现美景,就要从“创新”“创优”入眼去改变视角,拍出“另一种美”。
视角,受到镜头的限制,从广角到长焦,视角不同;受到地形的限制,从山巅到深谷,视角不同;受到距离的限制,广阔与逼窄,视角不同;受到眼界的限制,高远与狭隘,视角不同;受到心情的限制,舒畅与郁闷,视角不同......形形色色,不一而足。改变视角,应该打破禁锢,“心底无私天地宽”。


——摄影渐悟90
(20210902初稿)
[61 楼] c67890503 [泡菜]
1-28 16:20
摆姿的自然美
——摄影渐悟47

江山一

模特的摆姿,是人像拍摄的成败关键之一。一般人没有受过形体训练,摆姿就不太自然协调。其实也不必苛求。了解基本要点,自然随性就美。
妙龄少女,应该有一种阳光的美。青春少妇,应该有一种温柔的美。人到中年,应该有一种成熟的美。人到老年,应该有一种淡然的美。拍摄时的摆姿,首先要体现这种精神气质。其次,摆姿应该源于生活,适度美化。不能刻意做作,否则过犹不及。
有人把摆姿通俗地比喻为“头疼、牙疼、胸疼、腰疼,腿疼”,便于记忆。我觉得有点像弱不禁风的林妹妹,不太健康。于是,改成“昂首、托腮、挺胸、撑腰、曲腿”。这几个基本摆姿,总的要点是:“身侧、脸偏、手抬、腿交”。意为:“身侧——身体侧对镜头,身材比正对镜头显得苗条”;“脸偏——脸偏向镜头,脸庞比正向镜头显得瘦削”;“手抬——拍半身照时,两只手抬起来才能都进入镜头”;“腿交——拍全身照时,两腿交叉站立或一曲一伸”。当然,要注意全身动作协调。
摆姿,要有意义,一应符合主题。不同的场景,有的摆姿都可通用,如自然风光,室内私房。有的摆姿则只可专用,如学校工厂、街头商场。二要适合身份。学生也分大中小学,少妇也有不同职业,退休的老年人也有不同阅历。三须配合季节,穿泳装与穿冬装的摆姿也有区别。四该迎合个性。既要迎合模特的特性,也要迎合摄影师的特长。
青春少女摆出的姿态,如果过于端庄,反而不美。中老年女性摆出的姿态,如果像少女少妇,就有装嫩之嫌。如果动作夸张,也会腰酸背疼。如果是化妆表演,则另当别论。

——摄影渐悟
(20191115初稿)